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赌场大揭秘-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节 赌盲的盲区

  不能不承认,赌场是公共场所中最干净、最规矩的地方,很多赌场要求赌客必须西装革履,穿旅游鞋牛仔服是不能进的,其含义是:赢的时候要像个绅士,输的时候也要像个绅士,就算不是绅士,赌场的环境也让你不得不装得像个绅士。显然,赢的时候像不像绅士谁也不在意,关键在后者。赌场对赌客的着装要求是有先见之明的,因为多数人都没有赢到赌场的钱。

  一 小数法则

  自然界中的许多现象之间存在作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关系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确定性关系,如电路中的电压V、电阻R、和电流I三者之间服从欧姆定律:V=IR,在这个关系中,我们只要知道其中任意两个变量的值,另外一个变量的取值就唯一的确定了,确定性关系在量上表现为函数关系。因果关系是确定性关系的一种,简单地说,就是A→B。即事件A的发生导致事件B的发生。因果关系中最常见的是一因一果,另外还有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多因多果等形式。

  另一类是不确定关系,例如,人的年龄和血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一般地,人的年龄大一些,血压也要相应的高一些,但这种关系并不是确定的,因为即使是同一年龄的人,他们的血压也不完全相同。不确定性关系在自然现象中普遍存在,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测量上的误差和其它一些随机误差的干扰,我们称变量之间的不确定关系为相关关系。虽然在相关关系中,我们知道变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但从一个(或一组)变量的每一确定的值,不能求出另一变量确定的值。可是在大量实验中,这种不确定的关系,具有统计规律性,这种联系便称为统计相关。具有相关关系的变量间虽然不具有确定的函数关系,但是可以借助函数关系来表达它们之间的统计规律性。

  我们探索客观世界的因果关系是从相关关系开始的,懒惰者习惯于匆匆忙忙得出结论,而不是经过周密的思考和论证,这就容易导致出错。常见的错误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胡乱确定因果关系。

  面对客观世界的种种不确定性,人们喜欢寻找原因,并将不确定性转化为确定性,尽管这种转化往往只是心理上的,这是千古不变的人性的弱点。有个古老的谬误是:“如果在A之后紧跟着发生B,那么A一定导致B”。在这里,或许A是B的因,B是A之果,但更可能的情况是,A和B并不互为因果,而都是第三种因素的产物。

  在赌博活动中,很多事件之间根本就没有任何关系,如,轮盘这一次出红的概率和前十次出了黑之间,绝大多数赌戏中的“赢”和赌客个人本事的大小之间,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都没有,硬要从中找出关系来,就算是找到了,也没有实际意义。

  二、把相关关系当作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这是说明事物之间联系的两种形式,认识和处理相关关系需要做大量的观察和相应的专门知识,而因果关系却可以直接地“推”出来,因此,人们习惯于把相关关系转化为因果关系来解释周围的事物,甚至不分青红皂白地把它们都当成是因果关系来处理。有关相关关系与因果关系的误区被广泛应用于有意无意、善意恶意的“欺骗”活动,最常见的骗局,是利用真实的相关关系来支持一个未经证实的因果关系,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广告。

  在赌场里,很多事件之间只有相关关系,但人们往往把它当成了因果关系。如,玩二十一点,庄家的面牌是“8”,赌客是“15”点,有人不补牌,庄家补一张“7”和一张“10”爆牌,赌客赢,有人就把这和不要牌之间建立起因果关系,以后遇到类似情况就会不补牌;相反,如果有人补牌成功,以后遇到类似情况就会补牌,同样的情形,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会让很多人在玩二十一点时犹豫不决,其原因就在于没有搞清补牌或不补牌和输赢之间的相关关系,而把它当成了因果关系。

  在许多情况下,变量之间只是存在着相关关系,是否存在着因果关系仍旧是个未知数,因此,在明确变量之间确实存在因果关系之前,不宜匆忙下结论。认识到多数赌客对赌博的感觉不过是对赌博活动中众多关系的反应,建立赌博就是随机试验的观念,学习和掌握建立在科学的概率论基础上的赌博知识和赌博策略,掌握其中存在着的各种真实关系,对赌客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用处理因果关系的方法来处理相关关系。 

