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5551-世界商道-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荣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曾经当过工人。1984年,他用在10年中积攒的2000多元,在自己的家乡开办了一个小服装厂。6年之后,在刚刚起步的证券市场上,他成功地使1000万元投资增值到了1亿元。1995年,保龄球运动在国内成为时尚,他抓住时机,成为了国内最大的保龄球设备供应商。    
    陈荣把市场看作是满地抢不完的钱,他的高明之处是不用一种固定不变的方式去“抢钱”,而是变着法子去“抢钱”。当别人意识到这一点并跟上来时,他已经买了一辆自行车去“抢钱”;当别人骑上自行车时,他已经开着汽车“抢”了成堆的钱;然后他又先人一步坐上了去“抢钱”的飞机。    
    当陈荣得知关于“证券、股市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的消息时,他立即意识到:股票,这个曾在上海消失了40年的东西,它将为当代出现一批巨富提供历史性的机遇。股市的动荡与大起大落,决不亚于人生境遇的悲欢。听消息、看行情,一会儿涨到天上,一会儿跌到深渊;忙进忙出,年头忙到年尾,结果陈荣发现是在给证券公司打工。    
    陈荣慢慢地悟出了一些道理,管他什么“基本面”、“技术面”,不跟别人走,自己独立思考,分析行情,以不变应万变。中国的股市之初,一是靠政策,二是靠股民的心理素质。许多人在股市“牛气冲天”时就乐晕了头,盲目跟随;而一遇到熊市时,就六神无主,不知所措。在这两方面陈荣自觉把握得较好,陈荣曾两次在股市走高达1500点的时候,毅然决然抽身而出,冲出了狂热的股民的重围,独善其身。    
    经商需要独特的思维方式,在众多的经商之路中,与众不同才是高明的选择。善于捕捉财富的人懂得往人少的地方去,如果某个地方只有你一个人,那岂不意味着这里所有的财富都属于你一个人吗?


上篇日本人经营之道 一在热门之中爆冷门

    这个世界变化很快,现在的“热门”,可能很快就会变成“冷门”;现在的“冷门”,可能就是以后的“热门”。所以,作为商人,需要用辩证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日本人有一种独上高楼的经营模式,其本质上就是做“冷门”生意。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少企业总是跟着热门产品转,哪种产品好销,就跟着做哪种产品的生意。其实,这种做法不是上策,你争我夺的结果,必然是大打价格战,甚至使企业元气大伤。一些高明的企业家和经营者,往往独辟蹊径,做“冷门”文章,尤其是在热门之中爆冷门,把大众化的生意做成“独家生意”。    
    1980年3月,24岁的孙正义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毕业回到日本,从银行筹措了1500万日元,在博多租了一间房子,摆上3张桌椅,雇请了两个人,成立了一家小公司。孙正义说:“这个公司的任务,就是为我应当干什么样的事业进行调查研究,我要寻找一项别人没有干过的事业。”    
    这个小公司的活动完全是支出,没有半点经济收入。这期间孙正义在开展市场调研方面不惜工本,投入了大量的金钱和精力。他紧盯着市场发展动态,搜集着任何有价值的信息,唯恐漏掉任何一个发财致富的机会。他常常通宵达旦地工作,分析研究大量的信息资料,终于以敏锐的眼光发现了“热门”之中的一个“冷门”。    
    原来,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许多待业的人们唯恐赶不上时代的新潮流,争先恐后地购买微处理机。但是多数顾客不知道软件怎样选购或编制,会使用微处理机的人也不多,因而大批微处理机没有全部运转并发挥作用,有些甚至被顾客冷置一旁。    
    孙正义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开发制造软件的公司与顾客之间缺少互相沟通的桥梁,两方面的信息严重堵塞。一方面是软件开发制造公司本身之间互不通气,自个儿闷头做了大量重复性劳动,打不通销售渠道,研制出的大量软件没有人买;另一方面,顾客同样也得不到软件方面的信息,买不到适合自己用的软件。他想,如果在两者之间建立一条流通渠道,使之成为生产微处理机和开发软件的企业与顾客之间的纽带,那将是一项有利可图的事业。孙正义看准了目标并抓住了这一难得的机会,于1981年9月很快创立了“日本软件库”。    
