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卓别林-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是1943年的冬天,他们在朋友哈里的帮助下,作着准备。哈里当时给赫斯
特报纸工作,他说与其受那些报纸围攻,还不如由他的同事写一篇反驳的专稿,
由赫斯特报纸发表。然后,哈里陪同他们驱车到加州的避寒胜地圣巴巴拉镇。卓
别林和乌娜在离这个镇15英里的一个宁静小村,举行婚礼。
    那天清晨8 点,他们悄悄到圣巴巴拉镇的镇公所去登记。哈里让乌娜先进办
公室,叫卓别林站在门外。因为管理婚姻登记的人如果知道两人中有一个是名人
的话,就会按一下装在桌子底下的暗钮,通知报社来人拍照、采写文章。那工作
人员记下了乌娜的姓名、年龄、住址等事项,然后问:“那么,新郎是谁呢?”
卓别林这才进去,那人一见:“啊,这真是意想不到呀!”
    哈里看见他一只手伸到桌子底下,就赶紧催他办证,尽管他磨磨蹭蹭,但到
底没有理由不发结婚许可证。
    卓别林他们一拿到证件,马上出去坐上汽车,这时记者们的汽车正驶进镇公
所。哈里驾车而去,记者们急忙倒车来追。就像警匪电影中的追车大战一样,汽
车飞驰过圣巴巴拉清晨冷清的街道,在路人惊愕的目光中,发出尖厉的声音冲来
拐去。最后,他们的车捉迷藏似的甩掉了记者的车,到了一个叫卡平特里亚的小
村,在小教堂里悄悄地举行了婚礼。
    尽管报纸还在攻击卓别林,但新闻界不知道他的踪影。因此卓别林和乌娜得
以平平静静地享受了2 个月的安宁,每天傍晚在村外的田野、草坡上散步。卓别
林因为被那么多人攻击,拍电影的事又成泡影,常愁闷不安,一有门铃声就惊跳
起来。乌娜为了排遣他的苦闷心情,常在壁炉边给他读一部19世纪的幽默言情小
说《特里尔比》,逗他高兴。
    度过了蜜月,他们回到了好莱坞,卓别林的朋友、时任美国最高法院的法官
墨菲透露给他一个信息:联邦政府里有个地位显赫的政客说,想“把卓别林关了
起来”。
    按说,巴莉为胎儿认父的事告卓别林属于民事案件,与政府无关。但在巴莉
把小孩生下来后,联邦政府就组织了大陪审团,向巴莉进行调查,目的是为了控
告卓别林。此事旷日持久,如果指控他的各款都被判有罪的话,卓别林将服刑20
年!
    等巴莉的孩子可以验血时,按双方律师的协议,卓别林、巴莉和她的婴儿在
一家私人医院里验了血。血型鉴定证明,卓别林不是婴孩的父亲,当他听到律师
告诉他这结果时,他激动得脱口而出说:“这可是善人自有善报!”
    这回,所有的报纸又大登要闻“血型鉴定,证明卓别林绝非生父!”“查尔
斯。卓别林被宣布无罪!”
    但政府当局仍旧起诉。开庭之前,卓别林压下烦躁的心情,回忆着与巴莉结
识以来的种种不正常的现象和其中的细节:一是他与乌娜有次在一家酒馆吃饭时,
看到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在那
    里,而一个叫蒂皮。格雷的人也在那里。此人给卓别林的印象是吊儿郎当、
咧嘴傻笑,像个反面人物,又爱在好莱坞的各种场合出现,卓别林把他看作是个
花花公子。当卓别林和乌娜吃完饭起身离开时,蒂皮。格雷刚好转过头,他装出
一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神气,咧嘴一笑。后来,卓别林明白了他那一笑所起的不
寻常的作用。
    二是一位素不相识的旧金山的天主教神父,寄来了一封信。说他获悉巴莉是
一个法西斯组织雇用的,他愿意从旧金山到洛杉矶来作证。而巴莉本人在血型鉴
定后也写了几封信来,对打扰了卓别林表示致歉,对卓别林的厚道慷慨表示致谢。
    开庭审判持续了几天,由于是政府提起控诉,巴莉的相识保罗。格蒂及两个
德国青年和另外几人也必须到庭。出庭审讯时,保罗被迫承认早已与巴莉相好,
并贴过她的钱。而在巴莉闯进卓别林家之前,她曾在那德国青年寓所鬼混了一晚,
德国青年不得不承认此事。这说明旧金山神父的信,并非空穴来风。卓别林的律
师又出示了巴莉的信件。卓别林为自己成了这一切肮脏龌龊事件的中心人物,愤
恨不已。
    后来,陪审团作出裁决。宣布之前,那个蒂皮。格雷从卓别林身边走过去时,
又咧开嘴神气活现地看了卓别林一眼。
    法官开始宣读陪审团拟的文件,最后他敲了3 下小木棰,大厅鸦雀无声。
    只听到他宣布:“查尔斯。卓别林,刑事案第337068号……有关第一款……
    现宣布无罪!“”有关第二款……现宣布无罪!“
    听众席上一片轰动,很多人越过栏杆,拥抱和亲吻卓别林,这是他没想到的。
而那个蒂皮。格雷脸上的奸笑不见了,咧开嘴呆了。
    已怀孕4 个月的乌娜,一直坐在贝弗利山庄的草地上,紧张地收听无线电电
台对审判过程的报道。听到这个消息时,一向冷静却担惊受怕的她昏了过去。
    结婚一年来,受尽了人间烦恼、精神折磨的卓别林,和乌娜离开洛杉矶赴纽
约。在赫德森河畔饶有田园风趣的奈亚克村,租了一所1780年造的可爱小屋休养
身心。
    乌娜表示,婚后无意继续当演员成明星,这使卓别林感到由衷的高兴,并十
分感激乌娜的决定。在经历了3 次婚姻挫折之后,他终于找到了一个理想的生活
伴侣,一个眷恋家庭的贤妻良母。他也常常怀着感情地想,电影界损失了一位富
于幽默感的优秀喜剧演员。
    第二十章《凡尔杜先生》引出轩然大波?