  “大数定律”告诉我们,只有在大样本,即分析样本接近于总体时,样本中某事件发生的概率渐近于总体概率,而因果关系则无须关心样本的大小,具有“样本无关性”,由个别到一般或由一般到个别都能得到正确的推理。如果不管是因果关系还是相关关系,统统都当成因果关系,对二者不加以区分,方法不对,结果自然就大相径庭。

  在现实生活中,在人们的认知过程中,在不确定条件下根据现有信息对不确定事件进行判断或决策时,所谓的小样本错误是常见的现象。其一,利用处理确定性关系时由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法来认识不确定性关系,将判断简单匆忙地建立在少量信息的基础上,不顾条件限制匆忙地“归纳”出条件概率(或者说频率),夸大小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将小样本中某事件的概率分布看成是总体分布,以为其具有普遍适用性而应用于大样本,以偏概全、以小见大,导致对事件概率的判断失误。例如,如果一个金融分析师连续推介的几个股票随后的表现都很好,那么投资者一般会对之十分信任,反之亦然,这是一种数据“陷阱”,原因在于采样过少,即使分析和推理过程正确也不一定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这类小样本错误还常被人用于有意无意的误导,把低统计量时的事例当普遍现象,如,中六合彩大奖者常被用来现身说法,赌场里某人赢了大钱被用来大肆渲染等等。

  其二,用处理确定性关系时由一般到个别的推理方法来认识不确定性关系,把适用于大样本事件的概率,用在了小样本上,因此,在小样本事件的频率严重偏离事件的概率时,往往高估将要发生的事件出现的概率。如虽然人们都知道投掷硬币正反面出现的概率为50%,但如果连续出现多次正面时,人们总是认为接下来出现反面的机会很大,这也是人们赌博心理大增的缘由,所谓的注码法的理论根据也是由此而来。小样本错误是心理学的小数法则作用的结果。用错误的心理学小数法则代替了正确的概率论大数法则,这是一个具有专门知识的人都可能犯的错误,有时甚至不顾书本上早有定论的、准确无误的先验概率。虽然人们在认识一个未知的随机现象时,“小样本错误”在所难免,但在先验概率已知的情况下,就不应该再犯这种错误。

  事实上,概率是一固定常数,和样本有关的频率不可能影响概率,频率有时严重偏离概率正好反映了它们之间的不确定关系,同时,概率不仅可用试验来近似确定,很多时候还可以准确计算出来,一个理性推断行为不仅会使用大样本的所有信息,也会利用此类先验信息。在此我们强调,赌博游戏是古典概型试验,其中的概率都可以准确计算,据此所作的分析相当于分析了无穷多个样本,很多赌客在赌场里所做的数据收集工作是毫无意义的,根本就没有必要。

  有个叫“盲人摸象”的寓言故事,说的是几个盲人把对大象局部的认识看成是对大象整体的认识,提醒人们在认识一个事物的时候要全面,“小样本错误”就类似于认识随机现象中的“盲人摸象”。随机现象是自然界中的复杂现象,要研究一种随机现象,需要具备相应的知识,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对许多随机现象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完全可以通过现成的书本来掌握它。赌博作为一种随机现象,可能多数人都不具备研究它的条件,但到今天为止,研究赌博已经取得了不少的成果,如果一名赌客既不具备研究它的条件,又没有从书本上学来有关赌博的知识,仅仅凭感觉猜测就想赢赌场,这将与盲人摸象无异,甚至可能还要糟糕;因为盲人还有把大象摸清楚的一天,而作为随机现象的赌博,虽然所
  有的赌具都是有形的,但赌博的本质却是无形的,不光看不见还摸不着;因此,完全有可能,有人赌了几十年,赌博水平还是没有什么进步,而有的人,由于研究了相关的理论,一出手水平就是世界级的。
  总之,我们应该慎重对待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在考虑事件的相关关系时,应该做深入的思考,至少要问自己几个问题:

  1、存在确定的因果关系吗?
  2、如果不是,存在相关关系吗?
  3、样本容量足够大吗?样本是否经过认真、仔细的挑选?推理过程是否正确?结论是否经过严密的论证?检验是避免错误的法宝。

