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4287-大突破-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说中央有关单位还准备合作编辑七大历史文献集,提供更为详尽的档案材料。党史研究者们都在盼望着。这里提出一点希望,就是在这个文献集中,最好能同时收录《论联合政府》的两个版本,一个是当时(七大时)公开发表的版本,一个是建国以后(1953年)出版《毛泽东选集》第三卷时经过稍许删改的版本。两个版本都是正式的、重要的版本。从研究历史来说,不可以偏废。因为前者反映七大时历史的准确面貌,后者反映修订《毛泽东选集》时的思考。在何时,在何种背景下,基于何种考虑,作了何种修改,这本身已经成为历史,已经是历史研究的课题。”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前副院长于光远于1996年在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书中对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给予很高评价,认为这是从中国特色出发的一个创造。于光远仔细考证了《论联合政府》两个不同版本之后说:“不论这种修改后的内容比原来的内容是否更正确,但《论联合政府》是党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的重要文献,随便修改,这是完全不应该的。《毛泽东选集》的编者这么做,使得人们很难完全根据它来研究历史,而必须去做考证,而这种考证并不是很容易做到的。”他还说:“七大时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认识比起写《新民主主义论》时更进一步。这种进步表现在1953年出版的《毛泽东选集》里《论联合政府》的文字不如表现在1945年     
    5月2日发表的《论联合政府》文字中的,表现在1945年5月 2日发表的《论联合政府》文字中的不如在口头上讲的。”① 龚育之在《关于七大的文献和回忆》这篇文章中还提到:“前不久,报刊上宣传某地‘发现’了《论联合政府》的一个未曾见过的珍贵版本,其中有些今天看来很有启发的话(例如,发展工业需要大批资本,在服从中国法令,有益中国经济的条件下,外国投资是我们所欢迎的,外国投资的容纳量将是非常广大的等等),是现行版本中没有的。这其实就是当时公开发表,直到《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出版前广泛发行的版本。在今天的历史文献中集中收录这个(和这类)版本,人们就不至于把它当作‘珍本’来‘发现’了。”     
    这样看来,毛泽东在七大的报告中实际上是讲了两个“广大”。一是中国私人资本要有一个广大的发展,再一个就是中国需要广大的外国投资。今天,不少人惋惜慨叹:当初如果按照这两个“广大”的路子,多干一个时期新民主主义,中国也许会发展得更快一些。


私营经济何处去 七年偃旗息鼓刘少奇天津破冰行 (1)

