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长治,长治-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把市委班子的成员一块请到西沟,先后开了三次常委扩大会。同样是在冬季,2001年的春节期间,我把四套班子的成员和13个县市区的书记和县长都请到西沟来,大家和老百姓吃一样的饭、住一样的房。晚上,我一户一户去看望下乡干部,很多从农村走出来的干部,从日渐淡忘的农家生活中,又一次找到了与人民群众的思想差距、生活差距、作风差距。我把大家的感受总结为这样一段话:不到群众中,不知道自己差距大;不与群众接近,不知道自己早已远离了群众。离群众越近,思想越解放;离群众越近,对政策理解越深;离群众越近,对“三个代表”思想贯彻越忠;离群众越近,离腐败越远!

  一次接触是粗浅的,多次深入不同凡响。为了让更多的干部受教育,市委把西沟作为廉政建设基地,明确规定:凡是被选拔到领导岗位上的干部,必须到西沟进行廉政宣誓。

  最初是市纪检委分批组织干部来,之后,各个单位也不断组织干部来。领导干部来了,一般干部来了,党员来了,团员也来了。从2000年到2002年,到西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市直干部达5000多人次。他们在西沟冻掉了身上的官气,领会了群众的怨气,懂得了为长治争气。

  最近一次,我到西沟与平顺县老劳模座谈,申纪兰同志拉住我耳语道:“吕书记,你冷天到西沟,已经住了十几个晚上,可要注意身体啊!”说着说着,申纪兰老泪纵横:“西沟前十几年变化不大,这两年进步快,我们引来水、修起路、建起厂,重修了纪念碑,翻新了展览馆,金星奖章竖在东山上。市委变作风有决心,群众变面貌有信心,干部不怕多吃苦,群众就会少受罪。”

  我知道老申的这番话,不是说给我一个人的,她是在用心呐喊,呼唤党的好作风快快回来。

  到一次西沟,就多一份感动,受一次教育。正是在一次次的赴西沟学习和实践中,市委提出了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五点要求:一是要通过刻苦学习,攀登理论制高点。二是要带领广大干部重新回到人民中去,探索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的切入点。三是要恭恭敬敬当人民的小学生,老老实实向人民学习,寻找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的起步点。四是要过好寻找、解决问题关,追究责任关和群众民主测评关,把握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的着力点。五是要总体跟进,经济突破,落实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的落脚点。

  市委常委交流学习心得体会,我们认识到:人民是父母,我们是儿女;人民是教师,我们是学生;人民是河,我们是舟;人民是水,我们是鱼;人民是智慧的源泉,我们是幼稚可笑的;人民是大海,我们是沧海一粟;人民是土壤,我们是种子;人民是藤,我们是瓜;人民是评价我们的度量衡,我们是被评价的对象;人民是灯塔,我们是航船;人民是路标,我们是行进中的车;人民是主人,我们是公仆;人民是太阳,我们是树木;人民是春雨,我们是幼苗;人民是我们落实的对象,我们是人民监督的对象;人民是历史前进的火车头,我们是司炉工。人民的利益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我们应当为之吃苦、吃亏、惹人,为之流血流汗,直到献出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辞。

 
漳源寻源 

  漳源乡是浊漳河北源的源头,河水横穿全乡境内。早春天气乍寒乍暖,虽然河上还结有薄冰,而冰层下的河水却潺潺而动。河边杏树枝头上的蓓蕾已泛出浅红色。我想起了1986年在原平县写过的一副对联:红杏不怕冷风吹该放就放,绿水敢破坚冰锁当流即流。当时写这对联时是抒发自己顶住压力搞改革的志气。今天想起它已经是另一番含意了:加快步伐, 
欢迎这清泉的来临吧!

  2000年2月23日,农历正月十九。早上6点来钟,我来到了漳源乡。

  漳源乡是个穷地方,乡村无啥工副业,人们的经济收入主要靠卖玉米来维持。那段时间玉米不值钱,每斤3毛钱也没人要。大量的玉米卖不出去,农民们很是犯愁。

  我到漳源乡政府大院外,偌大个大院显得冷冷清清,院中还有不少杂物,房屋的墙壁也很破旧,惟有几副对联新鲜。一把大锁锁住乡机关铁栏大门。叫门叫不开,我让时任市委办公厅副主任张红星从门上爬进去。

  乡政府通讯员李海彦开了大门,秘书王跃国迎了上来回答我的问话。“乡政府咋只你们俩人?”“干部们没事就不来。来了也没事。”

