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的生活与爱-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托普斯要孤单一人喽!”
她那颤抖的脸上满是泪水。
“要是我就是纯白人或纯黑人就好了。”她抽噎着,“我的命真苦啊!”
第八章告别爱的乐园(6)
我的心在为她滴着血。如果不是想到史密斯的惊慌模样,我恐怕就让步带她走了。可我只能竭尽全力安慰她,做些虚幻的承诺。
“等两年吧,索菲,我就回来。时间过得很快的,我会经常给你写信,亲爱的。”
但索菲不抱幻想。
天很热,我们早早就睡了。
“今天晚上属于我,是我的。我要证明给你看。”她说。
她毫无遮拦、充满激情地拥抱着我,性感十足……直到两人都筋疲力尽,我们才互相簇拥着睡了,就像两个疲乏不堪的孩子,正为即将到来的分别难过着。
我在旅店与她告别后,独自一人上了客轮。我凝视着通向辽阔太平洋的金门桥,那也是通向新生活的希望和未知之桥。终于,我要去看世界了。我会发现些什么呢?当时我并不知道我只能发现我所能带给世界的那些东西。我很难过地承认:从这第一次环球旅行中,由于我的无知和无忧无虑,我几乎什么也没体会到。
跟尤利西斯一样我到了许多城市,见了无数个人,但光靠看并不能丰富什么思想。然而,我太年轻了,又孤陋寡闻,但是还是有很多地方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常去看悉尼的港湾和山冈,还去看香港,但更多的是去看那座通往中国城市——上海的老桥。那儿与欧洲租界相临,但却毫不相像。东京也深深印在了我的记忆中,日本人,不管男女,都光着身子从温泉浴池中跑出来,只为看看我是不是真的浑身都是白的。
是湾港的壮观景色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那有着长长屋脊的山脉,高达四千英尺,带着无可比拟的威严和自尊直冲云霄。我在开普敦停留了好几个星期,还幸运地结识了简·霍夫默。他给我介绍说布尔人如何勇敢,他们对英国第一任首相格拉德斯通又是如何敬重,是他在马诸巴之战后给了他们独立。“他是英国道德的化身。”霍夫默对我说。但可惜啊,英国人却不能原谅他在马诸巴的失利,后来,英国靠无数鲜血和金钱战胜了布尔人,后者的悲壮勇气为全世界所敬仰。再后来,感谢上帝,英国又一次明智地同意给予南非政治上的独立,从而赎清了在集中营犯下的滔天罪行。
二十年后,当我开始第二次环球旅行的时候,我试图在各国都能碰到简·霍夫默式的人物,因为要想很快获得知识,惟一的途径便是与一些聪明的有着敏锐洞察力的人们进行交流。
我刚刚在手稿的最后一页上注上“结束”两字,就被里面大量的疏漏错误和严重的资金缺乏剥夺走了完稿的喜悦。
也许应等上六七年的光阴才能够说这书不错,有其存在的价值;霍勒斯不就要求十年后再去评价其书的价值吗?然而,我立即就要发表。
因此我想再次给读者作一点强调,希望他们不要误解我的意愿。
首先,我是希望彻底打破或者至少也要缓和一下这么一种普遍看法,就是认为青少年时的爱情是浪漫而富理想主义的。艺术大师们把它描绘成带着浪漫的玫瑰花冠:朱丽叶十四岁,罗密欧没有了爱情就不想活了;歌德和莎士比亚一样,分别有过米尼翁和玛格丽特;甚至连幽默大师海因和所谓的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也有同样的例子。然而,在我看来,这在十三到二十岁年轻男子身上是绝对不真实的。在这一年龄段,我的性饥渴和肉欲是那样不可抗拒,以致我除了性欲之外什么也意识不到。一旦响尾蛇的毒囊里满是毒液,它会攻击所有动换的东西,哪怕是些小草。
我以前常说,现在还要重复的是,三十五岁以前我根本没觉得有什么丑女人,也就是指不能引起我欲念的女人。青春期到来后,所有的女人都吸引我,年轻女子尤甚。在二十到二十三岁之间,我开始重视起她们的思想、心地和心灵的素质来。我喜欢那些拥有一定智慧的情人更胜过那些淫荡的女人。自此,精神和心灵的魅力越来越吸引我。但是,直到今天,跟四十年前一样,我还对美丽的躯体着迷。我只是到了二十七岁才体验到了梦幻般的爱情和带着玫瑰色彩的情爱。有好几年时间我都为之陶醉。
一直到我离开美国,我的爱情经历教给我的也只是与别人一般无二的那些肉体上的感觉。是法国和希腊给我揭示了欧洲人的爱情艺术。
等到我四十岁开始第二次环球旅行时,印度和缅甸才让我窥视到了不朽的东方人的性艺术的神秘。
维吉尔带领但丁穿越地狱和炼狱是可能的:只有贝阿特丽斯才能给他指明天堂并把他引向美妙胜地。