    第二次世界大战也胜利结束了,卓别林的生活重归正常。他放弃了摄制《梦
里人生》的计划,重新编写《凡尔杜先生》的剧本,同时,与他在受审时那些安
慰他的朋友们恢复了社交活动。
    他常应邀到友人家中或在自己家里,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马斯。曼、德国
多产作家福伊希特万格、奥地利作曲家舍恩伯格、英国作家赫胥黎夫妇(《天演
论》作者托马斯。赫胥黎之孙)、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和音乐家艾斯勒、美国作
家德莱塞、电影剧作家约翰。劳逊等聚会。德莱塞去世后,卓别林参加葬礼抬灵
柩,怀着对朋友的真诚朗诵故人的诗作。
    他总算拿下了《凡尔杜先生》的剧本,布莱希特翻阅了《凡尔杜先生》之后,
对卓别林如此评价这部作品:“哦,您写了一部有中国风味的电影剧本。”
    打官司并没有打掉他的事业心与意志力,剧本一共写了3 个年头,2 年时间。
但1947年拍摄时,只用了12周,打破了他的拍片记录,因为他想把损失的时间补
回来。
    剧本是正剧样式,背景在法国。写的是一个银行小职员凡尔杜先生,认真地
干了25年工作后,在经济萧条期间失了业。他妻子是个残废人,跟孩子住在乡下。
凡尔杜要养家……口,又不想让家人知道他失业,就异想天开去干谋财害命的勾
当。
    他的办法是,装成一个有绅士风度的人,去和一些徐娘半老的富孀或有钱的
老处女相识结婚。他用虚伪的爱情同时与几人周旋,然后,伺机骗取金钱并下毒
害死她们,裹走财物。他的妻子并不知道她的丈夫成了一个罪恶的杀人犯,而凡
尔杜每谋害掉一个不幸的女人,就像一般的男人辛勤工作了一天那样若无其事地
回到家里。一个警探抓住他时,他设法使警探自己喝下有毒的酒,然后打开手铐
逃掉。一时间,“蓝胡子魔鬼”的恐怖故事传遍法国……
    他的内心世界是复杂矛盾的,他的性格既有邪恶残忍的一面,也还有善良、
同情的一面。如他在别墅花园修剪玫瑰花,干完回屋时,看见一条青虫在小径上
爬着。他不忍踩死虫子,便把它放在邻居家的栅板上,然后拿着一朵玫瑰花不住
地闻着。就在此时,被他害死的女人尸体正在花园深处的焚化炉中焚烧……他欲
对一个姑娘试验一种毒药时,知道对方本是一个不幸的人后,他就良心发现放过
一马。使这姑娘把他当作了慈善家。当他失去了一切后,已变成有钱人的姑娘与
他重逢。她要感激他,邀他在饭店见面,这导致他的被捕……
    凡尔杜终因杀人太多难逃一死。在审判、行刑之前,他为自己辩护说了一番
话。他抨击了用武器、战争屠杀人民,造成社会畸形的军火商和战争贩子。他说
他的罪行和那些人相比,就显得很渺小了,他只是遵循了社会上靠杀人赚钱的不
成文之法而已……
    他写完这个剧本后,寄给电影联合会的审查机构——道德联合会布林办事处,
收到的回复是禁映。理由是“有几段故事里,凡尔杜控诉了‘制度’,并且抨击
了目前的社会结构”、“凡尔杜在好几篇讲话中都大肆吹嘘了他那些罪行的道德
价值”、“故事有一些地方表现了淫乱的恶劣的趣味”、“剧本中涉及救世军的
地方,我们认为可能开罪属于这一团体的人士”等等。回
    信说,布林办事处想与卓别林讨论一下,希望电影故事既可以符合电影法规
的要求,又不致严重地损失了娱乐价值。
    于是,卓别林去到布林办事处,指出剧本中没有“淫乱”的描写与镜头。
    对办事处一个年轻人说“你抨击社会和整个政府”的指责,他作了反驳,
“要知道,政府和社会毕竟都不是无懈可击的,也不是不容许人批评的,对吗?”
