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财富大家-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唐泛茫缓笪颐腔鄄聘唬Φ阶詈蟛攀切ΑN胰衔艺庖淮耍嚼丛蕉嗟娜耍佳菀镒耪庋闹泄锤还适隆6皇撬道霉俪」叵党吹兀蛘吒薪枇思盖虿换沽耍庵质虑槲揖醯梦颐歉刹焕矗嚼丛蕉嗟娜艘哺刹焕矗院罂赡芑岷苌佟! �
用海归时一定注意,他得有工作经验。我的经验告诉我,创业灵魂人物(一把手),不应该是海归。李南:现在这样的环境,跟您当时创业相比,更有利于创业者吗,会有更好的机会吗?
李国庆:当然。
第一部分第14节 联合中的总裁 李国庆专访(6)
李南:也许很多人把这个资源已经圈完了,所以留的空间并不是很大了。
李国庆:政府垄断的那些资源确实快圈完了,这是真的。你看北京有钱的人就是找不到地,一手的地没了,但是面向消费者的机会多的是。而且过去在市场排名靠前的这些企业,都面临着被淘汰的风险,因为有些企业的成功有巨大的水分,有政府财政的支持,有返税,有很多低价的房子等等。我想这个今后没了,而中国的消费者越来越持币购买,他们来投票的时候,那么有创新精神的、天才之想的创业者有很多的机会了,重新洗牌。
李南:那您现在的“天才之想”是什么呢?
李国庆:如果让我离开当当网再创业,我还是通过互联网、利用互联网来为所有的网民做点什么,为他们服务。任何做企业的人士只要不摔大的跟头,你想一个企业,5年前我的投资人,美国人,他当过美国商务部副部长,生下来就是亿万富翁了,他老爹留的钱,自己也很有本事。当时我办我的科文图书公司,我说我每年能增长45%,他说不用,你每年增长20%就行,你算算10年下来是什么样子。我说不行,太慢了,我就要45%,还要设计80%的增长,结果摔了一跤,错误地进入一个产品领域,然后再爬出来,有3年呀。中国的企业都是这么走,然后摔下来,又要重新爬,所以现在三年五年过去了,我倒信了。如果一个企业,像当当是因为互联网太特殊了,每年能增长120%~200%。传统企业每年增长20%也是不得了的,所以俞渝也有一句名言,因为她在国外看得更冷静,说中国企业聪明的人、有能力的人这么多,饿死的不多,都是撑死的。
李南:前几年很多的海归回来,当时可以说是社会给了一种非常赞赏的态度,但是这两年过后,这个情况也发生一些变化,一些矛盾出来了,您对这样的情况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李国庆:肯定需要海归。作为职业管理人,他们身上确实有优点:管理技能全面,坚持原则,办事讲程序,使公司能有继承,而不是因人而异、因人而乱或者因人而好,所以我认为肯定需要。问题是用海归时一定注意,他得有工作经验。我的经验告诉我,创业的灵魂人物不应该是海归。
因为创业阶段确实得掌握公司大方向,对中国市场有直觉,找到海归,让他作为你的副手、左膀右臂,或者承担某一个部门可以,但是一定要让他认可你这个本土的灵魂人物。如果他不认可你,处处挑战你,而且挑战的如果都是皮毛,这个公司就完蛋了。这是非常重要的。他信你这一套吗?信,把他请来;要不信你可别贡着他,你要供着他就麻烦了。同样,对海归创业,我也有建议,我并不是说都是海归不对,如果海归想创业的话,一定要有本土的人跟你做搭档,这样更接近成功。这一点我有很多海归朋友特信我,以至于他们都愿意问问我有没有好的本土做企业的人士跟他去搭档。如果做副手的话,请这个海归灵魂人物,也一定要问清楚,他信你这一套吗?如果他不信你这一套,那你这个企业没有执行能力。
李南:有没有想到把你们两个的故事出版成一本书,没准可以成为当当网图书音像城最畅销的书。
李国庆:现在时机不成熟,因为我们讲呢,会让人觉得,你是不是纸上谈兵啊?纵然我们办了10年企业。我们想把当当网真正做成一个为国人所尊重的一个大企业,还是我说的标准,就是价值10亿美金。而且这个不是谁评估出来的,是在股票市场上它有10亿美金的价值,真金白银,到那个时候,我们来写这一段故事,我想才有说服力,大家才愿意看。
海龟和土鳖,他们之间的冲突和融合,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话题。而像李国庆和俞渝这样用这种奇异而鲜活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并且可以把一个电子商务企业做得有声有色,的确也是非常不容易。你可能很难想到在这样严谨刻板的经济生活背后,会有这样多姿多彩的一面,在当当网站200%增速背后有这些鲜为人知的内幕,不过不管怎么样,我们还是希望当当网站能够越做越大,同时也希望李国庆和俞渝的生活能够越来越幸福美满!
