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应聘-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褪撬⒉环锤谐ɡ璒K。
由于生产计划安排的科学,也由于及时补充了民工,王子塑胶厂定单情况完成的非常好。老板心里高兴,表达高兴的方式就是唱卡拉OK。头一次唱卡拉OK娄丽琴没有发挥好,因为她不会粤语,不但不会说粤语,而且也不会唱粤语。不会没关系,可以学。大家一致要求娄助理学习粤语,并且一致推举老板亲自当娄丽琴的粤语老师。既然是大家一致推举,老板不敢违背民意,只好欣然接受,不过有个条件,他教娄丽琴粤语,娄丽琴必须教他跳舞。如此,第二次唱卡拉OK的时候,老板就不唱了,而是跟着别人唱歌的节奏学跳舞,具体地说就是跟着娄丽琴学跳舞,并且一边跳还一边跟娄丽琴说话,具体地说就是教娄丽琴说粤语。俩人一边跳舞一边说话,配合得相当好。后来刘惠芬私下告诉娄丽琴,她跟老板的配合不比当初老板跟王姑娘配合的差。
“不是吧?”娄丽琴不信,以为刘惠芬又是专门挑好听的说。
“是的。”刘惠芬说。
为了证明确实是的,刘惠芬还跟娄丽琴解释,解释说老板跟王姑娘在一起唱的时候,闹,不安静,既然不安静,那么也就不温馨,没有情调。而老板跟娄丽琴在一起的时候,是静静地跳,轻轻地说,更有意境。
娄丽琴没有接话,因为她不敢深究刘惠芬说的“意境”到底是指什么样的一种“意境”,而且她也不想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意境”,至少暂时还不想知道。
为了更好地帮助娄丽琴学习粤语,老板这几天到哪里都把娄丽琴带上,带上的目的当然是为了教娄丽琴粤语。
老板有一个习惯,就是上午要去喝茶,以前王姑娘在的时候是王姑娘陪着老板去喝茶,后来王姑娘走了,老板就好长时间没有喝早茶了,现在为了帮助娄丽琴学粤语,老板又恢复喝早茶。据说老板对娄丽琴说了,说她必须尽快地学会粤语,否则没有办法跟香港写字楼那边保持电话联系。事实上,娄丽琴学粤语学的非常快,因为她几乎一天到晚跟老板在一起,既然一天到晚跟老板在一起,那么就等于一天到晚在学习粤语。粤语毕竟是中国话准确地说是中国的一种方言,只要娄丽琴一天到晚学习,加上老板言传身教,娄丽琴的进步当然快。
这一天老板又带着娄丽琴去喝早茶。并且是带着娄丽琴去东莞的莞城大酒店喝的早茶。反正老板有粤港双牌奔驰车,到哪都方便,但是到莞城大酒店似乎比去深圳市内的任何一家大酒店都更加方便。
老板这一天带娄丽琴去喝早茶不是简单的喝茶,而是对娄丽琴这段时间认真学习粤语的一次表彰,表彰方式是老板送给娄丽琴一部手机,一部彩屏摄录手机。娄丽琴从来没有拥有过手机,所以分辨不出好坏。娄丽琴这几天偶尔用刘惠芬的手机,也是告诉刘惠芬号码,让刘惠芬替她拨,拨通了之后她说话,说完话之后再还给刘惠芬。所以。老板不但把手机给娄丽琴,而且还要教她怎么用。由于手机好,性能全,所以教起来就蛮复杂,加上老板完全是用粤语讲授的,没有用“香港普通话”重复,所以更加费劲。但是,娄丽琴居然很快就学会了!
既然娄丽琴已经学会了,就说明娄丽琴的粤语已经基本过关了,如此,老板就可以放心地回香港了,回香港接更多的定单来。因为老板发现,娄丽琴比王姑娘能干,比如比王姑娘会计算,计算产量,计算用料量,计算用工量,还会计算货柜的最大使用空间,这样,在不增加生产设备和生产面积的条件下,王子塑胶厂其实可以承接更大量的定单,赚更多的钱,所以,老板必须把今后一段时间的主要精力放在定单上。
但是娄丽琴也有算错的时候,比如娄丽琴有一次问老板:既然每天都要加班,干吗不再招一些工人来?并且说,反正现在“禁工令”已经取消了,招工非常方便,也非常便宜。
老板笑,笑她不懂。
娄丽琴确实不懂。既然定单做不完,必须天天加班,而且加班还必须支付比平常工资更高的加班费,干吗不再招一些工人呢?