  我让通讯员打开每个办公室,察看了办公室桌上摆放的东西,看了看火炉和旁边堆放着的炭块,又看了会议室的各种催款条。他俩告诉我,乡里花销大,要招待客人,要订27种报纸、杂志;要取暖,要修房,要购置零用杂物,要送礼疏通关节。弄得连乡食堂也办不起了。强行摊派农民骂,借钱不还债主逼,没吃饭的地方干部怨,两个领导经常像贼一样躲债,所以大门常关着。今天倒是县里通知开会的。我看见他俩在火炉上煮的玉茭面糊糊,同情他们的艰苦。通讯员说:最苦的是书记,我还看见他被逼债逼得一人躲在办公室流眼泪。我更同情这个乡的干部的处境,决定要经常来这里看一看。

  早晨7点,我在乡政府对门的一家小饭店吃早饭,米汤馒头,土豆丝和豆腐。饭店主人姓赵,见我坐着小卧车,说啥也不收钱。我说:“吃饭付款天经地义。若是每个干部下乡吃饭不付款,不用几天就把你这个小饭店吃塌了。你开这个饭店就图挣钱,不是让我来白吃的。”

  付了10元钱后,离开乡政府。乡里的秘书、通讯员、饭店的赵师傅弄不清我是谁。

  我又一次来到漳源乡,来时是早上6点10分。

  天还未大亮,晨风中已有了融融春意。乡文化站的辅导员田四怀就早早地起来打扫院子,今天是他值日。

  乡长王明秀还没起床,就被田四怀唤醒了。我这次是查岗回访,首先去办公室看了看签到册,又去上次吃过饭的小饭店,问赵师傅吃饭的人是多少?揭开蒸笼看看馒头的数量。走到院子里,看到墙壁已被粉刷一新,“政府创造环境,人民创造财富”的标语在墙上分外醒目。

  我说:“你们这里有变化。我们就是要有一种好的精神状态,来为老百姓办事。假如你这个乡政府大院都不卫生,老百姓进来也要看扁乡政府,那样,你还有什么资格去管老百姓?”

  乡干部要留吃饭,我说:“等你们把灶房搞好后我再吃饭,在人家小饭店我于心不忍。”

  4月1日早上8点半,我第三次来到漳源乡。

  乡政府大院似乎比以往热闹严肃了许多。有人说,新来的吕书记是真干哩,每次来都不打招呼。也有人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三把火烧完就松劲了。

  乡党委书记申虎跃8点钟去县里开植树造林现场会,接到乡长的电话后马上赶了回来,同来的还有县委书记李建宇。

  乡政府的会议室里挤满了人。我在人群中找了把椅子坐下,说:“我这次来漳源是第三次了,对漳源只能算粗浅的认识,真正了解漳源的是在座的各位。漳源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该怎样走,我们眼前该干什么,你们哪一个都比我清楚。我不想听你们说大话、空话和一些有水分的数字,这一点我们吃过亏。是啥就说啥,实事求是是我们的优良传统。”

  申虎跃说,全乡在3月13日召开了千人动员大会,会议的主题是“创造环境,发展经济,减轻农民负担”。当申虎跃说到漳源乡上年人均收入1500余元时,我问:“实打实说,能挤多少水分?”申虎跃说:“能挤374元。”

  我说:“你们刚才说的办法不错,关键在落实。乡统筹要砍掉一半,村提留每人核减5元,还要核减机关人员、村官,以上这4项加起来就可减轻群众负担20余万元,还要反对大吃大喝等。这样,群众高兴,我们有些干部就要为难。我们就是让当官不容易,不容易就叫‘自逼’,逼着干部给老百姓多办事。逼着政府转变职能,干部转变作风。乡机关要一半人出去挣钱,一半人留下作官。留下的一人顶两人用,还要把事情办好。分流出去的人要放下从前的官架子,去市场中闯一闯,认识认识市场经济。不能光空喊不实干,说起市场经济来头头是道,一旦实干起来,就啥办法也没有了。”

  我接着说:“对于分流出去的人员,我们千万不要踢出去不管,而是要想尽办法多扶持,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我要求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干部:“必须加强党的观念,站稳人民立场,发扬敢于吃苦、敢于吃亏、敢于同落后的人和事及不良风气开展积极思想斗争的‘三敢’精神,实施‘五步曲工作法’:发现一个问题就等于深入了一分,就等于敲了一次警钟;解决一个问题就等于提高了党和政府的威信,就增加了和人民的一份感情;别人为你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暴露了你工作中的一个弱点,自己发现了一个自己应该发现的问题,就体现了自己的一份功劳;解决了一个问题就堵住了一个漏洞,举一反三解决了一个问题,就取得了一个大成绩;追究造成问题的责任人,就找到了改造‘三观’的要害,开了个治病的处方;处理了一个干部就警醒了一批干部,教育了一批干部;追究了一个干部造成问题的责任,就落实了一次从严治党的使命。”

  这时,全乡干部鼓掌。我表示说:“漳源乡是我的动态联系点,今后还要来,一有空就来,来和大家多说说话,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我问:“申书记,你今年能给大家提多少工资?”

