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199-长大-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愿意停下来。
我们在探讨“长大经营”的问题时,一直担心有些管理爱好者会把长大理解成一种静态指标,并且固定下来,事实上呢?“长大经营”只是一种经营公司的精神和信念,在这种精神和信念指导下,会产生不同的战略和战术。
迈克尔·戴尔在成功创立戴尔计算机公司以后,总结了一条“长大三步走”法则:那就是crawl,walk,run(爬、走、跑),但是跑并不是戴尔公司的终点,对于这家公司来说,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需要,但根本上都为了长得更大。比如:卖得更多!更赚钱!
无论波音公司怎么确定自己的战略,它永远不能限制航空业的发展,也不能超出航空业的规律,它如果一直想引领这个行业,那它必须不断长大,毕竟航空业不会静止下来等它。微软公司也不可能说:我们已经足够大了,没有什么软件技术需要微软去开发了。
事实上,通用电气利用科技创新改善生活品质的重大责任,永远没有完成的时候。摩托罗拉也必须不断演变,从修理家庭收音机电池消除器开始,演进到制造汽车收音机、家用电视机,再到半导体、集成电路、移动通信和卫星系统。迪斯尼公司可以不断演变,从廉价的卡通图片到整部的动画电影、米老鼠俱乐部、迪斯尼乐园、大热门电影,再到欧洲迪斯尼乐园。索尼公司可以不断演变,从制造电饭煲和粗糙的电热毯,到制造录音机、晶体管收音机,特丽珑彩电、录像机、随身听,再到机器人系统。未来世纪会出现什么新的产业,谁也不能掌握,但是只要你想引领潮流,并且在某个周期内控制它,你必须是一家大公司,长大是永恒不变的。
“长大”而不是“延续”第8节:公司的天然需要(2)
但是,长大是个动态过程。比如美国默克制药公司(Merck),它不停地制定胆大包天的目标:1930年的长大目标是,建立一个极为杰出、足以和大学的研究机构平起平坐的研究机构;1950年的长大目标是,把公司转型成完全整合的制药公司,以便全面参与医疗界的激烈变化,做法是经由购并制药业夏普·多姆公司(Sharp&Dohme),使其拥有体制完备的配送和营销网络,成为更大的公司,以便支持这个目标;1970年的长大目标是,把公司构建成80年代一流的世界性制药厂商;1980年末期的长大目标是,要成为第一家在每一种疾病上都
有先进研究的大制药公司;1990年的长大目标是,重新界定全球制药业的标准,因此以60亿美元购并了美康公司,建立和全球终端客户更直接的业务联系。
沃尔玛公司呢?从贩卖廉价衬衫和钓鱼竿的小店开始,长大目标也是每年动态递增的,花掉了40年时间成为全球最大的零售公司。10亿美元是什么呢?是1979年沃尔玛公司全年的销售额,1993年沃尔玛公司一周的销售额,2001年沃尔玛公司一天的销售额。当然,我们暂时忽略通货膨胀的因素。
杜邦公司(DuPont)在18世纪末期从银行贷款3亿美元制造火药时,长大目标是成为美国最大的火药厂;但是,当它研究出了尼龙、合成橡胶以后,它的长大目标是美国最大的化工公司。如今呢?杜邦公司经营的产业包括化纤、医药、石油、汽车制造、煤矿开采、工业化学制品、油漆、炸药、印刷设备、电子、运输、服务业等等,产品超过1800种,在40多个国家设有150个制造厂,年收入超过400亿美元,它的目标是什么呢?它已经是“全世界最大的化工公司”,继续延续这个目标吗?如果只是想这样,干吗还投资汽车业呢?因为这个所有大公司都知道朴素的道理:长大无休止!
中国一些公司制定长大目标时,会被认为是“胆大妄为”。事实上呢?我敢肯定发表这些议论的公司是遭遇挫折或者难以长大的公司。万向公司就是敢于不断制定长大目标,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公司。它最初只是6个农民筹集4000元开的一家铁匠铺,后来为了积累资金,生产万向节、犁刀、铁耙、船钉、失蜡铸钢等五花八门的产品。但是,公司完成原始积累以后,开始制定长大目标:中国最大的万向节制造商,很快它实现了目标。随即它把长大目标调整为:中国最大的汽车零件制造商,万向公司开始生产驱动轴、传动轴、轴承、滚动体、密封件、轿车减震器、制动器等大量的汽车零部件产品。它如今是中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商。主业长大以后,万向没有延续经营,它制定了新的长大目标:一家巨大的多元化投资公司,公司开始投资农业、房地产业、酒店业、商业流通服务业、金融租赁业、投资银行业、风险投资业、信息咨询业等等,并且在国内外资本市场收购上市公司。万向公司为未来制定的更大的长大目标是:年收入超过1000亿元时,转型为一家汽车公司。
可想而知的问题是:当万向公司的收入超过1000亿元后,它会只想做一家汽车制造公司吗?