老板大约是特别欣赏娄丽琴,所以不但告诉她粤语,而且还告诉她做生意的诀窍。
老板告诉娄丽琴:不要只看加班工资,工人的消耗不光是工资,还有住的费用,吃的费用,用水用电的费用,管理费用,保险费用,安全费用和一些说不清楚的七七八八的费用,反正多一个工人就肯定会多一份费用,所以,在可能的情况下,当然是用工越少,总体开销越小。
老板还告诉娄丽琴:现在工人的月工资平均是三百,这是一个相当低的工资,甚至低于深圳市规定的工人最低保障工资,但是工人并没有意见,为什么?因为工人往往算总帐,所谓的“总帐”,就是每个工人一个月的总收入。现在工人的工资虽然只有三百,但是加上加班工资之后,总收入就是五百。每月五百,还包吃包住,当然不低。
老板还透露:管理工人的诀窍就是让他们一天到晚忙,一天到晚累。工人只要一天到晚忙了累了,老板才最省心。为什么?因为那样,工人就不会想其他心思。老板就希望打工的一心打工,没有其他心事。
娄丽琴突然发现,老板其实比她更会算,而且,这种“会算”其实并不需要很高的文化知识,比如不需要微积分,难怪有那么多没有文化的人或者是没有很高学历的人成为老板,并且是成为大老板。
第六章网上帖子(2)
周末说到就到了。娄丽琴本来说好要回市内来的,既然娄丽琴说好要回市内来,郑大宽当然就没有去。谁知一直等到下午,等来的却是娄丽琴的电话。
娄丽琴在电话里说,她今天来不了了,因为老板明天就要回香港,老板回香港后,王子塑胶厂这边的工作全权由娄丽琴负责,既然如此,她今天就必须守着老板,因为老板有很多事情要向她做最后的传授。至于有什么事情要向她传授,或者说老板要向娄丽琴传授什么东西,娄丽琴电话里面没说。可能是事情太多了,没法说,也有可能是传授的东西太重要了,不能说,还有可能是这种被传授的东西涉说不出口,没法说。总之,娄丽琴没有说,郑大宽也没有问。
既然娄丽琴不能来了,那么王哲宇当然也就没有来,要是王哲宇自己一个人来,可能还找不到郑大宽。
后来的发展证明,他们没有来是对的,因为如果他们那天来了,就真有可能找不到郑大宽。不但王哲宇来找不到,就是娄丽琴来,也找不到。不但找不到郑大宽,而且还将看到十分凄惨的一幕。
郑大宽被警察从十元店里赶出来了!
不仅郑大宽被警察从十元店里赶出来了,住在十元店里的所有的大学生都被警察赶出来了。至于警察为什么会把郑大宽他们从十元店赶出来,描述起来太复杂了,描述清楚又是一本书,这里就不描述了。好在这件事情曾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并且在网上很很地热闹了一把,现在把网上的一则最有代表性的帖子抄录如下,情况也就基本上明白了。
网上帖子:
从清除“十元店”看深圳文化
天气骤冷,我很是为那成千上万的被清理出“十元店”的同胞们担心。
最近几天,深圳开始了声势浩大的清理“十元店”的行动,据说这是“静畅宁”工程的一部分,于是开展的轰轰烈烈,各媒体还专门做了现场报道。报道说,仅在第一天的一次清楚活动中,就清理出住店人员三千多人,后几天的战果更加辉煌。
我不知道这三千多人今天晚上住在哪里,也不知道他们到底为什么被清理出来,但是我知道,他们是我们的同胞,他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他们居住在自己祖国的国土上。
宾馆肯定是不能住了,因为住“十元店”的基本上都是穷人,如果能住得起宾馆,想必谁也不愿意挤在“十元店”里。
据说清除“十元店”的主要原因是那里面藏污纳垢,并且在第一天清理的三千多人中就果然抓住三名犯罪嫌疑人。三千多人里面有三个犯罪嫌疑人,即便嫌疑人最后被确定果然是罪犯的话,我也不认为这是株连其他三千多无辜者的理由。况且,千分之一的比例实在不算太高,远远低于深圳高官当中腐败分子的比例,警察为什么不把深圳的高官也全部清理一遍?再说,即便是警察队伍本身,恐怕也不敢保证你们中间的害群之马的比例低于千分之一吧,是不是正人先正己,先把自己清理一遍?
