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5605-孟阳传奇-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慈父严如马俊仁,虽然外出打球也有生活窘迫的时候。但是丁俊晖一直有父爱的光环辉照着。    
    而本书主人翁孟阳,1983年出生,从小随父母跑单帮,贩运香烟,家庭变故,生活极度穷困,社会地位极度低下,初一辍学,流落街头,差点成为不良少年。母亲为了不使他与街痞流氓为伍,让他玩街机,他才第一次接触了游戏。    
    这是两个不可类比,却又必须类比的孩子。


《孟阳传奇》 第一部分《孟阳传奇》 社会底层

    他们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和不相似之处。他们都是生活在社会底层,依仗着自我奋斗的不屈不挠,追求着自己心中的目标,他们都是吃尽了千辛万苦,都获得了成功。虽然体育项目不同,但荣誉却完全相同。与金山银山拥趸着,却几十年没有大进步的我国足球界比,他们没有向国家索取,他们却向国家和人民奉献了夺自世界的奖杯。    
    1987年出生的丁俊晖,8岁开始练习斯诺克台球,10岁打遍老家江苏宜兴无敌手,11岁单杆打出了118分,15岁先后获得了亚运会斯诺克台球比赛金牌和世界青年斯诺克比赛冠军,16岁转成职业选手赴英国参加世界台球职业巡回赛,一年之内,从世界排名第128位飙升到第56位,连续两次击败了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马克·威廉姆斯。2005年的丁俊晖虽然还不到18岁,却已经成为了现世界排名第一的罗尼·奥沙利文口中的“即将天下第一”。2005年4月3日以9∶5战胜了7次世界冠军,前世界头号选手亨得利夺得了世界台联职业排名赛的冠军。    
    刚满18岁的丁俊晖让世界职业台球排名赛冠军榜上刻上了第一个中国人的名字,而且成为了世界职业台球界首位持外卡夺冠的球手。    
    19岁的孟阳,在2002年4月20日中国计算机报Quake3全国大赛个人赛事上获得第一名。    
    2002年5月12日北京创嘉杯Quake3大赛,他又获得了第一名。    
    孟阳成为中国Q3的霸主,而2002年他再次成为WCG中国赛区——北京总决赛Quake3、UnrealTournament冠军。    
    后来WCG韩国总决赛Quake3项目4thPlace,更把他推到了亚洲Q3冠军的位置。    
    关于丁俊晖成功的故事,大家听得多了。有人也写了他的传略。    
    关于孟阳,他那充满悲情的人生轨迹。大家却知之甚少,以至当孟阳成了世界冠军以后立即成了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    
    我们需要了解这个年轻人,需要知道人的成长并没有什么模式。帝王将相宁有种乎!    
    一6岁您在干什么?岁月的轮轨在不停地旋转,人从小小的精虫变成胚胎进而降生人间,经历着天道所载的一切欢乐。    
    呱呱坠地时一声嘹亮的啼叫,那不是哭声,那是宣言:“人间!我来了!”    
    人,到达人间首站时,是同样的赤祼,同样的一无所有,然而,落入人间后等待他们的则是千差万别的境遇,有的落草有的衔着金匙。落在了一个没有公平可言的星球。    
    6岁。亲爱的读者朋友,想起来了吗,6岁时您在干什么?    
    无论男孩还是女孩,大都会说出6岁的他(她)们正处于最幸福的时光。    
    ——还没上学,但已经在幼儿园大班作好了入小学的准备。    
    ——无忧无虑,生活中充满了欢声笑语,充满了阳光。    
    ——学龄前的岁月,是连神仙姐姐也羡慕的韶光。    
    6岁。本书的主角在干什么?    
    6岁的他在跑单帮,从云南往成都倒烟。    
    至今回忆起来他还是说:“我6岁时曾走私香烟”。    
    我提醒他说:“像你所说的,在国内小规模贩运烟草,从甲地到乙地充其量只能算跑单帮,在当时(1989年)扣个帽子也就是投机倒把。”    
    “真的!6岁我在跑单帮。”    
    6岁耶,莫不是搞笑吧,我难以置信。    
    然而,他一脸认真地说:“真的,我确实在跑单帮。跟着我的父母。”    
    “我的母亲叫陈渝萍,当时工作的厂子不景气,父亲是搬运工,靠着一身力气,虽然汗流了不少,钱却拿不多,个子大饭量大,还有个喝酒的陋习,有点钱就喝了。这样家里生活很困难。听人家说到南边(云南)去搬点烟回来卖,比上班还强呢!就这样我跟着父母走上了跑单帮的路。”    
    “妈妈帮我缝了一件特制的背心,胸前衣服里面缝了个大口袋,那是装烟用的,我人小背不太多,只放两条云烟,第一趟很顺利,回到成都烟也很快脱手了。确实赚到了一点钱。母亲给我买了一串香蕉。当我咬着又软又香又甜的香蕉时,我觉得那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    
    此后每次到昆明,头一件事就是央着妈妈买香蕉。一直到今天,儿时的记忆依然存在,他仍然认为香蕉是世上最好吃的东西;是他的最爱。