编导:曲丽萍
在做本期节目之前,我们约李国庆做一个前期采访。可是刚一见面却不见庐山真面目,一个戴着大口罩的身材修长的年轻人热情地与我们握手,于是,大家的话题就从非典开始,当然没过几分钟,那个大口罩就挂在他的胸
前,纯粹成了摆设。
如果让我也评个什么“《财富大家》之最”的话,那对李国庆的采访绝对是“最愉快的”,因为抛开了沉厚的理念和所谓的模式,探讨的都是十分轻松的话题。即使我们问到了一些常规的、对于企业家而言必然要回答的经济学命题,李国庆也是用幽默的语言让我们捧腹,回过头细细想来,这也是另外一种智慧。
当我提到自己曾在其它网站购物时,李国庆马上追问我都买些什么,对它的评价是什么,还问我是否保留了当时的购物清单。看来,李国庆外表幽默诙谐,但一涉及到企业经营,可是一点也不马虎。
在演播室实录的时候,也是笑场多次,几次中断,这在以前是根本没有过的,尤其是他讲到自己与俞渝关起门来修改遗嘱的时候,连现场的工作人员都直不起腰来。我想当当网对于中国网络业的意义自不待言,但是这对创业夫妻对于中国企业经营模式的探索方面的意义也值得重新认识。我们真诚希望他们和当当能一直走下去,甚至不为别的,只为给我们带来的那份特殊的欢乐。
第一部分第15节 在孤独中前行 卢铿专访(1)
在孤独中前行 上海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裁,华新国际集团管理委员会主席卢铿专访
人们常说三代才会培养出一个贵族,说明贵族不仅需要血统的传承,更需要文化的积淀和气质的长期培养。中国早已经没有贵族的名衔,但是有这样一位企业家,他的企业被业界称为是富含贵族气息,而他本人又被人们公认具有浓郁的贵族气质。他就是我要为您介绍的卢铿。卢铿
国籍:中国(香港)
民族:汉族
文化程度:大学本科
主要社会关系:祖父卢作孚——中国著名爱国思想家、教育家和实业家,曾参加同盟会和少年中国同学会,旧中国最大的民营航运公司——民生实业公司的创始人和总经理;是毛泽东所说“近代中国实业界四个不能忘记的人物”之一。
简历:
1950年3月,生于香港
1952年,返回祖籍重庆定居
1966年7月,毕业于重庆一中
1969年3月~1970年底,知识青年(四川万源县)
1971年~1978年,工人(四川万福铁厂)
1978年~1982年,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钢铁冶金系
1982年~1984年,在冶金部武汉钢铁设计研究院工作
1984年,下海从商至今
历任:
武汉大通实业有限公司开发部经理
香港大通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新加坡维信集团驻中国首席代表
现任:
上海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裁
华新国际集团管理委员会主席
沈阳华新国际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北大维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社会职务:
辽宁省政协常委
沈阳市政协常委
中华全国工商联直属会员
辽宁省工商联副会长暨总商会副会长
沈阳市工商联副会长暨总商会副会长
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理事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理事、城市开发委员会副主任
中华全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副会长
中国城市房地产商协作网络(中城房网)行业交流委员会主任
中国企业家论坛理事会中心会员
主要荣誉:
1982年“全国三好学生”(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学联)
1993年沈阳市“荣誉市民”(沈阳市人民政府)
1999年“新住宅运动”首倡人
2000年“新世纪十大前景人物”(《北京晚报》、北京世纪企业家俱乐部)
2001年“跨世纪优秀人才”(中国改革发展丛书编纂委员会)
2001年“房地产十大风云人物”(《房地产世界》杂志)
2001年“十大最具价值的经理人”(《英才》杂志与湖南卫视)
2001年“中国房地产十大风云人物”之首(第三届深圳国际住交会、全国主流媒体联盟)
2001年“辽沈地区十大经济风云人物”之首(新华社辽宁分社、《时代商报》)
