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史百将传-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悔,最终身死国亡。所以我认为犯了过错可以改正,听从劝谏可以觉醒。反复考虑是圣君治国的法则。我的这些话,并不是求得免罪,而是准备为忠谏而牺牲,希望陛下为天下万民着想,考虑遵从正确的治道。”使者说:“我只是受诏来处死你,不敢把将军的话传报皇上。”蒙恬长叹道:“我怎么得罪了上天?竟无罪而被处死?”沉默良久又说:“我的罪过本该受死,起临洮,到辽东筑长城,挖沟渠一万余里,这其间不可能没挖断地脉,这便是我的罪过呀!”于是吞药自杀。
  评分:统率C,战斗B,智谋C,战绩B,名气B,综合B。蒙恬对中国人的影响大于许多实力高于他的名将,第一,他修建了长城;第二,据说毛笔也是他发明的。至于所谓绝地脉损阴德之说,纯属司马迁个人意见,不能当真。如果蒙恬不自杀,而是选择了辅佐嬴扶苏兵变的话,也许秦朝就能度过瓶颈危机,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强大而长久的王朝。秦人崇尚实力主义和法家思想,鄙视儒家,中国人现在的性格也许会完全不一样吧。
  
  【四】西汉篇:马踏匈奴
  西汉时期的军事领导体制、征兵制度和国防体系,基本上沿袭秦朝。军队结构,仍为骑、步、车、水四兵种。但武帝后期骑兵已上升为军中主兵,步兵为主、车骑为辅的时代已转变为骑兵决定胜负的骑战时代。骑兵主要装备弓弩、铁矛、铁戟、铁剑和铁环首刀等兵器。车兵渐被淘汰,战车逐渐成为运输工具及作为抗骑兵冲击的移动营垒。步兵则加强了弩兵的建设和使用。弩机有了机匣(郭),望山加高,命中率及穿透力大为提高。水军战船的发展也非常迅速。西汉的国防,采用积极防御和主动进攻战略,强调军事攻势与政治攻势两手并用。创造了大骑兵集团远程奔袭及大纵深的进攻。以骑兵为主力兵团执行战略任务和双方均投入10万以上的骑兵进行对抗,在战争史上是第一次。为保障大骑兵集团进行大纵深作战,还创造了以数十万步兵掩护辎重纵列在骑兵集团后逐次跟进的后勤供应方法,解决了作战补给,并使骑兵得到支援和在步兵掩护下进行休整,以恢复战斗力。与战略相适应,战术运用上强调发挥骑兵的快速性和冲击力,实施机动作战。迂回、包围、突破、奇袭、诱击、伏击等,均为常用战术。军用地图使用更为普遍。在楚汉战争、反击匈奴的战争和羌战中,众多名将脱颖而出。入选者基本不会有太大争议,只是陈汤的胜利是以优势兵力攻击对方寡兵,个人品德又有些问题,要打个折扣。此时代的名将还有:项羽、英布、彭越、李陵等。
  
  韩信(?~BC196):淮阴(今江苏省淮阴西南)人。年轻时性格放纵而不拘礼节,常依靠别人来混饭吃。陈胜、吴广起义后,投奔了项梁,留在部队,默默无闻。项梁败死后,又归属项羽,项羽让他做郎中,多次给项羽献计,项羽不予采纳。刘邦入蜀后,韩信离楚归汉。BC206年,经丞相萧何力荐,始为大将,协助刘邦制定了还定三秦以夺天下的方略。八月,被封汉王的刘邦乘项羽进攻齐地田荣之机,决计袭占关中,东向与项羽争天下,楚汉战争爆发。韩信以曹参、樊哙为先锋,利用秦岭栈道已被汉军烧毁,三秦王(章邯、董翳、司马欣)松懈麻痹之机,采取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派樊哙、周勃率军万余大张声势地抢修栈道,吸引三秦王的注意力,自己则亲率军队潜出故道,翻越秦岭,袭取陈仓,迅速占领关中大部,平定三秦之地,取得对楚的初战胜利。BC205年,汉军出关,收服魏王豹、河南王申阳、韩王郑昌,殷王司马印降汉。联合齐王田荣、赵王歇共同击楚。四月至彭城,汉军大败而还。韩信复收溃败之军与汉王在荥阳会师,阻击楚追兵,大败楚军于京、索之间,使汉军得以重振旗鼓。
