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5423-刑侦前沿-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每次发案,刘光庭都跟着出现场,他把18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现场资料汇集起来,经过分析研究,找出其中的规律并给犯罪分子画像。
①犯罪分子每次作案都戴手套,也许有反侦查成分,但主要还是作案“需要”。保险柜都是铁家伙,作案工具是钢钎铁棍,不戴手套难免磕磕碰碰,也容易打滑。
②5月份以前穿老板皮鞋,5月份以后穿塑料布鞋,秋季穿旅游鞋,冬季穿雪地鞋。虽然穿不同鞋,在不同现场,但脚的大小一致,步幅、步态具有相同特征,起脚、落脚部位毫无差异,其落脚线与中心线交叉呈夹角,左鞋为165°—175°之间,据此判断,18起案件系一人所为,可以并案。
③根据落脚痕判断,犯罪分子年龄在29岁至30岁之间。
④发案具有“两性”:一是周期性,犯罪分子每作案二三起,提取一两万元之后,就停止一段时间作案;二是跳跃性,犯罪分子为了迷惑公安机关,经常是在市外围东部作一起案,必然要在市外围的西部再作一起案。
⑤作案时间在凌晨1时至3时。
刘光庭根据鞋底样本,到商店找到与之相对应的鞋,再制作犯罪分子作案分布图,判断犯罪分子近期可能出现的方位以及所穿鞋的种类和款式,将其提供给侦查员。他说:“最近犯罪分子又该活动了,市南区域注意,夜间12点到3点这段时间,遇到有穿蓝白道雪地鞋的人要严加盘查。
侦查员加紧了夜间巡查。
这天夜里,南市区刑警队长带人巡逻,发现过来个骑自行车的人,便上前盘问,发现后衣架上拴着两根撬棍,觉得可疑,往脚下一看,正是有蓝白道的雪地鞋。冯队长说:“等你多时了,跟我走一趟吧!”
把人带到刑警队,犯罪分子企图抵赖,点了他几起案子,处处都击中要害,觉得瞒不住了,这才开始挤牙膏似的交待犯罪过程。
犯罪分子祝××,30岁,身体矫健,攀爬能力强,有较强的犯罪心理素质,半小时就可撬盗一只保险柜。
侦查员到祝××家里搜查,另外三双鞋全在。
[案例二]:
1991年9月11日,保定市×县周村一女青年在玉米地中遇害,接报案后,刘光庭立即赶赴现场。
被害人王×,下午去玉米地干活,晚上收工时没回家,派人到地里找,没有。家里人急了,满世界问谁见着了没有?都说没见到。这时便有人埋怨:一个姑娘家,咋能叫她一个人在野地里干活呢?有人说,啥也别说了赶紧找人吧!于是沾亲带故、左邻右舍和一些热心的人们重返玉米地,采用拉网式搜寻,终于找到了,但人已经死了。
王×是被人掐死的,术语叫“机械性窒息致死”。死者嘴里塞个玉米棒子,耳朵、鼻孔、眼睛都落满泥土,其状惨不忍睹。
刘光庭与县局技术干部一起打着手电勘查现场,什么也看不大清楚,但见满地脚印子。来玉米地的人太多了,现场破坏严重。刘光庭提醒自己,越是在这种情况下越要注意细节,不能忽略任何蛛丝马迹。
现场有把铲刀,肯定是死者生前用过的;有个小纸卷,打开看是十二元钱,死者下地劳动带钱干吗,肯定是凶犯遗落的,会不会是凶犯与死者中间一个媒介,确切说凶犯想用钱勾引死者?先把它剪裁了再说。
他接到出现场通知时,已是晚上11点多钟,由于急着赶时间,携带勘查工具较多,累得满头大汗,只穿了一件衬衣,等赶到现场钻进刚下过雨的玉米地,冷得浑身打颤,面对市局、县局侦查员二十多位同志期待的目光,他忍着寒冷,只身一人,打着手电筒,在青纱帐中认真搜索,一会儿趴在地上观察,一会儿猫腰前进,终于发现了一双旧解放鞋、几元钱和两枚残缺不全的赤足脚印,一直忙了大半夜……
突然,一只旧解放鞋闯入眼帘,刘光庭禁不住一阵惊喜。鞋肯定是凶犯的,现场有搏斗痕迹,说明双方经过一番搏斗,凶犯杀人得手后,精神恐惧,仓惶之中光着脚跑了。凶犯不可能一只脚穿鞋一只脚不穿鞋,那样跑不动,附近还应该有一只鞋。果然,在不到20米的地方又发现一只解放鞋。
《刑侦前沿》 第三部分第五章 足迹检验领域的新突破(4)
现场剪裁的赤脚足迹都不完整,刘光庭对其残留部位进行了拼接,得到一个理想的样本,然后与解放鞋进行对照,正相吻合。初步断定,凶手年龄有四十大几不超过五十岁。
这下好办了,不管有多少脚印,不管脚印多乱,只要是光着脚的一定是凶犯!
