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爱从不卑微-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天,清晨4点多电话铃响,我刚回家,匆忙冲出浴室接电话,是永和的警局打来,问我认不认识吴敏,又问我和他是什么关系。
我——答完后,对方略顿了一下说:“吴先生3点多在福和桥上出了车祸,已经过世了……”要我转告家人,早上6点去台大医院认尸。
我永远忘不了,当时母亲、姐姐都在日本,只有我和干爹,手牵着手到了台大,在太平间,见到他,一点也没损伤的外观,甚至还是英俊潇洒的面孔。
你真会开玩笑,爸爸,你真顽皮,爸爸。
那阵子我不能吃,不能睡,我把赚来的钱买了一大堆莲花座,拼命烧,烧给我父亲。
不再吃苦了,到了那里,不要再老是为了朋友两肋插刀,不要,不要再骑摩托车了。
我发誓,这一生,我不再怀疑人,不要再后悔,我要尽量去爱,即使对方对我再坏,我也不要遗憾,我要对任何人好。
我叫“伊能静”很多人知道,这名字带给我成就、事业、流言,当然也有朋友、感情。
但我还有一个名字叫“吴静怡”,却什么人知道。
(本文作者:伊能静)
第三章压在箱底的录取通知书
在箱子最底下有一个塑料包,我打开塑料包,顿时惊呆了——一张鲜红的“大学录取通知书”赫然呈现在我的眼前!
30年前,我出生在冀东的一个小山村。由于家境贫穷,童年的我生活一直很灰暗,疾病与饥饿始终伴随着我的成长。我的哥哥仅比我大一岁,长得和我一样瘦小枯干,穿得和我一样破衣烂衫。因为是哥哥,所以他处处疼爱我,照顾我,有好吃的都主动让着我。
1977年夏,我们哥俩一块儿到村里的小学读书。在学校我们学习都很努力,成绩也很好,一直是班里数一数二的尖子生。初中毕业后,我和哥哥一同考上了县一中,但哥哥却自愿放弃了到县城读高中的机会,迈进了与初中只有一墙之隔的镇办高中,以便能够挤出时间来帮父母干农活、料理家务。
每当周末回家,我们兄弟俩相聚,我都会兴高采烈地向哥哥炫耀自己那并不很优异的学习成绩。哥哥总是微笑着听我讲完,有时拍拍我的肩膀给我鼓劲:“继续努力!”然而当我问起他在校的成绩时,他却摇着头淡淡地说:“一般。”
高中毕业那年,我和哥哥一同参加了高考。成绩公布后,我勉勉强强地考入了省城的一所高校,成了乡里为数不多的几名大学生之一。这足足让我风光了一时,亲友们都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我也开始飘飘然。而哥哥却懊丧地宣布自己名落孙山,从此回到家里同父母一起下地种田。第二年他独自一人背着行囊到省城打工,挣钱供我上学,并且还要偿还家里前些年欠下的一大笔债。
哥哥打工的那家私人小厂离我们学校很近,起初他经常去学校看我,顺便给我送生活费。但这却让我很是难堪,因为我不想让同学们知道那个穿着一身脏兮兮的工作服,头发乱糟糟,脸颊瘦削的年轻人就是我哥哥。更何况我那时正在追求班里一个女孩,她的家境颇好,父母都是干部。我对她讲,我的父亲是个乡长,哥哥是乡里的办事员。那天我婉转地告诉哥哥以后别再来找我,钱可通过邮局寄送。哥哥很快就明白了我的意思,以后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会收到附近一家邮局寄来的汇款单,而当室友们问起汇款人是谁时,我就告诉他们是我在省城的一个亲戚。
大学毕业后,我回到了家乡所在的海滨小城,并靠自己的文凭谋了一份颇为清闲的工作,不久又娶了一位科长的女儿为妻。然而哥哥依旧是孤身一人,家境的贫穷掩盖了哥哥的善良。有时我就想:如果哥哥当初也能够努力学习,那么他今天就可能和我一样坐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住进整洁干净的寓所里,并且还可以娶到一个容貌不错的女子为妻。
去年春节放假,我携妻带子一起回老家过年,见到了哥哥。此时哥哥已经放弃了打工生涯,回到家里安分守已地种地、搞养殖,30岁刚出头的哥哥看上去很是苍老,原本瘦削的脸颊已满是皱纹。母亲欣喜地告诉我,邻村一个离过婚的女人已经同意嫁给哥哥,条件是要带一个6岁的小女孩过来。我心里顿时一阵难过,哥哥的命真苦,竟落到了这般地步。
春节过后,我和妻要回城里上班。临行的前一天晚上,儿子偷偷溜进了哥哥的房间,想搜寻有没有好玩儿的乡下东西带回去向城里的小朋友炫耀。最后他在床底下发现了一个木箱子,由于自己拖不动,便把我也拉进了哥哥的房间。我从床下拖出箱子,犹豫了片刻然后打开了,见里面全都是哥哥上学时用过的各种书籍,以及他念高中时得的奖状、三好学生证书等物。在箱子最底下有一个塑料包,我打开塑料包,顿时惊呆了——一张鲜红的“大学录取通知书”赫然呈现在我的眼前!
