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全球领导力-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提问:在你刚起步的时候,你可能犯过一些错误,并不是一位成熟的领导人。现在你的公司壮大了,员工多起来了,在世界不同的地方都有公司,你的公司越来越复杂,你觉得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是如何逐渐成长为领袖的?    
      张若玫:一方面,我了解很多经理人、领袖比较具备的知识、素质;另一方面,我回顾过去,不管哪一位成功人士,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墨守成规,完全听命于传统,要有自己的创意。    
      最初我们公司很小,你要成长壮大就要有不同的做法,如果你跟其他的公司一样,那就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够发展壮大。人们要努力的工作这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并不意味着你越聪明,你就会更加成功。但是作为公司你必须有独特的地方,你可以有不同的成长的经历,成长的道路,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这就是我成功的原因。    
      这么多年的努力我也成为了一个很好的领导人,但是无论什么时候我都觉得做事一定不要墨守成规。我来中国做生意,主要是研发软件,很多人都说不如去印度,但是我决定来中国。我相信我的决定会是正确的,我们的产品会对中国的产业产生一定的冲击力。    
      提问:很多学生希望听到你对中国的看法,为什么你到中国来?你对中国的未来有什么样的担忧?    
      张若玫:首先我还是从更大的方面讲一句,我们在未来的十年内想做什么呢?    
      在未来的十年中,坦白的讲,非常简单,我希望将软件带到中国大陆,利用我学到的东西来提高中国软件业的标准。我是本着一个互利互惠的标准,从客观上也希望帮助中国在软件业成功。印度在外包方面做的很好,但是我相信中国可以很快地赶上印度,只要他们有正确的方法,很好的领导人,了解如何制定策略。    
      我也认为世界上其他的很多公司都希望在中国做一些事情,但是他们不知道怎么在中国做生意。同时很多中国的企业家希望建立一个外包公司,但是他们不知道如何进入这个市场,这样供求双方之间就无法平衡。我知道这些问题,坦白地讲我知道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很多人忙来忙去,不知道主要问题是什么,如果你找到了问题就可以解决了,当然找到问题、搞清楚问题也不是很容易的,你必须有自己的观点和方法。    
      让我来说,幸福是什么东西呢?就是来到中国,成功建立中国的分公司。    
      很多外国的大公司都希望进入中国,我认为我们公司更有机会。我们有一个策略,我的策略的一部分,就是说我的目标一的部分就是来到中国,把中国看成一个我希望能够做出相应的贡献、同时能够得到一些东西的地方。    
      比如把我们主要的研发中心移到这里,我希望有机会和研究院、大学合作,更好的进行研发。我们也希望提高客户的水平,使他们能够选择我们,而不是选择其他的公司,而且我也必须能够让我们的伙伴和客户成功。很多外国公司不知道在中国怎么做生意,怎么找到资源,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有利的方面。真的有很多人非常希望来到中国做生意,和中国进行接触,而不是飞过来飞回去。    
      谈到天真方面,也许天真会对我们有一些帮助,不管怎么样我现在走出了第一步,了解这个环境,熟悉当地的情况,我并不害怕,我有勇气。我在这里待了很短的时间,但是学了很多东西,很多人愿意也希望帮助我们。    
      


第五章若玫问答(6)

    提问:中国人对财富有着与生俱来的敏感,但是对社稷缺乏关注,所以我们看到一种现象,中国的企业很少有百年常青的企业,尤其是大陆很多的明星企业家,辉煌了几年之后就销声匿迹了。您作为一个创业性的企业家,你是怎样保持企业长久的发展的?    
      张若玫:我也确实认为很多西方的公司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好,那你就可以从中学习,他们为什么可以常青,你可以吸取他们的经验。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一个领导人应该愿意接受各方面的建议,愿意学习,愿意变革,学习和变革这两点非常重要。    
      我如何确保公司的基业常青呢?在一个公司里,我可能是一个最好的领导人,而不是最好的经理人,我会聘请很好的经理人帮助我工作。同时我也要理解,对一个公司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对我的公司来说最重要的是创新。如果你的公司一直在创新,你就能够成功。为此,你的员工要非常出色。    
      我们公司来中国做生意,这就是一种创新。有了创意你的员工就会很激动,很兴奋,就会投入其中。对任何一个公司来说,你必须鉴定你公司的文化是怎样的,你的核心价值观念应该是怎样的,然后不断的加以提升。    
      提问:我听过一个例子。一个企业家很关注中国政府政策的出台,在西部大开发正式开始之前,他已经能够感觉到那种气息,闻到那种味道。他弄了一批树苗,西部大开发开始的时候急需这些东西,他高价出售,赚了一笔。    
      我想问两位,在美国,新的政策出台对企业的影响是什么?这种影响是怎样的?    