    日本软件库很快在全国设立了300多家代理店,经营的软件种类已达1万多种,利润直线上升,仅1983年就获纯利13亿日元。日本软件库从此名声大振,孙正义也成为轰动一时的“企业界神童”、“经营新星”。    
    目前,有些企业感到生意难做,埋怨市场难找,原因固然很多,但关键因素是他们在了解市场、研究市场和创造市场方面做得不够。客观上讲,市场上总存在需求,机会处处有,关键在于经营者能否找到自己可以涉足的“空白地带”,迅速抢占一席之地。    
    因此,经营者要处处留心身边的新鲜事物,敏锐观察,把握消费者需求的发展趋向。尤其要善于在自己的市场范围内,挖掘那些经常被同行忽视的盲点和消费者潜在的需求,同时还要研究市场中有哪些未被竞争对手留意和占领的“空隙”,然后迅速填补“空隙”。    
    当年,日本一家公司的经理安藤百福,在回家的路上看到许多人挤在饭铺等吃热面条的情景,马上想到如果研制一种开水冲泡的面条,肯定受欢迎。很快,方便面问世了。浙江瑞安市中外合资蔡氏日用化工公司,注意到使用公共电话可能导致细菌传染,由此发明出电话长效清香型杀菌片,很受客户的欢迎。这些都是慧眼识“冷门”做出来的生意。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经营者更需要具备这样的眼光,正视热点,找到盲点,发掘“冷门”,才能开拓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香港的陈银海,就曾经一度在商界大爆“冷门”,被称为“冷门”状元。    
    陈银海是靠生产打花电脑而一举成名的。他当年来港时,仅仅是一名默默无闻的“打花”(即机绣)学徒。后来陈银海自己买织机,做起老板来。可是运气不好,1967年香港发生动荡,百业萧条,陈银海只得关门了事。这时他空有一身“打花”本事,却无用武之地。    
    到了1978年,时来运转,电脑热潮在全世界兴起,而此时的香港“打花”业难请到人,如果陈银海此时受聘到别人的工厂去“打花”,那么也就不会出现一个现在的“冷门”状元陈银海了!他不愧有一双慧眼,觉得此时应该用电脑取代人手,这当然是开先河之事,还无人问津。因此,他便斥资研究打花电脑,过了几年,便研究出了W· D·S·1000型和W·D·S·2000型,质量上乘,受到各厂家的垂青,打入了中国、欧美及东南亚多个国家,成为生产电脑打花机的佼佼者。    
    陈银海所经营的这个行业是个“冷门”行业,当有人问他竞争者是否可以轻而易举地取代他时,他回答:“那并非易事,因为干这个行业单懂电脑不行,必须对纺织行业十分熟悉,否则难以加入竞争。”这样,陈银海的事业在一段时期内可以说是铁打的江山,无人能动。凭此,陈银海终于成为一名大亨,财源滚滚而来,年营业额达数千万元。这当然是冲进“冷门”的原因。    
    可见,商人必须懂得“热”中有“冷”的道理。国际市场上任何一股“热潮”兴起的背后势必隐藏着一系列“冷门”,若能予以准确把握,在“热潮”中挖掘潜在信息,极有可能获得“尖刀扎处、入木三分”的功效。    
    寻找“冷门”有一定的诀窍。只要细心观察市场需求,冷门还是较易出现的。这种冷门战术作为独上高楼模式的一个层面,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营销中,地位日趋重要。


上篇日本人经营之道 一在先进之中觅后进

    谁都知道,畅销的商品赚钱快,滞销的商品赚钱难。因此,生意人都愿意经营畅销的商品。但是,还有一小部分商人却专门销售滞销的商品,也从中赚到了丰厚的钱财,又怎能说他们不够精明呢?日本人把销售滞销商品的经营方式叫做“在先进之中觅后进”。    
    日本的西图网络超市,从来不卖热销的产品,却总是把别人从货架上撤下的商品陈列在店堂的最显眼处,看上去令人十分不解,而事实上,这种做法却给它带来了巨额的利润。    
    在日本,“7·11”超市公司是畅销商品的代名词,因为那里最大的经营特色就是随时进行周密的数学分析,剔除已经滞销的商品,而西图网络超市却反其道而行之,要将“7·11”公司不卖的商品陈列在店堂的最显眼处。它有什么生意上的奥秘?    