    不论从建设新民主主义的探索来看,还是从中国私营经济五十几年起伏跌宕的历史图画来看,刘少奇1949年4月天津之行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时至今日,它的立意和构图还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     
    刘少奇去天津之前,华北生产形势很是逼人。     
    1949年1月15日,解放军攻占天津。私营老板或者关门不干,或者准备逃跑。原来,天津军管会、市政府成立之后,没人理会私营老板。既不接见,也不谈话,更谈不上帮他们。有些领导人认为,如果与资本家接触,就是“立场不稳”。《天津日报》天天说工人怎么怎么好,说到私营老板,都是罪恶。有些工会一个劲儿教育工人用各种招数跟私营老板斗。有些不懂政策的军管会成员还鼓动工人说,在城里斗资本家跟在农村斗地主一样,分光资本家的工厂和财产。私营老板跟国营公司打交道,不仅不赚钱,反而赔钱。比如,当时天津有一个私营久大盐业公司,把盐运到山东临清去卖。临清的国营贸易公司看到来了一个私营公司,就想法子整他。国营贸易公司故意把盐的价格猛地一跌,迫使久大公司大赔本。类似事情接连发生,弄得天津私营老板叫苦不迭。     
    其实,北平、天津接管不久,当时的中共中央华北局书记薄一波就给中央写了一个《平、津财经情况报告》,谈到当时两市每月要补贴15亿元人民币(旧币)。由于不开工,天津有上百万人生活无着,北平更多。1949年4月,薄一波又向毛泽东写报告,详细列举平、津生产中的问题,除了城乡交换阻隔、外贸断绝、原料匮乏、产品滞销、通货膨胀之外,未能处理好公私及劳资关系也是突出问题。于是,毛泽东委托刘少奇去天津解决问题。刘少奇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     
    刘少奇4月10日抵津,5月12日回北平。一个多月的时间,仆仆奔走,多次讲话,并与干部、工人、职员座谈,最引人注目的是主持召开了私营企业主座谈会。     
    他在讲话中说,民族资产阶级还不是我们今天的斗争对象,“如果当作斗争对象,则是犯了错误……这错误是路线错误”。他还说,“资本家在生产方面占有很高的地位,”保护他们,“实际上就是保护生产”。“天津的工商业将近有4万家,光是搞生产的——工业企业就有上万家,有好几十万工人……社会上的很多必需品,吃的、穿的、用的、鞋子、袜子、牙刷、牙粉……要他们供给。他们是社会上的一个很大的生产力,这个生产力是很重要的,今天没有他们还不行。”他认为毛泽东提出的16字城市政策很好:“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①     
    刘少奇着重批评了“左”的情绪和做法。他说,进城了,敌人看不见了,就把眼睛盯准“大肚皮”资本家。把子弹朝他们打来,像农村分田地一样,要分工厂、汽车、洋房、机器;或向他们提出过高的工资要求;或强令资本家不准辞退工人;或在报纸上只说资本家的坏,不说他们的好;干部、工人不敢接触资本家,否则就是立场不稳。总之,只强调斗争的一面,不强调联合和利用,以利于发展生产的一面。这是一种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的行为。他强调说:“在新民主主义的经济下,在劳资两利的条件下,让资本家存在和发展几十年,这样做,对工人阶级的好处多,坏处少。”①     
    在与私营企业主座谈中,针对他们害怕被称为“剥削者”的问题,刘少奇说了一番后来引起争议的话,可谓“冒天下之大不韪”。他说,现在有很多失业工人要求资本家复工,也就是要求你们剥削他们一下。“就是说你收他们做工,给工资,剥削他们,他们倒有工作可做,不失业了”。刘少奇指着东亚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宋斐卿说:“你现在只剥削一千多工人,如果你能剥削两千甚至两万工人那就更好。现在的工人是有人剥削比没人剥削好,没人剥削他更痛苦。有人剥削他虽然痛苦,但总比较好一点,不会失业,有饭吃,虽然只能吃半饱,但总比没有饭吃好。”又对启新洋灰公司总经理周叔彛担骸澳隳芸谒母觥⒌谖甯觥⒌诹龉こФ陨缁岣泻么Γ途驮酱蟆!币蛭澳忝前压こЫㄆ鹄矗萌Π压こЧ芎茫陨缁嵘Φ奶岣呤怯泄偷摹薄W苤敖裉煸谥泄亲时炯医⒐ǖ氖焙颍泄淖什准恫皇抢夏甑摹⒏嗟摹⒎炊模乔嗄晔贝鼓芄环⒄埂!薄    
    私营企业主最害怕搞社会主义,有人问:“社会主义是不是可以不搞? ”     
    刘少奇说:“社会主义一定要搞,不搞不行。”     
    有人问:“怎样搞法?”     
    刘少奇说:“马克思列宁的书上说,搞社会主义,就一定要打倒资产阶级,革资产阶级的命。将来中国搞社会主义,可以不革你们的命,可以经过新民主主义的发展,用和平的办法走到社会主义。”     
    又有人问:“具体怎么个搞法?”     
    刘少奇说:“那很难讲,那是十年、十几年以后的事情。一定要具体讲,那我举宋斐卿先生为例。他工厂管理得很好,20年后,他已发展到8个工厂。我们搞社会主义,就要把这8个工厂收归国有,由国家来办。只要你不反动,这8个工厂还叫你当厂长。因为你工厂管得好,很能干,国家还可以再给你管8个工厂,让你管16个厂子,那时候,你的薪水还要增加,你干不干?”     
    宋斐卿高兴地说:“我为什么不干呢?”     
    刘少奇说:“这就叫和平转变。”①     
    座谈会之后,私营老板兴奋地说,从前共产党的底一点也摸不到,现在摸到一点底了。     
    4月30日,宋斐卿提笔给刘少奇写了一封信,信中说:     
    阁下惠临训话后,全厂职工对于政府之工业政策有了新的了解及新的希望与新的生命,至为愉快,因此已决定每人皆尽最大之努力以完成此伟大为人群服务之使命,而副政府及阁下关垂训示之至意。今将敝厂决定发展之计划奉陈如后:一、敝麻厂决于最近期内加开夜班。二、敝毛厂决再添购原毛增加生产。三、敝化学厂虽已停工将近一年,今已计划即行开工。四、敝公司并正筹划再开设麻袋第二厂,以增加生产。以上各项知关廑住,谨先将此概要奉闻,以后进行至何程度,亦必随时报告,聆受指导也。②     
    这封信真切反映出刘少奇天津讲话的积极效果。


私营经济何处去 七年偃旗息鼓刘少奇天津破冰行 (2)

