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842-等待哈佛-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部分“专业大户”傅正泰(1)

    “当初如果不‘借壳’,海大就出不来”    
    张海大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北京市乃至全国颇具影响的民办高校。关于海大的发展模式,在教育界曾有过不少争议。相当一部分意见认为,海大不能算民办大学。我想这是否和它的创办背景非常有关系?    
    傅正泰当时我在清华大学力学系任教,但我主要是研究教学;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研究成果在清华大学推广过;“文革”后进一步研究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问题。在研究中发现有如下几个问题:第一,中国人多;底子薄;穷国办大教育;国家没那么多钱;所以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必须公办民办相结合。这话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解放前有私立大学;解放后都变成公办的了。现在公办和民办相结合;问题在国家没钱;老百姓也没钱;没有私人的财团资助。这就需要有人去试;不是说说就能行的。    
    第二,中国是否需要那么多大学生。老百姓不觉得;中国高层对这个问题非常非常重视;所以现在特别是遇到了专科不好就业;还要扩大规模。你不仅是要把学校办起来,还要找到学生的出路。    
    第三;因为我是清华大学的;那时清华的校长、副校长;和教育部比较接近。1968年9月;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这话我听了后;当时就觉得没有那么简单。比如清华大学的学生;毕业之后去开机器;肯定是不对的;全国的大学生;毕业后都去开机器;也是不对的。“文革”开始搞教育革命;实际上都是开机器了。打倒“四人帮”后;拨乱反正;但是全国大学生和清华大学一样都不会开机器,肯定也是不对的。    
    1978年;有位权威人士提出,高等教育要进一步发展就是办分校;并提出了几个一样:培养目标要一样;教学计划要一样;书要一样;老师要一样;要求要一样。他办教育是对的;几个“一样”是不对的;因为学生是不一样的;而且条件也不一样;本校的条件当然好;分校怎么和它比?所以高等教育有不同;有搞理论的;有搞应用的;怎么样处理好;也是需要时间的。你要研究教育;需要时间去试;因此我有了自己办民办大学的念头,为什么要自己办?因为我懂高等教育;还有;教育部部长都是我的老领导。我1982年提出来办;他们都支持,但说要找一个可靠人士;假如不可靠;那学历可以卖钱;文凭可以卖钱;要找一个他信得过的人。我这个人,大家都信得过;这是第二个原因。    
    另外;我在清华大学有很大的影响;能够动员其他老师来上课。当时是试验形式;我提出办一个民办大学;国家承认学历。问题就出来了;我觉悟得太早。这个报告先递到北京市委;接着到教育部;然后到市教育局;经过了一年半左右的研究。1982年3月开始写的报告;到1983年8月;一直反复研究。当时的民办大学不能承认学历;我还请了清华、北大、人大三个学校的第一把手支持我;当时我是人大代表;大家都签名支持。后来教育部经过研究;答复是:甭说他们三个人支持你办民办大学;就是他们自己出来办也不能批;哪个出来办分校都可以;个人出来就不能承认。    
    这个事情就黄了;花了一年半时间。我垂头丧气;当时我家前面一个楼;正好是海淀区委书记贾春旺的家,后来就是北京市委副书记。既然民办不行;那么我们来个区办;行不行?我就去找他;正好是礼拜天下午;我就跟他说办一个大学;他说行。我很快就写一个报告给他;他看了还可以;打出来以后;他签字;让区长也签字;我就让清华大学的领导也签字;我也签字;现在不叫民办;叫区办;海淀区主办;清华、北大协助。但是呢;换汤不换药;就是学生自费上学;不包分配。这个自费;就把民办包括进去了;就是不要国家出钱;这样就把报告书拿出去;这样一开始批的名义是海淀区主办。在这个情况下;借这个壳才能把这件事情办起来。当时我们清华的人说;国家给清华大学那么多钱;办起来都很困难;你小子这么点钱;办什么大学?钱给了你;你怎么花;你报账都报不出来;哪里那么容易?我和教育部部长、北京市委领导谈,都觉得我很有道理;到最后要签字的时候;他们就说;这个太难为你了;几十块钱就这样办大学?!    
    张您当时多大年纪?有没有风险意识?    