《孟阳传奇》 第一部分《孟阳传奇》 投机倒把分子

    6岁的投机倒把分子,并不总是幸运的,再去云南昆明就被人盯上了。    
    见过动物世界里的那些非洲草原上的豺狗了吗,它们会联合作战,目标专找瞪羚家族中的弱者,特别是新生的孩子。它们虎视眈眈地引开爸爸妈妈,然后向小瞪羚发起进攻,撕咬它的喉管,直至使它窒息死亡。    
    那年秋天,他就遇到了人间的豺狗。一群昆明地痞,得知他们是贩烟者,于是瞄准了他们一家三口。    
    当他们装好烟要离开昆明时,地痞们用刀将他们三口逼到了一个偏僻的地方。    
    小街很窄,行人稀少,那伙人有五六个,有望风的有行凶的,亮出的刀子明晃晃的。他躲到了爸爸的身后,母亲紧紧地搂着他。    
    那不是一场血战,但有人流了血。他非常骄傲地看到爸爸大展拳脚,居然把那些劫道者打趴在了地下。爸爸是搬运工出身,身高马大,又练过几手拳脚。加之劫道者要的是他们视之为身家性命的东西。俗话说愣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这家人一旦豁出去了性命,那还有什么畏惧的呢,大无畏,也就所向无敌了。    
    从那,他把爸爸看成英雄。    
    贩烟的路并不总是充满凶险,有时也很有人情味。七岁那年,孟阳已经是老客了,身上背负的云烟也由两条增至四条。    
    就在靠年根的时候,他们准备在年前倒最后一票,一家三口又上了路,很顺利地搞到了烟,然后上火车站准备返程。    
    剪票了,父母稍一分神他就不见了。儿子丢了。急得他们大呼小叫直跳脚。还好,没被人拐走,只是被检票的提进了小屋。父母以为他装烟的背袋被查烟的查着了,焦急万分,看着剪票的把他往标尺那边领,稍稍宽了宽心,七岁的儿子长得也实在是快了些。母亲手快脚快去补了半票。这才过关。    
    上得车来又是一道坎,乘警和列车员盯着他们的包包,不用说,他们知道是跑单帮的,便把爸爸叫到列车办公席。    
    爸爸心知肚明,知道吃两条线的,不是吃素的,他们张着红红的大口,等着跑单帮的来喂呢。    
    爸爸也真“大方”,摸出了一百元钱,什么概念?那时一个老工人的月工资不过120元,那会的一百,如今可得顶一千使。    
    孔方兄真的有威力,那穿着白制服的龇牙对父亲笑着说:“兄弟,往后跑这趟车,有事尽管招呼我。你儿子吗……”穿白制服的指着我鼓鼓囊囊的衣服说:“太紧了,什么都鼓出来了。以后他坐车可以免票。”他很大方,我不知道一转眼的工夫,他的脸为什么变得那么快。刚才还似凶神恶煞,转眼就温敦可亲了。    
    受贿者的嘴脸至今犹在面前,权力置换来的金钱,使他志得意满。    
    从那以后,爸爸妈妈看准了白制服的车次下昆明,经常不花钱就上了车,办完货就得赶回来乘这车返程。自然,孝敬是少不了的。    
    相比车票,那点意思真的是很小。现代人说,那叫权力寻租,好奇怪,很小很小的权力也能寻租。    
    贩烟的人多了,烟便宜了,钱也就不好挣了。爸妈经常在半夜还长吁短叹。    
    还是妈妈的脑子灵,一天她走在昆明街上,闻到错身而过的女子身上有香风飘来,她紧走几步,看到了女子胸前挂的花,她便问戴花的女子:“大姐,你这花好香,叫啥子名字?”    
    “黄果兰!”    
    “黄果兰!”妈妈自言自语,也不知是不是这三个字,反正她记住了这三个字的读音。    
    找到了花市,找到了黄果兰,妈妈十分兴奋,他说:“成都女子也爱花哟!栀子花、茉莉花都是她们的最爱。昆明人爱的这种黄果兰,她相信也会是成都女子的最爱。    
    妈妈决定带一些回成都试销。


