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史百将传-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BC117年,武帝为彻底消灭匈奴主力,决心利用匈奴认为汉军无力越过大漠作战之错误判断,故而放松漠北防御之机,发众兵打击匈奴。命大将军卫青和骠骑将军霍去病各率五万骑兵,另有步兵和运输部队共几十万人同击匈奴。敢于力战深入的士兵都隶属于霍去病,军需物资等与大将军相同。汉军原计划全部由定襄出发北进,以霍去病攻单于主力。后从俘虏口供中得知单于在东部的错误消息,即改变原部署,卫青仍出定襄,霍去病则东出代郡。他率部出塞,穿过大漠,北进2000余里,与左贤王部遭遇,左贤王战败溃退。霍去病封狼居胥山以祭天,禅姑衍山以祭地,至瀚海(今俄罗斯之贝加尔湖)而还。共俘斩7万余人。BC117年霍去病卒。天子悲悼,举国凭吊。武帝调发属国铁甲军,列队从长安直到茂陵,给他修坟墓,墓的外形象祁连山。霍去病的墓至今仍然矗立在茂陵旁边,墓前的“马踏匈奴”的石像,象征着他为国家立下的不朽功勋。
评分:统率A,战斗A,智谋C,战绩A,名气A,综合A。霍去病平时少言寡语,但胆气内藏,敢做敢为。刘彻想教他兵法。他说:“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为他建造府第,让他去看看,他却回答:“匈奴未灭,无以家为”。霍去病前后六次出击匈奴,每战皆胜,深得武帝信任。作战勇猛,果敢深入。但因霍去病身为外戚,少年时候就受宠幸,伺侯于皇帝左右,贵宠惯了,身上有摆脱不掉的贵族积习,不关心体恤士兵。他率军出征时,天子派给他的生活用品几十车,回来时扔掉了许多剩余的米肉,可士兵却有挨饿的。他在塞外时,士兵缺粮,有的人饿得要死,而他仍画地为球场踢球,诸如此类的事情非常多,射杀李敢更是一大污点。
赵充国(BC137~BC52):字翁孙,陇西上邽(今甘肃省天水市)人。为人沉勇有大略,少年时仰慕将帅而爱学兵法,并且留心边防事务。最初参军当骑兵,后因善于骑射调入羽林军中。BC99年五月,赵充国随李广利出师酒泉,攻打匈奴右贤王,被匈奴大军包围。汉军军中缺食,士卒多有伤亡。赵充国建议不能坐以待毙,应尽快设法突围。李广利便令充国选拔壮士组织突围。赵充国带领精骑开路,李广利率领全队人马跟进,最终突围,而赵充国身负二十多处伤。回朝后李广利向皇帝汇报了赵充国的表现,汉武帝当即特别召见,让他脱下衣服采,察看了他的伤口,予以赞扬,于是拜为中郎。
昭帝刘弗陵继位后,BC80年春,氐人在武都造反。赵充国带兵平定叛乱,升为中郎将,又为水衡都尉。同年冬,匈奴二万骑兵人寇,赵充国领兵征讨,斩首、俘虏九千多人,并获西祁王而归,因战功卓著被任命为后将军。BC72年,匈奴与车师联合进攻乌孙,乌孙向汉朝求援。赵充国率三万骑兵出酒泉一千多里,在蒲类海进攻匈奴,斩杀数百人。不久,匈奴又聚集十万多骑兵,大有入侵之势。赵充国统领四万余骑,驻屯于北部边境九郡,匈奴探知汉边有所防备,便引兵远去。
