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与玄奘同行-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族推选代表来共同管理这个联邦国家。吠舍离不仅是跋耆联邦的首府,也是离车族的首府。 释迦牟尼在菩提伽耶悟道后的第5个年头,就来到了这里游化讲学。这里还发生了佛教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佛陀在这里同意接纳女性信徒,从此佛教教团有了第一批比丘尼。佛陀在过逝前几个月,率领弟子从王舍城出发,渡过恒河后来到了吠舍离,向僧众们进行了最后一次公开演说。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在佛陀当年最后一次说法的地方,竖立着一根粗大的石柱,这个阿育王石柱浑圆光洁,雄浑有力,顶端倒扣着一朵线条流畅的莲花,莲花座上蹲着一头威风凛凛的石狮子。   玄奘来到吠舍离后,曾经详细考察了那里的佛教遗址,并把佛舍利传说写进了《大唐西域记》里。当地僧人曾经对玄奘说,这里有一个佛舍利塔,装有佛舍利的滑石罐上有一道裂纹,里面的骨灰只占滑石罐的四分之一。1958年,印度考古学家A?S?阿尔特卡尔博士(Altekar)根据玄奘的记录,在吠舍离的野地中发现了一个佛塔残基,他和同伴们在残塔最深处发现了一只滑石罐,打开这只滑石罐后,发现里面的骨灰只占很小一部分。玄奘记载的阿育王重新分布佛舍利的说法得到了印证。孔雀王朝的阿育王皇帝在残酷战争后归依了佛门。他下令广建佛塔,并打开了七座佛舍利塔,从中取出十分之九的骨灰,分到了其它佛塔中。考古研究还发现,这个佛塔的石块和土质证明此塔被修缮过至少三次。最早的塔基为公元前600年左右所建。第一次修缮是在阿育王从舍利罐中取去出十分之九的骨灰时,第二次修缮比较简单,最后一次是在公元2世纪左右。  佛陀遗骨被称为舍利。在世界各地寺庙佛塔里供奉的舍利,大部分是菩萨、罗汉、高僧火化后的舍利。大部分为灰质状,也有彩色舍利子。据说白色为骨舍利,赤色为血肉舍利,黑色为发舍利,也有舍利呈琉璃状。佛陀去世后,教徒无法再向佛祖顶礼膜拜,便把佛骨灰供奉在佛塔中,作为礼敬供养的对象,以满足佛弟子对佛陀的怀念之情,所以印度历史上曾经出现了大量佛塔,僧人们也就肩负起了佛塔的管理责任。


第五章我所见到的佛舍利(3)

  有了佛塔后,就有了烧香膜拜,进而有了佛教伎乐歌舞。佛教从此有了类似世俗宗教的祭祀天神活动。佛陀在世时,除了饮食之外,并没有这些供养规定。佛教后来兴起的一系列规矩,首先是为了弘扬佛法,其次是满足信众的心理需求,故佛塔越建越多。寺塔的庄严宏伟造就了一番新气象,却失去了佛陀时代的淳朴精神。  印度古代佛塔为半圆形,在方形基坛上用砖瓦或石头砌起一个拱顶,与中国乡村的土坟极其相似,称为覆钵,盛有舍利的容器就安放在里面。中央顶部竖着一个伞盖,从很远的地方就能看见,可以给四处游化的信徒以 心灵上的安慰。后来在佛塔周围出现了石栏和石牌坊,上面刻有佛教故事,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印度中部的山奇佛塔。佛塔传到中国以后,覆钵部份渐渐退化,覆钵上方的伞盖演绎成了中国风格的楼阁式塔。许多佛塔内建有梯阶,可供人层层攀登,然后环顾四野。这象征着佛法修行的渐进,同时也可以遍观十方大地一切苍生。  佛教徒的最高信仰是三宝。佛像代表佛宝,经典代表法宝,教徒代表僧宝。古代印度佛教徒礼拜佛像、佛塔、或者佛舍利,并不是祈求佛祖保佑自己,也不是要宽恕自己的罪过,更不是让佛祖帮助自己实现梦想,而是为了表示对佛祖的敬仰。佛陀是一位德行圆满的圣者。当佛教徒看到佛塔或佛像时,他就会拋弃心中烦恼,保持宁静心情,然后刻苦勤修。如今中国人到庙里烧香拜佛都有很强的功利目的,要么是来许愿,要么是忏悔,要么祈求佛祖满足自己的个人欲望,这一切都远离了佛教最初的意思。  现在看来,去实地考察远比翻阅历史典籍更容易看到历史的真实。仅仅通过典籍来探讨文化现象很容易上当。例如,一部宪法上写着民众享有言论自由的权利,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民众却享受不到这种权利,只要研究一下媒体就能做出正确判断,所以我们研究民间传说和文化遗址才更容易接近历史的真实。佛舍利本身就是人的骨灰,佛教也是佛陀和历代高僧共同创造的。越深入研究佛教,就越能看清楚里面的人为成分。其它宗教也是如此。对于一个学者来讲,宗教只能被当作一种社会习俗来研究,这样 才不会失望。


