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望无极-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无极》中有很多主题,当然也有主次之分。《无极》的主题音乐很特殊,它并非围绕某个特定人物或场景,而是贯穿全篇各点成为一条主线。电影中人物面对未卜的命运在音乐的引领下前进,而音乐告诉我们,他们身后有无穷大的力量在推动。    
    陈凯歌是如何令我惊讶的呢?说实话我不知道,但他的确做到了。他很强大,也很诙谐。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他会告诉我去做什么,但从不强迫我的思路或对我着手在做的事横加评论。这就像一个互相发现的过程,他通过谈论一些事来传达他的用心。我们探讨电影与音乐的神髓,然后从彼此身上汲取灵感。    
    (曾参与影片:《角斗士》《加勒比海盗》《珍珠纲》《碟中碟Ⅱ》等)


第四部分 视电影为生命人特效钟志行

    钟志行自述    
    有人把《无极》比喻成东方的《指环王》,在特技方面,我们之前也是想跟《指环王》做一个比较,因为《指环王》是一部特技很出名的电影。但我们怎样去做一些东西跟他不同。在《无极》里面,有很多挑战性的特技。比如说我们要在摄影机运动的画面里面,做出千军万马的效果。就是做很多的战士在战场上打,这个特技对于我们亚洲来讲,还是有很多挑    
    战和考验的。我们不是用一些传统的手法,使用一些喜剧的手法去做一些很中国但是很魔幻的效果,我们希望可以做出一些不留痕迹的特技。    
    电脑特技很难说是一个风格,而是一种手法。比如说我们看到一把刀砍人,其实它可以是实拍的。但是如果通过CG电脑动画来做的话,这个刀直接插在人的身上,出来的震撼力是会很大的,观众又完全不会知道这个是用电脑做的。观众会觉得,这个那么简单的动作,为什么要用电脑做。如果观众知道了,原来这个是用电脑做的,出来的效果可以说是更有力量,就不用去用一个镜头摆位置,来骗观众这个刀其实是插在人身上面的。所以,现在很多电影看上去不是特技电影,但是也会需要一些特技,需要在拍法上有一些新的改进。    
    这部电影里面有很多摄影机的运动,有摄影机的运动对我们做特技来讲是最困难的。以前我们看很多特技片,有特技的地方镜头一定不动,观众就习惯了这个视觉效果,镜头不动了,一定要有特技。所以当时这部片子有这么多的摄影机的运动,我觉得有非常之高的难度。后来就觉得,运动的镜头让我们的特技更好地隐藏在电影里面,隐藏在画面里面,特技反而更有效果。就比如说如果一个人在打,我们镜头不动,那么很多人知道这是一个CG。但是在这个很高的摄影机的运动的场里面,观众可能就觉得这个是真的打呢,飞来飞去,力量很强。所以虽然难度非常大,但是我觉得会有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东西出来。    
    电脑特技有很多种做法,摄影机运动多的话,我们要把这个场景,这个运动相关的数据放到电脑里面,电脑会把数据变成一个立体,然后我们就可以在上面做很自如的特技。如果这个镜头不动的话,很多东西我们就没必要放到电脑里面,就是说我们在表面作一些东西就可以了。因为电脑是有一个电脑的空间的,这个虚拟的空间跟这个真实的拍摄空间怎么样去连在一起,当一个镜头在运动的时候,这个人,这个物体,这个特技灯光也会有不同的变化。所以,在这个复杂程度上讲,也是要加倍的。    
    (曾参与影片:《功夫》、《风云》、《中华英雄》、《杀死比尔》)