    傅正泰49岁。我当时是清华大学副教授;工资也就100块钱。热情可嘉;方向是对头的;但是这个事情太玄了!所以,当时保留了我清华的编制;不行就回来;我仍然是清华的老师;这是他们的好意。半年后;这个学校已经办起来了;不会垮下来了。清华大学就找我来了;说你现在已经稳定了;没有垮台的问题了;你是不是可以调走了?到了那个时候呢;我本人的想法变化了。我发现清华大学教授的头衔有用;如果我跟人说我是清华的教授,又是海淀走读大学的校长;人家马上相信,认为你对中国的高等教育研究得特别透彻。于是,我就不肯走了;他说那怎么办呢?我说;交点钱吧。我交了10万块钱;这样就太平了。这样呢;到现在我领工资仍然领清华大学的工资。    
    张现在的外部环境对您来说非常有利。大家谈起海大都说,它沾了两头的光,既享受了体制内的优势,又具有体制外的优势,当然发展得好。    
    傅正泰说我们不是民办大学;因为一开始是以区办的形式办起来的;如果不是这样;根本不可能办起来。只有用这样的因素;取得了时间的机会;向世人证明;民办还是行的;这样以后才有人敢做。要是没人开头;谁也不敢。    
    张那个时候中华社会大学办起来了吧?他们比海大早。    
    傅正泰那个时候中华社会大学办起来了,但国家不承认学历。海大国家是承认的;除了国家不给钱;其他的都一样。中华社会大学叫大学;台湾叫补习班;台湾不承认学历就是补习班;不承认就要自考;不能给文凭。海大在成立的时候就承认学历;和其他公办学校一样;但是是民办的。因为没有人相信我能办起来;都觉得我有道理;但是要办却没有钱。当时清华、北大一分钱都拿不出来;是因为谁都不信;海淀当时也拿不出钱。这个事是我自己办起来的;是自筹资金。所以说海大不是民办的,也有道理;当时是区办;实际上就是民办。    
    “海大的发展证明,民办公助是个好办法”    
    张在以后的办学过程中;海淀有补贴;补贴得不大;主要是靠民办。这样就有了一个新的办学体制;就是“国家承认学历;学生自费上学;不包分配;学校面向市场;自主办学。”    
    傅正泰第一,国家承认学历;除了承认学历没有别的责任;第二,学生自费上学;不包分配;第三,学校民办公助、以学养学、面向社会。与其他民办学校不同的地方就是民办公助。什么叫民办?比如,2001年学校的总收入1。42个亿;其中1。38亿是学生交的钱;政府补贴400万;占3%;2002年学校总收入1。94亿;其中;学生交的钱是1。87亿;政府补贴500万。就是“助”的比例非常小;总体是“办”。办就是办;助就是助。给多少钱;给的多是对的;给的少也是对的;你和领导关系好;跑得勤快;给的钱就多;你和领导不好;跑得不勤快;给的就少。和一般民办大学不同;他们是一点“助”都没有;我们是有“助”;但是“助”的比例非常小。    
    1984年国家承认学历。公办不交学费;包分配;海大完全不同;所以都是我借钱盖出来的。教学楼是借钱盖的;开始的校舍是租的;政府不给钱;办的问题都是自己解决;我最多时欠人2300万元。海淀老师的编制;是挂在海淀区人事局;一旦垮台了;给老师安排;有利于外面的人才来海大工作,其实没有实际意义;但是有心里上的安慰。教师有博士、硕士、本科、大专学历;所以;民办公助是个好办法;政府不能完全不管;政府有时候的支持是很重要的。以前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办大学;政府完全不管是不行的。我采取这样的方式和体制比其他的民办要强;我们也确实是民办;后来也承认是民办;但我们这个体制比纯民办优越;所以我们有这样的发展;与体制有关。既使民办;国家也不是完全不管。公办要吸收民办的优点;政府应该多加照顾民办。    
    学校采取了以学养学、滚动发展的办法;不仅培养了大批学生;而且建设了校舍;有了很大的发展。去年招收新生;有102个专业;招收4876个人;在全北京占很大的比重。民办大学办起来是很困难的;时刻感受到财政上的压力。家长送子女来上学;对学费很容易接受;还有一个要求;就是培养真才实学。咱们把孩子耽误了,咱们就完了。因而学校对自己的专业设置很有要求;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率。所以我们觉得民办有内在的压力;这种压力可以转化为动力。海大最突出的特点;讲是讲不包分配;但是学生的就业率非常高。1999年我们毕业了1001个学生;就业率94%;在全北京市高校排名第五;2001年毕业了1201名学生;就业率99。08%;排名第三;除了警察就是我们;2002年我们毕业了2576人;就业率99。3%;就是2576人,当中只有13个人没有和单位签约。    
    我们这个学校是专科。考不上本科的;就上专科;都是没有地方去;学生才到这里来。经过学校三年的培养;不仅超过了北京学校的专科生;而且超过了北京学校的本科生。从这里面看民办高等教育;一开始是被动的;中国人多;国家底子薄;现在看民办有民办的优点;有公办达不到的优点。美国最好的大学是私立;日本也是。而且;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教育家;也是民办教育家;比如孔夫子、孟子;所以民办教育在中国的历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张开始的时候,学校的就业率怎么样?    
