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吹哨者自述-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麦克诺顿并不认为,我会因为草率行事,向一些不该了解机密的人透露了自己所知道的秘密。一旦我稍有疏忽,那些交给他机密文件的人,将会怀疑他违反了自己的承诺,让其他人知道了文件的存在。如若出现上述状况,他今后就不可能再拿到相关文件。迈克·福里斯特尔事件有可能会重演,而且情况还会更糟。他不能冒着风险,让一名无法绝对服从其命令的特别助理,放弃其对美国政策的探索,不去看这些政策性文件。约翰认为,一旦文件和我只有一步之隔,如果旁边再没有其他人的话,我定会拿来查阅。这就是他如此谨慎的原因。他对我并不完全信任。其实根本无须多言——我值得信赖——但是我个人一直执迷于了解美国政策。
  如果我的揣测确实属实的话,约翰改变密码,也就意味着我将无法打开保险柜,那我又该如何开展自己的工作呢?要是他白天不在办公室的时候,我无法进入他的办公室,那特别助理的工作也就无法进行下去了。
  我根本无须煞费心机。我早想离开五角大楼。我觉得自己已经了解了不少内幕,我还可以担当政府中的很多职位,而且可以回到兰德公司,继续自己的研究。那些工作更适合我,可以让我身心愉悦。我乐于从事的工作是分析研究员或是就某个自己关注和熟知的问题提供咨询。所以失去工作并不会给我带来多大的困苦,但是要向约翰承认,我已知道自己被拒之保险柜外的原因,实在有点儿难为情。
  早上的时候,约翰的秘书告诉我,约翰要见我。约翰非常友善,而且就像其面对记者时一样恳切,一样直率。他告诉我,让我做特别助理工作,实在是有点儿大材小用。像这样的工作应该交给年轻的下层官员来做。(他曾经说过,我与助理国防部长帮办同级——虽然从行政能力上看,我还差的很远——但是他巧妙地回避了这一点)。我可以在另外一个办公室,继续为他做事。我应该在国际事务处办公区拥有自己的私人办公室。
  约翰给我的办公室不在环岛处,但是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外面的景色。办公室很大,而且属于我自己。约翰道,要是我觉得一切还可以的话,当天就可将自己的文件搬过去。(我可以保留自己的薪水和职别,他也会为我找一个头衔)。对于装订文件和改变密码一事,他决口未提。他强烈要求我继续为他工作,所以根本没必要提及此事,他要做的就是让我远离他的私人办公室。

蓄谋挑衅(11)

  我知道自己并不胜任特别助理一职,而且自己也不擅长做高官的助理。我只会做一些学术和政策交流。我确信,约翰赞赏我上述方面的能力,但这些跟工作都没有太大联系。他问我对哪方面的工作感兴趣?我说,容我考虑一下后,再与你谈。到离开办公室时,他一直都极为友善,所以我们之间一点儿不感到尴尬。
  ——
  夏季末,我说,应该组织一个工作组,专门负责越南“长期”问题研究。“长期”的范围就是在六个月以外。对于政府外的人来说,这个想法实在有点儿荒唐,但是对于我们的工作来说,这属于长远规划。古巴导弹危机时,国安会执行委员会曾成立两个工作组,我当时分别担任两个小组的成员。一个工作组是短期工作组,主要负责在一两天之内制订进攻计划,结束危机。另外一个是长远规划工作组。在提到长远规划工作组时,我过去常常说,不光是危机时才存在这种情况,其实就是一般行动,持续两周亦属于“长期”的范畴之内。这可不是开玩笑。
  我的主要工作,就是准备最近几天需要的东西:演讲、证词、预算、报告、新闻发布会以及一个接一个的会谈和官员访问。想起古巴导弹危机时,几个晚上,自己曾睡在助理国防部长的皮沙发椅上,可在国际安全事务部工作一年后,我才发现其实我们日常工作的节奏以及面临的压力和处在“危机”时并无太大区别。
  1965年夏天,我告诉约翰,尽管柏林早已不再面临危机状态,可是在1961年到1962年之间,国际安全事务部柏林工作组内部还是成立了长远规划小组。而越南问题从1963年以来,就一直潜伏着危机,可是现在还没有一个小组,专门负责对越南问题进行长远研究。我说,应该有一个这样的工作组,自已希望领导该小组。
  约翰抬起头来,看着我,说道:“你不理解。丹尼尔!越南问题不能持续六个月!我要让美国退出!”他用手猛烈敲了三下桌子,这种情况我以前从来没有见过。“撤出!撤出!撤出!”
  我忙附和道:“喔,嗯,对……”
  等到情绪稳定后,他继续说,总统私下里对国会说过,会尽一切努力,在秋季末期进行谈判,结束战争,至少在今年年底,结束战争。约翰认为,林登·约翰逊总统的意思并不是要赢的战争;总统保证会进行谈判。现在扩大战争只是为了增加我们谈判的筹码。他说,为了平息国会山的不安,汉弗莱以总统的名义做出了保证。在我看来,要是总统真的履行了自己的承诺,那约翰逊总统的历史将会重新改写。但无论如何,我很高兴听到上述言论。这很符合我们两人的观点。
  1965年春季末,轰炸行动在五月短暂“歇息”了一下后,又重新开始。一次,我正坐在约翰办公桌旁边,膝盖上放着一大堆文件,为其书写的备忘录查找资料。他提到,今天要早点离开,因为要去接妻子,共进晚餐。他从未向我提及妻子和家人。尽管我们一天12个小时都并肩作战,而且常常一起开玩笑,可是他从来没有问过我的私人生活,也没有邀请我去他家做客或是见见他的家人。他早就告诉我,不会与任何下属交往。但是,这次他提及妻子,所以我也就随口问了一下:“你妻子对你的工作有什么看法?”
  约翰从一堆文件中抬起头来,手中拿着笔,不假思索地道:“她认为我们疯了!简直无可救药!”说这番话时,面无表情,凝视了几秒钟,又继续批改文件。