这时我似乎觉得身后有人,猛一回头,见哥哥正木然地站在我身后。内疚、惭愧、感激一下全都涌上我心头,交汇成巨大的洪流,海潮般地冲击着我的身躯。我“扑通”一声跪倒在哥哥面前,泪如雨下……
善良的哥哥,竟不惜放弃到名牌大学就读的机会,而成全了我这自命不凡的弟弟!
(本文作者:刘汉良)
第三章幸福的禅机
幸福可能是一则奋斗成功的故事,可能是一份众人艳羡的工作,也可能是一个恩爱亲密的家庭。而幸福的禅机,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悄悄蕴含在生活的最深处,等着我们悉心领悟和品味。
同学聚会,在酒桌上,谈起毕业后的生活经历。
一位男生啜了一小口酒。他从跨出校门那天起,只身到南方一家私营企业去打工,因为他勤奋聪明,又肯于钻研,被老板委以重任,身兼生产、采购、销售数职。但数年以后,单位陷入困境,他决定另起炉灶,毅然离开,开创自己的天地。在他的苦心经营之下,新公司的业绩不断上升,形势日益好转,现在,他已拥有私人轿车、别墅,还有一位漂亮的娇妻。
的确,这次聚会,他无偿地安排我们住在这座城市最好的酒店,这顿晚餐,他包下一艘小客轮,泛舟湖上,开怀畅饮。我们从他浑身上下穿戴的品牌,就可以看出他的时尚与新潮。这是一个成功的开拓者,我们纷纷举杯,向他表示祝贺。
一位女士站起来。原先,她进入一家国有企业,但是好景不长,单位的效益每况愈下,与许多工友一样,她下岗了。但她找到了一个白马王子,王子没有令人向往的官职,也没有太多的物质积累,只有一颗善解人意的心。白马王子自己兼着几份工作,起早贪黑,让她呆在家里(反正已经失业),她拒绝了,自己四处找工作,谋求新的职业。终于,她的善良与诚实感动了一家外企公司的老总,她留了下来,并且有了一份固定的薪水。她欣慰地说,我的成功在于组建了一个美满的家庭,虽然生活平平淡淡,但我没有成为笼中的金丝雀,除了相夫教子,我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了。他的先生坐在她旁边,憨厚而腼腆地笑着,我们向她投去敬佩的一瞥。
坐在我身边的一位男生,猛吸一口烟,说,我是个一点也不成功的人。妻子早在几年前就开始生病,起先是淋巴发炎,全身的淋巴疯长,医生说,她最多只有几个月的存活期了。他不信,带着妻子四处求医,终于找到一家特色门诊,从死亡线上将妻子夺了回来。然而在去年,他妻子又患上了骨结核,他放弃了工作,拿出所有的存款,背负着已不能行走的妻子,又踏上了漫长的求医路。说着说着,他凝重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笑容,因为做过手术后,他的妻子现在可以丢掉双拐,像蹒跚学步的孩子一样,独立走路了。十年的风霜,他的脸变得莫名的黑,也显得有些苍老。他的妻子依偎在他身旁,带着愧疚,可是她的眼眶里,却闪烁着快乐的泪光。许久,有曾有人说话,忽地,船舱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三个同学都是幸福的。幸福可能是一则奋斗成功的故事,可能是一份众人艳羡的工作,也可能是一个恩爱亲密的家庭。不同的理解,就会感觉出不同的幸福。而幸福的禅机,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悄悄蕴含在生活的最深处,等着我们悉心领悟和品味。
(本文作者:金鑫)
第三章打工的父亲
终日与庄稼为伴的父亲背着沉甸甸的心愿,走出家门,用廉价的汗水支付人生。他结合一生的体验对我说:做人不能穷,穷了就有人糟蹋你……谁说这不是事实上的真理。
那天在无锡街头,眼中突然间闯进一位衣衫破旧背着蛇皮袋招摇过市的乡下老人。他小心翼翼地避闪着迎面而来的人和车,神色惶急,步履匆匆。就想起此刻正在上海打工的父亲。他在那里是怎样一个情形?
