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财富大家-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认为所有的创业企业家,可能在他回首的时候,都没有想到自己能有今天。他们之所以走到今天,是因为他们大胆地闯,不停地闯,善于总结地闯,最后闯出一条新路来。李南:您看了《时间简史》之后,就觉得应该做个苍蝇而不是蜜蜂?    
    单祥双:对。这是我提出的被业界叫做“苍蝇理论”的一种说法。美国科学家做过实验,把5只蜜蜂、5只苍蝇放在一个玻璃瓶里,然后把玻璃瓶的瓶口对着屋里,瓶底对着窗外。5分钟后出现一个现象:5只蜜蜂撞死在玻璃瓶里,而5只苍蝇都成功地飞出去了。这个事情对我启发很大,为什么呢?蜜蜂总是不停地朝光亮的地方撞,而光亮的地方恰恰是瓶底,它在撞的过程中又使出了全身力气,最后撞死了。苍蝇是“无头苍蝇乱撞”,但是没有一只苍蝇是撞死的,苍蝇有撞不死的真工夫。创业者也是这样,创业者不要做蜜蜂,要做苍蝇,一定要不停地去撞。因为市场在不断变化,你不知道上帝这时候把瓶底对着窗口还是对着屋里。这时候你要不停的撞,我1998年到深圳的时候,可以说就是一只苍蝇,通过不停地闯、不停的撞,才撞到了今天这个地步。我一开始时也没有料到自己能够做到今天这个地步。我认为所有的创业企业家,可能在他回首的时候,都没有想到自己能有今天。他们之所以走到今天,是因为他们大胆地闯,不停地闯,善于总结地闯,最后闯出一条新路来。    
    单祥双以自己的全部家当60万元撬起1000万元,随后又以1000万元撬起3个亿,这凭的不仅是一个投资家良好的直觉,还需要具有超常的意志,而正是这些使得单祥双成了这个金字塔尖行业的国内领跑者。当他高扬投资人宁做苍蝇不做蜜蜂的理论时,他相信风险投资的未来将会从烫手的烙铁重新变成风情万种的女人,我们也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编导:仪修银    
    单祥双是个会讲故事的人,这是单祥双留给我的很深的印象。因为单祥双是个风险投资家,而如今又是一个风险投资盛行的年代。要想在诸多风险投资的同行中取胜,单祥双首先要会讲故事。而他做到了。    
    “风险投资家是一条大船,它载着过河人到河对岸采摘挂在枝头的红红的橘子。”单祥双这样解释风险投资人的作用。    
    单祥双是个善于总结故事的人。他说中国的企业存在着“四同现象”,开始创业的时候是同心同德,然后是同床异梦、同室操戈,最后同归于尽。他说在美国做创投,就像开着奔驰在公路上驰骋,而在中国做创投,相当于驾着一架马车,在泥泞的乡间土路上行走。    
    单祥双也是个善于修改故事的人。他要修改国外的理念,他要打破风险投资“重参股、轻控股”的局面,他要做企业的保安、保姆、保健医生。    
    单祥双也是个善于让故事变得离奇的人。他说创投人应该学会做苍蝇,而不是蜜蜂。因为蜜蜂在黑暗中总是朝着光亮的地方飞,但光亮的地方不一定是出口。而苍蝇在情急之下,会四处乱撞去寻找出路,而这样往往能够产生奇迹。    
    正是如此,单祥双连续保持了几年盈利的纪录,这在同行中并不多见。    
    单祥双就是这样演绎故事的。


第四部分第44节 事业和家庭 陈一枬专访(1)

    事业和家庭一个都不能少 精信整合传播集团总裁陈一枬专访    
    20多年前,一位身材娇小的姑娘辗转于多家香港广告公司之间,希望能得到一个职位,可是这些广告公司都以她没有工作经验为由拒绝了她。她只好向人家苦苦相求:“请你见见我,见见我就可以了。”她就是这样进入了广告界。20多年后,她因为在业界的杰出表现和其广泛的影响力,被美国《广告时代》杂志评为17位全球“打破陈规女斗士”之一。她就是精信整合传播集团总裁——陈一枬。    
    陈一枬,加拿大籍华人,1955年出生于香港,毕业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主修市场行销学。1979年,作为美国最大的广告公司之一的GREY,在香港成立分公司,已有两年广告从业经验的陈一枬便加入GREY,从最基层的工作做起,20多年里,她积累了丰富的广告从业经验。1999年起,陈一枬担任GREY所属的精信整合传播集团董事长及行政总裁。2000年,因其在业界的杰出表现和广泛的影响力,陈一枬被美国《广告时代》杂志评为17位全球“打破陈规女斗士”之一。2002年,她又被《经济观察报》选为中国经济贡献年度新闻人物。陈一枬在工作之余,还广泛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并在国内多所大学担任客座教授。    