天亮以后,侦查员以周村为中心对附近村庄展开调查,刘光庭则以现场为中心将勘查范围逐渐扩大。沿着赤足迹断断续续追寻到5里地之外,在死者邻近村的村外茄子地里足迹更为清晰。凶手杀人后不敢光明正大地回家,而是在村外绕了弯。
目标锁定——尹江海!
尹江海,48岁,见王×独自一人在玉米地劳动,陡起歹意,先是用言语挑逗,继而用手中仅有的12元钱引诱,均遭拒绝。他把钱硬往王×手里塞,王×将钱照他脸上投去,尹恼羞成怒,死死掐住王×脖子,王×拼死反抗,终因不敌尹江海力大,惨遭毒手。尹江海兽欲未得到满足,怀恨在心,虽然王×已死但仍不放过,以致呈现现场勘查时那一场景。
尹江海慌忙中遗失一只鞋,因天黑又因心中恐惧,不敢回去找鞋,便将另一只鞋也脱了。
尹江海不敢大摇大摆进村,故意绕到自家茄子地摘了几个茄子,万一在村里碰上人也好打个掩护。
虽然已经目标锁定,为把案件办扎实,还要采集犯罪嫌疑人足迹样本。警方用车把尹江海拉到野外一块空地,下车时尹故作镇静地问:“你们弄我干吗?”一民警喝道:“枪毙你!”尹江海顿时脸色煞黄,腿都软了,他四下望了望,见没有武警,又恢复镇静。
干警叫尹江海踩脚印,尹江海一反常态,走路歪歪斜斜,像是在扭秧歌。
刘光庭大声说:“你把鞋脱下来,光脚走!”
尹江海非常敏感,顿时蔫了,额头也冒了汗,他知道自己败露了,走路也老实了。
采样完毕,拉回预审。
警官:“知道为嘛找你吗?”
尹江海:“知道。”
警官:“说吧。”
尹江海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过程。
[案例三]:
1994年1月27日,春节临近,市公安局领导班子集体到刘光庭家团拜,象征性地发了个“红包”,作为对这位全国劳模的鼓励。这时突然接到报案:清苑县韦各庄村民马某一家三口被杀。团拜到此结束,局党委书记带领刑侦人员立刻赶赴案发现场。
马某在定兴师范学校上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寒假到了,打发走学生们,他赶回家过年。父母亲说,天挺冷的,住一个屋算了,少生个火,人多暖和,晚上还能在一起说说话儿。马某问:“我姐呢?”马某姐姐说:“我去店里住(马某姐姐在村外公路边开了个理发店),还能顺便照看照看店。”
次日早晨,马某姐姐回家做饭,开门一看,父亲、母亲、弟弟都被人杀了,差点吓瘫,愣怔片刻,她边哭边喊:“杀人啦——”村民闻讯围过来,不一会儿院子里站满了人,有经验的人忙向公安局报案。
市局刑警到达时,县公安局对现场已做了初步勘查。犯罪分子翻箱倒柜,把中心现场弄得七零八落,围观群众把房前屋后踩踏得凌乱不堪,无法提取有价值的痕迹物证,现场勘查结果并不理想。
一次杀死一家人,会不会是仇杀?
刘光庭认为,从现场看像是谋财害命,至于为什么一次杀死多人,有两种可能:犯罪分子有充分准备,趁被害人熟睡之机加害,然后从容地搜取财物;犯罪分子翻箱倒柜时,被害人之一惊醒,犯罪分子当即将其杀害,因是一家人同宿一室,另外两个人也就难以幸免。犯罪分子因仇杀人,尔后伪造谋财害命现场,有这种可能,但可能性不大,似乎也无此必要。
刘光庭重新对现场进行勘查时,在西屋(被害人住东屋,西屋为空房)窗户口发现一赛马牌运动鞋足迹,虽然不完整,但不失总体状貌。此系犯罪分子足迹无疑,留在现场的足迹被掩盖或破坏了,现场之外还会有他的足迹,道理很简单——他不可能飞进作案现场,只能是一步一步走过来。刘光庭围绕现场500米划了个范围,从中仔细搜寻。这是个大工程,做起来必须有耐心。
在厕所附近发现了相似脚印,厕所墙外还有类似的脚印。根据多年侦破经验,刘光庭判断,犯罪分子出村后很可能不走大路,而是从野地穿行。果然,在一块种过菜的地里又发现了眼熟的脚印。
前后共采集到11个脚印样本。刘光庭的经验:在现场尽量多采样,其中总会有好的;即便好的也有残缺,可从其他采样中找出有价值部分予以弥补。
根据足迹检验鞋底磨损程度,刘光庭推断:犯罪分子年龄23岁,身高165米左右,不到17米,脚不丰满,人瘦,身体结实。
这是几个人作的案?
