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5403-跨越雄关-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钍Τげ挥傻孟肫鹫蕉房际保鹜居媚窍炝恋暮峡谝羲倒幕埃骸爸灰幸桓鋈耍筒荒苋盟堑叫论祝 薄   �
    可是,当李师长刚刚到达新的指挥所时,又接到了报告:黄冕昌同志也牺牲了。    
    这时已是下午,红五师已整整抗击了两天,中央纵队还在过江。现在两个团的团长、政治委员都已牺牲或负伤了,营、连指挥员也剩得不多了,负伤的战士们还不断地被抬下来。但是,红军是打不散、攻不垮的。战士们在“保卫党中央”这个神圣的使命激励下团结得更紧,指挥员伤亡后有人自动代理,带伤坚持战斗的同志越来越多……他们以拼死的战斗,支撑着第三天更险恶的局面,阵地仍然被红五师牢牢地占领着。敌人被搁在这几平方公里的山头面前,不能前进!    
    中央局、军委和总政联合下达紧急作战命令,称:“1日战斗,关系我野战军全部……望高举着胜利的旗帜,向着火线上去。”12月1日凌晨,形势更为严峻。我军态势如下:红一军团第一、第二师在珠兰铺至水头一线阻击湘军,第十五师在文市、石塘一线向全县警戒;红三军团第四师在界首附近抗击兴安之敌,第五师从新圩撤至渠口,第六师除留第十八团在新圩红树脚接防外,主力到达保布坪;红五军团第十三师到达石塘圩,第三十师主力到达红树脚,准备接替第六师第十八团防务;红八军团于29日晚从水车出发,30日晚进到青龙山;红九军团进到石塘圩地域;军委第一纵队过湘江后到达界首西北大田地域,第二纵队进至鲁塘地域。总的来看,12月1日晨,除军委纵队已过江外,我全军12个师,在湘江以西的只有四个师,即一军团第一师、第二师,三军团第四师、第五师。尚未过江的还有八个师,除一军团第十师、三军团第六师外,五军团、八军团、九军团全部(六个师)没有过江。    
    此时,敌人已完全判明我军的动向,为了阻止红军继续渡江,疯狂地进行堵截和追击。从全县南下的湘军三个师,力图封锁湘江渡口;从新圩北上的桂军两个师又一个团,已在临近我军重要交通枢纽的古岭头一带展开;光华铺的桂军一个师又一个团向石塘一带推进,企图配合新圩之敌,会攻我后续部队。我后卫第三十四师和第六师的第十八团面临被敌切断的危险。因此,保住湘江渡口,组织湘江以东各部队星夜兼程过河,就成为当时极为紧迫的任务。    
    湘江战役开始之后,中革军委要求各军团全天都要与军委保持无线电联系。12月1日凌晨1时半,军委主席朱德向全军下达了紧急作战命令,要求我野战军主力消灭由兴安、全县向界首进攻之敌,钳制桂军及由东尾追而来的周浑元部,保证我军后续部队于2日早通过湘江。其中,一军团“全部在原地域有消灭全县之敌由朱塘铺沿公路向西南前进部队的任务,无论如何要将由汽车路向西前进诸道路保持在我们手中”;三军团“应集中两个师以上的兵力在汽车道及其以西地域。有向南以驱逐光华铺之敌的任务,并须占领唐家市及其以西地域”;五军团“主力应向麻子渡前进,并有扼阻桂军及周敌追击部队之任务。被切断的部队应自动地突围向麻子渡前进”。


《跨越雄关》 喋血湘江红四师十团一日之内竟牺牲了两位团长(3)

    紧急作战命令下达两个小时之后,凌晨3时半,中央局、军委、总政又联合给一、三军团下达了一定要保证执行军委上述命令的指令:    
    1日战斗,关系我野战军全部。西进胜利,可开辟今后的发展前途,退则我野战军将被层层切断。我一、三军团首长及其政治部,应连夜派遣政工员,分入到各连队去进行战斗鼓动。要动员全体指战员认识今日作战的意义。我们不为胜利者,即为战败者。胜负关全局,人人要奋起作战的最高勇气,不顾一切牺牲,克服疲惫现象,以坚决的突击,执行进攻与消灭敌人的任务,保证军委一号1时半作战命令全部实现。打退敌人占领的地方,消灭敌人进攻部队,开辟西进的道路,保证我野战军全部突过封锁线应是今日作战的基本口号。望高举着胜利的旗帜,向着火线上去。    
    中央局    
    军委    
    总政    
    紧急作战命令下达后,全军不顾连日战斗的疲劳,立即投入新的战斗动员和战斗准备之中。这是一个紧张的不眠之夜。生死存亡在此一战。    
    12月1日清晨,茫茫大雾吞没了湘江,十几米外就看不清人脸。敌军仗着飞机的狂轰滥炸,更加嚣张地向红军坚守的阵地进犯。他们看不清目标,便乱放冷枪冷炮,不让红军有片刻喘息时间。    
    这是一场力量对比严重失去平衡的作战。在敌人有飞机、大炮和精良的步兵武器的情况下与敌拼搏,就等于敌持长矛我持匕首,只有近战,才能发挥红军之长。红军首长命令部队不要过早还击,把敌人放到阵地前沿,而后突然反击。“让敌人在阵地前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敌人的集团冲锋开始了,阻击阵地湮没在猛烈的炮火之中,活像一个饱经折磨的躯体,在酷刑下弯曲、颤抖、痉挛、拱起。炸药的气味、火星飞溅的灼热气浪和黄尘混在一起,形成遮天蔽日的滚滚战云。    