      张若玫:你是问,在美国,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怎样?我想讲另外一方面,我相信,在中国,政府的决策对企业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比西方来说起到一个更加积极的作用。在西方世界,政府对企业的影响不是那么直接,不是那么大。在中国,相对而言,政府和决策者有机会建立一些政策,支持企业的快速增长,这是积极的方面。    
      桑顿:政府的策略如果能够很好的实施,就会具有很好的竞争力。    
      对于美国市场,美国政府也许是世界上最分化的政府。在世界上,美国的政府和私营部门联系是最少的。比如有一些产业有一些事情可以算有益的,但是必须形成一种国家的统一认识,必须全球认识到经济问题,这样才能集中起来制定政策,但是这和中国是不一样的,和欧洲也是不一样的。    
      提问:你怎么影响你的员工,或者是你怎么建立一个团队,让他们具有创业精神,非常敬业,非常兴奋?我还想问一下,你在创业的过程中,有没有一些失败的经验可以拿出来给我们讲一下。    
      张若玫:你第一个问题是怎么选人才。我一直都在说人是最重要的,人才是关键,我的员工必须具有主动性,要有创意。    
      第二个问题,如何激发员工的热情,这也很重要。团队精神非常重要,你不可能一个人干就把事情做好,所以要有很好的工作团队。你选择合适的人才,还要想办法怎么激发他们的热情,你可以信任你的员工,给他们一些机会,发挥自己的作用。你有工作团队之后,你要信任他,人的能力往往是很惊讶的,甚至有时候,一个人自己都意识不到他有这种能力,所以领导人要创造这种机会让他把这种能力发挥出来。    
      人从某种意义说,一旦得到一个机会,就会非常兴奋,或者有人向他发出挑战的时候,他也会非常的兴奋。所以你的员工本身在寻找机会,你给了他机会,事情就变得不一样。我刚开始员工不多,我的员工当中可能有很多共同之处,比如可能都是搞技术的,搞营销的。    
      我在跟员工面谈的时候,我问员工,你觉得对你来说生命当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他们都说,我想发挥一种冲击力能够影响其他的人。我还问员工,你想达成什么目标?作为一个老板,你要告诉员工,你的价值观是什么。领导跟员工之间应该是开诚布公,彼此能够交流,知道对方想什么,这也像婚姻,只不过这种关系反而更长久。    
      桑顿:我觉得在上个星期二回答过这样的问题,你们在每一次听了讲座之后都应该有所收获,重新衡量你的领导能力。    
      我前一段时间强调过,对一个公司来说,你决定聘请什么样的员工是很重要的,你要确保你的员工能够胜任这个工作。我在高盛公司的时候,我要确保所有的员工都要认可高盛的价值观念。    
      张若玫女士也说过,他的员工都希望自己创造出一种冲击力,能够使世界因为他们的存在而变得不一样,你这么想是很容易的,但是真正做又很难。作为一个领导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找到合适的员工,包括你如何使员工辛勤的工作,这也是好办的,只要你找对了人,你就很容易激发他的热情了。    
      提问:张若玫女士的创业背景非常令人敬佩,你在创业的时候,你讲到了你的勇气,你的天真率直,你的信心起了很大的作用。你的背景是搞技术的,您认为信心、勇气、天真、率直、技术,哪一点在你的创业过程中起的作用更大?如果你不认为技术作用更大,那么你的研发从技术上失败了,您还能够成功吗?    
      我的第二个问题,从现在IT发展的现状看,所有IT企业的领导人都是搞技术的,在IT业里搞管理搞经营背景的人做CEO的还没有,你是否认为在IT行业里面管理背景可能行不通,只有做技术背景的人才能把IT管好?    
