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洗脑-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苍是公平的,总会对有一定残缺的人做出某种补偿。可能正因为在数字和逻辑方面的先天不足,老俞后来就不太算经济帐了,改算社会效益,这正好跟北大传统的人文教育相吻合,算是他的强项。    
    其实说白了,就是企业想做大,必须回馈社会。这不是以领导者的个人意志为转移的,而是现代化企业建设的必经之路,老舍不得掏钱就没劲了。    
    说实话我觉得中国企业家普遍地不太善于做“赔钱”的事情,一说掏钱就抓心挠肝的,实在躲不过去了才抠抠搜搜地拿出一点,前提还必须是给自己做好形像宣传,特别功利。    
    我想说的绝对不是老俞如何如何地有善心,如何如何地捐钱建希望小学,这些都没什么可吹的,本来就是应当应份,不这么做就不配当个教育家。    
    老俞建希望小学也好,捐助贫困学生也好,都是做人的基本行为。这和我,以及我所认识的很多朋友帮助社会弱势群体的行为在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只不过是他比较有钱,捐得比较多而已。    
    我最佩服的是,他肯于尽自己的能力来踏踏实实地做事情,踏踏实实地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严格按照法律办事,绝无半点偷奸耍滑。这钱挣得,就很有点知识份子的意味了。


第四部分:“HI;可爱”的新东方学生老俞善于赔钱的故事(2)

    2002年的时候,老俞组织了一个耗时两个多月的“希望之光”活动,带领新东方顶级名师组成的讲师团去西部15个省和自治区的30余所院校,给近十五万名大专院校的学生进行免费英语培训。在西部地区掀起了一个学英语、用英语的热潮,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影响力。    
    其他不胜枚举的事情还包括“青春学习行动”全国巡讲、关注大学生就业系列讲座、兴建“新东方希望小学”、抗非典捐助、对贵州毕节的“教育扶贫”等等。这些事情有些是经媒体广泛报道的,更多的却是默默地为这个社会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回馈。    
    十多年下来,一个凄惨民办学校发展成了集团公司,收入越来越多,老俞也可以放心大胆地赔钱越来越多了。    
    密集型的各大高校无偿讲座,赔钱;    
    住宿班学生自己踢球踢断腿,老俞负责医药费,赔钱;    
    个别班级招生不足的情况下坚持开班,赔钱;    
    出版一本“挺立在孤独失败与屈辱的废墟上”免费发放给学生,赔钱;    
    投资两亿元建立起扬州外国语学校,赔钱;    
    向资深教师和员工出让公司原始股票,赔钱。    
    传统的看法认为,钱是滚雪球滚出来的;老俞帮我们洗了脑,钱是赔钱赔出来的。也奇怪,老俞越是做赔钱的事,挣的钱也就越多,新东方发展得也就越大。    
    我猜是因为大家尊重的并不是钱,而是比钱更高贵的精神力量吧。    
    


第四部分:“HI;可爱”的新东方学生英语英语我爱你

    不回中国,很难想像中国人学习英语的热情;不教英语,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学英语会这么难。    
    我在美国有一亲戚,夫妻俩都工作,孩子刚六岁,按美国的法律必须得有大人看着,所以这孩子从一出生就是由保姆带大的,这些保姆都是中国大陆到美国的新移民,前前后后的总经过十几个来自祖国五湖四海的保姆了。    
    保姆们都乡音不改,什么口音都有,孩子隔十天半个月就得学习一种新语言,吓得不敢轻易张嘴,直到快两岁了才开始说话,闹得大家以为她智商方面有问题。    
    一旦张嘴说话又煞不住,每天小嘴叭叭的特贫,听口音根本猜不出是哪里人,配合着不同的保姆来来往往,这个月说“你忽悠我呢吧” ,下个月就说“你看介小猫可真嗝儿呀” ,演小品正合适。    
    眼看到了六岁,虽说是生在美国长在美国,还一句英文也不会,父母也不着急,我们也都劝他们正好抓紧机会强化孩子的中文教育,省得将来排斥东方文化,华人不会讲华语,那实在是一种遗憾。    
    我在中国教书的时候她去上了学前班,半年后我回美国再见到这孩子,她已经开始把中英文搀着说了,搀得均匀,搀得巧妙,不是中英俱佳内外双修的人还真听不明白她在说什么。    
    她爹特得意,跟我说:“别看你在中国教英文,就你那点英语水平,我闺女都比你强。妞子,给他讲讲恐龙是怎么回事。”    
    妞子眼睛亮了,趴在地板上摆了有几十个恐龙玩偶,然后挨个儿告诉我它们各自的名字,各自的身高体重,谁吃草谁吃肉,谁比谁强多少。听得我脑袋立刻“嗡” 的一声,暗自庆幸中国的学生们没来跟我探讨如此专业的科学知识。    
    我怀疑那些托福考试得满分的中国学生之中,有谁能说出十种不同的恐龙的名字。    
    学好英文看来不难,只要是十五岁以下,只要在美国生活至少一年,任何人都可以轻松地过这个语言关,这是被无数移民,包括我自己,反复验证过的。


