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4199-中国式美女-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长得帅。谁听懂了周杰伦唱的什么?大家喜欢的是周杰伦的状态,那种玩世不恭,嘻哈的状态,让大家感到非常新鲜。  但最终审美还是有规则的,可能表面上一些美的被PK掉了,实际上,美的就是美的,不美的就是不美的。大家在快节奏的转换中有些视觉错觉罢了,我打个比喻就是视觉汽车往前开,但你感觉车轮往后转。  女人看女人从头到脚,男人看女人从下向上,男人对女人的体形关注超过容貌。容貌一般,但体形完美的女人也能很漂亮很有风韵。但我不习惯通过外表判断一个人,从不给一个人盲目的下美和不美的定义。我认为对一个人美和不美的判断是应该有感情依据的,是需要对她从内到外的了解的。如果谈论第一感觉,我当然会感觉到谁很帅谁很吊,但是他和我认为的美和不美没有关系,那是过目就忘的东西,而且,我95%的时间是不正眼看人,因为太忙。我认为最美的女人就是我夫人,原因是别的我女人我不了解,不知道她美还是不美。  审美也是有年龄差异的,喜欢罗大佑的群体,跟喜欢周杰伦的群体不一样,所以不同的人也会喜欢不同类型的女人。比如,对年轻女孩的奇装异服什么的,我不反感,但这样不是我的审美诉求,我表面接受,内心抵触。  东西方审美有共通之处,比如,很多西方国际巨星,像皮尔斯布鲁斯南,中国人也觉得他很帅。但东西方审美也存在差异,模特吕燕的就是西方人对东方女性美的想象——单眼皮、平面的面部,因此她成为了国际名模,其实,中国人并不觉得她漂亮。    

  NO。25李银河:美丽应该有标准  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博士、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后。中国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会学家,也是当今中国最著名的社会性学家之一,并于1999年被《亚洲周刊》评为中国五十位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  我感觉我们中国传统的美应该跟西方的审美标准有所区别,西方的审美标准崇尚个性化与外露,而我们中国传统的审美观点却认为温婉含蓄才最美。最可以中国美的国内女演员应该是巩莉跟章子怡,她们身上所蕴藏的传统美很独特,况且她们现在已经在国际舞台上声名大振,所以这就更可以说明,她们的美丽是可以代表中国的。  谈到女性的中性美,最有代表的应该说是李宇春。她之所以被大众所追捧,我认为这是,跨性别的一种时尚,是违反性别规范的一种审美态度。女性的这种跨性别倾向,恰恰说明了现在的审美倾向。  现在有的人会说,中国的审美观点为什么会变,唐朝是以胖为美,而现在却是以瘦为美丽,我想说,审美的标准是根据时代、地域、环境、年龄、职业性别、接受的教育等一系列原因所决定的。我们假设一下,或许唐代的物质不是十分丰富,人们体态偏瘦,所以人们肯定喜欢身材较胖的女性。而现代物质较丰富,如不控制饮食很容易发胖,所以现在的人都崇尚以瘦为美。所以审美观点的变化是因为时代中某些因素的改变所决定的。  谈到整容,我比较崇尚“雪中送炭”式的,就是说,你身体某些地方以有缺陷,必须通过手术才可以解决,那就去做整容吧,而那种“锦上添花”式的,我就不太能够接受,人已经长的很协调了,或者是一个正常人,没做整容的必要,那就不应该非强加于自己去做整容。  作为一个女性,我个人对木子美的感受是,我是不喜欢的。这要从她的观点说起,我从小受到的教育使我喜欢一对一的关系,我不喜欢那样乱换伴的。我喜欢终身厮守。对于那种喜欢多性伴的,我能理解,第一她有权利,第二我不愿意多做道德评价。  所以我总感觉,美是有标准的,是可以遵循的。无论是传统的还是时尚的都可以有标准去遵守。美丽是跟标准相连的。


附录:横看成岭侧成峰(一)中国三十大社会名流评说“中国式美女”(7)