失控:1965年7月(1)

  1965年7月中旬,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前往西贡,对威斯特摩兰将军的建议进行评估。一个月前,威斯特摩兰将军曾建议,立刻向南越增兵10万。我们现在已经向越南派遣了7万5千名士兵。依据威斯特摩兰将军的建议,应该再派遣10万军队。到战争结束,在越南的美军数应达到17万5千人。他还要求派遣44支军团,其中39支美军兵团,9支韩国兵团和1支澳大利亚兵团。如果其他国家的兵团无法到位,那么可以派遣44支美军兵团,到时美军的总数将达到20万。
  麦克纳马拉一直顾虑重重。是否需要增兵?与其他方案相比,增兵会带来什么影响?如果批准了该请求,到1966年,他们会继续要求增兵。但是7月17日,也就是他抵达越南的当天,副国防部长赛·万斯给他发来信息。信息中称,总统现在“有意”批准威斯特摩兰的请求,派遣34支美军军团。约翰逊还很有可能接受参联会的建议,动用预备役,延长士兵的服役期。
  回到华盛顿后,我获悉麦克纳马拉要宣布新的部署,而且要解释其中的原因,通告战时策略,包括动员预备役。上级指示要我为其起草演讲稿。第二天,为了起草演讲稿,我开始参加由万斯每天早上在办公室举行的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参联会代表以及负责人事的助理国防部长办公室代表。会议旨在协调和动员预备役,延长服役期,皆属于部长计划的一部分。会议为工作会议,讨论动员的预备役数量,需要的军团数和由谁负责等问题,同时研究向新计划提供资金以及如何要求国会增加预算等问题。我出席会议,是为了了解问题的始末以及计划的范围,以便在演讲中对其进行描述,提供合理的理由。
  在西贡访问时,麦克纳马拉主要关注1966年需要的兵力数。派遣34/44支兵团后,还需要多少兵力?7月20日,麦克纳马拉回到华盛顿。在发给总统的备忘录中,部长建议美国增派44支兵团。这与万斯电报中所说的总统意图完全符合,其实从六月中旬开始,麦克纳马拉本人也开始赞成威斯特摩兰的建议。
  更重要的是,麦克纳马拉表明,这只是增兵的第一步。他说,威斯特摩兰认为1965年一年就需要17万5千人到20万人;“我们应该知道,1966年前期还需要更多的士兵(也许10万)。可能会视情况的发展,继续增兵。
  6月,威斯特摩兰在其发回的申请中警告,44支美军军团仅仅能够“在12月底之前重新恢复双方之间的军事平衡”;“就其本身而论,并不足以击退敌军。”他建议,在1966年“大量”增兵,“确保美军的主动权”。他告诉麦克纳马拉,“经考虑,在44支美军军团的基础上,再增加24支,同时要有部队提供作战支持和后勤支援〖,〗这样我们方可展开美军战略的“胜利阶段”。这就意味着一开始美军总数就要达到17万5千,随后再增加10万。而且越共和北越的行动可能改变军队数目〖上升〗,我们应对美军的增加予以考虑。”
  到1966年中期,在南越的军队数量已达30万(包括韩国军团),其中27万5千美国士兵。美军士兵所能做的,不过是阻止美军的败局,“转入胜利阶段”。如果北越停止渗透,那么他们还可勉强支撑。但是一旦北越继续或是扩大渗透的范围,情况就不同了。(类似的现象已经发生,而且几乎人人都认为今后还极有可能发生。)麦克纳马拉同时向总统建议,通过扩军和延长服役期,征召23万5千名预备役官兵和国民警卫队,将美国的常规部队扩大到37万5千人。
  更多的美国士兵参与了越南战争。“这些军队的使命发生了变化——搜捕和消灭。”增兵南越,主要是为了“发动进攻——占据战场主动权……让敌人处于被动地位,保持一种态势,以防敌人获得喘息的机会,东山再起,重新获得军事平衡。同时步步紧逼,与越共/越南民主共和国或是北越的主要兵团进行地面战争,摧毁他们。”如果实施该计划的话,到今年年底,美军士兵的伤亡数会大幅度上升,达到“每月500人左右”。
  7月21日早晨,麦克纳马拉从西贡返回美国。麦克纳马拉准备了一个新闻稿,对外宣布美国会立刻增兵;加上最近批准的增援部队,增兵总数将达10万人。该数字也是他向总统建议的数字。在国安会,他再次提及上述数字,同时提出了刚刚提到一些建议。但是该新闻稿最终没有发布,与此同时我正在为其准备将要发表的发言稿。