《孟阳传奇》 第一部分《孟阳传奇》 做人家没做过的

    “这一回带花是我的事了,花儿装在篮子里,铺一层花隔一层湿绵纸,妈妈说这样可以保鲜。”    
    七岁的他在妈妈那里,见识到了商海里的一个个小小招术,做人家没做过的,尝第一道鲜。当然这是他后来长大一些才悟出来的。然而,这样的鲜活的例子是学校学不到的,或许说是体会不出来的。    
    黄果兰的贩运成功,给他们带来了利润,也使得成都从此常常可以闻到昆明的花香。    
    鲜花季节过去了,他们就贩干花。    
    生活就这样又闯出了一条新道。    
    然而,妈妈说:“不能高兴得太早,很快人家就会找到这条路上来。”    
    他很佩服妈妈的预见,果不然,很快,也就两个月的时间,贩烟的也贩起花来了,加上新走这条道的成箱成箱地贩运黄果兰,成都街头的黄果兰就滥了。    
    多少人挤上这条路,这路也就不好走了。    
    爸爸妈妈决定收手。    
    6岁7岁,6岁7岁的孩子该干什么?    
    跑单帮,这是无情的生活给他上的第一课。    
    这个6、7岁的孩子叫孟阳。也就是我们今天的Rocket boy。    
    二偶像的坍塌“我的父亲在我7岁那年成为我心目中的英雄;因为;他能在危急关头保护我和妈妈;能只身击退那么多抢劫者;他发起威来四五个人也上不了他的身。    
    可是偶像树立的很快,坍塌起来也很快。有句俗话说:成都女人一枝花,成都男人耳朵“■”。可是我父亲不是软耳朵,他不听我妈妈的。    
    父亲酗酒(成都人叫做滥酒),酒量大也许是遗传的,一顿一斤白酒,喝下去,脸不改色。可是喝了酒就找事,妈妈劝他不要酗酒,自然第一个出气筒是妈妈,父亲喝了酒以后会捉住妈妈的头发,边骂边打,没来由地实施家庭暴力。    
    第二个出气筒就是我,除了躲在妈妈的身后,我又能躲哪里去?结果自然是让妈妈多挨几拳几脚。    
    挨打的我常常会问妈妈,我是不是他的儿子,为什么人家的爸爸拿儿子当宝贝,而自己的爸爸,把儿子当狗踹。想不通,妈妈也答不好,只是说别瞎想,他是你亲爸。    
    除了酗酒打人外,他还有一个难以改变的劣根性——赌。酒——赌——打人,似乎是密不可分的连环。喝了酒赌,十赌九输,赌输了喝,十喝九醉。而十回醉,十回赌,十回回都是妈妈和我倒霉。    
    有一回发了工资,父亲没到家一头就扎进了赌场,一夜输了个精光。回家见我们睡着,从床上拖起我们来,抬手就打,没理由,讨饶不行,讲理不行,求情不行。打到没气力了坐下歇手。”    
    家庭暴力是那样的残暴,妈妈擦着血糊的眼睛对他说:“娃儿,你可不能学你老子,不能赌,不能滥酒,不能打人。”    
    他哭着回答妈妈:“我不赌,我不滥酒,我恨他打人。”    
    这一个血泪的夜晚,孟阳在他妈妈怀里发的誓言,他已经遵守了十几年。    
    这个家庭虽然不残缺,但充满了暴力,真还不如残缺。    
    父亲一如既往地酗酒赌钱,完全不顾妻儿的生活。妈妈没办法只好外出觅活。有一天有个熟人找到她说:“你来帮我卖衣服吧,卖一件给你抽一成。”


《孟阳传奇》 第一部分《孟阳传奇》 与父亲脱离接触

    为了养家也为了与父亲脱离接触,少受打骂,妈妈给人去打工了。其实那是个当托的活儿,说白了帮人家去骗人。廉价的衣服开出价以后,如果没人认这个价钱,妈妈就出面去认,“哎呀!这衣服真便宜,我要一件,好多钱?”付钱买了走人,其实是串通好的,用这方法,引起人的拾便宜和购买欲,生意真还是火。一个月下来挣了三千多元。    
    当托的日子,孟阳就在一边看着,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是他的社会课堂。虽然妈妈回头会对他讲:“儿子,那是骗人的买卖,咱们做不得。”他还是把罪恶当作了滋养的蜜糖。    
    “为啥!有钱嘛”。    
    “伤天害理唷!”妈妈还是有良知的,但她还是要去做,因为,她需要生活。    
    钱啊钱!钱福人,钱苦人,钱也害人。    
    有一天,孟阳的叔叔找上门来对妈妈说:“嫂嫂!我盘了家酒店,你到店里头做,帮帮我哕!”    
    妈妈的手艺还是可以的,大约叔叔以前尝过妈妈做的菜。    
    三星级的火锅城,生意火极了,妈妈的收入随着生意红火,一天比一天高。叔叔自然也发财了。    
    不记得别的,有一天妈妈发了工资,抱回一个21寸大彩电来,还花几千元买了一条名贵的狗狗。    
    钱苦人,钱也害人。    
    有钱的叔叔跟许多成都人一样,满街哗哗响的麻将,将他们的心搅得痒痒。    
    叔叔开始赌了,辛苦钱血汗钱,随着人一次次推倒骨牌的喊和声,滚滚流入别人的腰包。赌徒红了眼,什么都敢押。叔叔押上了生金蛋的鸡。他把三星级火锅城给输了。    
    妈妈又失业了。    
    用不了多久,荷包又干瘪了。    
    背着书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