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十导演批判书-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谓什么型不型的,其实也是一个伪概念,说到这儿我有要搬出那套“好导演万能论”了,虽然不尽准确,但大部分的时候还是能验证问题的。一个导演如果到了只能以风格论之的地步,他的戏也就快到了尽头。
硬伤三:没有疮疤就没有笑料?
《手机》上映后,发生了一件大事,崔永元发火了。北京某娱乐报刊有报道说:“京城某周刊记者就电影《手机》采访了原《实话实说》主持人崔永元。对于这部直接影射自己和当初那个让自己疲惫不堪的栏目的影片,小崔发火了。甚至在文中他建议应该把《手机》这部影片划为三级片。”《英雄》的制片人张伟平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认为崔永元说的话是比较准确客观的。几年前,我就同葛优说到过冯小刚的人品。我觉得他做人做事目的性太强,属于心理比较阴暗的类型。看了《手机》之后,我认为他就是在影射崔永元。如果冯小刚影射我,我也会像崔永元这样站出来炮轰他。冯小刚是很爱开玩笑,但他的玩笑很少有善意的。冯小刚用这种手法去影射或诋毁一个人,已经不止一次了,这不是一个导演应有的做法。我今天说出这番话来并不代表我自己,这些话一定会引起圈内人的共鸣。”接着他又趁机提起了一件往事,1996年,张艺谋的《有话好好说》在北京电影学院礼堂首映,“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冯小刚。他见到艺谋立即热情无限地扑上去,一脸真诚地赞美这部片子,还请艺谋到家里共同探讨。可是第二天我就听一个朋友说,在一个没有张艺谋的场合,冯小刚不屑一顾地说:‘张艺谋拍了一个什么烂片呀,我夸他就是哄着他玩呢!’”
娱乐圈内的是是非非,我们这些圈外的观众,也无法下什么定论,无非是茶余饭后瞎琢磨琢磨而已。且先不论到底谁是谁非——其实这也不是我们讨论的话题,冯小刚揭人疮疤是揭惯了的,他自己不也说吗,无所谓,还要继续揭下去。不管是揭谁的,反正是揭了某人的就是。
只是苦了我们的观众,还要跟着冯导一起开涮。《甲方乙方》里无聊的有钱人、《没完没了》中的吝啬鬼傅彪、《大腕》里商家和媒体的丑态,到了《手机》,就完全是为了调侃所有手机拥有者而做的。冯小刚俨然成了一个批判现实派:“我还是想一如既往地深挖生活,甚至揭生活的伤疤。我们的生活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向前走。我们作为导演,在观众面前,还是有那么一丁点责任,让观众看到生活的真相。”
说这话的冯小刚还真是显得无比严肃。难道这就是“冯氏幽默”的精髓所在?我们的观众难道就真的对生活有这么多不平,非要到电影院里寻求共鸣,发泄一下吗?现实不是不可以调侃的,只是以批判现实为创作根源的电影,就肯定首先失去了它的电影性,也就是失去了使电影成为电影的东西。
这样的先天性贫血,在中国电影里并不少见。我们的观众已经看得够多了。只是冯小刚的方式方法更聪明一些,他选择了调侃,而不是硬生生的批判。可是对于“生活的疮疤”,观众大可在生活里揭就是了,如此大费周章的花钱拍摄一部电影,不是有点多此一举吗?
然而像冯小刚这样拍电影的态度,在中国是十分讨巧的。评论界会觉得这是一个真诚的电影人,观众会觉得这个导演有深度。中国的电影市场浸泡在这样的说辞里也不是一日两日了,原本以为冯小刚应该是个异数,可谁知他除了比那些学院派的导演看起来顺眼一点之外,骨子里也没什么太大区别。从贺岁喜剧一路走来,走到《一声叹息》,然后是《手机》,他原本掩饰得很好的“伪市民”面孔,逐渐显露了出来。我们不禁要怀疑冯小刚的真诚:你真的是在给大众拍电影吗?还是在总结你对于生活对于社会的看法?您为什么就偏要在让大家笑过了之后,还要回去“深思”呢?观众并不都是苦大仇深者,看电影多数也就为了娱乐,您这样今天批判一下现实,明天映射一下某某,真的就能如你所说,引发公众的共鸣吗?知识分子确实是会共鸣的,因为您正撞到了人家的心坎上。
中国的导演就是无法跨过评论界的这道坎儿,抹不下脸来拍纯娱乐片,好不容易弄出个冯氏贺岁片,还要似是而非的在那里讲道理,实在是把大家都逼到盗版市场上去。
笑料明明是有很多的,只是在把笑料摆上来的同时,还要附加上道德标准,就怎么看也觉得浑身都不舒服。原本冰激凌要冷着吃,您非要费那个神,把它化成了汤汤水水,喝起来倒是比吃着容易,可那还是冰激凌吗?