    冲上来,打下去;打下去,冲上来。掩体、堑壕、弹坑得而复失,失而复得。无休止的拉锯战,喊声不断的白刃格斗,异常残酷。    
    敌军犹如一群输红了眼的赌徒,不顾血本,倾全力要摧毁红军的抵抗。    
    顽强坚守阵地的红军也打红了眼。他们在“一切为了苏维埃新中国”的口号下,为了确保党中央和全野战军能顺利渡过湘江,突破敌第四道封锁线,以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气概,在各自的阵地上与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拼杀。许多战士赤膊上阵,挥舞着大刀,扑向敌人……    
    在12月1日这场关系红军生死存亡的作战中,红一军团在觉山铺10多公里长的第二道阻击线上完成了阻击任务,于中午时分,由第一师和第二师交替掩护,撤出战斗。与此同时,三军团第六师第十八团在新圩红树脚、第四师在光华铺地域也和桂军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各军团的奋力苦战,为掩护我后续部队相继渡过湘江争得了时间。至12月1日晚,除八军团一部被敌击散,三军团六师十八团及五军团三十四师被敌切断外,其余部队全部渡过湘江。    
    在12月1日的战斗中,殿后的红五军团三十四师浴血奋战,出色地完成了掩护党中央、中革军委率领机关和中央红军主力抢渡湘江的任务。但终因敌众我寡,孤军作战,弹尽粮绝,全师将士大多壮烈牺牲,写下了湘江战役中最为壮烈的一幕。    
    红三十四师是在毛泽东、朱德亲自关怀和谭震林、罗瑞卿、萧劲光等具体帮助下,由闽西人民子弟兵逐步改编、组建起来的,正式成立于1933年春。师、团干部大多数是原红四军调来的骨干和红军学校毕业的,作战经验丰富,指挥能力较强。整个部队士气旺盛,战斗力较强。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三十四师虽然隶属关系几次变更,但始终服从命令听指挥,指到哪里,打到哪里,在第四、第五次反“围剿”中,屡建战功。确定由该师担负掩护军委纵队和中央红军主力抢渡湘江的后卫作战任务后,红五军团董振堂军团长、刘伯承参谋长亲自向该师陈树湘师长、程翠林政委及其他师、团领导作了交代。红三十四师的师、团领导一致表示:“坚决完成军委交给的任务,为全军团争光!”    
    从11月30日开始,在红三十四师阻击阵地上,战斗就空前激烈。阻击的敌人是蒋介石的嫡系、周浑元指挥的第三路军四个师。该敌自恃兵力雄厚,装备精良,来势汹汹,妄图一举消灭我军,气焰嚣张至极。敌军在猛烈的炮火和飞机轰炸的配合下,轮番向我进攻。红三十四师广大指战员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顽强的革命精神,杀伤了大量敌人,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    
    30日晚,受到重创的敌人调整部署后,发动了更疯狂的进攻。整个阵地上空,信号弹、照明弹和各种炮弹的火花交织在一起。红一○○团守卫在前沿阵地的二营营长侯德奎响亮地提出:“誓与阵地共存亡,坚决打退敌人的进攻,保证中央机关和兄弟部队抢渡湘江。”在他的指挥下,全营指战员与敌人进行了殊死搏斗。弹药打光了,红军指战员就用刺刀、枪托与冲上来的敌人拼杀,直杀得敌人尸横遍野。该营有位福建籍的连长,在战斗中身负重伤,肠子被敌人炮弹炸断了,仍然带领全连继续战斗。阵地上炮火连天,前沿工事被摧毁,山上的松树烧得只剩下枝干。部队伤亡越来越大,但同志们仍英勇地坚守阵地,顽强地战斗。与此同时,红一○一、红一○二团阵地上,也是烟尘滚滚,杀声震天。他们都打得很英勇,许多同志负伤不下火线,终于顶住了数倍于我之敌的疯狂进攻。在激烈的血战中,全师指战员前仆后继,付出了重大的代价。师政治委员程翠林和大批干部、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红三十四师全体指战员浴血奋战,迟滞了周浑元部的进攻,终于完成了掩护中央、军委和兄弟部队于12月1日渡过湘江的任务。    
    中央、军委和中央红军主力抢渡湘江之后,红三十四师和红六师一个团被敌人阻隔在湘江之东,西去的道路被敌人切断,部队处在湘军、桂军、中央军三路敌人的包围之中,形势极为严重,指战员们的心情万分焦急。    
