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实用经络美容一-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常用灸法

(1)艾柱法:先在穴位上涂少许凡士林或液状石蜡,然后放上艾炷点烯,当艾炷燃烧剩下三分之一,病人感到灼痛时,即用镊子将艾炷除去。一般灸3~5壮,以局部皮肤潮红充血为度。也可以先在穴位的皮肤垫上一层间隔物(比如姜片、蒜片、盐、附子饼等),主要针对阳虚证。

(2)艾条灸:将艾条点燃一端,在距离穴位上3厘米左右熏烤,当穴位部位有温暖舒适感时,固定不动。每次灸10~15分钟,至局部温热潮红为度。

(3)温针灸:针刺得气后,将毫针留在适当深度,将艾绒捏在针柄上点燃,使热力通过针身传入体内,直到艾绒点完为止。此法适用于既要留针又要施灸的情况。

2、适应证

(1)保健美容

①脾肾阳虚表现为面色晄白,皮肤干枯,精神不振,形体消瘦或肥胖,形寒怕冷,经常腹泻,小便清长。

②气血虚弱表现为:面色萎黄,皮肤干枯,口唇色淡,头晕心悸失眠,毛发稀疏,形体消瘦。以上均可以在美容按摩的同时施灸。

(2)养生保健:常灸大椎、气海、关元、足三里等穴位,可以鼓舞正气,增强抗病能力,改善体质。

(3)美容疾病之属于阳虚、气血虚弱者均可考虑。

3、注意事项

(1)顺序:一般先灸上部、背部,后灸下部、腹部;先灸头身,后灸四肢。

(2)注意安全,谨防烧损皮肤衣物。

(3)凡实证、热证以及阴虚内热者不宜灸法。

(4)面部五官尽量不用灸法。






(七)拔罐法

拔罐法利用各种筒罐,并采用各种方法排除筒罐中的空气,形成负压后吸附于体表腧穴,使被拔部位出现瘀血充血现象,以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拔罐法常和针灸、推拿、刮痧、药物等疗法配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1、拔罐方法

(1)罐具:常用的有竹罐、玻璃罐、可调式磁疗拔罐。

(2)拔法

火罐法:利用燃烧,排去空气,在罐内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上。用镊子捏住酒精棉球(酒清不宜多,防止滴下)将其点燃,伸进罐内并停留一下,然后抽出,迅速将罐按罩在穴位上即可吸住。

抽气法:用可调式磁疗拔罐器,无须点火排气,旋转罐外的旋罩,即可形成负压,并可根据病情需要调节负压大小。

(3)罐法

闪罐:罐子吸上后,立即拔掉,反复吸拔多次,直至皮肤潮红。多用于体质虚弱者或虚证的病人。

留罐:罐子吸上后,留置5~10分钟。此法最为常用。

走罐:一般用于面积大、肌肉丰厚的部位,如腰背、大腿等。须选用口径较大的罐子,罐口要求平滑。先在罐口涂上润滑油脂,将罐吸上后,以手握住罐底,稍微倾斜,即后半边着力,前半边提起,慢慢向前推动,上下或左右来回推动几次,直至皮肤潮红。

(4)起罐:火罐在起罐时应一手按在罐边的肌肉上,另一手拿住罐子稍向一边倾斜,使罐口进入空气。切忌暴力硬拔或快猛倾斜罐子,造成皮肤与肌肉的损伤或疼痛。

2、适应证?拔罐具有活血化瘀、温经通络的作用。适用于因为瘀血、阳虚、经络不通所引起的一系和美容密切相关的疾病,如月经不调、带下病、面瘫、荨麻疹等。

3、注意事项

(1)不宜在血管浅显处、二阴、心前区、鼻、眼、乳头、皮肤细腻处、皮肤破损处拔罐。切忌在颈部两侧拔罐。

(2)过度体虚、过度疲劳、饥饿或剧烈运动后不宜拔罐。

(3)血液病、有出血倾向者不宜拔罐。



二、推?拿

推拿也叫“按摩”,是经络美容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通过一定的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经张循行部位或穴位,以调节脏腑、气血、阴阳的失调或改善局部皮肤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最终起到调形、养神、治病的美容目的。中医美容的经络按摩手法的幅度力度以轻灵、活巧、柔和见长。以下介绍几种美容按摩常用手法,但在实际应用时,较少单独使用某一种方法,而是多种方法结合在一起用。

(一)一指禅法(点法)

1、动作要领?用大拇指指端、螺纹面或偏峰着力于一定的穴位上,腕部放松、沉肩、垂肘、悬腕、肘关节略低于手腕,以肘部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部和拇指关节。腕部摆动时尺侧要略低于桡侧,使“力”持续作用于穴位上。动作要均匀灵活。摆动频率每分钟120~160次。

2、适用范围?本法接触面积小,但深透度大,适用于全身各个部位的穴位,尤其是头面、胸腹、四肢等。

(二)揉?法

1、动作要领

(1)掌揉法:用手掌大鱼际或掌根吸定于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腕部放松,以肘部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部作轻柔和缓的摆动。