  此后,韩信率兵数万,开辟北方战场。六月的破魏之战,他针对魏军部署,佯作正面渡河之势,暗从侧后偷渡,攻其不备,俘获魏王豹,平定魏国。又与张耳一起引兵东击赵王歇,北击代王陈余,活捉代相夏说,破代。随即率领几万兵马欲过太行山井陉口进攻赵国。赵王与成安君陈余陈兵二十万在井陉口抗击汉军。陈余不听李左车坚守并断汉军粮道的正确建议,韩信得知后大胆进军,半夜选二千轻骑兵,人持一面红旗,从小路来到山坡上伪装隐蔽起来,窥视赵军,并且告诫将士:赵军见我军出击,一定倾巢而出,你们就乘机迅速冲入赵军营地,拔掉赵国旗帜,插上汉军红旗。同时命令副将传令大家今天打败赵军之后才会餐。再派一万人为先头部队,背靠河水摆开阵势,吸引占据有利地形的赵军出战,赵军果出营迎击,大战良久,韩信、张耳弃鼓旗,佯装打败,退到河边的军阵之中。赵军见状,果然倾巢而出追逐韩信、张耳,争夺汉丢下的旗鼓。韩信、张耳退到河边阵地迎战赵军,各个拼死作战,赵军无法把他们打败。这时韩信所派的二千轻骑兵,等赵军倾巢而出追击汉军,争夺战利品的时候,立即冲入赵军营垒,拔掉赵军旗帜,竖起二千面汉军的红旗。赵军久战不胜,想退回营垒,却见营中遍是汉军红旗,大惊溃散,汉军两面夹击,大破赵军,在泜水斩杀成安君陈余,活捉了赵王歇。韩信大获全胜,诸将前来祝贺并问:“兵法上说,布阵应是右背山陵,左对水泽,如今将军却背水为阵,还说破赵军之后会餐,当时我们不服,然而取胜了,这是什么战术?”韩信说:“此在兵法,诸君没注意而已。兵法不也说陷之死地而后生,投之亡地而后存吗?”诸将听了都自叹不如。他在擒获李左车后以师礼相待,并听从李左车的计策,派使者去燕劝降,燕听到消息立即投降。
  不久刘邦兵败,直至韩信营中夺其兵权,并派其攻齐。韩信引兵东进击齐,未到平原渡口,得知郦食其已说齐归汉。韩信想停止,辩士蒯通劝韩信说:“将军奉诏攻打齐国,而汉王只不过派密使说服齐国归顺,难道有诏令叫您停止进攻吗?况且郦生不过是个说客,凭三寸之舌就降服齐国七十多个城邑,将军统帅几万人马,一年多时间才攻占赵五十多个城邑,一个将军反倒不如一个儒生的功劳吗?”韩信听从蒯通说法,率兵渡河击齐。这时齐国已决计降汉,对汉军的戒备松懈,韩信乘机袭击了齐驻守历下的军队,一直打到临淄。齐王田广惊恐,认为是郦食其出卖了自己,便把他煮死了。齐王逃到高密后,派人向楚求救。当韩信袭破临淄时,项羽闻讯遣龙且率二十万兵马与齐王田广合力抗汉。龙且轻视韩信,又急求战功,率兵与韩信军隔潍水东西摆开阵势。韩信连夜派人做了一万多条袋子,盛满沙土,壅塞潍河上流。率一半军队涉水进击龙且之阵,龙且出兵迎击,韩信佯装败退,龙且以为韩信怯弱,率军渡江进击。这时韩信命人决开壅塞潍河的沙囊,河水奔流而至,龙且的军队大半没有渡过去。韩信挥军猛烈截杀,杀死龙且。东岸齐、楚联军见西岸军被歼,四处逃散。韩信率军急渡水追击至城阳,楚兵皆被俘虏。齐王田广逃走不久被杀。BC203年齐地全部平定。