  申虎跃说:“乡里决定搞特种养殖和多种经营,算下来今年年底,每人每月能拿到1000元工资,若是拿不到,我这个乡党委书记就不当了!”

  漳源是我联系较多的一个地方,去了多少次我也说不清楚。2002年10月,县里有心的同志给我送来一份统计表,一共27次。

 
四进松村乡 

  沁县特别让我放心不下。不仅因为这里是长治最穷的县,还因为这里的事情特别离奇,松村乡就是一例。

  一进松村。

  2001年的一天,我在去松村的公路边,从车窗里看见一群人指指点点,高声议论。我停下车,询问原因。村民领我看一大片树林被砍伐后的树桩子。村民们有的说是干部私分了,有的说是干部给承包出去被承包人砍了。其他人跟着乱砍,总之,一大片森林没有了树,只有桩。也有人说,可能是穷的原因吧——穷急了,有啥就弄啥,要不当干部图个啥嘛?

  我说,不行。这事必须要问个清楚,追究责任!不能谁想砍就砍!

  我找到乡里问党委书记,他说不知道;问乡长,他说没听说。我说,你们回家当农民吧!

  见我动了真格的,两位乡干部急忙向我讨主意。我说你们自己去想办法,想不出办法就办了你们!

  我的这两句话,让他们着了急。晚上返回长治时,县委书记急匆匆来找我。我问他事情办了没有?县委书记告诉我正在办。我问怎么个办法?他说,县里开了个紧急会议,马上给乡党委书记、乡长记过,村党支部书记撤职,我们还在那个地方竖了一块砍林悔过石碑,说着他把碑文交给我看,上面这样写着:

  公元1999年,松村干部借拓路修桥、教育“普九”为名,多次砍伐集体林木资源,因此民怨沸腾。当地干部虽过问批评,然终制止不力。2001年3月20日,长治市市委领导轻车简从,来到松村,闻听百姓申诉,亲勘毁林现场,查明真相,即嘱有司溯源追根,严明责实。

  松村乡干群,亡羊补牢,知错即改,一则主动配合,查处灾情;二则将功补过,见诸行动。全体乡干筹资购苗,亲植白杨,昔时毁林之地,异月必将绿地葱茏。

  为警示后人,特将此林地辟为谢罪补过林,勒石铭记。

  2001年4月15日

  二进松村。

  我径直到乡中学学生食堂看,饭都是干的。我说你们得吃菜啊,不吃菜怎么长身体?又问有汤没有?学生们都不言语。

  我到老师食堂一看,还是有汤的。我问校长怎么不给学生弄点汤?校长说有啊!我揭开一看,一锅水,怎么是汤?他说,我们把水就叫作汤。可能我把校长说得不高兴了,我离开时他也没有送我。

  不管他高兴不高兴,我觉得这个学校学生的学习条件不行,生活条件更不行。这件事我必须管。

  我见到县委书记,给他讲了重视教育的意义。他说,沁县人历来耕读传家,有重视教育的传统。我不相信,就学校这样子,怎么能培养出好学生来?

  后来,有人给我反馈,学生的伙食有了改进。

  三进松村。

  那是个冬天的上午,我有足够的时间认真看看学校。

  一个破厕所吸引了我。进去看看,男生与女生厕所的墙只有半人高,幸好孩子们不大,如果都是成人,就没办法遮掩了。

  再往茅坑里看,粪便从下向上竖了好高,快要与地面平了。

  因为我来过一次,学校领导认出了我,他们也追到厕所来。我们就在厕所讲厕所的问题,校长不断点头称是:“吕书记批评得对,我们马上就办。”教师们都在背后偷着笑。

  四进松村。

  还是学校,看厕所是否清除了粪便。

  那时,快过年了,我从武乡慰问结束后,与班子成员分手,专门来到松村学校。

  学校放了寒假,学生都不在学校。我叫开大门后,直奔厕所。只见茅坑里的粪便又垒起好高,又坚又硬地露出地面。

  当时,我特别费解:这么高的粪便,学生怎么还能上厕所?

  我离开学校,找到乡政府,只有一位干部在值班。进门后,我二话不说,让他找工具。我说去学校。他跟着我就到了乡中学。

  进了校门,我一直往厕所方向走。他见我要到茅坑里掏粪,这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