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3963-蒋氏家族私密生活相册-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部分 蒋家第二代私密生活影像家国天下梦(2)(图)

     

  蒋介石在世时,蒋经国无论出现在哪里,只要有父亲在,他都只能在一旁默默观望。如今,父亲已去,天下是自己的了。  《蒋经国传》的作者江南则认为:“严家淦,过渡人物,他当总统没有人意外……反正,‘中华民国’的宪法,不伦不类,既是‘总统’制,也是责任内阁制,好像扑克牌上的老K那样上下一体,经国做‘行政院长’,自然是内阁制,‘总统’是苏州的红漆马桶。等经国扶正,内阁无权,恢复‘总统’制”。  果然,1978年5月,第五届“总统”期满,严家淦提名蒋经国出任第六届总统。5月20日,国民大会通过严家淦的提名,“选举”蒋经国为“总统”,父子之间的权力转移全部完成。而当时蒋经国已经是68岁了,年纪已不再轻,等待这一天已经够久了,做得准备已经够充分了。    

    

  蒋经国就职的当天下午,即对外发布3点指示:第一,今后不希望再有“蒋经国时代”这一类名词出现在报纸杂志上。“今天是一个民主的时代,不应再有个人英雄主义的色彩,如果真有时代的话,只有群众的时代,而没有个人的时代。”第二,今后不希望称呼他为“领袖”。“个人只是一个普通的党员,一个普通的国民,只愿以党员与国民的身份,与全体同志及全国同胞一起共同奋斗。”第三,今后不希望有“万岁”的口号出现。“只有国家民族的万岁,只有三民主义及国民党的万岁,没有个人的万岁。”  尽管蒋经国主政之后(不论从担任阁揆或到担任“总统”)的台湾政治形态,仍是情报单位势力无孔不入、思想教育一元化的威权统治的典型。不过,蒋经国的主政,与他父亲蒋介石的作风,已有极大的不同。虽然美国政府对蒋经国的行动充满了好奇和怀疑,毕竟他是干特务出身的,造成了台湾长时间的白色恐怖。  但让人们惊讶的是,当蒋经国真正掌握权力时,也有积极的一面。与其父亲蒋介石最明显的不同是,蒋经国开始了“本土化”运作,启用一些台籍政治精英,让台籍人士崭露头角,逐步走向“让台湾人治理台湾”。其初任“行政院长”就立即大幅度更动人事,且大量任用台籍人士入阁。


第二部分 蒋家第二代私密生活影像家国天下梦(3)(图)

 敬宴宾客时的蒋经国,豪放洒脱。    

  与此同时,蒋经国知道反攻大陆的可行性很低,因此一反过去他父亲“一切等反攻大陆之后再说”的心态,开始推动“十大建设”,预计在5年之内迅速完成“南北高速公路”、“中正国际机场”、“铁路电气化”、“北回铁路工程”、“苏澳港工程”、“台中港工程”、“大钢铁厂”、“大造船厂”等能源、交通和重工业制造等基础建设,以快速地将台湾推入高度开发的社会,推动台湾经济发展。这种举动显然比蒋介石政治“反攻”更加务实。  虽然蒋经国的“十大建设”因规模过大,向外贷款过巨,遭到经济专家的质疑,他们认为这项计划将拖垮财政,不过他却以“今天不做,明天就会后悔”力排众议,而这句话也成为蒋经国的经典话语之一。为什么会这样做?蒋经国的考虑是多方面的。当时的台湾外交遭遇重重困难,只有把资源大量投入内部的建设上,使得台湾民众建立信心并从中确认自我的价值,这个政权可能才能稳固。毫无疑问,这造就了台湾历史上的一段黄金岁月。  时间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强力手腕的略微放松,台湾也在逐渐走向民主和自由。社会变得更多元,涌现了许多中间组织,社会管理的专业分工也比过去细腻,过去那种特务政工统一天下的方式也成了社会进步的阻碍,他们退出历史舞台的时机已日见成熟。  正当蒋经国在台湾声誉日渐升高之际,大陆也传来了和谈之声。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即日起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呼吁和平统一中国。1981年9月30日,叶剑英委员长发表谈话,进一步阐明关于实现祖国统一的方针政策。1982年7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发表《致蒋经国先生信》希望他捐弃前嫌,促成第三次国共合作。  在“内外压力”之下,蒋经国谨慎地推动了几项主要的民主化和开放政策。1986年,他解除了戒严令,使台湾出现了难得的民主开放气氛;1987年,在他过世的前几个月,终于决定顺势开放报禁与党禁,允许充分的言论自由和政党政治,有的人说,他开启了现代宪政的大门。  但是当蒋经国开放老兵返乡探亲,使得大批当年随着蒋家撤退来台的老兵得以返乡探亲扫墓时,而签署命令的蒋经国,只能留在台湾夜半思念去世达半个世纪的母亲毛福梅。  随着蒋经国年龄的老迈,身体日渐衰弱,“接班人”的问题变得日益迫在眉睫。尽管蒋经国在 1985年12月25日继答台湾《时代》杂志问世以后,明确宣布了两个“不能也不会”,一个是由蒋家人的接任;一个是实行军事统治。这二者都是既“不能”也“不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两个“不能也不会”既是顺应潮流之举,也是无可奈何之策。因为蒋经国的三个儿子,本来作为接班人培养的蒋孝武因为涉及命案,只能远赴他乡了。  1988年1月13日晚8点45分,围坐在电视机前的台北市民们正在看电视,突然画面中断,原来荧屏上出现了肃穆的字幕:“总统蒋经国先生,今天下午15时55分不幸与世长辞,举国哀悼。”  下午7时,在‘行政院’长俞国华主持下,国民党召开了紧急常会。俞国华向与会人员报告了蒋经国逝世的消息,宣读了蒋经国的遗嘱,最后宣布:依据《宪法》,由李登辉“副总统”继任“总统”。晚8时08分,李登辉在司法院长林洋港监誓下宣誓就任“总统”。接着,“行政院”宣布从14日起,举国哀悼30天。  蒋经国的去世,不仅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更是蒋氏王朝的结束。不独蒋氏后人悲痛万分,就是宋美龄也悲痛已极,甚至连续4天不思饮食。举行追悼会时,她坐着轮椅从侧门进入灵堂。从电视屏幕上人们看到了哀戚满面的她。这种哀戚不仅是为蒋经国,更是为了蒋氏王朝的凋落。