潍水之战,借助河水,分割楚军,将齐、楚联军各个击灭。二月;被封为齐王。齐国失利,龙且战死,使项羽非常恐慌。派武涉前去游说韩信反汉与楚联合,三分天下称王齐地。韩信谢绝说:“我奉事项王多年,官不过是个郎中,位不过执戟之士。我的话没人听,我的计谋没人用,所以才离楚归汉。汉王刘邦授我上将军印,让我率数万之众,脱衣给我穿,分饮食给我吃,而且对我言听计从,所以我才有今天的成就。汉王如此亲近、信任我,我背叛他不会有好结果的。我至死不叛汉,请替我辞谢项王的美意。”
  武涉游说失败后,蒯通知道天下大局举足轻重的关键在韩信手中,于是用相人术劝说韩信,认为他虽居臣子之位,却有震主之功,名高天下,所以很危险。终于说动韩信,但韩信犹豫而不忍背叛刘邦,又自以为功劳大,刘邦不会来夺取自己的齐国,于是没有听从蒯通的计谋。
  BC202年十二月,刘邦、韩信、刘贾、彭越、英布等各路汉军约计40万人与10万楚军于垓下展开决战,韩信担任实际上的总指挥。汉军以韩信率军居中,将军孔熙为左翼、陈贺为右翼,刘邦率部跟进,将军周勃断后。韩信挥军进攻失利,引兵后退,命左、右翼军继续攻击。楚军迎战不利,韩信再挥军反击。楚军大败,退入壁垒坚守,被汉军重重包围。韩信命汉军士卒夜唱楚歌,致使楚军士卒军心瓦解,韩信乘势进攻,楚军大败,十万军队被全歼,项羽逃至东城自刭而死。
  刘邦虽用韩信而心存疑忌,故在项羽败亡后,即夺其兵权,徙为楚王,继又黜为淮阴侯。吕后知刘邦疑忌韩信,乃与萧何定计,于BC196年正月刘邦外出平定陈豨时诱韩信至长乐宫,以勾结陈豨谋反的罪名杀之,并诛灭三族。韩信临斩时说:“吾不用蒯通计,反为女子所诈,岂非天哉!”。韩信著有兵书三篇,参与整理兵家著作,还收集、补订了军中律法,均已失传。
  评分:统率A,战斗B,智谋B,战绩A,名气A,综合A。韩信一生,光成语就为我们创造了过半打:一饭之恩、胯下之辱、匹夫之勇、妇人之仁、暗渡陈仓、背水一战、四面楚歌等等。他的用兵在中国史上少有匹敌者,汉朝的天下基本上是他打下来的。对刘邦说不上忠心耿耿,但那时儒家忠君思想影响并不大,而且他也在关键的时候屡救刘邦。其谋反之事疑点颇多,正如柏杨先生所说,每次在君主需要的时候,都会“有人”出来告发某人谋反,而且必定证据确凿。刘少奇说历史是人民写成的,可惜在更多的时候,历史是统治者写成的。
  
  周亚夫(?~BC143):沛县(今江苏沛县)人,汉初大将周勃次子。BC158年,匈奴大举入侵边关,文帝刘恒命宗正刘礼为将军,屯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棘门;河内郡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守细柳。三军警备,以防匈奴入侵。刘恒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军营都可直接驱车而入,将军和他下面的官兵骑马迎进送出。接着去细柳军营,营中将士各个披坚持锐,刀出鞘,弓上弦,拉满弓,持战备状态。先导驱车门下,不得入。等了不一会儿,刘恒到了,又不得入营。于是文帝派使者手持符节诏告将军说要入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才传令打开营门,守门士兵又不准车马奔驰,于是皇帝的车便控着缰绳,慢慢走。