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影响孩子命运的10种技能-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在考试中保持良好心态
玲玲,一名十七岁的花季少女,某省重点高中三年级的学生。在进入高三以后,她经常出现紧张、不安的状况,注意力也集中不起来,学习效率较以前明显下降。这位女学生出生于教师家庭,但是从小开始就受到父母严格的教育,即使考试偶尔失误,也要受到严厉惩罚。小学起,学习成绩就一直名列前茅,特别是进入高中以后,综合成绩排名总是保持在全年级前三名,学校、家长对她寄予很大的希望。但在离高考一个多月前,却表现出紧张、不安、心烦意乱、失眠,看书复习效率每况愈下,模拟考试成绩一次不如一次。老师和父母由关心到埋怨,使她痛苦不已,发展到后来经常啼哭或发脾气,并拒绝上学,拒绝参加高考。最终,其母亲不得不陪同她来到心理咨询门诊,心理医生诊断为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又称为考试恐惧,是指因考试压力过重引起的一种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迎考及考试期间出现过分担心、紧张、不安、恐惧等复合情绪障碍,还可能伴有失眠、消化机能减退、全身不适甚至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等一系列症状。这种状态影响考生的思维广度、深度和灵活性,降低应试的注意力、记忆力,使复习及考试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无法参加考试。有的考生因此反复逃避考试,严重者可发展为精神障碍。但是,虽然我们今天的教育已经不主张应试教育了,但是在工作学习中还是会经常要经历考试的,因为考试毕竟是选拔人才的一种客观手段。如果自己的孩子因为不能摆脱考试焦虑、难以达到良好的心态而失去种种机会,与大好前程失之交臂,岂不是可惜?父母们,一定要指导孩子在考试当中保持良好的心态。
(一)考试焦虑的原因
考试焦虑的产生是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外因来源于学校、家庭和社会;内因主要是与个体的个性、抱负、认知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等有关。考试焦虑是后天形成的心理障碍,是个体在不良的教育环境下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研究表明,考试焦虑与下列因素有关:
* 多数是因为家长和老师有意或无意对孩子的考试成绩提出过高要求,超越了孩子的承受能力,因此形成了过度的心理压力。
第二部分第5章 心理调节的技能(5)
* 考试焦虑程度与自身能力水平呈负相关,即学习能力相对较弱或学习效果较差的孩子更容易产生考试焦虑。
* 考试焦虑程度与抱负水平呈正相关,即要求自己成绩过高的孩子更容易发生焦虑的状况。
* 考试焦虑程度与竞争水平呈正相关,即考试意义越重大、将要遭到淘汰的人越多、竞争越激烈越易产生考试焦虑。
* 考试焦虑程度与考试失败经历呈正相关,即经历过重大考试失败的孩子容易发生考试焦虑。
* 考试焦虑程度与心理、生理状态呈负相关,即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容易发生,且生理状态不佳的话,也会产生因考试而不安的状况。
(二)帮助孩子在考试中保持良好心态
因为考试焦虑是—种心理障碍,父母只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其产生原因和机制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治,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 减轻压力,放下包袱。有效地降低考试压力是防治考试焦虑的首要措施。考试焦虑常常随着考试的结束而迅速消失。但由于对学生来说不能避免考试,因而应优先考虑在不影响正常学习情况下减压。考试压力是考生主观认知在客观条件下作用的结果,老师,特别是父母负有相当的责任。教师和父母应该对考生的学习能力、自觉性和心理承受能力有一个恰当的估计,改变 “压力越大,效率越高”的错误观念。引导孩子恰当地估计自己的能力,降低过高的学习目标,让他们保持恰当的压力就可以了,要学会重视学习过程而不要太计较考试的最终成绩。可以通过养成将考试当作业、作业当考试的习惯来减轻压力。