    布林先生则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如“别再把那个姑娘写成一个妓女了
吧,几乎每一部好莱坞电影剧本里都有一个妓女。”老实说对这点雷同,卓别林
倒感到发窘。他答应绝不突出这个情节,又对剧本作了几处小修改,终于通过这
一关。
    《凡尔杜先生》拍完后,先为道德联合会的成员试片,他们代表了审查团和
各宗教团体。放映完后,大部分人怒形于色,只是在布林先生快刀斩乱麻的坚持
下才又通过这一关。
    他将《凡尔杜先生》制作好,在好莱坞为托马斯。曼、福伊希特万格等朋友
放映。他们看完后,站起来鼓掌足有10多分钟。这样,他信心十足地赴纽约主持
新片的初映。
    在那里,他受到各国记者的欢迎。但受到为数不少的记者和天主教退伍军团
的刁难、反对,他们在记者招待会上逼问卓别林为什么不入美国籍?卓别林说:
“我认为无需改变我的国籍,我把自己看作是一个世界公民。”“可是,你是在
美国赚钱。”卓别林笑道:“如果您要算帐,可得把问题谈清楚。
    我做的买卖是国际性的,我的收入75%来自海外,美国从这些收入中大大地
抽了一笔税。可见,我还是一个花了大钱、应当受欢迎的旅客哩。“
    退伍军团的人又说:他们这些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法国登陆反攻德军的
人,对卓别林不做美国公民感到愤慨。卓别林正色言道:“我的两个儿子也在那
儿,在巴顿的第三军,在最前线。可他们并没像您这样发牢骚,或者夸耀这事。”
    有个记者记起,大战期间卓别林曾致电美术大师毕加索,要求发起抗议美国
纳粹分子驱逐反法西斯作曲家艾斯勒的运动。这个记者心怀叵测地问卓别林,是
否知道艾斯勒是共产党,说他喜欢共产党员。
    记者招待会成了政治围攻,在场的作家吉姆。艾吉挺身而出,指责他们:
“一位艺术家,他给世界上带来了这么多的欢乐,使我们对小人物有了这么深的
了解。可是所谓的美国报界代表,却这样嘲笑他,还故意要大家仇视和欺辱他。
这样,他会作何感想呢?”
    好友玛丽。壁克馥、专栏作家威尔逊、作家兼演员唐纳德等人,与卓别林、
乌娜一起出席了初映式。电影散场后,夫妇俩招待150 位客人夜宵。卓别林看出
来,席上有几股对立派,气氛显得紧张:一些人表示厌恶这部片子,只有少数人
表示喜欢它,这在他以前的新片初映式上从未有过。唐纳德忿忿不平地对卓别林
说:“查理,他们这些杂种,是要利用你的影片搞政治呀。
    其实,这部电影是你的成功之作,它是观众们喜爱的。“
    唐纳德的评价是客观的,《凡尔杜先生》在战后为银幕带来了一股新鲜空气,
不失为一部精品和卓别林的代表作之一。
    《凡尔杜先生》在纽约上映后,连续6 周卖座较好。但后来影院售票处的生
意逐渐清淡,与以前相比简直就门前冷落车马稀了。这大大出乎他意料之外,因
为他觉得在他所拍的影片中,《凡尔杜先生》是很能显示机智与才华的一部。他
向联美公司的职员询问个中原由,他们告诉他:“你拍的电影
    在头几个星期卖座好,是因为去看的都是你的老影迷。往后再去看的就是一
般观众了,老实说,报刊上已经连续攻击你好多年了,一般的观众肯定会受到影
响,所以到后来卖座就差了。“
    然后,他们拿出了几份报纸:“瞧,全国各地,看到的都是这样的报道。”
    其中一张报纸上的照片,画面是新泽西州一家影院放映《凡尔杜先生》的情
景,该州天主教退伍军团在影院外布置了纠察线。纠察队员们举着几块标语牌,
这样写道“卓别林是同路人(意即赤色分子)”、“不能让卓别林长期喧宾夺主”、
“外国佬滚蛋”。
    卓别林定睛一看,照片上的影院外边并无一人买票,而退伍军团在布置纠察
线。他的幽默感又出来了,笑道:“这明明是在清早五点钟拍的嘛。”
    事实上,在那些没有受到干扰的地方,影片的票房情况都很不错。但是后来,
退伍军团把恫吓信发到那些轮流放映《凡尔杜先生》的大影院,威胁老板们说,
如果哪个影剧院上映一部卓别林的片子,或是他们所反对的其他电影,他们就要
连续抵制那个影剧院一年。结果,科罗拉多州首府丹佛市马上传来消息,说一些
影院头一天上映这部片子卖座极佳,但受到恫吓第二天就停映。
    那一次去纽约,是卓别林心情最抑郁、忿怒的一次,起初全国各地轮映制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