  NO。26曹文轩:单纯的女人是美的  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主要学术著作包括《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面对微妙》、《曹文轩文学论集》、《思维论——对文学的哲学解释》等。主编有《落日红门——50年小说选》、《50年儿童文学选》、《国外文学导读本》、《国外儿童文学导读本》、《20世纪末中国文学作品选》、《新潮儿童文学丛书》、《现代名篇导读》等。  人们对女性美的要求在不同的时代会有一些不同,但我不相信两个时代认为的美和丑会完全颠倒。一直以来人们对女性美的基本看法是没有什么改变的,只是喜欢这种美和那种美的区别,唐代喜欢以胖为美,但杨贵妃首先是美的,绝对不可能是肥胖。汉以娇小骨感为美,但也是那种健康的瘦。  我觉得当下我们对女性审美确实比古代更讲究体形,更倾向于喜欢线条比较好,偏瘦,体形修长的女人。但总是不同的人喜欢不同的美,在大多数人以瘦为美的时代,还是有很多人喜欢像杨贵妃一样丰腴的女人。区别在于比例的不同,以瘦为美的是主流,而以“胖”为美的是少数人。  我觉得无论什么时代中国10个男人中大概有9个会喜欢含蓄、温柔的女人,1个喜欢热情、奔放、狂放的女人。我喜欢的女人就是我小说里常常写到的那种,她们都是千篇一律的——善良,文弱,有才气,有灵性。我觉得男人总是希望保护那些弱小的女人,表现自己的强大。  我对认为女人要显得美,有一点品质是永远不可改变的就是单纯。我只要发现一个女孩复杂,有心眼就会立即不喜欢。外貌上对我来说一个女人的身材比长相更重要,当然我最喜欢除了身材修长,还希望这个女孩明眸皓齿、目光清纯、皮肤白皙、安静恬美(笑)。  当然一个人让你感觉好让你喜欢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比如,大家追捧的偶像李宇春,并不是因为她长得漂亮,而是她的表演、性格、才华很多其他的因素。但我发现喜欢她的都是年轻人,我觉得年轻人还没有到关注性别差异的年龄,他们喜欢的女性超越性别至上是无可厚非的。    

  NO。27阿忆:我喜欢不知道自己漂亮的漂亮女人  学者。1997年首次涉足电视主持行业,任《香港回归48小时直播》重要版块《妙语论尽港督》策划人。先后担任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等栏目主持人,目前主持读书节目《非常接触》。  我喜欢不知道自己漂亮的漂亮女人,这是一个悖论,漂亮的女人,不可能不知道自己漂亮。  这是我一直很不开心的一件事。对于那些天生丽质的美女,要想骗她们,说她们不美,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在她小时候,她的亲戚父母、邻居、甚至路上的陌生人,都已急不可耐地告诉她这不是一个秘密。在不绝于耳的恭维声中,她已习惯了把自己当做世界的中心。如果有一天,她失去了这种自我中心感,她便离死不远了。好莱坞许多美女的结局,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到了少年时代,周遭的男人会对她趋之若骛,这使她们清醒而错误地意识到,美丽是一笔丰厚的资本。多数情况下,这个发现会使她不学无术,“自己无比漂亮”会越来越牢固地成为她头脑中惟一积淀的知识。这时,她甚至有了一种奴役他人的想法。  在她们成年以后并且走上社会,由于她们提前结识了许许多多小有成就的男人,并从他们那里得到一般女孩子不可能得到的东西,她们会变得渐渐看不起艰苦劳作的间男女。毫无疑问,这是一种渴望做高妓的情绪。这个时候,她们已从一只娴静的花朵完全蜕变成一只不断索取的手,拥有一颗傲慢和冷酷的心。这样的美女是会败坏人生的。  实际上,美女是用来观赏的。当你远远地欣赏她,她是动人的。当你结交她,她便是猛兽。所以古时候打仗,聪明的将军总是要送给敌人一个美女,去败坏他,拖累他,自己却避而远之,因此孔明只娶了黄承彦的女儿。  有才貌双全的女人,古今稀少,难以遇求。这是因为,才女总是丑的。王昭君、杨玉环、宋氏三姐妹、林徽因都是旧时代的美女,也惟有旧时代的美女,才有一点点可能在健康心态下修炼成安详的才女。遗憾的是,她们分别被忽韩邪、唐明皇、孙大总统、梁大教授娶走了。  我最喜欢的女人 = (美女+才女)÷2,美女加才女之后,再除以2,美女的色彩会被削弱,降低为“不丑”,才华的展现也受到限制,变为“不蠢”。而一个不丑不蠢的女人,对于男人来讲,简直是一种享受!她一定是那种既喜欢化妆品又喜欢数学的女人。    