    直到1950年,刘少奇同安子文等人谈话时还说,现在剥削是救人,不准剥削是教条主义,现在必须剥削,要欢迎剥削。工人要求资本家剥削,不剥削就不能生活。今年关内难民到关外去,要东北的富农剥削他,他就谢天谢地。     
    刘少奇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这样不厌其烦地鼓励剥削,当然经过慎重考虑。他的意思,是不能不分时间、地点、条件,抽象地反对一切资本主义的东西。这是刘少奇对于剥削的历史辩证解读。《人民日报》1949年7月4日发表文章说:“刘少奇同志在津召集资本家谈话,透辟地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关于发展生产的政策,使资本家更明确地认识劳资关系,消除或减少了疑虑,提高了经营情绪。同时职工会也对工人进行了较深入的教育,提高了工人的政治觉悟和政策水平,使他们认识到目前只有在劳资两利的方针下,积极发展生产,才能更好地改善生活。”     
    薄一波把刘少奇在天津的讲话向毛泽东作了汇报。毛泽东总的是肯定的,认为讲得好,只是觉得“剥削越多越好”的话,不一定这么讲。薄一波认为,刘少奇讲话的本意是要说明,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历史条件下,剥削难以避免。雇佣关系发展了,可以使更多工人就业,生产更多的产品。从这个意义上说,发展雇佣劳动是历史上一个进步。在当时如果过早消灭资本主义,消灭剥削,将导致生产被破坏,工人失业。     
    时隔不久,围绕刘少奇天津讲话,党内发生风波。先是,5月31日,刘少奇从天津回来之后为中央起草了《关于对民族资本家政策问题给东北局电》,批评东北局在这个问题上“左”的错误,指出:“这是一种实际上立即消灭资产阶级的倾向,实际工作中的‘左’倾冒险主义和错误路线,和党的方针政策是在根本上相违反的。”①     
    但是,当时的东北局书记、东北人民政府主席高岗非但不接受批评,还把刘少奇天津讲话抄出来四处散布,指责刘少奇鼓吹“剥削有功”,说刘少奇向资产阶级投降。     
    事情一直闹到1954年2月党的七届四中全会才算解决。这个会议揭露批评了高岗、饶漱石的问题与错误。     
    在会上,邓小平针对高岗的流言蜚语说:“对资产阶级问题,虽然我没有见到1949年初少奇同志在天津讲话的原文,但是据我所听到的,我认为少奇同志的那些讲话是根据党中央的精神来讲的。那些讲话对我们当时渡江南下解放全中国的时候不犯错误是起了很大很好的作用的。虽然在讲话当中个别词句有毛病,但主要是起了好作用的。当时的情况怎么样呢?那时天下还没有定,半个中国还未解放。我们刚进城,最怕的是‘左’,而当时又确实已经发生了‘左’     
    的倾向。在这种情况下,中央采取坚决的态度来纠正和防止‘左’的倾向,是完全正确的。我们渡江后,就是本着中央的精神,抱着宁右勿‘左’的态度去接管城市的,因为右充其量丧失几个月的时间,而‘左’就不晓得要受多大的损失,而且是难以纠正的。所以,我认为少奇同志的那个讲话主要是起了很好的作用的。”②     
    然而,在“文革”中,刘少奇被打翻在地,红卫兵把天津讲话又拿出来批判,重复着高岗的指责,这是后话了。


私营经济何处去 七年偃旗息鼓新中国第一个《私营企业暂行条例》(1)

    1950年12月31日是个寒冷的星期日。此刻,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冰天雪地的鸭绿江作战已经两个多月,坊间流行的电影是黑白片《赵一曼》。     
    当天的《人民日报》给全国私营老板带来了温暖。该报在第二版全文发表《私营企业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只用了不到三分之一的版面。     
    如此重要的文件,只有短短32条,计3000多字,可谓要言不烦。这种清新简约的风格,在案牍如山的今天实在是难得一见了。     
    这是中国共产党掌握政权之后,对私营经济颁布的第一个制度性法规,很有历史研究价值。这里只能提要钩玄,做一番简评,至于发掘深究,则要待有志者去探骊得珠了。     
    《条例》是政务院(即今国务院)于1950年12月29日第65次政务会议通过的。它表明在新民主主义框架下,私营经济获得了进一步明确的定位。     
    《条例》把私营企业定义为:“私人投资经营从事营利的各种经济事业”。《条例》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组织方式、核准登记办法、企业权责界定、盈余分配比例、安全卫生设备及职工福利、债务清算等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