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太阳发芽-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钱到关键部门走一走,就像武林高手点穴道把连长钉死在七连,不升不迁直到退休,连长最后死在七连,那是古尔图最荒凉的地方,连长是唯一埋在七连的连长,别的连长干三年五年都升了,不升也会平调到条件好的连队去享清福。老李让连长提高一下认识,钱可以顶蛋用,老李毫不客气地捍卫了钱的尊严。    
      这时候,李钟鸣从戈壁滩上回来了,太阳公公剥去他三层皮,把他晒成了棕色人种。那天,他走进父亲的饭店要了一碗牛肉面。父亲说:“你从非洲回来了?”李钟鸣闷头吃面不理父亲,父亲叼一根粗大的黑色雪茄,父亲学外国大亨已经学得很像了。李钟鸣说:“好多年前你掉进粪池里知道是怎么掉下去的?你的脑袋钻在裤裆里一钻就是十多年,你不急我急,我想用棒子把你的脑壳敲出来,你至死不肯出来。”“儿子,爸现在出来了。”“出来的是你的鸡巴,你的脑袋没出来。”“畜生你胡说什么?”“厕所里栽跟斗离屎近,可你并没死里逃生。”老李自言自语:“大家都以为我出头了,连长也以为我出头了,报纸上还登了我的照片,头版头条大家都说我像香港大亨李嘉诚,我怎么成了鸡巴?”“连长早把你变成猴子了。猴子就是动物,动物就是牲口。”    
      李钟鸣留下饭钱,回河南老家去了。    
      他在郑州亚细亚大商场碰到王宁,作家王宁来郑州参加笔会,采访亚细亚商场总经理,准备写大型报告文学,王宁很激动,“这是一颗原子弹,将在文坛刮起蓝色冲击波。”李钟鸣说:“你是拔人家的球毛给自己栽胡子。”王宁没想老朋友这么深刻。王宁说:“想起跟你在一起的日子真叫人难忘啊,青春岁月就这样过去了。”李钟鸣说:“不是青春岁月过去了,是脑袋钻裤裆里头了。”李钟鸣就开始扒火车,抢汽车,拆飞机。李钟鸣入狱后,王宁去看望他。    
      “你拆的那架飞机是王慧的,她三次太空飞行都没有成功,她每次进入太空总是情不自禁飞向月球,保健医生说她与月球有某种情结。你们之间到底发生过什么?”    
      李钟鸣想起那年秋天,少女王慧接到入学通知书,而他正在劁猪,那天他把蛋弄丢了。王宁说:“不是蛋是箭,嫦娥登月时,后羿没箭了。那时,天上有九颗太阳,后羿把箭全射到天上,一支也没留,老婆登月时,后羿一点办法都没有。”李钟鸣说:“我喜欢过她,并没有阻拦她。”    
      第二天李钟鸣被枪毙了。    
      王慧对王宁说:“他确实没拦我,反而劝我离开这鬼地方,他说古尔图没球意思,地球也没球意思。”    
      李钟鸣死了,王慧不再是少女,她成了真正的地球使者,内心一片荒凉进入太空。


太阳发芽父亲的两个儿子

    1978年,大哥考入北京农业大学。那是个充满理想的年代,那时的英雄是陈景润,那时候的学生都想弄几个哥德巴赫猜想,学文的则想冲进诺贝尔文学奖的神殿,把洋鬼子吓一跳。    
      大哥出生于1960年,三年自然灾害饿扁了他的肚皮,他一辈子也忘不了粮食,他要研究粮食。    
      大哥读了学士读硕士,读了硕士读博士,大哥不想呆北京,自愿回新疆进了一所农科院。大哥在农科院三年,两次获部颁科技进步奖。奖金八千元,大哥只能拿200元。大哥有意见,院长就训他:“农科院五百人不是你一个人,别人只拿几十块,你一个人拿二百多块,知识分子政策又不是汪洋大海,没边没际。”大哥指着证书说:“上边写得清清楚楚是发给我的,我不分昼夜地干,别人打牌打麻将,他们凭什么拿?”    
      院长说:“你这同志太没水平了,国家白养你这么多年,打牌打麻将咋啦?现在讲稳定讲团结,你叫他们不打牌不打麻将叫他们干什么去?你搞科研就了不起了,没有电工灯不亮你能搞科研?没有锅炉工冬天冻扁了你,没有门房小偷害了你,没有我们这些领导,人心涣散,你还搞什么科研?”    
      “别人都闲着,我饭都顾不上吃,我……”    
      “这话是你说的,你说别人都闲着?”    