赵充国历事武帝、昭帝、宣帝三个皇帝。BC63年,先零羌联合本族各部落,强渡湟水,占据了汉朝边郡地区。二百多位羌族部落酋长会盟“解仇交质”。不久,羌族一酋长狼何,派使者向匈奴借兵,企图进攻鄯善、敦煌,切断汉朝通往西域的交通线。宣帝召见赵充国。赵充国分析了羌族的内部情况,以及与匈奴的往来关系,指出一旦他们“解仇交质”,并与匈奴勾结在一起就必然有变乱,因此建议立即作好战备工作,同时派人去离间羌族各部落。BC61年春,宣帝决定派军队平定羌人的叛乱。这时赵充国已七十三岁,当宣帝派人去询问他应由谁担任统帅时,他回答说没有必自己更合适的人选了。宣帝又问羌人实力怎样,要带多少兵去,赵充国说:“百闻不如一见,军事上的事难以遥测,我愿先到金城去,察看情况后才能提出作战方略。请陛下相信我能担当此任,不必担忧。”宣帝含笑答应。赵充国率领一万多骑兵进驻西部都尉府后,并未立即出战,而是每天设宴摆酒犒劳将士。无论羌兵怎样挑战,汉军都不理睬。当时羌族各部落中,先零羌最为顽固,一些弱小的部落如罕、秆等部,都是在先零羌的胁迫之下与汉朝为敌的,先零谋反之初,罕、开部首领靡当儿曾派其弟雕库来见西部都尉,陈述其本不愿反的立场,但恰遇部分罕、开部落的人参与了反叛,西部都尉便将雕库扣留。赵充国到来之后,下令释放雕库,并加以抚慰后让他返回部落。他的策略是以攻心为上,分化瓦解敌人,等到他们只剩少数顽固分子时再出兵歼灭。
但是汉宣帝及大多数朝廷官员如辛武贤等都反对赵充国的做法。宣帝把辛武贤的意见转交赵充国,命他与部属讨论。赵充国从实际情况出发,坚持要团结、争取罕、开,讨伐先零。他认为只有“先行先零之诛”,才能震慑罕、秆等部落,使之悔过,这才是“全师保胜安边之策”,终于说服了宣帝。不久,赵充国引兵到先零羌占据的地区,先零猝不及防,望风而逃,丢下了所有的辎重物资,争先抢渡湟水。由于道路狭窄,人多拥挤,敌军乱作一团,毫无秩序。众将领向他建议攻击,可是赵充国认为这是穷寇,不宜追击。于是慢慢驱赶。结果,先零羌除淹死、被杀和投降汉军的几百人外,七八千人的主力都安全地渡过了湟水。赵充国又带兵到了罕、开地区,严令士兵不准侵扰,部落首领见汉军守信,表示愿听约束,仍回故地。赵充国虽然打败了先零羌,但是并没有彻底征服。先零的主力屯集在湟水以西,时刻都有卷土重来的可能。这时赵充国染病在身,需要休养,为了确保边防的安全,他向皇帝上奏提出屯田之策。
但是,这一正确的建议又遭到多数朝臣的反对。宣帝派来破羌将军辛武贤,命令他俩合兵一处进攻先零。赵充国又上奏提出“班师罢兵,万人留田”的建议,具体陈述了屯田的十二条好处,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政治上,“万人留兵屯田以为武备”,可以产生震慑敌人的重大影响;二是经济上,屯田士兵生产的粮食可以自给自足,节省国家巨大的开支;三是军事上,留一万步兵屯田,有效地增强了边防力量,以逸待劳,可以随时抵御袭扰。赵充国三次上书,皇帝最后终于批准了他的屯田之策。这时,许延寿和辛武贤仍然主张进击羌人,宣帝也予以批准,两策并用,命许、辛和中赵印会师进剿。结果,许延寿收降羌人四千多名,辛武贤斩杀二千,赵印斩杀,收降二千多人,唯有赵充国兵不出营而收降五千多人。于是赵充国又上奏章说羌人逃跑的充其量不过四千兵马,况且罕羌首领表示,要杀死先零羌的首领杨玉,请求回军。宣帝答应后,赵充国于BC60年回军。当年秋天,先零羌首领杨玉果然被部下杀死,其部属四千多人全部归降汉军。BC52年十二月,赵充国病逝,享年八十六岁。