第五章 西天取经之地叩拜阿旃陀(1)

阿旃陀石窟内的佛涅槃像    

  有些人物,无论在历史中陷得多么深,后来人都只能是他的陪衬,这些人在历史和现实中都是主角,因为他开启了一种思考或者行为方式。后人的努力,都只能是这种方式的追随和延续。在宗教文化旅游和考察上,玄奘就是这样一位开拓者。我沿着玄奘的脚步考察了北方印度的佛教遗址后,又追随着他的脚步来到了阿旃陀石窟。阿旃陀石窟位于马哈拉施特拉邦奥郎加巴德以北166公里处,山峦起伏,树木茂盛,瓦古尔纳河(Waghore)在一道马蹄形的峭壁下静静流过。站在马蹄形内侧的山丘顶上,可以把绵延550米的29座石窟收进眼底。粗略一看,阿旃陀石窟群很像中国延安的窑洞。   大部分印度佛教遗址都有这样一个规律:印度人建造,中国人记录,英国人发掘。阿旃陀石窟群长期隐藏于大山深处。1819年,英国狩猎人发现了这个石洞,使它得以重见天日。考古学家在查阅了《大唐西域记》后,才明白了它的来历。玄奘在公元638年来到南印度的河刺国,并考察了阿旃陀石窟。玄奘在《大唐西域记》第11卷中记述了石窟的地理位置、建筑、雕刻、民间传说等。这些记述已成为研究阿旃陀石窟的宝贵文献:“国东境有大山,迭岭边嶂,重峦绝巘,爰有伽蓝,基于幽谷,高堂邃宇,疏崖枕峰,重阁层台,背岩面壑……精舍四周雕镂石壁,作如来在昔修菩萨行诸因地事,证圣果之桢祥,入寂灭之灵应,巨细无遣,备尽镌镂。伽蓝门外,南北左右各一石象。”  阿旃陀在梵语中是“无想”的意思。人类自诞生以来,就面对着生命的脆弱与易逝,面对着生存的苦痛与无奈,这就难免要产生很多疑惑。佛教石窟就起到了释疑解惑的功能。只要有人走进石窟,石窟内就会响起叩问的脚步声:生命的意义何在﹖生存的种种苦痛根源何在?如何解脱这些痛苦?当人们环顾四周时,就会从佛教雕塑和壁画中找到解答。沿着佛陀指引的方向,人们就能找到解脱痛苦和烦恼的方式,甚至可以进入极乐世界。但是阿旃陀石窟的照明一直令我困惑:石窟里面光线昏暗模糊。如果点燃火把的话,那壁画早就失去了光泽和色彩。若没有持久的光亮,石匠是怎样雕凿出那些细腻生动的佛教故事呢?画工是怎样完成那些色彩层次分明的壁画呢?在现代冷光灯的照射下,壁画的色彩依然饱满生动、富有质感。一旦关闭了这些冷光灯,石窟内则是一片模糊。为何古人要在这种昏暗环境中雕刻和绘画出佛教艺术品呢?玄奘没有解释,不知道是有意回避了,还是照明问题没有引起他的注意。估计当时不会有上百十号人站在不同位置,手扶反光镜,随着太阳光线调整照射角度吧。


