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4268-林黛玉新传-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紫鹃刚把码子掷出,忽听得外边喧喧嚷嚷,有人叩门,三个人十分诧异。开门看时,只见贾府的管家周瑞,陪着一位老人进来,说是南边来人了。    
    黛玉听说家里来人了,不禁大喜,方才还在感叹着“无枝可依”的凄清,转眼间自家人到了,忙问道:“来人是谁?”    
    周瑞在外间答道:“是林大爷。”    
    黛玉更觉欢喜,便说道:“请他进来。”    
    这林大爷,叫林元,原是林如海的父亲林运台的旧门工,也是林家的三代老家人,年已七十,忠心护主,在林家的地位也就像贾府赖大的身份;虽然也有些自家产业,只因一心为了小主人良玉,还在林府总管着一切事情。他这番进京,是有许多重大事情要办的。    
    当下,林黛玉敬重他是祖父、父亲两代老仆,就用了一个请字,然后又彬彬有礼地立身起来。    
    林元走进来,翻身跪下。黛玉忙道:“你老人家就免了罢!”林元磕了三个头,道一声:“请姑娘的安。”    
    黛玉忙叫紫鹃去扶起,道:“你老人家还这么硬朗,路上也辛苦了。”    
    林元回了声“不辛苦”,打了一个千,垂手立在门旁,替良大少爷请了姑娘的安。然后卷起马蹄袖子,弯转腰,从怀中取出书信:“这是大少爷亲笔信。”说罢,双手递给紫鹃,紫鹃双手捧过来送给黛玉。    
    黛玉把书信接到手,且不去看,先问起家事来:“大爷好吗?”    
    “大爷很好!”    
    “家中事情可好?”    
    “家中一切都很好!”    
    又问:“大爷是几时动身的?几时到京?”    
    林元道:“小的临起身时,大爷吩咐说他在一个月内起身,至于这到京的时间,小的还拿不准。”    
    黛玉又问:“有给这里大老爷和二老爷的信吗?”    
    林元回道:“已经投了,当面请过安,政老爷吩咐小的到姑娘这里来。同来的还有十几个家人,因为牲口车辆多,都投在店里,小的先带着他们的手本来请安。”说着,便将手本递交紫鹃。紫鹃接过来放在桌上。    
    黛玉道:“你老人家也乏了,歇着吧!”    
    林元道:“小的明儿个还要上来回话,还有事要请示姑娘的吩咐。”    
    黛玉道:“晓得了,先歇着去吧!”    
    林元应了一个“是”字,慢慢地退出来。    
    林元去后,黛玉这才拆开家书来看。    
    林黛玉接到哥哥林良玉的家书,十分欢喜。林元出去之后,她便坐下来拆信,晴雯忙剪亮了灯烛,把高檠灯移近黛玉身前。紫鹃却吩咐小丫头们,把玻璃罩灯、壁灯、吊灯全点亮了——霎时间,潇湘馆像节日似的,灯火辉煌。黛玉的心头,也霎时亮了,多年郁闷的心胸,敞开了,亮堂了。她暗自感谢紫鹃:“多谢君心知我心,此时不亮何时亮!”    
    黛玉正要看信,心头不知怎么就跳起来;心一跳,指头颤抖得拿不住这封信,泪珠儿簌簌地滚落下来。    
    原来黛玉的父亲林如海,是金陵望族,嫡亲兄弟两人。哥哥是林如海,弟弟是林如岳。林如岳的夫人是南安郡王的表妹龙氏,生下良玉后因失火而亡。当时正值贾夫人头胎生子夭折,就抱了良玉来亲自抚养。直到良玉五岁上才生黛玉。林如海夫妻过亡后,黛玉被接到贾府,良玉承袭长房,这林良玉便成为林如海的承嗣人。林良玉决心继承伯父的遗志,成就功名,重振家业。在扬州苦读十年,不肯娶妻,将一切家务分派给林元管理。这林元,为人忠直能干,一面料理地亩粮食,一面在外路经商,又在盐务里经营官盐、官运,十几年间,把林府兴隆起来,竟有了八万八千八百万两的财产。良玉不忘伯父伯母抚养之恩,发誓要把这全份儿家产统交给妹妹黛玉,以报答林如海夫妻的深恩大德,告慰他们在天之灵。黛玉之死,贾政愧疚在心,一直没有发丧,也没告诉过林良玉,只说是要等待送黛玉灵柩回苏州时,再去说明一切,可是老太太留给外孙女送灵柩的五百两银子,早已被王夫人挪用了。林良玉中了举人后,立即派林元进京买办宅院,一则准备他参加春试,一则要把黛玉接到自己家中,把家产交给妹妹。    
    黛玉手捧着家信,想起了父母之恩,想起了哥哥的情谊,也想起贾母“白疼了”的寄人篱下的滋味儿,不觉落下泪来。    
    停了半响,又叹了几声,方才把书信拆开细看。看了就哭,哭着又看,也不知看了几遍,哭过几回。    
    晴雯道:“为了这封信,天天盼着望着想着;信到了又这样苦恼,真不知大爷来了还要怎样呢!”    