第四部分:“HI;可爱”的新东方学生谋事在人成事在天(1)

    考虑到“学习能力” 和“学习环境” 这两个先决条件,几乎所有来新东方上课的学生都会绝望。第一早就过了十五岁这个非常重要的年龄,第二一时又不太可能完全脱离中国这个中文语言环境,想说一口流利地道的英语,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没错,是不可能。谁说可能谁是在骗你。大家就该死了那条心,认清以下几个现实:    
    1, 这辈子就别想说得像美国人一样。    
    2, 我们所能做到的只能是以“流利地道” 为目标,尽量去接近这个目标。    
    3, 我们完全有能力用英语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    
    4, 我们要表达的意思是有价值的,不是废话。    
    5, 没有任何一种速成的窍门或者捷径,必须老老实实地从头学起。    
    认识到这几点,我们就可以轻装上阵,考虑下面的问题了。    
    WHY?    
    为什么要学英语?这是个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现在的中国,几乎已经到了全民皆“英” 的地步,不管是真的发展到了这一步,还是民间与政府共同炒做的结果,总之生活在大城市,接受了高等教育,想有进一步发展的话,英语是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跟股票,房地产,和邪教一样,什么东西要是大家都在追捧,那它早晚得降温,甚至被取缔。我觉得学习英语这种热火朝天的劲头有点过,是时候理性地考虑一下了。    
    远的不说,只回想一下十年前,那时候年轻人步入职场的时候,除了文凭,必要的加分有这么三项:电脑知识,驾驶汽车,英语。按当时的情况,这三项都属于专业知识,只有司机会开车,只有电脑专业大学毕业生会用电脑,也只有英语专业的毕业生被要求使用英语。    
    现在的社会早就不是这样了,这三项技能已经不再是专业知识,而成为了基本的生活技能,由“知识” 变成了“常识”。过去两年我在北京生活,接触的绝大部份大学毕业生都早就在这三个方面武装好自己,准备接受职场的考验。    
    北京可能是比较特殊一点,学生不得不付出更多的努力来换取锦绣前程,其他各大城市的大学生可能要若干年之后才会意识到,没有这些基本的工作技能,步入职场会显得先天不足。    
    我没有专门去查找相关的统计数字,但是显然从2003年开始,北京的大学生们普遍对考托福考GRE出国丧失了兴趣,把以前准备用来学习英语出国深造的资金转向到了实用性的英语技能培训上面,这从北京新东方学校总部报名处门前不再排起几里地的报名队伍就可以看出来。    
    造成这样的结果很多,比方说美国严格签证制度,赴美留学的竞争空前激烈,除了真正出类拔萃的学生之外,绝大部份学生到最后都惨遭淘汰。再比方说赴美留学成本太高,不是一般家庭能够负担得起,等等原因。    
    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的国际化建设导致的职场多样化。很多学生都意识到自己完全没有必要去挤出国留学这个独木桥,只要付出相对轻松很多的努力,就可以在中国解决一个还不错的前程,那还何必继续折磨自己呢。    
    这样的思维方式刚刚在北京普及,我想很快就会蔓延全国。当然,先行一步的北京大学生会先发制人,抢占方兴未艾的这些能够在中国真正使用英文的工作位置。这也是必然的结果,先付出,必然先得到回报,剩下的人只能是跟风,不存在公平不公平的问题。    
    类似这样的“知识” 变成“常识” 的事情很多,它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如果总是在跟风,模仿别人的成功模式,学习自己暂时根本不需要的知识的话,很容易就会发现原来自己所学的知识不过是常识性的东西,不会带来预期的回报。    
    结论是,学习也要有超前意识,要有预见的能力。


第四部分:“HI;可爱”的新东方学生谋事在人成事在天(2)