* 端正动机,改变认知。考试焦虑是孩子对考试这件事在认知上的歪曲,导致情绪上的紊乱和行为上产生的异常现象。他们对自己的要求过高且常常绝对化,即认为考试失败会导致可怕、乃至不可挽回的后果。因此,对于这样的孩子,父母要帮助他们改变对考试的错误看法,使他们意识到自我认识和评价才是造成压力的关键,帮助他们分析为什么在同样的迎考中,其他学生没有过高的考试焦虑,通过改变其不合理的思维方式,放下包袱,树立正确的考试动机。要相信只要平常自己努力了,考试结果就不会差的。
* 劳逸结合,有张有弛。大多数患有考试焦虑的孩子在处理学习与休息的关系上存在缺陷。他们在学习上投入的时间太多,且生活安排单调,不注意休息和文体活动,即使在娱乐时也在想着学习,使自己的大脑老是处于紧张状态,不能通过文体活动,达到生理与心理上的完全放松,导致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调节机能紊乱。因此,对于这样的孩子,父母要指导他们合理用脑,注意营养,劳逸结合,维护神经系统的正常机能,能够有效防治考试焦虑。
* 学会放松,保持平常心。多数患有考试焦虑的孩子缺乏在特定情景下控制自己的能力,因而父母们有必要帮助他们进行这方面的行为再造。使他们在紧张时能够运用意念控制、调整呼吸等多种方法松弛躯体,转移注意力,抑制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以达到调整心理状态的目的。有必要的话,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放松训练更为有效。
大多数患有考试焦虑的孩子通过上述措施是能够出现明显好转的。但是,对少数严重者需要进行专门的心理治疗或配合药物治疗。由于考试焦虑发生率很高,对于父母来说,注意从小培养孩子健康、正确的应试心理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部分第5章 心理调节的技能(6)
四、大胆地向前走
贝贝,今年已经12岁了,其实是一个很聪明的小女孩,但就是胆子很小,性格偏于内向。在人多的环境当中,别的孩子敢说敢笑敢唱敢跳,而贝贝总是躲在后面,推都推不到前面去。在学校里,有什么事情总不敢跟老师说,学习上遇到了问题不敢举手提问。学校操场上,同学们打球、跳绳、下棋,贝贝就独自在他们周围徘徊,因害怕而不敢开口说话,不愿和同学交往,内心深处往往充满着孤独的烦恼、寂寞的苦闷。平常只要别人呵斥她一声便会掉眼泪,连说理的胆量都没有,被欺负了也只好忍气吞声。她妈妈甚至担心她会憋出什么病来。
有些青少年,从小就只和父母亲人生活在一起,而且,现在的孩子又多为独生子女,和外界的交往比较少,所以他们的胆子通常都比较小。做事情怕前畏后,或者遇事容易紧张。但是,众所周知,现代社会不需要唯唯诺诺的人。父母要想让孩子闯荡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就要指导孩子克服胆怯、懦弱和紧张,让孩子拥有一颗勇敢的心,在人生之路上大胆地迈步向前。
(一)教会孩子克服胆怯
如果您的孩子表现出胆小退缩的特征或者比较孤僻、心细等,父母要注意纠正这些弱点,注意改造孩子的自身气质,给孩子塑造一种更完美的个性。那么,如何教孩子学会战胜胆怯呢?我们给父母们这样的建议:
* 增加孩子与外界的接触。孩子长期被关在屋内,犹如生活在“世外桃源”,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很少,久而久之,就养成郁郁寡欢的性格,与周围的陌生人“老死不相往来”,影响了身心健康。所以父母要注意让孩子多一些见多识广的机会,主动带孩子去和周围的孩子接触、交友,有意识地让孩子经常和胆大勇敢的同龄人在一起,跟着他们做一些平时不敢做的事情,这样孩子就会慢慢地得到锻炼,变得勇敢、坚强起来。
* 父母不要过分呵护。父母要是什么都替孩子包办,让孩子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产生了依赖感。一旦离开父母,就会不知所措,遇事就慌张起来。要培养孩子的胆量,父母就不要过分呵护他们,放手让他们做自认为能做的事,学会安排自己的生活。比如,晚上一个人上厕所、自己到超市买东西等。
* 教会孩子自己化解意外的方法。如在公共场所和父母走散了,怎么办?站在原地不动,或者找一位值得信赖的人(如警察、公务人员)求得帮助。如果自己受了皮外伤,就用洁净布块绑住伤口止血,然后设法告诉父母或邻居。让孩子掌握一些应对意外的方法,在意外真的发生时,孩子不至于因束手无策而怯弱,既以防万一,又锻炼了他的胆量。
(二)教会孩子克服紧张情绪
生活上的紧张是谁也无法避免的,很多孩子在处于紧张状态时,意识活动就会受到干扰,胆子变小了,思维就不清晰、判断也跟着失常,本来很容易达到的目标变得遥不可及。怎样才能帮助孩子克服紧张的情绪?父母们可以试一下这些做法:
第二部分第5章 心理调节的技能(7)