第二部分 蒋家第二代私密生活影像繁华背后(1)(图)

 脉脉温情传递中,一笑一颦近相似。     

  只要是父子,总免不了拿来相比,蒋介石和蒋经国也不外如此。比起蒋介石的高高在上,“天威难犯”,似乎蒋经国更像是一个普通人。他可以在权力位置上呼风唤雨,但回到家庭,却又是另一种面孔。或许,蒋经国是经历过苦难的人,从小的经历和在苏联留学的艰辛更让他持有了一种平和朴实的心态。  早年的蒋经国是一向以平民作风自诩的,由于他年轻时留学俄国和共产党员的经历,蒋经国打心眼儿里很反对政治人物有什么随从人员。一方面,他觉得有随从跟在旁边做事没有隐秘感;另一方面,他总觉得背后成天有群人簇拥着跑,实在有违他一贯主张的平民化风格,直到后来为了自身的安全,同时也是蒋介石的授意,才开始有了随从。  在最早的时候,蒋经国进餐时,旁边是没有任何的服务人员为他服侍的。他是一个非常讨厌人家把他当作是大人物来伺候的人。而且,其住所七海官邸的节省,恐怕是任何一个“第一家庭”所无法比拟的。从1980年年初,七海官邸每天的菜钱大概就维持在八九百元台币的标准,即使到现在蒋经国已经去世多年,每日菜钱仍旧是不超过千元台币。  蒋经国的勤俭自持,可以从穿衣得到另一个印证,他穿的衣服,有很大一部分是他的女儿孝章从美国买了之后,再邮寄回来给他的。只要有新的衣服来了,就把旧衣服换下。最早,蒋经国喜欢穿青年装,或是便服,都由办公室的人到台北中华路去订做,西装裤也是由办公室的人量好他的尺寸,而后到外面帮他选购。在衣着上,蒋经国是从不作任何讲究的。他的西装大概穿来穿去就是那么几套,领带也是如此。基本上,他和他父亲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喜欢穿用旧的衣物,和他父亲不同之处,是他更不计较衣服的品质,只要实用就可以了。  在宴请宾客方面,蒋经国家里对这方面更是没有什么讲究,据其侍从回忆,印象中只有几次是称得上比较隆重的宴客场合。  一次是蒋纬国的儿子孝刚结婚,蒋经国为了给侄子和侄媳庆贺一番,特地在七海官邸以正式全套西餐招待,还请圆山饭店西餐部大师傅到官邸来外烩。再就是蒋经国夫妇在1984年结婚50周年纪念,也在家里摆了两桌酒席,宴请亲朋好友到官邸欢聚一堂。大概除了这少数几次宴会场合之外,再也很少听说蒋经国夫妇请客吃饭的。  而他们家人或是蒋家第三代有人过生日,顶多是中午除了正常的菜肴之外,再加个长寿面,例如酸菜肉丝面、打卤面之类的。这样就算是庆贺生日了,可以说非常简单,绝对没有一般富家豪门的庆生排场,这是官邸服务人员都有目共睹的。  据《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周刊特派员马汀的形容,“蒋经国身上没有国民党大官身上常见的谄媚逢迎,具有追根究底的精神,全然藐视我们所称的民主权利,可又展现出在此间罕见的忠勤任事;有一股发自内心的精神力量,驱策他每天上午6点半就起床,一直工作到半夜;而由于他只是纯朴的人,也能够轻松、享受一下”。不仅仅是马汀,跟蒋经国接触过的美国新闻界人士几乎都有类似的描述,他们很惊讶蒋经国位于台北市长安东路居家的简朴,这位台湾第二号最具权势的人物的住宅毫无大官的气派,远不比何应钦、白崇禧、张群等人的官邸。  而与幕僚之间,蒋经国也发挥了在赣南的热血精神,私下里跟同事关系还不错。20世纪50年代,岛内的国军部队大力推动所谓的“克难运动”,每年都要选出“克难英雄”,做公开表扬。当年只要是选出了“克难连队”之后,照例蒋经国要到那个部队去和全体官兵吃顿饭。所谓“克难连队”,大概都是以连为单位,一个连队总有一百来人,照例,蒋经国会逐桌敬酒。当年的蒋经国喝起酒来可一点都不含糊,要喝就干杯,绝不拖泥带水,几桌敬酒下来,他却脸不红、气不喘,由此可见他的酒量确实十分可观。  这种酒量是如何养成的,应该追溯到苏联留学时期。那段艰苦难熬的日子,以酒御寒可能是最好的选择,更何况,俄国人原本就擅长喝酒,喜欢喝酒,蒋经国夫人蒋方良也不例外。刚到台湾之初,当时台湾还不准进口俄国酒,有人知道蒋方良喜欢喝伏特加,特地想办法从香港弄来大批的伏特加,送到蒋经国的家里。所以,当时蒋经国的家里有不少伏特加烈酒,只要有兴致,夫妻俩总不忘在自家饭桌上,斟酒对酌。  从很多照片看来,蒋经国是一个非常有童心的人,对妻子和儿女很有感情。在其贴身侍从副官翁元看来,只有四个字可形容:相敬如宾。“我从来没见到他们脸红脖子粗的时候,最多是冷处理,当然是双方都互让。蒋先生年轻时候脾气很大,蒋先生真正发起脾气的话,蒋夫人还是会怕的。我在旁边观察了几次,有时我们做什么事情其实都是依蒋夫人指示去做的,但蒋先生骂我们不骂夫人,她看到后掉头就走,或者摆手让我们退下,不要在他眼前晃,让他慢慢消气。他们其实也没太大矛盾,两个人除了中饭、晚饭在一起吃外,交际的时间并不多,也不容易起冲突。傍晚,夫人陪蒋先生坐着汽车到附近淡水、阳明山等几条路线散步。”