第四部分 视电影为生命人服装正子公也

    正子公也自述    
    陈凯歌导演是在一个香港的朋友家里看到我的画册,就说一定要找到正子公也,后来这人就托朋友在日本找到了我的老师,我就很荣幸地得到和《无极》合作的机会。    
    其实在见导演之前,我看过导演所有的作品,觉得导演所有的作品都是在追求一种很完    
    美的东西,也觉得他一定是一个很严厉的人。当我看见他的时候,觉得他是很巨大的人(也可能是因为我的个子太小了吧),其实导演的才能,不光体现在他执导电影的具体过程中,在拍摄之余,他依然能够发挥他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促使每个人都发挥和贡献出自己的才能和力量,说的过分一点,就是能够以自己的献身激发出每个人的献身精神。而且对于我个人来说,在谈服装设计的事情时,他从来不会说你要这么做、不要那么做、用这个颜色而不是那个颜色,是这个角度而不是那个角度,而是在讨论中给我充分的自由,可以让我最大程度的贡献自己的能力和创作欲望,也在心里想一定要拿出让导演吃惊的作品。用《三国演义》里面的一个典故吧,和陈凯歌导演在《无极》的世界里结义。    
    电影的主题中,有一个就是“命运”,在电影中,这些人物虽然活在现世中,但是他们又都是被命运所左右的,在某种意义上,甚至是超越现世的东西,所以在服装设计上,除了“实”,也会表现一种很超脱的、很缥缈的东西。为了避免给我束缚,导演从来没有给我很具体的指令,而是会比较抽象地告诉我设计的思路。比如说,这件衣服应该表现“爱”,这件衣服应该表现“威严”。而我就会根据人物和情节的关系,比如说这件衣服应该在具体的情节和人物关系中承担怎样的角色,来设计服装,这就是用“实”来体现。比如说,王妃的服装,黑色和金色代表她的身份和威严,她的重重包裹或是有很多绳索,这就表明她受到的束缚,是被压抑、被捆绑的,而后来这种飘逸的衣服,就表明了她追求自由的灵魂,越到后来,她的服装(束缚)就越来越少,即使减少,也依然有绳索,她依然是被束缚着的。鬼狼的服装设计是变化最大的,导演最早的构想,鬼狼的脸应该完全是黑的,而且眼睛和嘴巴应该是一动不动的,因为技术上的原因,后来就弄成紫色服装的、木乃伊一样的感觉,是根据演员的形象逐步修改的。    
    导演一直强调的是,服装要为人物的性格服务,无欢,导演最开始定下来的一点就是,这个人物要以黑色、银色这两种冷色为基调、还有头盔啊、雕饰啊,这些东西都要突出来一点:他是没有心的。其他人的服装都是布的,可是无欢却是一身盔甲,这也是为了说明这个人的冷酷、残酷的感觉。关于满神和光明的创作,导演看见以后非常满意,说这两个设计就可以一直沿用下去。《无极》的创作对于我来说,一开始就好像是在一个巨大的没有出口的世界里,不知道从哪入手,也不知道《无极》的世界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找不到一个依据。但是当满神和光明的设计形象得到导演的肯定之后,为我进入这个世界提供了很大的启迪。    
    光明的鲜花盔甲是一个很重要的设计。最早的创作我自己也不满意,就是红色的、很有威严的盔甲这么一种构思。后来的导演告诉我,大将军的盔甲不光要有威严,还要很美,鲜花盔甲上要有灵魂。最早的考虑,大将军盔甲上的鲜花都是花骨朵,随着他的喜怒哀乐,鲜花开放、闭合。我看到后来制作出来的服装,感觉到非常吃惊,很吃惊中国服装制作的水平之高。


第四部分 视电影为生命人道具秦红波

    秦红波自述    
    我实际上还是先看剧本,看完剧本把剧情熟悉了,然后再考虑道具的风格问题。开始的时候,道具设计是很困难的,因为这种风格的影片,咱们没接触过,在市场上也很少,可以说没有。所以我也付出了很多心血,是一个很艰苦也很痛苦的过程。    
    拍摄之前,我们设计了很多道具。比如说囚车,囚车到最后我们也没用,但是那个设计经历了很长时间,画了很多种类型的方案。一开始还是摆脱不了原来设计的那些影子,所以说可能需要一个很痛苦的过程才扭转过来。    
    无欢家里边的那个火盆也设计了很多次,好像做了十几个方案。最初的火盆就是我们过去拍戏经常见到的那种打铁盆,或者是很古典稍写实一点的盆子。那么现在影片中这种风格,我也说不好是一个什么风格,反正觉得放在北公爵住所里,还挺舒服的。最后拍出来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无欢的那把椅子在本来设计之后,叶锦添又加了很多东西,比如说一些鸟标进去。叶老师对我是一个很好的帮助,因为他毕竟是电影美术界比较成功的老师。所以说他增加了北公爵这些座椅上的东西,也给影片增加了一些色彩,我觉得加的还是很恰当的。    
    兵器也是分为好几种部队,白军会有鸟的形式,红军会有海棠花。这些都是能代表两个不同部队的东西,所有这些因素加进去以后,兵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我感觉导演最满意的道具是王城的立灯,就是一个人形,然后头顶一个中国古典的纱灯。他觉得很独特也很符合那个环境,但这些设计都是画了很多图纸以后才产生的。反正过程现在想起来还是很让人激动的吧。    
    在北公爵住所里面,几件大道具,像火炉、北公爵座椅、还有鸟形吊灯,基本上就是我设计的。比如那个鸟形吊灯最早的想法是,因为是一个有表情的鸟,它离演员很远,有一些表情并不影响拍戏。它也代表北公爵,火苗是从身体里燃起来的,这个鸟也是北公爵的一个象征,所以它在那个环境里还是很舒服的。    
    我第一次看完剧本,很草率地画了一些图,但是画得很细,拿给导演看。但是,现在想起来那些图是很不适合这部戏的环境陈设的。当时,导演还是鼓励了我。所以说,我一开始就很有信心的能把这个事做好。    
    我觉得这部戏我的收获是非常大的。它确实改变了我对道具的认识,让我觉得道具设计有的时候是很重要的,或者说是极其重要的。比如说《指环王》,指环本身就是一件道具,而且整部戏就是围绕一件道具展开的故事。    
    对于《无极》来说,每一件道具都很重要。它是一个流畅的故事,它跟《指环王》不一样。每一件道具还是为了戏而出现的,我觉得做到恰如其分就是最好了。    
    我最喜欢精舍的铜镜那个道具。因为这部戏虽然是有东方古典的风格,但它没有朝代,历史又不很鲜明。所以设计的时候,这是一个很难的事。那个镜子是糅进了一些东方特点,比如说中国古代铜镜,它的镜面是用铜做的,然后边沿呢,有一些宝石。这样很东方,形状很自然很流畅,和环境也很贴切。它所谓的成功就是它放在那里很合适。    
    道具图画完之后,我还一直参与制作。因为设计出来以后,如果你不跟制作者交流的话,他很难光靠一张图纸去完成。所以从材料的选择到工艺到制作过程到效果,我一直是和整个制作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