第五章 西天取经之地叩拜阿旃陀(2)

阿旃陀石窟内的石柱和壁画阿旃陀石窟外的石雕    

  在佛陀时代,佛教徒已经把石窟当成了住所和修行之地,后来石窟演变为两种形式:一种叫做支提洞(Chaitya),一种叫做毗可罗洞(Vihara)。支提洞就是佛殿,佛殿内建有佛塔,供人瞻仰礼拜。毗可罗洞就是僧房,主要供比丘修禅居住。从外观上看,这两种洞窟十分容易辨认。支提洞呈拱形,入口处有门,上面开窗采光。毗可罗洞有前廊和石列柱,有些洞口还有佛陀雕像。从内部结构看,支提洞的顶部为龙骨形,有木椽一样的石头装饰。毗可罗洞的洞顶为平面,中央部门是大厅,四周有窄小僧房。洞内石柱起到了支撑洞顶的作用,石壁装饰有雕像和壁画,石柱上也有雕塑和装饰图案。僧房最深处凿有佛龛,里面设有佛像。在阿旃陀石窟群中,只有9、10、19、26、29号石窟为佛殿,其余均为僧房。  阿旃陀石窟开凿于公元前2世纪,在公元6世纪末被放弃。石窟群也就成了佛教兴衰的记录。石窟群的中间部分开凿时间最为久远,然后按着开凿时间向两侧延伸,也就自然形成了这种格局。开凿年代可以分为两期。第一期开凿于公元前2世纪,持续了200多年。这些石窟位于中间部分,即8、9、10、12、13号窟和15A 窟。这些石窟属于小乘佛教石窟,小乘佛教主要用佛足印和法轮来象征佛陀。到了笈多王朝时期,大乘佛教开始以极大热情进行佛教造像活动。第二期洞窟大约完成于公元4世纪到6世纪末。大量壁画叙述释迦牟尼的生平故事,也有表现笈多王朝宫廷生活的场面。壁画笔致运用熟练,构图富于变化,着色自由大胆。壁画人物的眼神、服饰,以及身边的动植物都刻画得十分精细。这些壁画并非直接画在岩壁上,而是先在岩壁上涂抹一厘米厚的草泥,把凿痕抹平。草泥主要用泥土、牛粪和谷壳混合而成。等草泥干透后,再在上面刷上一层石灰,这样就可以做画了。壁画完成后,还需要经过特殊打磨处理,壁画就会泛起一层光泽。洞口处的一些凹槽,就是当年画工研磨和调和各种颜料的地方。壁画所采用的颜料主要来自植物和矿物,如兰色就是研成粉末的青金石。在阿旃陀石窟刚发现时,一些壁画已经剥落和损坏,当时的修复技术十分落后。直到1920年,两位意大利艺术修复专家来这里指导修复工作后,剩下的壁画才得以保护下来。这些壁画主要集中在1、2、10、16、17号窟中。  第1号窟是开凿最晚的石窟之一,这是一座大乘佛教时期的僧房。从走廊进入洞就是一个大厅。这座石窟内的雕刻和壁画极其精美。雕塑体现了古代雕塑家对光影效果的理解。如果从不同角度把光线投射到佛陀脸上,佛陀会出现庄严、快乐和宁静的三种表情。大概是为了展现鹿野苑中“鹿王舍命救幼子”的故事,这里还有一座“一鹿四身”的雕塑,四只鹿身共享一颗鹿头,把鹿头与任何一只鹿身结合起来都能体现鹿的灵性和动感。壁画主题大都取自《本生经》故事,其中最精美的是持荷观音,表情神秘而安详。透视效果的大胆运用,使得画面生动饱满、富有生活气息。