      别人很快就知道大哥说他们都闲着……大哥在单位挺难,度日如年。    
      父亲说大哥没眼色,是个睁眼瞎子。年终评职称,比大哥晚来二年的自费本科生与大哥一起评上中级职称。大哥请病假回到奎屯。大哥整天在田野上转游,大哥越转越瘦。父亲说:“你就是缺个心眼儿。多一个心眼儿一年四季是春天,缺个心眼儿天天是冬天。    
      父亲不怎么管女儿,所以小说里没女儿。父亲只盯着两个儿子。大哥又瘦又小,这不怪父亲。六零年低标准瓜菜代,毛主席都吃不上鸡蛋吃不上肉,全国人民不可能长大个子。父亲集中力量喂养老二,老二又白又胖又高又大,父亲心中稍安。但老大的大脑袋很叫他自豪。老大是垦区唯一上北京念书的学生。大哥那么好的脑袋没进自治区政府机关,却研究小麦,父亲在人民广场的政府办公楼前感叹良久:老大的脑瓜子可惜了。    
      老二念师范,父亲对教师不感冒。老二仪表堂堂,前庭饱满,地廓方圆,鼻直口阔,有将相之容貌,可惜是个站讲台的。父亲说:“这模样找媳妇不困难。”    
      今天是父亲最悲哀的一天。父亲喝碗奶茶,不想吃饭,父亲说他心里惶惶,全家正吃在兴头儿上没人理他。    
      父亲走在校园里,校办工厂的人说:“你家老大回来了。”父亲看见校门口站着又瘦又小的老大。老大拎个包,面孔发灰,头发散乱,老大叫声“爸”,父亲没听见,父亲转身往回走,老大紧跟着,像父亲泼在地上的影子。    
      “你住多久?”    
      “领导批了,想住多久就住多久。”    
      “领导不喜欢你?”    
      “领导早就不喜欢我了。”    
      “你得罪领导啦?”    
      “没有。”    
      “你沾女人啦?”    
      “没有。”    
      “共产党的政策你爸知道,共产党最恨两种错误:票子和女人。这两样你都没沾边这就怪了!”    
      “我是博士。”    
      “博士咋啦?你们单位留过洋的都有啊。”    
      儿子掏出农垦部的获奖证书,父亲扫一眼:“你还是我儿子哩,你不如你爸嘛。”    
      “我确实不行,我只会弄小麦别的不懂。”    
      “没吃过猪肉,还没听过猪哼哼么?”    
      儿子不吭声。    
      父亲说:“你一定招惹领导啦!那么好使的脑壳子咋就差一窍呢?”    
      “只要是博士,领导都讨厌。”    
      父亲不说话了。父亲静静地瞅着天上滚动的云,风停住,天地憋住呼吸,父亲苍老的心像挂钟在古铜色的胸口晃动,钟声浩荡……    
    


太阳发芽麦子照样蒸馒头

    1959年,那是父亲的第一个春天,陆军中士王从善转业到奎屯垦区。王从善就是我以后的父亲,那时我还在空气里游荡不认识他。中士王从善在这座荒凉的北疆小镇上吃两盘炒面,一个连队挨一个连队找他的老上司常营长。第二天天亮,在五公里的地窝子里找到常营长。当时,千里沃野,一片嫩绿,绿光水亮一样擦洗着肌肉结实面孔黝黑的父亲。父亲走到常营长跟前,正在刷牙的常营长把牙刷和缸子丢柴禾堆上,抹掉嘴角的白沫子呵呵笑两声,父亲的眼泪刷就流下来了。那是四月,正是春天,父亲的步子是慢镜头。老首长又是握手又是拍肩膀:“哈哈,正想你你就来了”。    
      父亲说:“我不干排长我要干勤务员。”    
      常营长说:“你不来我吃不好睡不好。”    
      父亲说:“我跟常营长在一起活着才有劲儿。”    
      父亲给营长当过三年勤务员,营长用顺手了。三年前在阿尔泰山剿匪,营长的坐骑中弹毙命,营长伤心得三月不起床。勤务员父亲鞍前马后使营长起死回生,那时营长就喜欢上父亲了。常营长当了步兵营长仿佛依然在马背上。小勤务员结实勤快,心眼儿实在,常营长很满意。那年春天,乌斯满匪帮被全部肃清,父亲被安排在吉木萨尔边防站,常营长转业到奎屯河畔。漫长的冬天过去了,父亲在即将被任命为少尉站长的前夜,离开边防站回到常营长身边。垦区缺人,几经交涉,父亲跟老首长呆在一起。    
      常营长说:“我不是营长了,我是科长,你当科员吧。”    
      常科长的科室是两间房子,一台破车床一台扳钻。常科长说:“咱不是兵了,技术比枪炮重要,咱要学技术。”    
      父亲蹲在车床底下仔细琢磨,这玩艺儿像无座力炮。车床后边站着两个稀奇古怪的家伙,父亲发现他们是车床的主人时,心里很不好受。常科长说:“他们是师傅懂技术,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常科长一说,父亲就不难受了,两个稀奇古怪的家伙也顺眼多了。父亲那时离开土地不久,泥土的灵性还有一点儿,车床上的技术一钻就会,很快就做出合格的头和铁键。父亲掂着两块铁家伙,像掂着黄澄澄的苞米棒子,父亲迷醉在丰收的芳香里,父亲用牙咬开劣质烧酒的塞子,“咕咚咚”倒三大杯,要跟师傅干,两个稀奇古怪的家伙就跟他干在一起。父亲喘着粗气说:“嘿嘿,我是工人了,我是领导阶级了。”    
      那年春天,父亲学会了车工、钳工、铸工,父亲当上了师傅。粗笨的小伙子们被送进来,短期培训以后,分到各个工厂。那时的工厂都在地窝子里,都是破房子。国家建设刚开始,露着骨头亮着肉,随时都有可能感冒打摆子,那时手里有绝活儿才是热爱社会主义。你得让机器运转,让土地生娃娃。    
      父亲说:“我对老常够意思,老常就不把我当外人,老常死之前提我当车工班长。老常的冤家上台对我也敬三分,为啥呢?咱技术差可心眼儿好使。那时我手下有四个大学生呢,我管着他们。”    
      老大说:“我没得罪领导。副所长评研究员没论文,我熬夜给他赶出一篇。”    
      “你就栽在这儿了,这种忙就不能帮。所长不懂你懂不就把人得罪了?”    