* 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生活氛围。造成孩子心理紧张的因素有诸如社会环境、人际关系等等很多方面。因此,要想孩子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紧张刺激具有较高的耐受力,父母亲必须给孩子营造良好、和谐、舒适的家庭环境和生活氛围。在家庭里,父母亲间的关系和睦、融洽;尊敬、爱戴长辈老者;对小孩子友善、随和,要求不苛刻,使家庭保持轻松、愉快的气氛,为孩子的成长建立宽松的家庭环境,孩子的身心就会得到和谐发展,适应能力增强。相反,如果孩子一回到家里,就总是见到板着面孔的父母,听到的是刺耳的训斥和喋喋不休的争吵,感受到的是冷冰冰的家庭气氛,孩子自然就会变得敏感、胆小、怯弱,容易紧张。另外,父母要是过分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压抑孩子其他的爱好、娱乐等,孩子会因沉重的学习压力而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甚至难以自拔。
* 培养孩子大度宽容的品质和健康的体魄。古话说得好:“宰相肚里能撑船”。宽容大度的秉性、开朗豁达的性格易使孩子在心中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遇到紧张的刺激就能够自我化解,对付紧张状态的能力和耐受力相应就加强。而且身体强壮,还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抵制紧张的刺激,不至于对外界刺激过于敏感。
* 让孩子学会拒绝。孩子在社会生活中不停地和他人发生交往接触,人家的行为也许会对孩子构成潜在的危害,成为导致紧张的因素,因此,让孩子掌握心理上的防御机制,学会拒绝不利于自己的事情发生,能够让孩子克服紧张情绪。
* 教会孩子一些克服紧张的有效方法。比如:(1)注意力转移法:例如,在考试中遇到难题解不出来时,让孩子把它暂时搁置一边不管,先不去想,等会了再做。又如,孩子准备上台演出,总是紧张得手足无措。这时,父母可引导孩子谈论或做些别的不相干的事,使孩子不再注意表演的事,紧张情绪就很容易被克服。(2)深呼吸法:孩子有紧张的感觉时,教他心里不去想产生紧张的事情,不断深呼吸,缓解紧张情绪。 (3)善待自己。父母要教育孩子在生活中树立切实的目标,做自己命运的主人。同时,无论在学校、在公共场合还是在家里,尽可能不要有情绪冲动,保持心情舒畅和愉快。即使遭受挫折,或事情不如意,也要相信自己,充满乐观精神,为争取早日成功而奋斗。
五、纠正孤僻的性格
露西是一个性格内向、不合群的小女孩,从来不与同龄的小伙伴一起做游戏玩耍,上课时从来不愿意举手发言,即使老师主动提问她的时候,她也是唯唯诺诺的说不出个一二三来。小伙伴们在一起开心地玩时,她总缩在旁边不出声,一幅郁郁寡欢的样子。她就是喜欢独自呆在家里,一个人玩自己的玩具。即使在很少的想出去玩的时候,还都要求妈妈陪着她一起出去。班上开展集体活动时她总是自己一个人躲得远远的;平时大人问她话时,她总是咬着手指头,站在那里不挪地儿,也不出声。
当前,人们大都住在高楼大厦之中,即使邻居也可能“老死不相往来”。一个家庭当中一般情况下只有一个小孩,没有兄弟姐妹陪其玩耍,父母大多也都要忙于工作常常把孩子关在家里,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孤僻起来。而且这些孩子还会对周围的人产生不信任感,向父母、老师及同龄人关闭心灵的窗户,很少向别人打开心扉。如果不对他们及时加以引导,孩子的身心健康及未来的发展都会受到影响的,甚至会给成年以后的生活带来不良影响。为了使自己的孩子迎接未来社会的挑战、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新一代,父母们一定要帮助孩子纠正孤僻的性格,建议采取以下方法。
第二部分第5章 心理调节的技能(8)
(一)让孩子摆脱孤僻的性格
* 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如果父母双方不和睦,经常吵架的话,孩子的心灵就会受到创伤,或者得不到应有的关怀和培养,就会因此而整天沉默寡言、闷闷不乐,从而性格变得孤僻。因此,家长应给孩子创造出一个和睦、融洽、民主的家庭环境,让孩子真正感到自己是家庭中的重要一员,让孩子体验到家庭生活的温暖和欢乐。
* 扩大孩子的生活空间。父母要是经常把孩子闷在家里,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变得孤僻。家长应让孩子从“自我”的小圈子里走出来,让孩子多与邻居的孩子一起玩耍、游戏、生活。父母可以利用节假日之类的业余时间带孩子到游乐园、动物园、公园等地方玩;带孩子去串门、走亲戚,减少孩子对不同人、不同情境的陌生感,增强其交往欲望和兴趣,性格就会朝着活泼、开朗、大方的方向发展。
* 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