第五章 西天取经之地叩拜阿旃陀(3)

阿旃陀石窟壁画    

  2号窟也是僧房,里面有石柱和壁画。尽管大片壁画失去了本来面目,但是保留部分都相当精美。壁画表现了摩耶夫人梦见6牙白象而受孕,以及太子悉达多脚下生莲的情形。整个画面飞扬飘逸,洋溢着自然的生命节奏。我没有想到佛教文化源头竟充满着如此旺盛的生命力。有专家说,2号窟里的壁画出自中国画师之手,现在并没有确凿证据。只能说绘画风格有一些中国绘画的韵味。当我仰脸看藻井上的图案时,我惊奇地发现莲花图案旁边有中国人十分熟悉的回字图案。这是中国工匠画上去的吗?2号窟的开凿时间最晚,中国画工在公元6世纪来到这里并非没有可能。让我疑惑的是:这个回字图案是两个民族在图形审美上的偶然巧合呢?还是有前后继承关系呢?从如出一辙的图案上看,它们之间必然有某种联系。也许是中国人先创造了这个图案,然后被中国画师带到了印度。也许这是印度人创造出来的图案,然后随佛教文化传入了中国,进而被中国人赋予了新的理解。无论如何,我在阿旃陀石窟中找到了两国古代绘画交往的一个证据。  第3、4、5号窟都没有建造完成。4号窟是整个石窟群中较大的僧房,里面有28根石柱支撑的房顶,体现了古代工匠对力学的理解。其中观音菩萨的雕像沉静华美。虽然石窟没有开凿完成,从布局结构上,也能感受到工匠们早已有了精确设计。站在这凿痕清晰的石壁面前,似乎觉得工匠们刚走出去休息。在未完成的石窟中,以24号窟为最大。这里似乎在向游人展示阿旃陀石窟是如何雕凿出来的。一凿一斧的痕迹在岩石上清晰可见,还有尚未切割下来的石块。工匠们曾经打算把这里开凿成最大石窟,估计佛教衰落后,难以筹集到足够资金来支持这一工程,从而成了人类建筑史上最早的、也是历时最长的“烂尾工程”之一。  9号窟是最早开凿的佛殿之一,有典型的小乘佛教特征。两侧有石柱,佛殿后部有一座3米高的舍利塔。拱形的顶部被雕刻成木椽一样的线条,可以理解为佛陀的肋骨。小乘佛教的绘画具有象征意味,从象征意味上来解读这个洞窟的话,洞窟本身就成了佛的身体,走进了洞窟,就进入了佛的世界。门口两侧的佛像是在大乘佛教时期雕刻出来的。壁画大都因为脱落和人为破坏而变得残缺不全,但是有几处仍能辨认出佛脚印,线条质朴沉稳,是难得的小乘佛教早期绘画珍品。10号窟开凿最早。英国人在狩猎时最先发现了这个石窟。石窟内部结构与9号窟相似,但是里面空空荡荡。门口左侧地面上有凹槽,是画匠们当年研磨和调和植物和矿石颜料的地方,可见当年里面也曾经有不少壁画。


第五章 西天取经之地叩拜阿旃陀(4)

阿旃陀石窟的精美石柱    

  第16、17号窟里的壁画最为生动传神。壁画不仅保存最好,而且绘画风格多样。16号窟有女子哀怨图,画师把那位女性的哀怨忧伤刻画得生动传神。有学者说,那是太子悉达多离家出走后,其妻子耶输陀罗的伤感样子,周围亲属也都忧心忡忡。也有学者认为,那是释迦牟尼表弟难陀的妻子。17号洞内有描绘释迦牟尼返回家乡请求妻儿谅解的图画,有飞天奏乐图,有粗壮的小矮人顶着石柱的雕塑。最著名的是一位公主临镜理妆,一缕霞光照射到那面镜子上,把柔和的光线四处散开。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