    紫鹃道:“是呢,大爷写这信时的心情,想来也是和姑娘一样的,也是哭着写着,姑娘若是疼大爷,就疼疼自己吧,还这么伤心做什么!”    
    黛玉看完了良玉哥哥的亲笔信,又看了林元送上来的家人的手本,约有六十多人。从南方带来的,除林元外,还有他的两个跟班的,三喜儿和四喜儿,车夫张六儿和侍候衣食的庆儿,管家林福胜、李秉义和他俩的媳妇。余下的账房、买办人等以及丫头媳妇们,黛玉也未及细看。引起她注意的是,她压根儿也没想到,他们林家在京城里还有两家银楼。一家是东大街的福源号银楼,一家是西大街的宝丰号银楼,两处银楼掌柜的、外柜、经纪各三、四人,伙计二三十人。她做梦也没想到,林家的生意竟然做到京城了,心中格外高兴。


第二部分谁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1)

    次日清晨,林元吩咐完众人应办的事务,便到贾府来。    
    赶车的张六儿,套上玻璃后挡车,铺了狼皮褥子,请林元坐上去;跟随林元的三哥、四喜儿也把水烟管、槟榔荷包、擦手绢子等带了,跨上车辕,“驾!驾!”甩着响鞭,吆喝着牲口,直奔荣国府。    
    荣府的管家吴新登,认得是林元的车子,远远出来迎接,接林元进账房坐下,大家喝着茶说着闲话,等着日上三竿,到了辰正初刻才能上去回话。    
    林元悠闲地吸着水烟,看着贾府里一起一起送进来的年账,上百两的、百两以外的,几十两的都有。吴新登接过来,戳上铁扦子,一一分发。    
    不多时,一辆轿车来到门前停下,小厮先送进帖子,上写着“王公茂”三个字。那人不等回话,径直走进账房,朝着吴新登道:“我的路远,先替我回了吧!”    
    吴新登厌烦起来,抬头看了看自鸣钟,应道:“这才卯正三刻,回也是这么等着,不回也是这么等着,就等着是了。”    
    那王公茂忍不住这种措大的派头,就发作起来道:“晚上来,说迟了;早上来,又早了;只管躲着,躲到什么时候也得还债!你们家琏老二,拉了账不还钱,躲着还算是汉子吗。”    
    吴新登喝道:“在这府里还有你闹的份儿吗?滚吧!”    
    王公茂跳起来,挺着肚子嚷道:“什么府里府外!咱们只知道欠账还钱,谁管你什么府里府外!”    
    吴新登迎上去要动手,周瑞急忙拉住。    
    正闹着,又有三辆车子到了,递进的名帖上写的是孙茂源、叶隆昌、王大有。三人早听到了账房里的吵闹声,已猜知里边发生了什么事,进得门来便朝王公茂拱手道:“王老五真是直性人,看把你气的。难道这堂堂荣国府还能欠你我几个小钱不成!咱们将本求利做生意,不是拿钱买气生的,既是多年的主道,两下都得顾全些前后的交情、留点体面才是。”    
    这话,虽是劝王公茂,可句句刺着荣国府。孙茂源等人反话倒说,王老五直来直去,讨债人向着讨债人,一抬一夯,弄得吴新登、周瑞、林之孝等贾府管家,硬不得,软不得,好不尴尬。    
    林元从旁看着,已知贾府吃了亏空,债台高筑,年关难过。不觉暗自叹道:当年我跟随我家老爷进京,也曾到过贾府。那时的荣宁二府,是何等的显耀啊!在南方也曾听说过,他家的琏二奶奶管家如何得体,如今看起来也是名不副实的,若不然,几年的光景怎就败落到这等地步。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难道说这贾府连印子钱都使起来不成。想到这里,脑际突起一个念头:我们林家正要在京城置办房产,何不就把这贾府买了下来,充其量也不过七八万两银子。这念头一起,马上自己又否定了,堂堂国公府,何至如此呢!    
    周瑞忙着接待来人,林之孝上去回话。    
    可巧,贾琏刚要到账房去,恰恰赶上吴新登和王老五吵架,那些话他已全听见了,忍着气,无可奈何,只得做个缩头乌龟,转身回房,让管家们先挡一阵子。    
    大早晨账房里大吵大闹,贾政在书房里也听到了,叹了一声,骂道:“真他妈的狗眼看人低!”    
    欠人家的自短,也无可奈何,吩咐丫头把贾琏叫过来,把黛玉给的叶子金拿出五十两,交贾琏去开发。贾琏不敢嫌少,有了总比没有好,急忙领了出来,派人到门房,请讨债的四个人到外书房兑换。五十两叶子金,按当时的换数,二十换,黛玉的叶子金成色好,二十二换,不过兑一千多两银子,不够开销这四家的,贾琏便央及孙茂源,先总欠着他一家的,其余三家尽数开发了。    
    才打发走四位讨债的,上房又来传呼:“老爷叫快请琏二爷。”    
    贾琏急忙进去。贾政把一个单子劈面掷到他面前,气呼呼地说道:“你看,这还看得下眼吗!”    