这种道德批判式的冯氏幽默,幽完了大家,再给个高高在上的背景审判,面貌也确实可恶得紧。冯导,您的冯氏幽默什么时候能不严肃或者不温情一次呢?我也学着您说一句大白话:我们观众就爱看娱乐片。否则,对于“影射受害者”小崔来说,不就没这码子麻烦了吗?
说到这个,最后还得给贺岁代言人冯小刚提个醒:点票房和广告商给您的钞票的时候,别忘了影片字幕一概先出“本片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第一部分 冯小刚批判冯小刚是如何拍电影的(1)
这个小标题起得有点耸人听闻。我没去过冯小刚的片场,怎么胆敢告诉大家,他是如何拍电影的?其实我也并不是想告诉你,冯导在片场抽了几根烟、喝了几杯水,我们只消将他的电影拖出来,细细地切割了罢。
过于依赖剧本
剧本是电影的第一生命力,这谁都知道。能把一个苍白的剧本拍成票房不错的电影,也只有类似《骇客帝国》才做得到。不过观众那都是看高科技去了。京味调侃的对白是冯小刚电影的特色,当然也就是剧本的特色。如果去掉了那些温情以及道德味儿,冯导的剧本相对于国内其他很多电影的剧本,还是不错的。
所以冯小刚看重剧本,也曾经表示过,中国的编剧,即使在重金悬赏下,也没有几个能写出优秀的剧本来。能写的,又都不愿意写。足见冯小刚对剧本的挑剔。然而有了好的剧本,是不是就等于一切了呢?从道理上讲,人人都会说不,连冯导本人也会说不,可是电影是会说话的,在剧本变成电影的过程中,冯小刚做的,似乎总是有些不尽人意。看完冯导的电影,除了乐一乐,记住几句对白,还能印象分明的回想起几个画面呢?
当然,并不是说,我们看完电影都要记住电影的画面。只是作为一门影像艺术,优秀的电影一定会不自觉地给观众的脑子里画上点什么图案。这图案不是刻意的,是自然而然地深入人心。
我这里所说的,也并非是指镜头的优美,而是导演拍电影的方式。比如看《阳光灿烂的日子》,时至今日,我依然能回想起整部电影的每一个镜头,不是它们有多优美,而是它们确实对导演说故事起到了近乎精确的作用。所谓导演的第二次创造,就是对于镜头的创造,让每一个镜头成为会说故事的画面,而不是靠剧本上的对白。为什么同一个故事让不同的导演来拍,一定就有优劣之分?就是因为有的导演会说故事,而有的不会,或者说得不好。
冯小刚的电影可以说是完全由对白说出来的电影,这样的电影即使获得了观众的认可,也是剧本的成功。电影的叙述脉络也几乎是由演员的对白带出的,如果没有对白,我们根本无法从画面上获得关于整个电影的一丝信息。而好的导演却会用镜头告诉你,现在这里发生着什么。
所以对于导演的一项最佳考验方案,就是拍默片。默片是真正完全用镜头说话的。只是不知道冯小刚能不能经受得了这个考验。
乏味的镜头画面
这次我们说的是真正的“镜头”了,也就是摄像的活儿,不过说到底还是导演的活儿。在镜头上面,冯小刚确实是没下什么功夫。推拉摇移,就那么几个镜头变化,多少年来换也没换过。虽然在这上面,或许可以说冯导是个老实人,不爱弄那些花里胡梢的玩意儿,但看久了,还是觉得这些镜头总是显得那么沉闷无聊,要不是演员的对白引起了观众的兴趣,恐怕大家就要在电影院里睡着了。
本来在《一声叹息》中,沙滩上对张国立和刘蓓的跟拍摇晃幅度之大、画面交替之晕眩让我以为冯导果真改变了风格,可惜的是,这种刻意的改变没过多久又回到了老路上,依然是冯导特别偏爱的升降镜头,老生常谈般的讲述着《不见不散》和《甲方乙方》式的煽情段落。倒是中间有一段张国立和刘蓓在房间里拿着摄像机嬉戏的戏,跟随音乐摇晃的镜头以及有节奏感的剪切让我有一些沉闷外的惊喜。
我也不是什么技术至上者,我一直觉得镜头就是为影片服务的一项工具而已,某些状况下,它反而越简单越好。但简单并不意味着它就不需要变化,这全要看影片的需要。有时它需要美感的,有时需要有视觉冲击力的,有时需要朴实无华的,这都没有什么定式。但如果一个导演拍电影拍了这么多年,用的镜头反反复复也就那么几个,我们就不得不怀疑,他的电影是否在准确的讲述一个故事。或者说,他的故事是否说得很精彩?