我决定去看看他老人家。地址是辗转才丁听来的。靠多年走南闯北积累下的经验,顺利到达上海南汇县。又沿途找寻一个叫坦北的村子,逢人就打听此处可有一班安徽人。走了许多弯路,不经意地看了看路旁的一个工地,竟发现熟悉的故乡人。急切切地奔至,问:我大大呢?父亲闻声而出,讶异地说:你怎么来了?一时间也没有别的话说。一个是须发皆花的垂老之人,一个是曾经沧桑的少年后生,一对在异地谋生的父子一旦相逢,该有多少难言的滋味。
父亲问我到这里来干什么,我不好意思说是专程来看他的——活得够累的人哪有这么多的儿女情长,只说:来玩玩罢了。又问我许多情况,只得把一年来所遭受的诸种挫折——票告。父亲摇头沉吟,说:老是这样子怎么行呢,要想法子呀……父亲并未停下手中的活,而他的乎在昨天受了伤,还缠着绷带。我望着他那黑瘦的脸,又见几道陌生的皱纹,心里感到更难过。我甚至有理由流泪。五十多岁的人了,可以说已经过了大半辈子,该是享晚年的时候。可父亲无缘享受,眼见家道中落,而旁人又如日中天,怎甘平静?于是,终日与庄稼为伴的父亲背着沉甸甸的心愿,走出家门,用廉价的汗水支付人生。他结合一生的体验对我说:做人不能穷,穷了就有人糟蹋你……谁说这不是事实上的真理。
这天晚上,我与父亲同睡地铺。父亲因我的到来而无法平静,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他在想些什么呢?半夜里,迷迷糊糊听到累后的呻吟、阵发的咳嗽,一下子就醒了。黑夜里睁开眼睛,看到的还是黑夜。
第二天,准备回无锡,父亲从裤腰袋里掏出两百元给我,接在手中,有浓重汗味。我愧得真想对他跪下来。
京沪车中,铿锵的车轮碾过曾经的日子。我想我不能消沉,应该像父亲那样积极入世,争取命运。也许前面依然是一如既往的甘苦生活,但囚努力过,也就无话可说。
(本文作者:王洁明)
第三章做个快乐的读书人——给女儿的一封信
书虽然不会动,像是“死的”,但是里面的学问是“活的”。那活的学问又好像种子,你必须把它拿出来,播到土壤里,每天浇灌,常常施肥,才能长出果实。
今天下午,你去上中文课之前,我看见你不断地翻书,一边翻,一边数,然后得意地说你这个礼拜读了两千多页的课外书,一定能得奖了。
过去的两个礼拜,爸爸也确实看见你每天才吃完饭,就抱着书看,爸爸还好几次对你说:“刚吃完饭,应该休息休息,让血液去肠胃里工作。如果急着看书,血都跑到脑里去了,会消化不良。而且刚吃饱比较糊涂,读书的效果也不好。”
只是不管爸爸怎么说,你都不听,才把书放下几分钟,跟着又拿起来。你读书的样子好像打仗似的,好快好快地翻,读完的时候还大大喘口气:“哇,我又读了一本。”
现在,爸爸终于搞懂了。原来你们中文班上有读书比赛,每个礼拜统计,看谁读得多。
爸爸不反对这种比赛,它确实鼓励小朋友读不少中文书。只是,爸爸也怀疑你到底能记住多少,又读懂了多少。
如果你只是匆匆忙忙地翻过去,既不能咀嚼书里的意思,又不能欣赏美丽的插图,甚至不能享受那些故事,获得读书的乐趣——
你读得再多,又有什么意义呢?
还记不记得两三年前,有一次爸爸妈妈带你去自然历史博物馆,进门时,有人发个小本子给你,说“欢迎参加发现之旅”。
原来他们在博物馆各个角落,设立了许多站。每到一站就可以盖个章。一整本都盖满章的小朋友,则能得到一份小奖品。
爸爸也非常欣赏博物馆的美意,知道他们希望借着这个方法,使小朋友能到每个展览室去参观。
只是,那天没见到几个细细参观的小朋友,倒是见到不少家长,疲于奔命地跟着孩子跑来跑去——包括你的爸爸妈妈在内。
你也得到一份奖品。但你想想,我们去博物馆那么多次,你那次是不是最累,却最没看到什么东西?
读书就跟到博物馆一样。你可以“精读”,从头到尾只待在一间展览室里,研究一两样东西;你也可以“浏览”,到处走走,遇到感兴趣的,就多读一下展品的说明。
读书也可以像是参加“发现之旅”的比赛。大家拼命读,拼命冲,比谁读得多,谁考得好。只是到头来,很可能没见到多少,没学到多少,徒然得个虚名,却浪费了时间又搞坏了身体。
在这儿爸爸要告诉你两句孔子说过的话——
孔子说:“把已经学过的东西,常常拿出来温习,不是很喜悦的事吗?”(语译)
孔子又说:“只知道学习,却不进行思索,到头来等于白学;只靠思索却不去学习,则变得危险了。”(译意)
在孔子的这两句话里提到了三个词,也就是“学”、“习”、“思”。
“学”是指“学新的东西”。
“习”是讲“温习”,也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