(2)指揉法:用手指螺纹面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腕部放松,以肘部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部和手指作轻柔缓和的摆动。频率为每分钟120~160次。

2、适用范围?本法轻柔缓和,刺激量小,适用于全身各部。腹部、面部、手部、脚部以及循经按摩时常用。

(三)摩 法

1、动作要领

(1)掌摩法:用掌面随着于一定的部位上,以腕关节为中心,连同前臂作节律性的环旋运动。

(2)指摩法:用食、中、无名指(在面部只用中指和无名指即可)附着于一定的部位上,以腕关节为中心,连同掌、指作节律性环旋运动。频率为每分钟120次左右。

2、适用范围?本法轻柔缓和,是胸腹、胁肋部、面部以及循经按摩的常用手法。

(四)擦?法

1、动作要领?用手掌的大鱼际、掌根或小鱼际附着在一定的部位,进行直线来回摩擦(脚部、手部、循经按摩时可以只用中指或拇指指腹)。操作时腕关节要伸直,使前臂与手掌接近相平。手指自然伸开,以肩关节为支点,上臂主动,带动手掌作前后或上下往返移动,压力不宜大,推动的幅度要大。频率每分钟为100~120次。

2、适用范围?本法是一种柔和温热的刺激法,具有通经活血,健脾和胃的作用,尤其以活血祛瘀作用更强。常用于背部、胸腹部、循经、脚部、手部的按摩。

(五)推?法

1、动作要领?用指、掌着力于一定的部位上进行单方向的直线运动。用力要稳,速度要缓慢而均匀。

2、适用范围?可以在人体的各部使用,具有促进血液循环,舒筋活络的作用。常用于背部、脚部、手部、循经按摩等。

(六)抹?法

1、动作要领?用拇指指腹或指端按压在穴位上,紧贴皮肤,不可移动,用力要由轻到重,切忌用暴力猛然按压。

2、适用范围?按法常和揉法结合使用,组成揉按复合手法。适用于全身各个部位的按摩。具有放松肌肉,活血通络的作用。

(七)捏?法

1、动作要领?用大拇指与食指、中指捏住一定的部位,相对用力挤压。挤压要循序而下,均匀而有节律性。

2、适用范围:本法适用于头部、颈项部、四肢以及背脊的按摩。

(八)拿?法

1、动作要领?捏而提起谓之拿。用大拇指和食指、中指作相对用力(如在面部则用拇指和中指),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进行节律性的提捏。用力要由轻而重、缓和连贯(图28)。

2、适用范围?常配合其他手法用于面部、颈项部、四肢的按摩。

(九)拍?法

1、动作要领?手指自然并拢,掌指关节微屈,形成虚掌。用虚掌平稳而有节奏地拍打一定部位。

2、适用范围:适用于肩背、面部、循经按摩。

(十)击?法

1、动作要领

(1)掌击法:手指自然松开,腕伸直,用掌根叩击体表。

(2)小鱼际击:用小鱼际叩击体表。

(3)指尖击法:用指端轻轻打击体表,如雨点下落。

击法(图29)用力要快速而短暂,垂直叩击体表,动作要均匀而有节奏。

2、适用范围?掌击法适用于头顶、腰背、四肢;小鱼际法适用颈项部、腰背、四肢;指尖击法适用于头部、面部。

(十一)弹?法

1、动作要领?用一手指指腹紧压住另一手指的指甲,用力弹出,连续弹击一定部位(图30)。用力要均匀。频率为每分钟120~160次。

2、适用范围?以头面部最为常用。

三、刮?痧

刮痧法就是利用边缘滑润的物体(即刮具),或手指,在人体体表特定部位如皮部、经络循行、穴位等,施以反复的刮拭、捏提、揪挤等手法,使皮肤出现局部潮红、紫红或紫黑色瘀斑、或小点状紫红色疹子(痧痕或出疹),以达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扶正祛邪、排泄病毒、开窍醒神、驱除疾病的一种物理性外治疗法。

(一)作用机制

刮痧可以刺激皮部、经络、穴位等特定部位,使皮下充血,毛细血管扩张,汗腺开泄,汗出通畅,秽浊的邪气由体内宣泄,把阻滞经络的病邪排除体外,使病变的脏腑、组织、器官得到充分营养,促进新陈代谢,气血畅达,使全身阴阳平衡,脏腑功能恢复协调。

(二)刮具与刮法

1、常用刮具?目前医疗部门常用的刮具是动物角质刮板,如羚羊角、水牛角等,尤以水牛角常用,有市售成品。具体规格要根据刮拭的部位,制成不同的边和弧度以及不同的厚薄、大小不一的刮板。在刮痧时,术者右手持刮板,在特定的部位上,边蘸介质、边刮抹,至皮肤出现“痧痕”为度。