刘光庭说:“一个人。”
一个人连杀三人?不大可信。
刘光庭说:“从技术角度讲,我们只发现一个犯罪分子的足迹;从可能性方面说,被害人在睡觉,无反抗能力,一槌子砸在脑袋上就可致命,只要犯罪分子心理素质具备狠毒特性,连杀三人是完全可能的。”
此前,警方排出69个重点侦查对象,其中年龄23岁者仅为4人,如果依据刘光庭的推断,将有65人被排除,以2个人调查一个怀疑对象计算,可以省130个警力,无疑是件大好事,但是,如果推断有误,漏掉了犯罪分子,后果可就严重了。政委有些不放心,用探询的目光望着刘光庭,似乎在问:有把握吗?
《刑侦前沿》 第三部分第五章 足迹检验领域的新突破(5)
刘光庭讲了一番自己科研所得后,政委拍了板:“就这么定了,查!”
刘光庭张了张口又闭上了。政委觉得他有话要说,便问:“老刘,还有什么补充的吗?”
刘光庭说:“我看犯罪分子像山区人,不像城市人,也不像平原上的人。”
保定地处华北大平原,如果在清苑县见个土包包,那一定是砖窑,哪里有山?在这里说山区人肯定就是外乡人,外乡人不进城作案却到封闭的农村来作案?让人不可思议。
政委问刘光庭:“怎么说呢?”
刘光庭说:“我在长治工作十二年,那里是山区,我研究过山区人步伐的特点。步伐包括步幅、步态、步角,因为山区道路不平坦,障碍物多,为保持身体平衡不被摔倒,人走路时起脚落脚都重,压痕也重,并且步幅较宽、步角较大;走山路上坡的时候,人的脚前掌用力大,其步态容易出现抠痕;山区交通不便,运输困难,运送物品全靠人力,或肩扛背驮,或挑或提,往往受力偏重一侧(左撇子左边受力大,右撇子右边受力大),两脚用力有差异,鞋底会出现从内向外倾斜磨损;上坡怕摔,下坡怕滑,拇趾用力大,食趾有时会叠起(城市人只有穿过窄皮鞋时才会出现),但仍然起作用;小时让母亲背着扛着,年龄不大就开始劳动,大多数人多少有点罗圈腿儿……山区人走路特点落实到脚印上,最大的共同点是:前掌抠,后跟实,压痕重。”
讲得头头是道,让人不得不服,书记、常务副局长当即对刘光庭的意见表示肯定。
这样一来调查范围就更缩小了。
马某的姐姐因精神打击太大,仍陷在悲痛之中,对案件侦破不能提供任何帮助,倒是村民中的有心人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马某家是做鞭炮专业户,有个叫路英顺的南方人曾经在马家打过工,其年龄、体貌特征与现场勘验结果一致。不过,这个人两个月以前就走了。
问:“他是什么地方人?”
答:“光听说是贵州的,具体说不清。”
问:“他是怎么来的?”
答:“他姐姐嫁到徐水漕河了,在咱这边有认识人,介绍过来的。”
干警们立即驱车赶往漕河,从这里了解到:1月27日一大早,路英顺已骑车离开漕河,临行还将一套衣服送人。干警们找到那套衣服,发现上面有血迹,经化验与死者血型一致,衣兜内还有一张26日当天从漕河至保定、又从保定至清苑的长途汽车车票。就是他!项目组发出指令:立即拘捕路英顺!然而,干警们在漕河守候了一天一夜,却没见到路英顺的踪影。他跑了!
1月30日凌晨4点,市局八处二队指导员李建华和侦查员杨丙午登上了由北京飞往贵阳的飞机,随后八处副处长丁建新也带领郭胜、毕宇辉、赵恒昌驾驶一辆吉普踏上了南下的征程。他们的任务是共同的:赶往路英顺原籍,将这个背负三条人命的凶犯抓获归案。
刘光庭要求去贵州抓捕凶犯,领导说:“马上过年了(腊月二十六),你年龄大了,叫他们年轻人去吧。”他理解领导对自己的关心,他对自己确认犯罪嫌疑人也有充分把握,可是总觉得责任重大,万一抓错了人咋办?终究不如见了人才稳妥,真要是有误当下纠正还来得及……那个年他过得心神不安。
路英顺是布依族人,家在偏远的深山老林之中,需步行几十里山路才能找到他居住的村落。加上当地人居住分散,地形险峻复杂,不仅抓捕难度大,而且行动稍有不慎就可能打草惊蛇。率先到达贵州的李建华与杨丙午立即与独山县公安局取得联系,查清了路英顺曾因盗窃被判刑3年的案底,并经过大量工作掌握了路英顺的4个落脚点。2月6日晚,李建华等人会同当地二十多名公安民警,来到路英顺居住的山脚下等待时机。深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