到了营中,将军周亚夫手持兵器向文帝拱手说:“身着铠甲的将士不行拜跪礼,请允许我以军礼参见。”刘恒深受感动,靠在车前横木上向军队敬礼。派人称谢说:“皇帝郑重的慰劳将军。”仪式结束后,出了营门,群臣都非常惊讶。刘恒称赞道:“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呢!以前过的霸上和棘门的军队,好象小孩子做游戏。那里的将军遭袭击就会成为俘虏。至于周亚夫,敌人能有时机冒犯他吗?”刘恒临死时嘱咐告诫太子刘启(后来的景帝)说:“国家若有急难,可任周亚夫为大将。”文帝逝世后,景帝刘启即位,任用周亚夫做车骑将军。BC154年,吴楚等七国叛乱。周亚夫代行太尉,领兵向东进击吴、楚。周亚夫对景帝刘启提出用梁国拖住吴兵,自己率兵断绝他们的粮道的建议,获得同意。
  周亚夫调集军队在荥阳会合,这时吴国军队攻打梁国,梁国告急,请求援助。周亚夫却领兵向东北急行至昌邑,深沟高垒进行防御。梁国每日都派使者请求援助,周亚夫却坚守营垒不去救助。梁国向景帝上书,景帝派使臣命令太尉救援梁国。周亚夫却不执行,坚壁不出,而派弓高侯韩颓当等人率领轻骑兵断绝吴、楚后方的粮道。吴兵乏粮,饥饿难当,多次挑战,周亚夫终不出击。夜晚,周亚夫军中突然惊乱,互相攻扰,甚至闹到了太尉周亚夫的营帐之下,周亚夫始终高卧不起,过了一会儿,就恢复安定了。后来吴军扬言要奔袭周亚夫军营的东南,而周亚夫却派人戒备西北。不久吴兵果然以其精锐攻打亚夫营西北,不能打下。吴兵受饥忍饿,战斗力极弱,便引军撤退。周亚夫于是派精兵追击,大破吴军。吴王刘濞丢掉他的大部队和几千名精兵逃跑了,躲在江南的丹徒。汉兵乘胜追击,俘虏了他们,吴军全部投降。悬赏黄金千两捉拿吴王。一个多月以后,东越人斩下了吴王的头前来报功请赏。这次平定吴、楚之乱,历时三个月,可谓神速。这时将帅们才领略到了太尉周亚夫的计划谋略得当。由于这次平乱,梁孝王刘武因亚夫不救梁,与太尉周亚夫有了矛盾。后来周亚夫参与讨论废太子之事,又得罪了景帝刘启。周亚夫的儿子给父亲买了五百件皇家殉葬用的铠甲、盾牌,被人告发。这事牵连到周亚夫,刘启下诏把他交给廷尉治罪。廷尉责问亚夫为何造反,周亚夫说:“我所买的兵器都是殉葬品,怎么可以说造反呢?”审问的官吏说:“你即使不在地上造反,也要到地下造反哩!”亚夫进了廷尉的监狱后,绝食五天,吐血而死。
  评分:统率A,战斗B,智谋B,战绩C,名气B,综合B。
  一名死于“诬以谋反”的名将。周亚夫忠心为国,不计个人得失,其性格大概与岳飞、袁崇焕类似,得罪梁孝王刘武后,他也许认为景帝会了解他的忠心,可是这个故事教育我们,永远不能高估独裁者的度量。“不反于地上,必反于地下。”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李广(?~BC179):陕西成纪(今甘肃静宁南)人,其祖先是秦朝将军李信。李广射得一手好箭。BC166年,匈奴大举入侵边关,李广从军抗击匈奴,杀死和俘虏了众多敌人,以骑士侍卫皇帝。多次跟随文帝刘恒射猎,格杀猛兽,刘恒叹道:“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吴楚七国之乱时,李广任骁骑都尉跟随太尉周亚夫抗击吴楚叛军。因夺取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