刮具的长边用于人体的平坦部位,大小圆角用于人体凹陷部位。

用手指代刮具。手指相对用力,做捏、挤、提、点、按等动作也是一种刮痧方式。撮痧法常用。

此外。还有木质、竹质、硬币等也可以作为刮具。

2、介质?在进行刮痧时,要选用介质作润滑剂。一则利于操作;二则避免伤及皮肤;三则或用药物介质,还可以增加疗效。

(1)液体:水如蒸馏水、凉开水;植物油如香油等。

(2)固体:常用的有凡士林、面霜、板油等。

(3)药剂:根据病情可以选用一些中草药如当归、红花、川芎、桃仁、乳香、没药等制成油剂,具有活血化瘀之功。现有市售的刮痧油。

3、美容常用刮法

(1)刮痧法:是最常用的方法。用上述刮具在人体相应部位刮动,使皮肤出现痧痕。要按顺序刮。用力要均匀,根据病人的感觉随时调整力度。一般采用腕力。

先让病人取相应的体位。以刮背部为例,嘱患者取俯伏坐位(即作后双手俯伏在桌面上),背对术者,术者先用热毛巾擦洗病人施术部位的皮肤,然后均匀地涂抹上介质,再以右手持刮板,先在颈项正中(凹陷处)刮抹,刮出一道长形“痧痕”。然后再让病人取俯卧位,在脊柱正中刮一道(如瘦弱可以刮其两旁)。再在左肩胛下左右背第7—9肋间隙处各刮一道,刮出痧痕为止。刮痧法多用于经络、皮部等。

(2)摄痧法:术者五指屈曲,以食指、中指的第2指节对准撮痧部位,对抗用力提拧患者表皮(两指用力夹紧并提起)提至最高处,两指同时带动夹起之皮肤一同旋转,然后松开,使皮肤恢复原状。如此一提一放,反复进行。此时以能够听到皮肤的弹响,连连发出“吧吧”声响为最佳。在同一部位可连续操作6~7次至出现痧痕。此法多选择在腧穴上,具有通经活络、活血止痛、调和阴阳、引血下行的功效。

(三)操作方法

1、术前淮备

(1)放松:术前令患者休息10分钟左右,做到身心放松。

(2)消毒:施术部位用热毛巾擦洗干净,再进行常规消毒。刮具要用酒精消毒。

(3)体位:根据治疗部位采取舒适的体位,并尽量暴露于外。当病人疲劳时应,可以让其做完一种体位的刮痧后,休息数分钟后再进行刮治。

(4)选穴:选准穴位或经络、皮部。不过,因刮痧的面积宽,不至于像针灸时要求的那么严,而是经、穴不离面,在其中即可。但是也不能离之过偏。

2、操作方法与要求

(1)以右手拿刮具,灵活地运用腕力和臂力,切忌蛮力。刮具的钝缘于皮肤之间的角度以45度为宜,不可呈推、削之势。

(2)刮治时用力要均匀、适中,由轻到重(不可忽轻忽重),以能忍受为度。刮拭面尽量拉长。

(3)刮痧时要顺着一个方向刮,不要来回刮,皮下出现微紫红或紫黑痧点、斑块即可。

(4)对于疾病的治疗一般都要一边蘸取介质,一边刮拭,边蘸边刮,直至出现痧痕。一般刮处皮肤呈现紫黑色时为病重,应多刮;如刮处皮肤鲜红或不易刮出痧痕为病轻,应少刮。初次刮痧,不可强求出痧,不明显也可以。

(5)保健辞痧多轻刮,可以不用介质。

(6)一般刮治数分钟后,凡有病源之处,其体表受刮拭皮肤会出现痧痕,痧痕一般3—7天后才会消失。有痛感无痧痕则无病灶。

在刮治2、3天内刮拭部位仍会有痛感,这是正常反应。

(7)治疗完毕之后,让病人休息一会儿,再饮用一些白开水,即会感到异常轻松和舒畅。

3、刮痧的顺序与方向

(1)刮拭顺序:刮拭经络腧穴的一般顺序是:从上到下、由内到外、从左到右。

(2)刮拭方向:应反复按同一方向刮拭,不要来回刮拭。同一方向是:由上而下、由内到外、由左到右。

4、刮痧时间与疗程:一般每个部位刮拭20次左右,刺激强度由弱到重,以病人能忍受为度。时间以20~25分钟为宜,至皮肤出现痧痕为止。初次治疗时间不宜长,手法不宜重。刮痧疗法是中病即止。如果病未愈,第2次应间隔5~7天或皮肤无痛感时再刮痧,直到刮拭处清平无斑块。通常连续治疗7~10次为1个疗程,间隔10天再进行下一个疗程。


二、推?拿

推拿也叫“按摩”,是经络美容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通过一定的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经张循行部位或穴位,以调节脏腑、气血、阴阳的失调或改善局部皮肤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最终起到调形、养神、治病的美容目的。中医美容的经络按摩手法的幅度力度以轻灵、活巧、柔和见长。以下介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