    如果你不主动推销自己,你又怎么可以帮助客户卖他们的货呢?李南:因为在广告界卓有成效的工作,您被誉为是广告界的女杰。我们知道您最初志向并不在广告上,而是因为喜欢法国的罗曼蒂克选择了法语,那为什么后来转向了广告?两者之间似乎差别比较大,一个很浪漫,另一个是商业味比较浓重。    
    陈一枬:我跟所有上大学的人一样,在念大学一年级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这时候老师对我们的影响很大。我当时在中学的时候,有个老师是学法文的,我觉得她很漂亮、很优雅,后来我就去念法文了。但是,到了二年级的时候,我就很现实了,我念语言以后做什么工作好呢?好像没有什么好的工作做,而且我也不想做翻译,所以我就转去念商业管理。但是,商业管理里面都有很多不同的方向,像财经等等,我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而美国学校的好处就是什么你都可以学一下,到大学三年级的时候,我选了一门课就是广告,我觉得这个非常好,我就决定学广告了。    
    李南:当时您找第一份工作时,人家说这里不要人,您却说“只要你见我,见见我就可以了”,您怎么可以断定只要一见面您就可以打动他们,让他们来录用您呢?给我们介绍一下您的经验好吗?    
    陈一枬:经验就是你的准备工作要做好。现在我看很多来面试的年轻人,他就说他会什么,他就觉得你们要请我。但是我为什么要请你啊?你没有证明你为什么有这个资格来面试。如果你不主动推销自己,你又怎么可以帮助客户卖他们的货呢?    
    和其他跨国广告公司一样,作为全球第七大传播集团的精信最初也是追随它的国际客户来到中国。这些广告界的巨无霸企业在中国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人曾戏言:装备精良的空降兵还没有落地,就已经被游击队消灭了。对于这些国际广告公司来说,如何顺利实现“本土化”是它们发展的首要问题。对此陈一枬清楚地看到,国际广告公司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白中国本土的消费者究竟需要什么。    
    李南:很多跨国广告公司进入中国,都是为了维护以前的客户。但是您却说如果要想更好地发展,就必须在本土开发客户,当时这种商业敏感来自于哪里?    
    陈一枬:广告行业最后的成功就是因为你可以打动本地的消费者,这是最基本的广告消费理由。    
    李南:当时您是帮一些国际品牌落户到中国,那就需要对中国人的消费习惯进行深入的了解,当时缺乏必要的市场调研手段,也找不到数据,你们是如何做的呢?    
    陈一枬:这对我而言是经历了一个很痛苦的过程。1994年,我们刚刚接了达能,达能是做饮料、饼干的企业,他们当时非常想在中国做到食品公司的第一名。我们第一步就是想了解,在中国人来看什么叫健康的食品。那我们怎么做呢?我们可以请调研公司来做,但是我们就是觉得第一步不要请调研公司,我们要自己深入了解一下,所以我们把自己的队伍分了8个小组,分别去不同的地方,去一个地方就在一个当地的家庭住下,看看他们冰箱里面有什么东西,跟他们一起去买菜,在家里看他们怎么烧饭,跟着吃饭。我们发现,原来在中国的每一个地方,吃的习惯都不一样。那他们怎么去看健康的食品呢?他们觉得健康的食品一定是每一天都可以吃的,就是说米饭是健康的,蔬菜是健康的,而不是添加的东西,不是维生素,所以我们设计了达能的口号,叫做“分享健康每一天”。我觉得调研不是让其他公司盲目地做,而是自己要做功课。我们坚持自己跑市场,去了解市场。我们的全球大老板现在已经是70多岁了,但是他非常敬业,他常来中国,他每一次来,你知道他去做什么吗?    
    李南:去超市。    
    陈一枬:对,他一定会去超市、商店,然后他会叫我们的业务员去看市场。通常业务员就会带他去大商场,因为觉得好看,好表现产品。他却说你不要给我看这些大的商店、好的商店,我要看所有的商店,小的也要看。    
    李南:路边小店他也去吗?    