评分:统率B,战斗B,智谋B,战绩C,名气C,综合B。赵充国善于治军,爱护士兵。行必有备,止必坚营,战必先谋,稳扎稳打。在平叛战事中,他坚决采取招抚与打击相结合、分化瓦解、集中打击顽固者的方针和攻心战术。其次,他的留兵屯田之策确为深谋远虑之议,不仅在当时具有战略意义,而且对后世亦有深远影响。此外,还应该指出的一点是他一生的主要功绩集中表现在晚年,七十三岁时主动领兵出征,七十九岁回京,这在中外战争史上是极其罕见的。
陈汤(?~BC6):字子公,山阳瑕丘(今山东兖州北)人。陈汤少年时喜欢读书,但因家庭贫困,有时靠乞讨度日,后来流浪到长安,认识了富平侯张勃,张勃觉得他很有才能。BC47年,汉元帝下诏,要求大臣推荐的人才,张勃便向朝廷推荐了陈汤。在等待分配期间,由于没有回家奔父丧,因此被人检举为缺乏起码的孝道,于是朝廷又谴责张勃,以他举荐不当而削减了他的食邑二百户,同时将陈汤拘捕下狱。后来又有人大力举荐,陈汤终于被任为郎官。陈汤主动请求出使外国,几年后被任为西域都护府副校尉,与校尉甘延寿奉命出使西域。宣帝时期匈奴内乱,五个单于争夺王位,其中郅支单于以武力兼并呼偈、坚昆、丁令三国,日益强盛,先困厚汉朝的使者江乃始,后又杀死使者谷吉。郅支单于自知有负于汉朝,害怕汉朝出兵报复,就向西跑到康居。康居王尊敬郅支,将女儿给他做妻子。郅支便借兵多次袭击邻国乌孙,乌孙不敢还击,而是远远地逃避,于是郅支拥有千里之远的势力范围,自以为大国之主,很不尊重康居王,竟至一怒之下杀死了康居王的女儿、贵人等数百人,同时他又派出使者到阖苏、大宛等国,胁迫他们年年给他进贡。那些小国不敢不给。汉朝也曾三次振出使者到康居,索要使者谷吉等人的尸体,郅支非但不给,而且侮辱汉使。
陈汤与甘延寿了解了郅支单于的这些情况后,于BC36年出兵西域。走出国境时,陈汤便对甘延寿说:“郅支单于剽悍残暴,如果再发展下去,必定是西域的祸患。现在他居地遥远,没有可以固守的城池,也没有善于使用强弩的将士,如果我们召集起屯田戍边的兵卒,再调用乌孙等国的兵员,直接去攻击,他必定守不住,也无处可逃,这正是我们建功立业的好机会啊!”甘延寿认为他的分析很有道理,但坚持要奏请朝廷同意后行动。不久韩延寿得病,陈汤焦急之中便果断地采取了假传圣旨的措施,调集汉朝屯田之兵及车师国的兵员,甘延寿只好依从他,带领起各路、各族军兵四万多人向北进发。陈汤沿路捕获康居副王的亲属及一些贵族,经过解释,他们愿做向导,并将郅支的情况作了详细介绍。而后大军便直抵郅支城都赖水边。陈汤命令将士四面齐用火攻,又击鼓助威,汉军冲进城中,郅支单于身边只有男女数百人及一些吏士,毫无抵御能力。汉军勇猛击杀,将郅支刺死,又从狱中解救出两名汉朝的使者,诛杀了郅支单于的妻妾、太子以及得封的王公等共一千五百一十八人,生擒官吏一百四十五人。另外俘虏敌兵一千余人,都交给了参与打击郅支的小国军队。这次胜利,结束了西汉与匈奴的百年战争,为遇难受辱的汉使报仇雪恨,提高了汉朝在西域各国的威信。但陈汤向来贪财,攻克郅支城后,缴获了大量财物,私自藏起来不少,被人举报,所以回军时司隶校尉准备拘捕。陈汤立即上书皇帝,皇帝便下令撤回司隶校尉,并令沿路县城摆设酒食夹道欢迎。回朝之后,元帝下诏赦免了假传圣旨之罪,然后又让大臣讨论封赏事宜,最终封甘延寿为义成侯,赐陈汤爵位为关内侯,各赏食邑三百户、黄金百斤,并拜陈汤为射声校尉,延寿为长水校尉。成帝刘骜即位后,丞相匡衡又向成帝起奏陈汤此事,于是陈汤被免职。之后陈汤向成帝上书,说康居王送到汉朝来的王子不是真的。成帝命人核实,确实是真王子,则陈汤就犯下了诬告乃至欺君之罪。陈汤被捕入狱,准备处以死刑。太中大夫谷永向上书赞誉陈汤的功绩,请皇帝开恩。于是陈汤被特赦释放,免职为庶人,徙居敦煌。议郎耿育看到陈汤处境可怜,便又上书,再次论述了他的功绩,恳请皇帝予以照顾。皇帝下诏让陈汤迁回长安居住,不久去世。