    如果让我来预期和推荐,我认为投资知识,人力资源知识,和国际贸易知识将在十年后成为常识,成为最基本的职场敲门砖。现在就在这些方面付出努力的人将会构成金字塔的顶端,被随后加入者所构成的金字塔基座越捧越高。这个预期需要时间来考验,我姑且说之。    
    受课堂规模太大的局限性影响,我一向不大有时间真正和学生们交流,也无法统计出具体的数字来划分学生们各自的学习目的到底是什么,但按照常理来讲,无非有以下两大原因:    
    第一, 通过各种考试。包括高考英语,四六级考试,托福,GRE,BEC,考研英语,职称考试,等等等等。有些考试是自找的,有些考试是必须的,到底要不要去参加这个考试因人而异,这属于个人选择问题,我无意发表见解。    
    第二, 提高英语实用能力,找个好工作。为了这个目的而做的投资包括英语口语课程,少儿英语,商务英语,求职英语等等。    
    无论选择哪些课程来学习,学生们都要付出大量的个人时间和金钱,必然在掏腰包之前已经考虑成熟了。但我还是要说,绝大多数学生实际上并没有真正问自己“为什么学英语” 这个问题,也并没有给自己找到一个值得推敲的答案。    
    “学英语很流行” ,“大家都在学英语” ,“学英语早晚有用” ,这是绝大多数人对自己的交代,我只能说:答案错误。    
    我这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自己刚到美国时的处境。不会英语,没有钱,没有任何工作经验,对美国文化没有任何实质的了解,假如把现在中国高中生的英语能力打个对折,把他放到美国去自生自灭,那就是当年的我。    
    在那种情况下,求生是本能,学习是本能,完全没有任何好高务远的目的。生活中的每一份收获都非常现实地以金钱的方式体现出来:会说英语,就可以当服务员,每个月收入两千块;不会说英语,就只能当服务员的助手,每个月收入壹仟两百块。    
    那时对我来说,英语代表至少八百块钱的月收入差距,八百块钱代表四个月的伙食费,或者两个月的房租费。算完这笔账后,我的学习热情高涨。    
    生存和繁衍是人的本能,这就是古人所谓的“食色性也” ,但那指的是原始状态的生活方式,也是最基本的。作为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我们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本能,比方说学习的本能,娱乐的本能,模仿的本能,竞争的本能等等。    
    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比方说学英语这件事,多问问自己“为什么” ,透过表面现像去找到本质,看看自己到底是为了满足什么本能的需要才愿意做这件事情。只有找到这个目的,才会有学习的动力,以及达到这个目的的最佳途径。    
    如果实在找不到具体的原因,学习英语只是因为随大溜,那我只能说,英语并不是最佳教育投资目标,有那时间和金钱,还是吃点好的穿点好的算了。    
    实际上应该“吃点好的穿点好的” 的人占绝大多数,尤其是最近这种学习英语的狂热劲头,非常要不得。居委会的大爷大妈也开始说英文了,虽说符合“学习本能” ,却还是使人心生疑窦,迎接奥运会也不是这么个迎接法。    
    一个萝卜一个坑,天生我才必有用。要是这萝卜老惦记着跳到白菜坑里,那只能是成心给社会添乱了。    
    只有在充份意识到,英语对自己将来的事业发展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它甚至会影响到生存本能的需要,这时候才有必要考虑下一个问题。


第四部分:“HI;可爱”的新东方学生高老师答学生问(1)

    讲课时间长了,总被学生重复问一些问题,证明这些问题具有代表性,抓住这个机会,统一回答几个问题,希望给更多人以帮助。    
    问:我下个月就要出国了,现在想突击提高英语口语水平,应该怎么做呢?    
    答:现在应该吃点好的,买身漂亮衣服穿穿,全国各地到处转转,多陪陪父母家人。总之尽量开心,享受生活,就是千万别再到课堂里面去折磨自己了。    
    全中国也找不出一个教学环境能超过国外那种自然的语言环境,你都马上要出国的人了,还跟别的同学瞎起什么哄?等真的出去了,从生活当中学习最地道的英文,还免费,多好。    
    我就不明白,到底准备到什么程度算足够?永远不可能足够。只要有自信,有逻辑思维能力,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就完全可以应付外国的生活,别害怕。    
    真想为此而做些准备的话,要准备的不是英语口语,而是对外国文化的了解。多找几个“海龟” 聊聊天,打听一下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看有什么窍门或者捷径可以借鉴,这就足够了。    
    找我也行,不过一般我没时间跟人闲聊,聊也收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