  NO。28崔健:中国美是静态的  音乐人。当之无愧的中国摇滚之父,《一无所有》、《新长征路上的摇滚》、《花房姑娘》、《不是我不明白》等名曲既有反映时代大背景的HARD ROCK风格,也不乏温婉流畅的民谣情歌,包含了当时鲜为人知的RAP元素。  超级女声李宇春的受欢迎,我觉得这反映了现在大众对“男性女性化”的一种厌烦,开始喜欢“女性男性化”的形象。我觉得这不是年轻人审美标准的变化,有些审美标准一直存在于民间。但我们的主流文化有选择的屏蔽了一些东西,使得我们看不到这些,以至于以为这些东西不存在,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超级女声这个节目本身没有任何创造性,但它的积极的意义在于,它把观众的意见前所未有的放大,让处在民间的意见真实的表达出来。所以有些东西不是变化了,而是我们终于有机会真正的看到真实的它们。  说传统审美,那么我问你,你的传统的概念是从哪里来的?在我们这样的文化环境中,很多我们眼中的所谓的传统审美都是假象,或者至少是片面的。说含蓄是中国审美的传统之一,其实这只是在老百姓这个层面。历史上统治阶级的审美一向是非常张扬、嚣张或者说残暴的。所以我们的审美传统我觉得是多元的,至少不是单一的。还是刚才的那句话,我觉得不是审美标准在改变,而是我们的主流文化或者说媒介渠道选择了让什么样的审美标准出现在媒体面前。  我觉得中国的美学的一个基本态度是静态的,西方则是动态的。因此它会有一个冲突。比如,摇滚乐带来的“动”的力量就会让习惯于“静”的中国人觉得不安。但我觉得这种动态的美学态度是必不可少的,它对中国文化有非常大的积极作用。之前我们两千年没什么变化,直到近一百年西方文化进来了,我们才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否则我们可能到现在仍然留着辫子。  所有新的审美标准不是一天突然就改变的。它肯定是存在在大众之中很长时间了,直到一个契机有机会让大家发现,所以,任何变化都不会导致审美危机。我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是怀疑,独立。至于女性,我前段时间和一个女孩子有过一次聊天,我觉得她说的特别好。具体的话我记不清了,基本的意思就是女人要脱离开男人,真正独立起来。我很欣赏具有这种独立气质的女性。    

  NO。29小柯:温柔贤淑的女性是美的  音乐人,词曲创作者,音乐制作人。 制作音乐专辑《念来去》、《天色将晚》等。  中国的社会各种阶层的人特别多,不像国外阶层简单。我们每个阶层都有固有的审美观,只是有没有机会让他们展现在大众层面上。像喜欢《超级女声》李宇春的这个阶层,我感觉是比较时尚前卫的那种。而且我接触的人里面,大多数是把她当男孩喜欢。在传统的意识下,男孩喜欢女孩可以大张旗鼓的表达,但是女孩喜欢男孩就不能大张旗鼓。所以李宇春是一个巧妙的置换。就我个人来说,我还是比较传统的,东方的。我觉得还是温柔贤淑的好,有个性的也行,但别太过。因为我本人的性格就是挺蔫的。  偶像市场永远是个性比传统的美貌更有吸引力,因为偶像消费的最后的市场在大众。你必须面对更多的人,要投其所好。我们走在大街上很难看到美貌出众的人,严格说漂亮的人不多。大家其实是在潜意识中支持和自己相似的人。大美女大帅哥距离你很远,更贴近你的人说话唱歌,大众就会更认真听。  从以含蓄,温婉为女性美的重要特征,到今天以张扬个性为美的这种变化,用《超级女声》为例来说明,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现在大家越来越接受娱乐性强的东西,你温文尔雅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哪儿有什么娱乐性?平常我们生活也是一样,没有娱乐性的人你当然不愿意和他在一起。第二,现在唱歌的人与日俱增,这么多的歌手要跳出来,也需要外在的情绪作为形象的一个支撑。  像芙蓉姐姐、木子美这样的女性受到追捧,我觉得她们的一切也都是两个字——娱乐。在温饱之余能让我们身心愉悦,无论从好的方面还是坏的方面。但他们中有些东西我也很欣赏,比如芙蓉姐姐的敢作敢为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出来的。  我们的文化发展始终是遵循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脉络的。我觉得人群的性格的偏移是自然发展的结果。在现阶段,中国人在怎么疯狂也不会到国外摇滚乐现场那样的一个程度,这跟谁是社会的主体也有很大关系。    

  NO。30艾未未:美跟独特性紧密相关  艺术家。1978—1982年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1983—1993年在美国纽约生活、工作。当代中国实验艺术的领军人物,“中国艺术文库”艺术总监。2003年担任奥运会“鸟巢”设计顾问。  传统文化让女性更女性,男性跟男性,是对双方的一种保护。现在人们在公开的大量的谈论性的同时,性别意识反而被淡化和转移了。人们希望自己在改变对方性别的基础上,完成改变自己的渴望。只有男性不男性,女性不女性,让性别不停留在极点上,变得模糊、漂移才更能满足大众的需求。  因为,中性化是一个灰色空间,现在的世界我们很难用黑色或者白色来界定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