见识了女人们的聪明才智和她们心灵中温柔和同情的不可抗拒的力量后,我可能将会讲述一下我是怎样开始文学创作,怎样与我的同行们一起工作、并从他们的劳动成果中体会喜悦的,又是怎样为自己的作品所鼓舞的,因为我始终深信它们是最棒的。没有这样一种非常幸福的感觉,我又怎能完成我的工作,忍受种种侮辱,遭受遗弃和孤独,愿意背上自己那块髑髅的十字架呢?艺术家的生活在快乐和希望中开始,在怀疑和失败的阴影下和冰冷的长夜里结束。
因此我不想总讲失败、挫折和不幸。我想激励那些追随我的同行们,我已经在他们身上听到了响亮的脚步声——因为人主要要靠勇气生活,勇气和同情心。
第八章后记
王尔德说:“弗兰克·哈里斯曾在所有大人物的家中受到接待——只有一次”
萧伯纳说:“弗兰克·哈里斯是一位社会海盗,自己破坏礼节,却期望别人尊敬礼节。”
弗兰克·哈里斯,一个颇具才华和个性的作家,他的光芒几乎被他那些大名鼎鼎的爱尔兰同乡奥斯卡·王尔德、萧伯纳等人的光芒所遮没。由于某种原因,哈里斯这个名字却又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最声名狼藉的几个字符。
弗兰克·哈里斯少小离家远赴美国。为了谋生,擦过皮鞋、当过建筑工人、贩牛的牛仔和广告承办人。曾就读堪萨斯大学法律系,做过该州的辩护律师。十九世纪九十年代移居英国,在伦敦先后担任《两周评论》、《星期六评论》等报刊杂志的编辑,业绩卓著,开始在出版界崭露头角。许多名流被约请为他的杂志撰稿,萧伯纳就在其中,并成为他终生的朋友。晚年,弗兰克·哈里斯定居法国尼斯,一九三一年死于癌症。
《我的生活与爱》是他晚年的作品,表现了他一贯的行文风格,豪放坦率、淋漓痛快、言人的不敢言。作为一个很有才华、思想开朗、坚决反对封建和极权传统的作家,他和他这本自传都曾受到过不公正的待遇。由于作家在撰写时极为坦诚直率,《我的生活与爱》这部不同寻常的自传体作品不幸沦为禁书。更不幸的是,来巴黎的观光客只是怀着猎奇的心理把它作为一本纯色情读物来看。在诽谤者眼中,弗兰克·哈里斯根本就是一个恶棍,一个骗子。人们兴致勃勃地将他捧高又贬低。
弗兰克·哈里斯在书中曾就为什么决定描写自己的性经验的原因进行解释。因为他认为这形式的体验,就其地位而言,是与其它形式同等重要的。他说:“在某个年龄段里,我的性饥渴和情欲是那样无法抗拒,以致我除了性欲之外什么也意识不到。”
从弗洛伊德起,人们才像专门研究成年人那样开始研究青少年的性生活,而哈里斯则以少见的坦率及真诚对这方面的研究作出了贡献。只是由于他太坦诚直率了,以致那些他认为是真实的描述竟被斥责为色情的东西。他常说:“所有诚实的男人都会承认这些的。人类因此而将更美好,更健康。”
人们指责说他过分重视肉体的感觉及大脑皮层的反应,而把女人们对他的情感抛到了一边。也许这就是他在逃离学校后的自由生活带来的结果。十五岁以后,他像一个没有任何家庭约束的独立男人那样无忧无虑,享受着一切机会。他什么都尝试了,性生活对他来讲没有任何神秘性,也不具有丝毫浪漫色彩。
年轻的时候,哈里斯过的是社会底层的生活。那几年的自由生活在他身上留下了磨不去的烙印:他有实干家的气派,也有在广阔草原上与印第安人交火的战斗力,更显著的是他崇尚正义、渴望公平、就像那些自由也要求宽容的人们一样从不放弃这些品德。人们总是借口他触犯了社会的某些条条框框,或者叫性禁忌,而谴责怪罪他。而他认为,人们应该大胆地承认,青少年有着强烈的性好奇,并且时常渴望满足自己的性欲,即使这些常被蒙上一层人与人之间感情的虚伪面纱。
他想通过文学作品来揭开年轻人生活的这些面纱。在这个意义上,他的自传可谓是所有最大胆最扣人心弦的众多研究中的一个,所有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情,哈里斯都自觉地避免去使用一些幻想或抒情的表达方式,但又决不失幽默和思想性。这是一份真实的忤悔,它既不同于医学资料,也不同于劳伦斯小说化的爱情故事,也不像许多现代作家惯用的那种想像的或假设的放荡不羁,显然哈里斯是这类作家的先行者。有人将他与卡萨诺瓦比较,他虽然没有否认,但却表白说他所有爱情情节都是真实的,是他亲身经历的。他概括说:“这类事情看上去挺无聊,因为说到底毕竟是一回事,但由于其始终如此,所以只要有男人和女人,这个主题就会吸引人。”
弗兰克·哈里斯喜欢独来独往,不受一般规则制限,被当时社会视为怪物,甚至可以说他的名声是他为自己的高傲所付出的代价,然而他也是同时代作家中最具活力的一位。
《我的生活与爱》如其一生:跌宕起伏;如其性格:情感丰富;如其性情:有些极端。但无人能否认:这是部真诚的作品。
R·波尔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