    贾琏忍着气弯腰拾起来,一看,这是通州、三河、宝坻、香河等八处总庄头莫进孝送来的年货单子:先写些拜年贺节的话,后开着年货单子,再后便是些苦穷的话:开春大旱,夏天水涝,四、五成的年景,仅够人吃马用,满打满算,全年的粮谷收入各项,折合纹印五千六百两。贾琏看完单子,也回不出话来。只怯怯地小声道:“今年的春旱夏涝也是实情。”    
    贾政也知道,这事是怨不到贾琏身上的,只叹着气说道:“各房的份例若是减了,祖宗留下的好处,到我们手里全栽了,这个年可怎么过呢!”    
    这时,赖大进来回话,说莫进孝要进来磕头。贾政气呼呼地一挥手,说声“罢了!进来做什么,还不是那套老话:今年年成实在不好。”接着便对赖大道:“这些光景你都知道了,推不过去的。同你二爷算一算,到底要多少才能打得过饥荒?”贾琏道:“外面账目约有五千上下是拖不过的,连里头合起来,一总要一万多两才可以敷衍。最要紧的是那几笔西账,过了年关,要大加一的驴打滚利呢。他们不急着催讨,可我们不敢不紧着还哪!”    
    贾政翻着白眼摇着头道:“这可就难了。”    
    赖大上前打了个千儿道:“奴才受主子的恩典,儿子才能在地方为官,如今又寄来了贺年的银子,求老爷赏脸,外边的西账约摸不到三千两,就让奴才招架了吧。”    
    贾政听了,不无感慨地摇头叹道:“怎么,堂堂荣国府,竟落到这个份儿上,连奴才的钱也使起来!”他知道,赖大的家产,全都是从贾府捞去的,但花奴才的钱名声不好听啊,这要是传扬出去,有什么脸面在官场上混呢!暗自叹道:“谁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荣宁二府已经是没有肉的骆驼,只剩下皮包着的骨头架子了!”


第二部分谁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2)

    贾政、贾琏、总管家赖大正在为难,吴新登进来回话,说林元进潇湘馆回话去了。    
    贾政点点头。正要和贾琏、赖大继续议事,抬头见吴新登仍立着不走,就问道:“还有事吗?”    
    吴新登道:“林元说,林大爷叫他在京城置买房子。小的想,咱们押出去的那处房子,不如原价转过去,拂拂灰尘就可以住,他们也省了好些修建,咱们也有了进项,过年的开销也有着落了。”    
    贾政听了,心头一动,问道:“林元是怎么说的?”    
    吴新登道:“我提起这想法后,林元说:‘这样两便,很好。’他说,他家良大爷原曾吩咐过的,买置房产要离咱们府上近些才好。”    
    贾政像一下子得了救似的,脸上立马挂了笑容,说道:“这个自然是好,不过这也要等他回过他主子或者南安郡王才能定下吧。”    
    吴新登道:“不用,林元说,他家良大爷吩咐过,一切事情只要问明林姑娘作主。我想,林姑娘会有什么不愿意的。”    
    主仆四人正说着林府买房产的事,周瑞进来道:“林府买咱家西院的事,林元去问过了林姑娘,姑娘说很好,只不知老爷的意思?林元要小的进来请问一声。”    
    贾政道:“好吧,既然是林姑娘拿的主意,也不必拘定原价,随分便了。”他这意思,一则两家是亲戚,一则使了黛玉的叶子金。    
    贾琏的反应却不同,听了贾政的话,怕房价要少了,急道:“依理说来,表弟表妹要住,就该白送他住。不过,他家既然要买房子,买谁的都得买,就核个价卖给他。这价钱吗……”看看贾政的脸色,见他没有阻拦的意思;便放着胆子说道:“这房价自然也不必拘定,但这原价只是个半价。总共正杂房子一百几十间,后面那一大片空地,再建一座大观园还有余,平地造这么高大富丽的房子,还不得三四万两银子。只因这宅院靠着咱们两府里太近,没有人要罢了。我看这事就由吴新登去办吧,先陪着林元进去看看房子和地产再议价。”    
    贾政点点头,又嘱咐了一句:“看过以后,就由着林元还价吧,他说多少就多少。,你就酌情办去吧。”    
    贾琏应了一声“是!”    
    贾政却又忧从中来:“房子卖了,进项是有了,只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还得打点年关用的银子。”    
    吴新登道:“从前咱们一点儿也不知道,林府在这京城里还有银楼和钱庄呢。东大街福源号,西大街宝丰号,都是京城里有名的钱庄。林元说,只要老爷准了,他马上先送过一万两定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