冯小刚是可以把故事说得很精彩的,只是他的精力并非放在这里。如果他对于镜头的运用有一丝一毫的思考的话,在电影中,就会被我们看到。可惜,这样的情况始终没有出现。
影片对于镜头的需要总是有无限的可能,然而在这一点上,冯小刚缺乏一个导演最基本的完美主义情结,这不能怪他的摄像师不好。摄像师再好,没有好的导演对号入座,也只能是鸡肋——比如《绿茶》里的杜可风。
没有葛优真的不行
冯小刚说,葛优是我的票房福星。这句话真的没错。
葛优首先是一个本色演员,你要让他去演什么反差特别大的角色,他还真干不来。他的表演风格,或者说是个人风格,成就了冯氏幽默的重头戏。同样的剧本拿给其他演员演,不见得就能演好。所以说冯小刚对葛优有依赖,也不为过。前面已经说过,葛优其实就是一个标志性的演员,他的戏,一定带有葛优味儿。
导演如此依靠一个演员打天下争票房,成绩还不错,也真是电影业的奇怪现象。谁叫中国的观众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只能吃这一套呢?
冯导的许多剧本就是为葛优定做的。这样的情况,只有在以商业运作为目的的电影制作过程中才会出现。港台也并不少见了,为某某明星量身定做,是常有的事。这样的定做大部分是成功的,否则也不会从商业角度出发了。
第一部分 冯小刚批判冯小刚是如何拍电影的(2)
只是作为导演,过分依赖演员的力量,加之票房的“鼓励”,是会养成惰性的。葛优的那张脸确实人见人乐,说起话来的语音语调也是别的演员不能代替的。可你究竟是在拍电影呢,还是在拍一场单纯的喜剧表演?我们承认葛优是个优秀的演员,导演用优秀的演员没什么不对,可是如果葛优凭空消失了,冯小刚该如何是好?
葛优不会凭空消失的。所以冯小刚依然在他的保护伞下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商业行为,
从观众的口袋里掏钱。他确实是对得起投资商了,票房赚了,可面对这样毫无生命力的商业成品,观众还能次次为它买单吗?
一部好电影,一定不会让我们只看到它的演员,一定不会让观众觉得,少了某个演员,这部电影就没意思了。电影是导演来拍的,不是演员的个人秀。从这一点上来看,冯小刚的电影,又与港台的偶像片有什么不同呢?难道区别就在于葛优长得不那么偶像?
据说冯小刚和葛优约定好了要拍10部电影,现在他们已经合作了5部,只是不知道剩下的5部拍完以后,冯导是否能真正脱离葛优的保护伞,继续他的票房梦?
混乱的电影语言
总觉得冯小刚还称不上对电影语言的掌握。靠剧本对白的吸引力,加上葛优这个法宝,就可以在不成熟的没有竞争对手的中国电影市场上,让人们忘记了自己对国人电影有行使挑剔的权力。缺点不是不可以被掩盖的,也只有像我这样吹毛求疵的无聊人,才会在闲暇时挑一挑别人的毛病。
电影语言应是独立于剧本之外的,真正属于,也只属于导演的工作。掌握电影语言,运用它,以及创造它,是导演惟一的功课。只有在电影语言中,我们才知道电影是门艺术。
冯小刚的电影,在初期是根本谈不上电影语言的,以为拿了机器,有了剧本就可以拍,无论是镜头、剪辑,或是电影配乐,都显得粗制滥造。如果不是打出了贺岁片的名头,怎么看都像是一个门外汉。《手机》稍微有了些心得,但仍显得手忙脚乱。
导演是用镜头来说话的,他的工作就是在拿到剧本以后,思考他需要什么样的镜头,什么样的表现形式,这就是一部电影为什么需要剧本,又需要分镜头剧本的原因。导演为什么需要巧妙的电影语言?是因为影片与剧本毕竟是两回事,导演就好像催眠师一样,你的电影语言掌握得好,就能准确的呈现剧本,准确的说故事,让观众入梦。电影是神奇的,作为这神奇魔术的施术者,导演一定且必须掌握这个能力。
遗憾的是,冯小刚的电影恰恰最重视电影语言之外的东西,一个是剧本,一个是表演。电影之所以与话剧不同,就在于他的画面具有再创造性。当我作为一个普通观众去看冯小刚的电影,我总觉得影片有一种剥离的感觉,不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