    傅正泰高教局口头上的协议;他们不管海大的专业设置;那个时候不统计就业率;学校办什么专业也没有人管我;你要办就办。但是这个学校的学生分不出去,他就要管了;结果我都分出去了;所以他就不管。    
    


第二部分“专业大户”傅正泰(2)

    “一定得把要求吃透,才能培养出合适的人才来”    
    张我知道海大的专业设置都是应用型的;民办大学的专业都非常实用;紧贴市场,海大与其他的民办学校有什么区别?    
    傅正泰海大的发展成熟在于;第一民办;第二大力发展国家实用教育。刚才我讲了;大学生到底是多了;还是少了?专科毕业生不好就业;所以要求深入研究;为什么专科生不好就业?经过我们深入研究;不是社会不需要人;是学校没有办好。高等学校办专科;不是真正培养人才;是他们的人多了;所以需要办专科;不是社会需要办什么,而是他们有什么办什么。本科生四年;专科两年;理论学得不够;专业不对口;学生当然不好分配。所以不是社会不需要;是专科要适合社会需要。北大出来开机器是不对的;社会不需要人开机器也是不对的。社会需要应用型人才;你现在是要结合社会需要去培养人;首先专业设置要符合社会的需要;然后是你要培养什么层次的人。    
    海大有好多专业和外校都是一样;但是培养的人不一样。比如海大有生物工程专业;清华、北大也有生物工程专业;清华、北大是培养理论性、开发性人才;海大作为三年的专科是培养实验型人才。比如清华、北方交大都有工民建专业;培养实用性人才,海大培养施工性人才。    
    清华培养思考型人才;但海大的学生不是工匠;他也有理论。他学习三年;虽然是专科;但还是有理论;侧重技术的应用;而不是技术的发展。现在的思想都不对;整个中国都推崇研究性。所以应用不等于没有理论;应用也需要发展理论;在实际中应用、发展;把已经成熟的技术应用到实践中去。    
    假如我们提办“中国的哈佛”;需要相当多的积累;对我们各方面的条件包括硬件和软件;提出很高的要求。我们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不可能一天变为“中国的哈佛”;连北京大学100多年的历史;它也不敢说它是“中国的哈佛”;这需要相当多时间的积累。斯坦福大学办了100多年;它发展的时间,也是在上个世纪的60年代。这是长跑;需要相当多时间的积累。在现在这个情况下;我们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经过三年培养;肯定不行。我们的学生;同样的条件;也不可能跟清华、北大一样。一定要客观地、非常认真地分析。    
    张海大是怎样使它培养的应用型人才适合社会的需要?学校在专业设置和培养方向上有哪些特色?    
    傅正泰专业设置符合社会需要;要达到高的就业率;就必须和社会配合得很紧密才行。我们有四方面的考虑:第一,深入研究北京市经济发展的走向、战略方向。经过深入研究;北京的优点是什么呢?科研机关多;高等学校多;人才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有优势。北京把高新技术作为战略目标;主要靠科学家,但是需要大量技术应用人才;我们把培养高新技术的应用人才作为我们的专业方向。    
    我在清华搞研究的时候;很多教授很苦恼;中国的半导体起步不晚;但是没几年就落后了。后来在杂志上看到了一篇文章;日本比我们起步晚;但是他们在半导体方面办了一个专科;有两三百人;专家有了助手;很快就发展起来了。它开始还是在实验室;马上就发展为工业化。我印象特别深刻。所以1996年后;我们设置了软件工程技术、生物工程技术专业;到了2001年;新专业就是信息安全、科技成果转让;到了2002年;为了支持北京市发展;设置了纳米技术专业。其他学校没有这些专业;因为没有我们反应快。所以北京市副市长说,你真快;北京要什么;你就有什么。今年我们的信息安全专业毕业生;很多单位都需要。    
    第二;高等学校设置专业难。你在这里学习好几年;你怎么知道三年之后要什么;这个问题很难说。我们通过研究发达国家和地区当前的就业形式;来推究北京以后的需要;通过他们来看北京以后需要什么,像国际贸易、经济保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