    陈一枬:是的,因为他觉得他一定要了解一下,究竟这些真实的卖货环境是怎么样的。    
    一直接受完整西方教育的陈一枬,对中国文化有着心理上的疏离感,从美国大学毕业后,她甚至不能读写中文,而且当时国际环境下对中国的“妖魔化”宣传也使得她对故国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恐惧感,身为华人的她一度拒绝承认自己是中国人。直到第一次来到祖国大陆,亲身感受到真实的中国后,陈一枬才开始认同自己是中国人,并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而感到骄傲。而经济腾飞的中国,也为陈一枬的事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    
    以前十几年,我希望自己不是中国人。但是现在,我觉得非常骄傲,因为我自己是中国人。    
    如果你不去尝试,那就永远不会有新的机会发掘出来。李南:您现在在中国的业务开展得这么好,但是我知道您以前是不大看好中国的,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转变呢?    
    陈一枬:因为我年轻的时候是在香港长大的,都十几岁了,还从来没有来过大陆,连旅游我都不会来、不想来。1988年,我们开始开拓大陆市场,我去深圳做了一下演讲,当时觉得还可以,没有想像得那么差。我们在中国的业务越来越多了,我现在已经是大部分时间在大陆,我变成一个中国人了,我以前并不认为自己是中国人。    
    李南:为什么?    
    陈一枬:因为我以前在美国学校念英文,看英语的电视、电影,听英文歌。对我来讲,中国是很陌生的。可以说,以前十几年,我希望自己不是中国人。但是现在,我觉得非常骄傲,因为我自己是中国人。目前有很多的机会在中国,中国也肯定会在我的有生之年成为全球最棒的国家。    
    李南:您与万科的王石一起聊天,是不是使您对中国的一些老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陈一枬:肯定是的。


第四部分第45节 事业和家庭 陈一枬专访(2)

    李南:那次聊天对您有很大的意义吗?    
    陈一枬:有很大的意义,这使我充分领会到,原来一个企业家做一件事不只是为了赚钱,他的背后有自己做人的理念,这个理念影响到他这个企业的风格,我觉得这是中国企业很独特的一点。    
    李南:在国外不是因为某种理念,使得这个老板为了某种可能很高尚的理想去奋斗吗?    
    陈一枬:当然,目前最棒的企业都有它独特的理念,比如说索尼、宝洁。但是这样的企业不是很多,我们全球数下来可以说并不多。现在中国的企业可能没有做到他们那么大,但是我很有信心,因为中国企业家已经有了这种想法,已经有了这种宏观规划,这是非常难得的。    
    李南:在2000年,美国的《广告时代》杂志曾评您为最具创新意识的“女斗士”,您为什么会获得这样的称谓?    
    陈一枬:平时我们说的广告,可能就是拍广告片、策划、创意等等。我可能是比较愿意创新,比如说在1997年,我就看中了互动,当时是没有互动的,我不怕去尝试,从那时我们一直做到现在。一些新的理念、概念,如果你不去尝试,那就永远不会有新的机会发掘出来。所以,我觉得就是敢去做,去尝试,然后把成功的经验保留下来,不行的地方就去改。    
    中国民营企业的迅速崛起让陈一枬看到了它们的巨大潜力,因此,精信迅速把业务触角伸向民营企业所在的各个城市。陈一枬清楚认识到,单凭精信的单打独斗,要想在这些市场站稳脚跟是不太现实的。所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进入这些城市,确实需要下一番工夫。经过调查研究,陈一枬专门设计了针对二级城市业务拓展的一种全新模式——“策略联盟”。    
    李南:你为什么会以这种策略联盟的方式来进行业务拓展,而不是以通常的那种收购、重组的方式呢?如果是做一件事情,大家可能一条心,在一个船上,这个船可以划得最快。而策略联盟是比较松散的结构,大家彼此会因为一些商业利益而有隔阂,不一定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效应,这会不会影响你们前进的步伐和进程?    
    陈一枬:这好比是我的公司去聘人,就是永远不要聘跟自己一样的人。大家应该是不同的人,各自发挥各自的长处。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应该怎么去用好一种资源?好像我们中国人的配菜,就是把不同的东西加在一起,成为一道特别好的菜。不同的人把不同的长处拼起来,我觉得是有优势的。我自己比较重视的是:是不是大家都注重专业,是不是大家做事都有激情,是不是大家做事的操守都有商业道德,然后最重要的就是互相敬佩,互相信任。如果没有这些,就没办法合作下去。    
    李南:也就是说,策略联盟有点像年轻人试婚,一旦发现大家确实是脾气性格都非常相投,哪怕彼此有不同的理想,也可以以资本为纽带,把它结成一种现实的婚姻。    
    陈一枬:我觉得这好像和结婚一样,不可能我一见到你,我们明天就可以结婚了,那样可能离婚的机会就更多,所以先拍拖,先试试大家合不合得来。    
    懂得生活的女人是幸福的,懂得工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