  二 非理性

  现代经济学有一个前提,即假定人都是理性和自利的,认为人是理性的动物,即所谓的理性经济人,他们会合理利用自己所收集到的信息来估计将来不同结果的各种可能性,总是倾向于追求最大收益或承担最小成本,但是这种假设与人们实际经济活动相去甚远,我们往往不仅观察到人、人的行为、人的精神等有理性一面,也有非理性的一面。非理性的一面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见到,比如你会看到有人为了省5元而花6元的汽油费开车去批发市场购买几包卫生纸,或者是你也会看到有人花不少钱为一件家具购买服务合同但这家具根本不会坏,或者是当股市繁荣时股民会欣喜若狂跟风买进,而股市暴跌股民又诚惶诚恐地迅速出货;最能体现现实人非理性一面的就是赌博,赌博作为一种最直接的经济活动,多少人在赌场输多赢少,甚至输得一贫如洗、倾家荡产,赌场依靠赌客的钱已经存在了很多年,并且还将依靠从赌客那里赢钱而存在下去,但这丝毫对后来者起不了什么警示作用,甚至有时对其本人也很难产生什么影响,这些行为都无法用传统经济学经济人的理性与自利假定来解释。

  赌客为了赢赌场,最后不仅不能赢反而却把数不清的钱输给了赌场,这种非理性不自利的例子,并非违反了经济学传统的理性与自利假定。其实,人的经济行为是理性的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人对某个经济活动的本质和规律要有正确的认识,自利这个假定是无条件的,人是理性的却是有条件的。为了省5元而花6元的汽油费开车去批发市场购买几包卫生纸是因为不清楚或者是没有考虑到汽油费要花6元,花不少钱为一件家具购买服务合同但这家具根本不会坏也是因为顾客没有这个家具不会坏的经验,当股市繁荣时股民会欣喜若狂跟风买进,而股市暴跌股民又诚惶诚恐地迅速出货也是因为股民没有对股市内在规律正确的认识。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首先,人在经济活动中是自利的,其次,如果人对这个活动的规律的认识是正确的,那么其行为是理性的,相反,如果人对这个活动的规律没有正确的认识,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根本没有想到要去认识,也有可能是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认识不了或者认识是错误的,那么人的行为会表现出非理性的一面。自利首先表现为一种主观愿望,是行为的目的,而由于认识的局限性,人的行为可能是理性的,也可能是非理性的,是对事物认识程度的客观反映,由于二者并不总是一致,行为的结果就可能是自利的,也可能是不自利的。这样,人们一些看起来似乎难以理解的经济活动就变得容易理解了。

  赌博作为赌客的一种经济活动,具有表面上简单事实上很复杂的特点,简单的外表使得不少人有关赌博的概念是完全错误的,而自利反映在赌博活动中就是,赌客努力想要在每一次下注中占得上风。这在有中间过程的赌戏中表现得尤其明显,如二十一点中的该要牌时不要牌,该赌倍时不赌倍,而不该要牌反而要牌,不该赌倍反而赌倍;拉号子时该比牌的时候不比,不该比牌的时候反而要比,赌场因此挣到了比理论上更多的利润,而且,这种毫无依据不切实际的努力其结果的累积往往是灾难性的。赌客自利努力的结果反而是不自利。

  不难发现,人类有很多和赌博类似的、似乎是非理性的经济活动,不要说个人,就是一个国家也有这种情况出现。一个现代的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一般是依据一定的经济学理论,由于经济学理论在实验经济学出现以前很难在实验室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决策者在采纳经济学家的意见时,总是赞同经济学家的理论;而具体运行的结果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得到检验,由于一个国家的经济政策涉及到多数人的利益,一旦运行结果和预计差得太远,必然进行修正,由于经常性的干预和集中了优秀者的智力,一般一个正常国家的经济能够运行在正常的轨道上。

  生活中我们行事往往是凭感觉,并不需要对每件事都深思熟虑之后才去做。小到买卫生纸为了省5元钱而为此花了6元的汽油费,大到炒股票盲目的追高杀跌,我们举的人不理性不自利的例子有个特点,即都是个体的行为,是由于个体的局限性造成的,往往是不自觉下意识的行为。一旦知道了这样做并不合算,就不会这样做了。同时,这也提醒我们,哪怕是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我们的行为也并不一定是正确的。

  实质上,当环境改变,状况变好,人们有很多机会来学习,涉及的问题被解释清楚时,许多不确定性条件下人类判断的认知偏差就会消失。如果给予适当引导,即使人们的初始行为是非理性的,然而经过学习后会改正其行为方式,变得理性起来。

  赌场里的赌戏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几近中立的规则和投注的简单明了,极易上手。首先,几乎所有赌戏的规则都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