我们从来不希望读者把“长大”理解成更多的收入、更多的员工、更多的组织、更大的规模……长大是公司的天然需要,这种需要是公司不断地自我实现,不断地对周围商业生态产生不可替代的正面影响力!一个品牌、一个产品、一种服务、一种模式等等都可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力,都可能很强大。当然了,这种长大是在公平市场中竞争而来,是市场自然的选择。
通用电气公司如果一直保持15%以上的增长率,20年内该公司的营业额将超越10000亿美元。历史上没有哪家公司能发展到如此规模,这是否意味着它是个遥不可及的目标呢?倒也未必。但这绝对是人类从未探索过的领域。长期以来,通用电气公司坚决否认其存在规模过大的问题,但是它始终让自己保持着惊人的利润增长率。当然,一家亏损的公司很难再有正面影响力。
没有人会说创立于1992年的复星公司是一家“大规模、高收入”的公司,但是它很有影响力。它从一家小咨询公司起步,通过资本运作已经拥有70多家跨行业的公司,它与关联公司的销售收入去年已经超过300亿元。这些关联公司包括零售、医药、生物科技、地产、媒体等等,复星公司关联机构在中国产业界有很大的影响力。
去年,英国权威的品牌评估机构Interbrand公司把Google列为全球十大品牌第一名。这家公司产生影响力只有4年历史,开始谁都知道Google是一个很棒的搜索引擎,但是却没有几个人认为它会盈利,没有人认为它能长大。事实上呢?包括雅虎在内的许多网络公司都曾经尝试开创搜索业务,却无一例外地失败了。但是,现在全球网民都离不开这个小公司了,美国在线和雅虎公司的搜索业务全部外包给它,它的销售收入刚超过1亿美元,而且利润很高,盈利能力是eBay公司的三倍。它每天处理的搜索条目达数亿条,使用32个国家的74种语言。“你可以在任何地方找到你需要的任何东西”,这样的公司还不足够大吗?
同样被Interbrand公司排为第二大品牌的公司是欧洲的家居零售商宜家。这家公司只有不到60年历史,向全世界销售大众化的家居用品,销售额超过110亿欧元。全世界有多少大众需要有在宜家商店购物休息的感觉?需要购买价廉物美的KLIPPAN沙发和BILLY书柜?需要体验“平板包装”的经济实惠?需要在购物之余品尝宜家餐厅里北欧风味的小食品?尤其关键的是,宜家影响着全世界2000多家家居产品供应商的命运和长大的机会。
当然,也必须承认在新经济泡沫时期,无数公司都被坑害了,它们大多数现在已经消失,但是这些公司有一种精神很值得鼓励—长大经营。它们失败了,并不是因为“长大经营”的信念,而是因为它们没掌握“长大的原理”,这正是本书在以后几章需要探讨的问题。然而,不是所有的新经济公司都没有掌握“长大原理”,eBay公司就是一例。这家创立于1995年的公司主业是网上拍卖,初期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个糟糕的主意,他们认为没有人愿意从一个陌生人手里买一样看不到实物的商品。但是,eBay获得了成功,营业净利润就超过了2亿美元,市值接近200亿美元,公司股价稳稳地高居于80美元以上。全球目前已经有27个eBay社区。仅仅在英国,eBay就有200万用户,去年在英国eBay列出的拍卖商品就有1。95亿件。数万名美国人辞去工作,全职在eBay网上进行交易活动。谁能说它不是一家大公司呢?
即使被“新经济泡沫”或任何时期的商业悲剧和商业危机重创的公司,都不应该把失败归罪于“长大经营”的信念,而是需要揭开新篇章,接下来研究如何让公司不断长大的原理,这就是本书接下来的话题。
望到更远处第9节:请向前看!看远些!(1)
观察一下:优秀的保龄球选手在投球时,眼睛望向哪里?肯定不是手里的球,也不会是两边的球槽,而是最前方,前方的球瓶。优秀的赛车手呢?他在努力超越对手时,眼睛望向哪里?肯定不是手里的方向盘,也不会是两边穷追不舍的法拉利,而是正前方的车道。马拉松冠军也一样,他也是眼睛紧望着前方的目标,毫不松懈……好了,请研究一下,任何需要经过直线运动,而到达远距离目标的竞争行为,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则:眼睛向前看!