第二部分 蒋家第二代私密生活影像繁华背后(2)(图)

 蒋方良,躲在男人身后的伟大的女人,忘却家乡,一心为夫君。     

  一个长期被隐藏在蒋经国光环背后的女性——蒋方良开始进入众人的视野。正如陈纳德夫人陈香梅在蒋经国死后写给蒋方良的信中所说:“你是一个来自远方的人,虽然贵为蒋家媳妇,又做了‘自由中国’的第一夫人,但我相信你是有情感、有血有肉的人,五十多年来为了爱,为了追随你的丈夫,你离开了你自己的国、自己的家,那种勇气,那种毅力,那种牺牲似乎很少有人提到。或许近百年来东方对于强人治国。家族执政等事过于执着,虽然妻随夫贵,而你,有意无意间却被一般人忽略……你的一生也是完全奉献给了你的丈夫与儿女……因为你的丈夫将是‘总统’的继承人。虽然你学会了说宁波话,虽然你已五十年没有再踏上自己生长的土地,但要每一个中国人都完全接受你,恐怕是不太可能的,我相信这是你每时每刻都在努力地做这件事。”  事实上,“侯门一入深似海”的痛苦不仅仅是发生在章亚若一个人身上,在蒋方良身上也有体现。她们都深深爱着蒋经国,只不过一个为爱情付出了生命,一个付出的是青春,甚至自由。  自从嫁给蒋经国之后,蒋方良几乎再也没有回到自己的家乡。在短短的十余年间,她彻底将自己改造成一个中国人,一口宁波话讲得比蒋经国还地道。除了天生的容貌无法变成黄皮肤、黑头发外,蒋方良几乎已经和一个中国妇女一样,尤其是性格,温柔敦厚,贤良淑德,无怪乎在其50岁生日时,蒋介石写了“贤良慈孝”四个字送给她。  蒋方良虽然在官邸有佣人,但是她还是喜欢自己动手操持家务、烧菜。住在长安东路时,因为房子是紧临铁道边,火车声音很吵外,煤烟灰尘也特别重,蒋方良经常要清洗窗帘,所以邻人常常可以看到蒋家的媳妇,就像在溪口一样,她用脚踩洗厚重的窗帘。同时,在后院养鸡,把鸡蛋给丈夫和小孩补充营养。不过,随着蒋经国权力一天比一天大,他们从长安东路搬到大直七海官邸,蒋经国逐步走上权力高峰,他们的家也成了“深宫内院”,从此也蒙上了神秘的面纱。  在蒋经国的心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