      “我闲着就对了?”    
      “叫你闲着你就闲着。你们领导跟我想一块儿去了,你这傻小子还像在你娘肚子里。”父亲心里说:都怪赫鲁晓夫这个王八蛋,1962年卡我们脖子,天灾人祸把我们娃娃耽搁了。缺这缺那。    
      老大的大脑壳上有一双小眼睛,像夹在石缝里的两颗黑豆。这小黑豆要是滴溜两下情况就不同了,父亲就会对他刮目相看;可这两颗黑豆既不滴溜也不发芽,灰蒙蒙的。父亲说:“我跟你们领导想一块儿去了,你好好呆着,守着你妈,守一年就好了,让你妈重新把你养一遍。”    
      没到时间,父亲打开车间大门洒水扫地。地上水干了,还没人进来。父亲这些年一直是车工班长,父亲站在车床跟前常常发怵,他玩不转这玩艺儿。扫地板洒水他干,擦车床他不干,手下的工人干。现在不见有人来,父亲把车床擦一遍,父亲开动车床,掂一块料干开了。干了好久,父亲油渍斑斑,父亲手里的工件是个半成品。父亲手里没绝活儿,所有的技能到此为止。    
      父亲喝水时看见桌上的台历,他娘的今天是礼拜天。那块工件冷眼看他,他没干出过一件成品,他的活儿都要叫别人返工。他只返工过一次。胃校长存心臭他,胃校长比他小七八岁,在局领导检查时叫他返工,他脸不红心不跳,爬在车床上吭哧吭哧干开了。汗珠子叭嗒叭嗒响;父亲干得一丝不苟,虽然劲儿使不到地方,但那种老黄牛精神把检查团的领导打动了,把胃校长弄尴尬了。局长掏出丝绸手绢给父亲擦汗:“技术不行不要紧,革命干劲最可贵。”局长责备地看了胃校长一眼。父亲怔在那里,一万颗太阳在父亲的心底滚动,父亲这回真正地滚出汗水。    
      当年送老大去北京上学,火车开出乌鲁木齐西站,老大的大脑壳伸出窗外,嚎叫的火车仿佛只拉着儿子一个人,父亲也是怔这么好半天。几年后老大回乌鲁木齐工作,单位的小车来接老大,老大是新疆第一个博士生。那天,父亲在乌鲁木齐的大街上走了很久,走到八楼。父亲站在昆仑宾馆的林带里,八楼是自治区最早的宾馆,好多年前他曾站在林带里看这神秘的地方,据说地师级干部才能住这儿。八楼曾是自治区领导上班的地方,现在儿子也住进去了。作为博士的父亲,他也被邀进宾馆,很辉煌地住了一夜。父亲好像北极荒原的太阳,一直悬在天上,毫不理睬茫茫黑夜,父亲的眼睛一直睁着。几年后的星期天,老大落魄而归,狼狈得像个打败仗的国民党兵。    
      父亲把那块没加工好的工件摸了好半天,离开部队到这所技术学校后,他手里一直摸着这块半成品,他没做过一件完整而合格的产品,但他却是车工班长。好多料被他弄成废品,料一旦叫他掂着就开始乱踢腾,像匹不驯服的野马,有一次差点儿叫机器轧了手。钢铁使起性子比牲畜更厉害,父亲大汗淋漓,他没法用鞭子抽这些玩艺儿。这些破玩艺儿在工人手里像小孩玩泥巴,软溜溜的,很轻松地被加工成各式各样的工件。那些实习的学生,笨手笨脚干几天,也能弄出像样的产品。父亲想起千里大野上的民谚:新郎最多笨三天。三天后新娘去住娘家,新娘离开的日子里,新郎就会悟性大开,继而迫不急待。父亲很小就知道这些,但很少动脑筋去想……今天是父亲最悲惨的一天,父亲顶着秋天的太阳体味他的杰作,老大是他苦心经营的作品。工件可以返工,儿子咋返工?让儿子爬回老娘的肚子,在血与火中再熔炼一遍?父亲显然干不出这种生命世界的奇迹。    
      父亲把那块半成品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