    在继续抢渡湘江已无希望的情况下,陈树湘师长当机立断,率领部队东返,准备沿原道转至湘南打游击。当进至青龙山附近,与敌一部遭遇,部队迎头痛击,打垮了该敌。次日下午,部队又在新圩与追堵之敌激战三个多小时,虽歼敌一部,自己也再次遭受损失。这时,敌人调整部署,对红军实施四面包围,妄图将我一举歼灭。在这危急的情况下,陈师长召集师、团干部,宣布了两条决定:第一,寻找敌人兵力薄弱的地方突围出去,到湘南发展游击战争;第二,万一突围不成,誓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    
    正当红三十四师准备突围的时候,广西敌人一部已先发起了进攻。面对疯狂的敌人,广大指战员同仇敌忾,集中兵力火力,勇猛反击。敌人被打得懵头转向,由于摸不清红三十四师的底细,急忙后撤。这次胜利,鼓舞了指战员们的信心。但红三十四师毕竟是孤军作战,又处在白崇禧的统治区,兵力、粮食、弹药都得不到补充,既无兄弟部队配合,又没有群众支援,因此只有拼死尽快突围一种选择。就在这时,红一○○团团长韩伟向陈师长建议:“乘胜立即突围,不能错失时机。”大家赞同这个意见。陈师长当即决定:由韩伟指挥本团部队掩护,他和师参谋长王光道率领师直及第一○一、第一○二团余部共约四五百人,迅即向东突围。


《跨越雄关》 喋血湘江红四师十团一日之内竟牺牲了两位团长(4)

    为了掩护师部和兄弟部队突围和转移,韩伟和该团二营营长侯德奎,将全团不足一个营的兵力集合起来,编成三个连,由他俩直接指挥,并重新任命了连、排干部。然后,他们向部队作了动员,要求全体指战员发扬红三十四师打不垮、拖不烂的光荣传统,在最困难的时候,要看到光明,树立信心,争取胜利;要求每个同志,特别是党团员和干部,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不怕流血牺牲,坚决完成掩护师部突围的任务。干部、战士摩拳擦掌,士气高昂,决心发扬红军战士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和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坚决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    
    当天深夜,突围开始了。虽然部队在山区拖来拖去,三四天没有吃上一顿热饭,没有喝上一口水,肚子饿,身上冷,全身无力,尤其是伤病员行走更为艰难,但是,为了革命胜利,指战员们忘了极度的疲劳、饥饿和伤痛,大家互相关心,互相照顾,同志们都深切地体会到,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当他们刚刚通过猫儿园附近,正准备向长塘坪前进时,敌人突然扑了上来。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红一○○团新组成的三个连集中仅存的火力,迎头反击敌人。子弹打完了,就和敌人拼刺刀,干部、战士只有一个念头,“坚决打退敌人的进攻,保证师部胜利突围!”一场恶战在残酷地进行着。    
    扑上来的敌人终于被打垮了。然而,部队又有重大的伤亡,全团仅剩下30多人,并且和师的余部失散了。为了保存革命的种子,韩伟宣布:立即分散潜入群众之中,而后设法找党组织,找部队。    
    突出重围的陈树湘师长率领的师直和另两个团余部行至湖南江永县左子江时,又遭敌袭击。陈师长身负重伤,战士们用担架抬着他继续指挥战斗,不幸在道县落入敌手。敌保安司令何汉听说抓到一个红军师长,高兴得发了狂,命令他的爪牙抬着陈师长去向主子邀功领赏。陈师长乘敌不备,用手从腹部伤口处绞断了肠子,壮烈牺牲,时年29岁。陈师长的英雄壮举,实现了他“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敌人残忍地割下了陈树湘同志的头,把头悬挂在长沙小吴门的城墙上。其余100多名红军战士,也终因敌人重围和弹尽粮绝,大多光荣献身。    
    面对尸、血飘浮的湘江:博古向自己举起了手枪;毛泽东连说三遍“要讨论失败的原因……”湘江战役,是蒋介石精心策划的一次大战役,也是红军长征经历的第一场恶战。战役中,蒋介石投入嫡系部队和湘、粤、桂三省地方军阀部队几倍于我的兵力,妄图全歼我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地区。敌我力量如此悬殊,“左”倾领导人的错误决策又造成了红军的全盘被动,在这种险恶的情况下,红军还是突破了湘江,这是一般的军事家所难以想象的。    
    红军之所以能挫败敌人的罪恶阴谋,主要是因为广大红军指战员认识到他们是为人民翻身解放而战的,因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