失控:1965年7月(2)

  7月22日,演讲稿草稿最后敲定。因为该演讲稿极为重要,所以稿件不仅要送交麦克纳马拉过目批准,还要送交白宫的麦乔治·邦迪和正在国外访问的国务卿腊斯克批准。每个人都亲自阅读了草稿,在一两天之内均予以批准,只有邦迪做了一些细节性的修改,但也是微乎其微。一份阐述政府观点和政策的演讲稿,竟然需要政府高层逐一批准,所以有必要对该演讲稿给予高度重视。稿件用一页纸描述了麦克纳马拉在参联会主席厄尔将军陪同下,访问越南的目的;其后的一段,大量篇幅都是依据调查结果,介绍即将采取的措施:“不久的将来,美国的作战部队和增援部队将增加10万人,其中并不包括已在越南服役的美军。我们的军队将保卫自己的基地;为临近地区提供安全保障;只要越南政府和威斯特摩兰将军认为有必要采取积极行动,我们的部队会立刻发动攻击。当然,他们一定会这样认为。为了补充兵源,重组预备役,我们应该征召一些预备役军团,扩大征兵的幅度,延长服役期。”
  下一段开头写道:“当前,我们应该号召美国家庭和年轻人勇挑重任,做出牺牲。我们应该再次明确告诉他们,美国所做的努力,都是不可豁缺的。”下面的19页,言归正传。演讲稿阐述了越共对美国的挑战以及大量美军加入战争的原因,随后我还引用了自己参加哈佛大学时事讨论会时的讲话和此前为麦克诺顿所写的一份演讲稿。但是以前的论述主要是有限部署美国军队,保卫美军基地。现在所面临的挑战是解释大举增军的原因。
  我知道,演讲稿中不言自明的是,本次增兵的幅度很大,而且可能没有尽头。7月22日,草稿完成,总统与军事顾问进行了会谈。所有的人都告诉他,仅在战争初期,就需要增兵20万——今年年底至少10万,1966年“1月”,再增加10万。这些兵力足以阻挡美军的败局;几年下来,要想赢得战争,需要更多的军队。此前一天,麦克诺顿参加了由总统主持召开的会议,获得了同样的信息。所有军种参谋长均参加了会议。虽然他并没有参加全部会议,但是给我进行了间接的描述。下面所引部分是随后讨论的官方纪录。很长一段时间以后,这些文件才陆续解密。
  总统问道:“威斯特摩兰的请求是不是意味着美国将会卷入一场新的战争?以后将一发不可收拾。”
  麦克纳马拉的回答是肯定的。“我们的政策面临挑战。以前,我们依靠南越,让他们首当其冲。现在该由美国来获取可喜的军事成果了。”职责的转变使得美国走上战争升级之路,而且一发不可收拾。
  战争会如何发展?几分钟后,约翰逊总统问小组成员:“这场战争是不是根本无法在两三年之内结束?”
  海军陆战队司令员华莱士·格林将军做出了答复;格林重新组织了总统的问题,然后回答道:“战争将要进行多长时间?5年,再加上50万大军。”三年后,约翰逊总统将面临重新选举,所以这样的答复,他并不希望听到,但是格林的回答自在情理之中。后来格林又说:“美国人民会支持您。”
  当时与会者中,并无人对总统提出置疑,也没有人建议减少增兵的幅度。实际上,后来又明确提出一个更为庞大的进攻性作战计划,其中包括封锁柬埔寨,轰炸北越境内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