说到底,居住“十元店”的都是穷人,或暂时相对贫穷的人,所以有关部门才敢对他们大动干戈,所以他们才能被清理出去。
穷,或暂时相对的贫穷,不代表他们就应该被清理,甚至不能代表他们的素质就低,更不代表他们的人格就低。我们中的很多人在来深圳之初可能都有过住“十元店”的经历或与住“十元店”类似的经历,难道我们的素质和人格就低吗?笔者自己虽然没有住“十元店”的经历,但是我有个侄女住过。侄女从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毕业之后来深圳,一开始就是住在“十元店”的,直到找到理想的工作搬出“十元店”之后,才跟我联系。我责备她:为什么不早跟我联系?为什么要住“十元店”。侄女回答:为什么要依赖你?我一个双硕士难道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吗?我相信,住“十元店”当中的许多人无论是素质还是人格都不一定比那些把他们赶出“十元店”的人差。正因为他们的素质和人格都不差,所以他们才不愿意屈服于命运的安排,才千里迢迢怀着美好的憧憬来到深圳。正因为他们的素质和人格都不差,所以他们才宁可暂住“十元店”,也不愿意去打扰自己的亲朋好友。正因为他们的素质和人格都不差,所以他们才不愿意去工厂做一般性简单劳动,而继续往返于“十元店”和人才大市场之间,寻求自己最合适的机会。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是昨天的我们,他们是深圳的未来,他们是深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保证。
既然如此,为什么要把他们赶到寒风中呢?为什么我们在清除“十元店”的同时,不能为他们提供“八元店”或“二十元店”呢?
这里面就涉及到深圳文化的问题。
关于什么是深圳文化,最近的讨论很多,特别是刚刚结束的读书月活动,请来了许多文化名人,大谈了关于深圳文化和深圳文化的定位问题。关于深圳文化的核心到底是移民文化还是效率文化的问题,争论最为激烈。但是今天,当我们看到至少三千多名同胞被清理出“十元店”而将在寒风中度过漫长黑夜的时候,这种无聊的争论应该结束了,因为如果深圳文化的核心是移民文化,那么这种文化折射出的基本政策和现象就应该是保护新移民或准移民,而事实情况是,把这些抱着美好的愿望投入深圳怀抱并且暂住在“十元店”的同胞统统赶到了寒风中。所以我以为,深圳文化的核心是效率文化,而不是移民文化。台湾女作家龙应台承认深圳文化的核心是企业文化,却否认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效率文化,只能说明她没有做过企业,不知道企业就是创造效益的工具。事实上,只有以效率和效益为核心的文化,才能派生嫌贫文化,才能解释这种把暂时相对贫穷者赶上街头的现象。
深圳的效率文化由来已久。早在二十多年前,深圳建设特区之初,就率先提出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并且这个口号一度被推崇到极至。应该承认,效率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在深圳的建设和发展中起过相当重要的积极作用。比如三天一层楼,比如办事不拖拉,比如人际关系简单,比如对新事物的快速接纳,比如经济增长速度。但是,当深圳已经成为一个稳定的国际大都市之后,还是这样一切以效率和效益为核心,以至于整个社会表现为浮躁和缺乏人情味,表现为主流社会和甚至政府政策都带有急功近利性,这就危险了。比如办大学是一个不能立刻产生效益的事情,于是,一个号称中国最发达最现代化最重视文化建设的总人口将近七百万的国际化大都市,居然只有一所正规的大学。比如进户口看学历,明显地搞学历歧视,全然不顾一个城市常住人口的三维性,如果都是由高学历者组成一个城市,那么这个城市的文化还是人格健全的文化吗?这个城市还有立体感吗?还有安全感吗?笔者的一个老乡,中共党员,退伍军人,在深圳当了十年的保安,三次立功,最近还是回内地了,走的时候说:真想干点坏事才走。听的我毛骨悚然。我想起了“深圳小野”,一个已经成为深圳球迷品牌的东北小伙子,在深圳生活了十三年之后,由于不愿意买文凭骗深圳户口,黯然离去。我想到了烟草广告,其他城市已经不让做烟草广告,但是深圳从机场到市内一路全是烟草广告,因为做烟草广告效益最好效率最高。
深圳的文化建设都是以效率和效益为核心的。每年花几百万搞的读书月被内地学者称为做秀。读书是一种习惯,是一种生活方式,不能用“大跃进”的方式来读书。《人民文学》和《收获》想在深圳开深圳作家作品研讨会,由于涉及五万元的费用,被断然拒绝,最后,两个研讨会分别移至宁夏和安徽,不知道宁夏和安徽是比深圳更能出得起这五万元还是更重视暂时没有效益的纯文学活动。
我很担心那些被清理出“十元店”的同胞今夜是不是寒冷,我更担心一个过分强调以效率和效益为核心文化的城市是不是早晚会让人寒心。
第六章什么是深圳人?
30
发帖子的人不留姓名,其实不用留姓名,从文风看,也能看出这是一个文人写的。文人就喜欢悲天悯人,甚至是无病呻吟。事实上,那天并没有多少大学生真的露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