我们把这个原则叫做“公司态度”,因为它和我们探讨的“长大经营”信念非常贴切,就像人对待事物一样,公司也有对待事物(市场、竞争、产品、服务等等一切)所特有的“公司态度”。
“长大经营”的公司该有什么样的“公司态度”呢?答案很简单:眼睛向前看!
先说一个身边的事情:比如前几年发生的媒体投资热潮,自从发现媒体是个暴利行业以后,许多现金有余的公司、不知何为的公司、善于投机的公司,都准备在这个行业里尝试一下,这就是为什么这些年来中国媒体投资长盛不衰。我曾经问一个打算投资新闻报刊的公司:为什么要投资媒体?投资什么样的媒体?希望所投资的媒体在新闻界处于什么样的地位?管理团队认真回答了这些问题,核心答案是“希望赶紧赚钱”。但是,其中一个管理者接着反问我:“为什么这么当真?只是乘机赚钱而已。”大多创业者都没有理由对这个答案抱怨什么,公司当然要赚钱。问题是:这个投资者没有远大抱负,他的“公司态度”有问题,我们认为它是“延续经营”的“公司态度”,它没有向前看的理想。
我们就以媒体领域的公司来探讨向前看的“公司态度”问题。
没有必要要求每一家媒体都要像《华盛顿邮报》或《纽约时报》那样在新闻领域中极其出色,但是“趁机赚点钱,不必当真”的“公司态度”肯定不会出现在立志长大的媒体公司之中,比如安嫩柏格花费了巨大心思创办《电视指南》杂志时,就立志使它成为“美国受众最多的媒体”。后来它迅速长大成为全球第一份年发行量超过10亿份的杂志,至今仍然在全球首屈一指,这才使得安嫩柏格能够在80年代以30亿美元的天价把他创立的三角集团(主要出版《电视指南》)出售给新闻集团。新闻集团呢?默多克从澳大利亚的小报纸开始,近乎贪婪地在40多年时间里,把新闻公司打造成全球最大的媒体公司之一。当这家公司冒着破产的风险收购《泰晤士报》、《电视指南》,或者福克斯电影公司时,都不会抱着“玩一把而已”的态度。
国家地理公司绝对是全球不多见的顶尖媒体公司之一,它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开始于发明家贝尔先生。从创办黑白色的《国家地理杂志》开始起步,这家杂志一直是全球自然地理领域最好的媒体,公司遵守“创办值得收藏的新闻艺术品”的远大目标,在后期同样创办了“国家地理电视频道”。迄今为止,《国家地理杂志》和“国家地理频道”都一丝不苟地贯彻着公司的经营理念。它们的摄影师穿越全世界的深山丛林,花费数年时间、数万卷胶片,制作“关于一只蚂蚁如何求偶”的记录短片,这使它数十年来保持自然地理媒体领域的绝对垄断地位,没有任何一家媒体能够超越它。
花花公子集团又如何?50年前,海夫纳因为少年时在洛杉矶校园门口,看到少女的裙子被风掀起来,而流连忘返,创办了《花花公子》杂志,但是他同样树立了远大的目标,不愿意人们称《花花公子》为色情杂志,而是立志于通过一份杂志的大量传播,来改变传统的性观念和性审美。这有点像迪斯尼公司,该公司之所以能够长大成为全球最大的媒体公司之一,与它树立的“公司态度”直接有关:带给千万人快乐,并且歌颂、培育、传播健全的美国价值观。
向前看说起来是个非常简单的原则,但不是每个公司都能够执行得很好。中国有两家以出版IT报刊为主业的公司,计算机世界出版公司是其中最大的一家。这家公司最初是向前看的,它比任何中国媒体公司都更早地进入IT报刊出版领域,并且采用与美国合资的方式。“合资公司模式”和“IT报刊出版”这两个方向都发生在1980年,显然对很多当时的公司来说是“遥远而模糊”的。就因为如此,该公司一直是中国最大的IT报刊出版公司。但是,这家公司没有坚持向前看的长大经营理念。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出现大量的IT报刊出版公司,IT行业也开始不景气,该公司却仍然不断投资新的IT报纸和IT杂志,公司旗下所有的子公司都面临同样的业务、同样的市场、同样的机会,并且彼此竞争。“我们必须保持公司在IT领域的位置”成为管理者始终的口号,这就是“延续经营”的信念。
现在有一本名为《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书非常流行,它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美西战争爆发时,美国必须立即与古巴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