第四部分 视电影为生命人擦身而过的“无欢”张国荣

    陈红说张国荣    
    第一次是在《风月》试镜的时候见到张国荣的。那是十一年前的1994年,那个时候我觉得他非常的阴柔,非常的秀美,但是很招人喜欢,不给人一种大牌,或者给人形成压力的感觉。那个时候《风月》起初还确定了我演女主角,差点就和张国荣演对手戏了,那段经历是我人生当中最不快乐的一段经历。但是幸运的是,我认识了国荣。    
    和张国荣在一起,会特别的放松,无所顾忌。如果人有幸和一个专业的人在一起,他有时候就能影响你。张国荣就是一个很专业、很艺术家的人。他不会这样去说一个人,比如陈红你很漂亮怎么怎么的。国荣是一个很真实的人,他说不出来这些话。我觉得他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完整、独立的世界,他的世界是与世隔绝的。这就是他当时给我的感觉。    
    95年《风月》在北京作宣传,是在那年年初的时候,我和圈里朋友葛优、吕丽萍还有他吃过一次涮羊肉。之后我与张国荣就没怎么联系了。在这之间,我和凯歌、国荣还在意大利餐厅吃过一次饭。但是碰面相当少。我觉得他有时候也蛮幽默的,是一种他自认为的幽默。比如他努力地想像北京人那样,学北京话,自己编一些笑话啊,逗大家笑。他还是很小孩子气,内心蛮纯真的。    
    2002年的时候,为了《无极》,我们走了很多地方,韩国、日本等等。当时也没有很强的目标性,只是约见了不同的人,和董玮、鲍德熹等人都见面、聊过。凯歌认为一旦要开拍一部电影,主要还是人的工作,以人为本。我们并不是因为谁最红,才去见他,而主要看和谁有缘,首先聊天都是聊和制作、电影没有关的东西。于是,那个时候就计划在香港见一些朋友。当时要联系张国荣并不困难,我们去香港最主要的目的,也是要去见见国荣。以前要联系国荣是非常顺畅的,我们有他的手机号码,哪怕留言台留了言,他也会很快回电。但是2002年的那次,就觉得非常奇怪,给他打了电话之后,没有音讯。我们又托他的一个香港朋友联系他,他也说找不到。我和凯歌两个人是很相信缘分的,就觉得国荣可能不在香港,或者原来的手机号码已经不用了,也就没有去多想。因为我们始终觉得,对于自己搞不清楚的事情,就不要让它一直来困扰自己,或者一定要搞明白。    
    当时我们觉得无欢这个角色,张国荣是唯一的人选。因为这个人物比较中性,内心又是非常的阴柔,让人感觉,这个角色无论是好还是坏,都是很脆弱的。但是当一个人脆弱到极致的时候,他的处世方式又会变得很强。有些演员,你一看,他就是一个单一的演员,非常单薄的。但张国荣是一个有极强矛盾性的演员。当时真还没考虑别人。如果有很多人都能演这个角色的时候,这个角色的价值也就没有那么大了。    
    说实话,那个时候挑选演员还不是当务之急。我和凯歌做事又不是那种特别一板一眼,一定要怎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