      还有第三个问题,你刚才说了十个规则,我感觉您虽然是搞技术的,但是您现在逐渐向管理偏向,十个规则里面除了第一个学习之外,别的都没有直接跟技术发生关系,你是否认为技术已经成为管理的从属?在中国的企业管理原则里,技术跟管理是企业的两个轮子,你怎么看?    
      张若玫:第一个问题,哪个最重要,技术、信念、天真。我的看法是,技术创新是一个必要条件但不是重要条件,你必须有信念,只有技术不能够确保成功。很多人都有技术上的点子。对我来说,坚持是最重要的一点,我相信一个东西我就会去做。    
      高盛公司那时候取消我们的项目,也许那时候是我们的最低点。我确实希望做高盛的项目,但是他们告诉我这个项目已经取消了,当时我的情绪非常地低落,因为我一直希望实现这个项目,在这之前我自己还没有怎么做生意。我非常相信一定得让一些人用我的东西,我非常相信创新和信念必须要有一个动力推动你,我想说坚持是最重要的。    
      第二个问题,我可以举甲骨文公司为例,它的老板就不是学技术出身的,我觉得还是有很多非技术出身的人掌管技术公司的,这是一种混合。有时候你很难说到底是搞技术的人还是搞管理的人更适合从事IT的领导工作。    
      第三个问题,我觉得商业上的创意对一个公司的成功至关重要。但是创业的基础必须是技术,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经济上的创业要有技术上的基础、IT方面的基础,否则你做不到那种技术,怎么把它变成一种现实的产品、现实的服务?我觉得技术跟商业是一样重要的,但是很多西方公司可能不是很了解这一点而犯了很多错误,他们不是那么重视技术。我觉得中国的公司可以做得到,中国的公司可以更加重视技术,在中国的公司很多人都是技术背景很强,但是到西方公司,你可能看到他们的CEO从来都没有接触技术的东西,甚至西方的CEO到中国来反而不能跟他们沟通。就是说一个公司要成功两种素质应该都是必要的。    
    


第五章若玫问答(7)

        
      提问:这个问题是和人相关的,做为一个小的公司,领导人很容易和每个员工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需要。当这个公司规模越来越大的时候,也许就不会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沟通,在这个情况下有一些员工,尤其是一些老员工认为你们管理者不怎么关心员工的感受,不像以前那么关心了,你是否听到过这样一些埋怨,你是如何解决的?    
      张若玫:你必须和人进行沟通,而且同管理者进行沟通,每个人都应该接受他们的同级、下级的沟通。    
      桑顿:我也碰到过这样的问题,有时候能够很好的解决,有时候不怎么好。我有一个建议,一个经验,那就是你必须有意识的认识到,随着公司规模的增长,有一些非常亲近的人突然发现你们之间的沟通变少了。要解决这个问题,你必须明确的提出你的期望值,然后逐步解决。实际上这是一个感情疏远过程,对一个小公司来说,沟通是非常容易的,随着规模增长就会变得越来越困难。所以你必须了解人们的期望值是什么,然后逐步地解决。    
      提问:两位是来帮助中国的,既然帮助中国,就要了解中国的文化。如果两位感兴趣的话,我们会组织一些国内一流的国学大师的讨论会,欢迎两位参加。    
      张若玫:谢谢!我觉得我的工作生涯越长,就越喜欢回顾我自己,喜欢找到一种平衡的感觉,那么某些时候你会发现向社会做贡献这始终是一种信仰。    
      就我自己的生涯说,我20多年前就去了美国,当时每个月就拿100多美元的奖学金,我得到了很多人的指引,才有今天的成就。所以我觉得他们帮助了我,我也应该帮助他们或者是帮助其他的人,也影响一些有志气的年轻人,这始终是我的信念。    
      此外,我觉得很多年以后,很多事情就变得非常平衡了。比如说,我现在为我的客户做事情,客户当然也帮我做事情,也会回报我,这就是一种平衡。对人跟社会的也是这样。    
      我在中国想做什么?我就是想为中国做一些贡献,所以我才来中国创业。我希望为中国做一点事情,这是我的心理话。    
      提问:我的第一个问题是关于领导人自身修养的问题。我想领导人自身都有一些问题,优点比较突出,缺点也比较明显,您是如何面对自己缺点的?    
      第二个问题,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别人推荐的项目和建议也比较多,那你怎么保持企业的价值观和方向不去轻易地变化?    
      第三个问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