2001年“中国房地产十大风云人物、十大新锐人物,中国优秀企业家”(中国企业家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
2002年“中国房地产十大风云人物”(第四届深圳国际住交会、全国主流媒体联盟)
2002年“最佳经理人”(《新青年•;财富》杂志)
2002年“十大最聚人气企业家”(《英才》杂志、新浪网、《北京青年报》)
2003年“辽宁十大财经风云人物”(《辽宁经济日报》、辽宁省政府)
2003年“中国房地产企业卓越贡献100人”(《中国房地产报》)
2003年“2002年度中国楼市推动力人物”(《中国建设报•;中国楼市》)
在上个世纪初期有过一个叫卢作孚的人,抗战时他的民生轮船公司在炮火下完成了中国工业的大撤退。卢铿是他的嫡孙,但船王祖父没有留给他殷实的家业,相反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他历经了与同龄人一样甚至是更多的磨练,照样插队、照样当工人,直到1984年他的身世和背景才被人们所关注,开始走上一条被人所称的红顶商人的道路。
我童年和少年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有一位很伟大的祖父。李南:现在只要是一些提到您的文章,肯定就会出现另外一个名字,就是我国近代非常著名的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先生。当时在“血统论”横行的时候,您一直在这个出身不好的阴影之下,现在一下子成了名门之后,期间这种戏剧性的变化给您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卢铿:其实这是一个差不多半个世纪的经历。小时候,就是童年和少年的时候,我知道自己有一个很伟大的祖父。后来文革前夕的时候,实际上从1964年开始贯彻所谓阶级路线的时候,一直到文革期间的血统论,整个十几年的时间里确实是生活在一种阴影当中的,那个时候自己也感觉到好像真是出身不好了。我在农村当知青和在工厂当工人的加起来10年当中,几乎都是不被重视甚至被人另眼相看的。
第一部分第16节 在孤独中前行 卢铿专访(2)
李南:这不很矛盾吗?一方面,您觉得有一个伟大的祖父,另一方面,正是因为这样伟大的祖父使您反而受到别人的歧视,这样一种矛盾在您当时还很幼小的心灵当中是不是有很激烈的冲突?
卢铿:是啊。文革以后进了大学才逐渐地淡忘了那些不愉快的回忆,逐渐开始感觉到自己祖父的那种光芒、光辉、光环。近几年来,随着思想解放的推进,人们对我祖父和他的思想进行了一些新的研究,才发现他更多光辉的东西。比如说他在辛亥革命和后来实业救国、教育救国和抗日战争等方面做了许多贡献,以及解放之后是他最先提出来公私合营,然后才重新认识他。最近有一本很著名的小说(一本评传),就是金雨时先生写的《紫雾》,记述和评价了他作为一个历史人物为我们民族所做出的许多杰出贡献。
李南:真是世事沧桑多变幻啊!您一直说祖父对您影响非常大,其实我们知道您跟祖父在一起的时间非常非常的短,您在两岁的时候祖父就已经去世了。
卢铿:应该只是说我祖父看见过我,我没看到过他。大概是我几个月的时候,祖父来看过我,因为那时候小,没有任何记忆。
李南:那么您觉得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这种影响最大的体现是在什么地方?
卢铿:我祖父留给我们的东西呢,真正我看得见的就是一张纸,就是他送给我学园艺的姑姑的一张纸,上面写着“愿人人皆为园艺家,将世界造成花园一样”。后来我们把这段话演绎成了华新国际的企业理念,就是“携手同创花园世界”。
卢铿善于打文化牌,不管是新住宅运动还是后来的新文化地产,从原来的私营企业家到现在上市公司的经理人,即使再做地产,卢铿,还是那个理想的卢铿,我们都可以嗅到他那独特的文化气息。炒作也好,做秀也罢,我们还是要敬佩他。毕竟用这样方式经商的人为数不多。
李南:“新住宅运动”这样的一个话题,其实现在谈来有一些陈旧了,因为提出来有4年时间了。作为它的倡导者回过头来想,这4年它的发展和现状您是不是满意?您觉得到底给我们消费者和普通人带来一些什么东西?
卢铿:在1999年、2000年的时候,中国的房地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那时房地产行业发展得非常迅速,大家都看见它很好的前景,但是又发现许许多多问题。所以在这种背景下大家对这个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