    “一些商品从大型超市一旦撤下,其他小商店也会紧跟着将其排除在进货范围之外。这时,供应商必定出现库存,这就成了我们的目标。此时赶快上门协商,将这些货低价吃进。”西图网络超市社长稻井田安史道出了专进“滞销品”的秘密。    
    其实这只不过是这家超市公司经营诀窍的“冰山一角”。在商品陈列和促销宣传上它也有着与众不同的“怪异之处”。西图网络定下的进货规则堪称一绝,归纳起来共有10条,其中有这样几个“不要错过”:接近保质期期限的食品不要错过、被新产品换下的老产品不要错过、因换季而被淘汰的商品不要错过、在东京无知名度的商品不要错过等等,这都是一些商家通常忌讳的商品。西图网络超市的可贵之处在于,在这些以极低廉的进价采购来的货品上赋予智慧,挖掘价值,使之成为顾客欢迎的商品。    
    “我们是以2~5折的低廉价格购进人家不要的货品,所以获利也颇为可观。”稻井田社长说。比如,西图网络公司常会购进尚有10天保质期的矿泉水,而这是大型超市、便利店要向生产商或批发商退货的东西,当然进价也低得可以。西图网络超市进货后,就把它放在显眼的货架上作为推荐商品销售,并用POP广告来大肆宣传:“我的生命还有10天,谁来喝?”    
    对于知名度虽低但品质不错的沙拉酱,他们有意放在比著名品牌更显眼的地方来推销,POP广告也特别吸引人:“难道沙拉酱就只有丘比特?”当然所有这些商品的售价都只有通常的2~5折。    
    “以高价进全国知名品牌的新产品,明知要损失利益还要以低价来出售,这一点也没意思。自己来创造畅销商品,这才是做零售的乐趣所在。对接近保质期限的食品,我们不是把它看作‘只有3天了’,而是‘还有3天呢’。这种精神很重要。”西图网络超市负责零售业务的铃木康二董事说。    
    走进西图网络超市的店堂,全然没有别的超市的那种商品排列井然有序的感觉,而是有点凌乱。其实,这是西图网络超市有意这么做的。稻井田社长说:“我们特意要创造一种‘总可以有新的发现’的集市购物氛围。”西图网络超市开设门店,选址总是挑大型超市附近或车站的前后,这样,不但客流量有了,而且连建停车场的钱都省了。    
    西图网络超市在经营理念和风格上的独树一帜,使得它在消费普遍不景气的日本流通业界获得了异乎寻常的快速增长,2003年全公司的营业额达到了322亿日元,比上年增长了17%,利润22亿日元,增长了81%。连续8年保持增收,不仅开一家赢利一家,而且老店的营业额也比上年增长84%,利润增长了7%,这在日本的流通业界已是罕见的高增长率了。    
    在先进之中觅后进的经营策略,不仅仅是指经营畅销品商店剔除的已经滞销的商品,还包括对某一行业采取后来进入的策略。也就是说,早来的未必能赚到钱,晚来的未必就空手而归。正所谓来的早不如来的巧,必须赶准时机。    
    中国飞鹰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吴少华就是“在先进之中觅后进”的积极实践者。吴少华是浙江永康“五金之都”的“常青树”,他的成功很独特,不赶潮头,“敢为人后”,却又能“后来居上”。“敢为人后”,是因为大量企业“赶潮头”,形成了成熟的市场;能够做到“后来居上”,依托的就是科技。    
    永康是“百工之乡”,在市场竞争中,只要有一样适合当地开发的产品,永康人就会以“全民皆兵”式的姿态投入,并掀起一阵阵浪潮。1995年,永康市一家民营企业的老板接触了日本的保温杯,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破解出生产的种种奥秘,进而利用它为自己创造财富。不久,永康700多家“跟潮”企业仿佛是一夜间同时破解了技术密码,纷纷尾随其后,有企业更是打出“横空出世,日产万只”的广告语。    
    这种“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的“浪潮”现象,不一会儿工夫,永康保温杯的生产企业就壮大到几千家,从永康到义乌的公路两侧,堆满了待销的保温杯,而价格却从最高的260元/只降到10元/只,甚至有的跌到4元/只。价格肉搏战的结果,使得永康几千家保温杯生产企业最后仅留下几十家。    
    当年“保温杯”热透永康时,吴少华没有去凑这份“热”,而到了保温杯萧条冷落时,他却钻起了这个“冷门”。吴少华对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认为保温杯是个成熟的产品,市场前景广阔,尤其是国际市场,之所以出现“好景不长”,是由于粗制滥造、劣质低价糟蹋了它的身价。    
    1995年11月,吴少华果断地与外商合作,成立永康飞鹰不锈钢保温瓶有限公司,并投入4300多万元从日本、韩国引进一流设备和技术,建成一条国内生产能力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生产线。产品首先试销日本,结果一炮打响。吴少华乘胜而上,以高科技为依托迅速扩大产品品种,从老板杯、旅游杯到保温饭桶、保温壶,容量从300毫升到1700毫升,应有尽有。    
    1996年初,吴少华向83个国家和地区寄去样品“投石问路”,没想到,西欧、北美、中东的许多国家反应都很热烈,订单纷纷飞来。现在,保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