评分:统率C,战斗C,智谋B,战绩C,名气D,综合C。陈汤为人沉勇有大虑,多策谋,喜奇功。每当路过城镇或高山大川时,他都登高远望,认真观察、记忆。法令严明,采纳众人的意见办事,颇有将帅风范。但他又经常接受人贿赂的金钱,最终因此而身败名裂。谁能想到“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是他说的呢?
【五】东汉及三国篇:偶像的殿堂
东汉前期:
东汉民族矛盾尖锐,民族战争频繁。其中,与羌族的战争,持续时间最长。东汉的军事力量和军事成就,逊于西汉。其军事体制,较西汉有所变化。军队数量减少,一度撤消郡国兵,京师军亦有所压缩。但为进一步集权,中央直辖军驻屯范围扩大,重要郡国驻屯中央军或边防军,边郡和重要关隘的屯军,也由中央直接控制。基本上废除了郡县征兵制,改用募兵制。边郡亦征调或招募少数民族戍边。募兵制和郡国刺史、州牧、太守掌兵,不但耗费巨大,也导致了部曲、家兵等私人武装出现,直接造成后来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混战。东汉的军队由骑兵、步兵、水兵组成。环首刀的普及和马鞍的进一步完善,为骑兵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东汉的国防及战略战术,大体继承西汉。“以夷制夷”策略的运用,较西汉更为重视使用少数民族部队,加速了周边各民族战法与中原传统战法的交流。
若单论将才,其实汉光武帝云台二十八将中耿弇和吴汉比冯异和邓禹更有资格入选,可是前二者过于嗜杀、喜欢屠城,耿弇一生屠城三百,曹操屠徐州和他比也是小巫见大巫,可以说是个双手粘满人民鲜血的刽子手;吴汉也好此道,甚至激起了刘秀部将邓奉的反抗(虽以失败告终,然邓奉为民除害,真英雄也!),就凭这点他们也不能入选。此时期的名将还有:耿弇、吴汉、窦固、段颎、皇甫嵩等。汉光武帝刘秀是帝王军事家中的佼佼者。
邓禹(2~58):字仲华,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云台二十八将之首。从少年时就与刘秀相熟,长于谋略。23年跟随刘秀,为其出谋献策,提出“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的方略,并多次举荐人才,均为刘秀所用。继随刘秀攻铜马等军,消灭王郎等割据势力。25年,邓禹受命为前将军,率军二万入关中,攻击刘玄。正月,击败河东都尉,取河东,围安邑,击败樊参的数万援军。六月,王匡﹑成丹﹑刘均等合军十余万,共击邓禹。初战,邓禹失利,樊崇战死。天黑后双方停战,诸将都主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