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宏基的世纪变革-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整个半导体产业垂直分工的发展趋势已经确立,因此当初德碁获利很好的时候,我们为了有效整合,在1996年成立了宏发半导体科技公司,做半导体测试,又在1998年和台积电合资成立台宏半导体公司,做封装。加上原先就有做集成电路设计的扬智科技,以及负责行销的宏碁科技,宏碁集团在半导体产业的投资包括设计、晶圆厂、封装、测试、行销,从最上游到最下游都完整了。原本我们就是希望有一个半导体集团,1998年准二造时将整个集团分为五个次集团,半导体集团就是其中之一。    
    后来因为旗舰公司德碁失守,我们重新思考半导体集团的未来,除了德碁由台积电接手之外,我们也把台宏卖给股东之一的美商安可公司(Amkor)。    
    宏发则是很辛苦地熬了很多年,现在逐渐稳定下来,开始获利。宏发减资再增资之后,成为一家独立的公司,不再属于泛宏碁集团,但是宏发的投资者很多,我们有责任把宏发经营好,然后再交棒出去。至于交棒的对象,我希望能为宏发找到一个强而有力的组织作为靠山,避免群龙无首的情况。靠山有两个可能性,一个是从事相关业务的集团,宏发属于他们的核心事业之一,就由他们来主导;另外一个可能性是宏发的运作很成熟之后,把宏发交给我们信任的专业经理人来经营。实际上我们寻求宏发跟同业合并的机会已经好几年了,只是大家的情况都不太好,两个没有办法生存的公司合在一起还是没有办法生存,所以一直没有进展,现在宏发开始获利,就有条件寻求合作的对象了。    
    我对半导体产业的观察    
    以整个半导体产业来看,台湾的资本市场扮演很重要角色。德碁并没有上市,但是后来做DRAM的公司都上市了。台湾资本市场提供很多资金,加上外资也进来台湾,这些资金都在寻求好的投资标的。其实做内销的公司并不需要太多资金,做设计代工(ODM)的公司除非要多角化,否则也不需要太多资金,比较需要大量资金的大概就是半导体、液晶显示器,还有后来的通信服务产业。这些投资都是以百亿为单位,投资的成效不一,以通信来说,早期的台湾大哥大、远传成功,但是固网和第三代行动通信(3G)都失败了。    
    至于半导体的投资,如果算总帐的话,晶圆代工因为是独到的,所以投资回报率相对较高,其中台积电最好,其次是联电。投资DRAM的回收比较不理想,因为一个产业如果没有办法做到寡占,价格就不好,利润会降低。    
    台湾的DRAM产业之所以无法做到寡占市场,遥遥领先对手,原因是技术没有完全独立。目前全球称得上真正技术独立、完整的只有三星跟美光科技,日本的DRAM产业后来因为没有资金,变成有技术没有厂,就开始走下坡。德国有技术,可能也有钱可以投资,但是成本偏高,所以后来英飞凌(Infineon)找上台湾的厂商合作。DRAM产业比较可能采用这种合作模式,因为DRAM是整合性的产品,整合竞争比较有利,不像绘图芯片等产品的设计和晶圆制造是可以分开的。    
    比较一下台湾在DRAM和液晶显示器这两个产业的表现,就可以了解取得市场寡占地位的重要性。我曾经见过三星的总经理,三星虽然在液晶显示器市场上是世界第一,但是没有办法像DRAM一样绝对的领先,三星的总经理对这一点颇多怨言,因为这就给台湾厂商崛起的机会。三星的DRAM不仅是技术独立而已,技术水准在全世界都是绝对的领先,规模也远超过其他对手。DRAM技术领先对成本的影响很大,三星可以大幅压低成本,假设三星的成本是100元,我们的厂商是120元,在供过于求的时候,三星就把价格降为110元,那么成本是120元的厂商怎么办?这就是问题所在。    
    但是液晶显示器产业就不同,技术领先造成的成本差异不像DRAM那么大,良率95%跟96%,或者良率81%和82%,差别只在于材料成本,设备成本也都差不多,所以整体而言并不会造成那么大的差异,经济规模的差异也不会像DRAM产业造成那么大的影响,所以三星无法逼退台湾厂商。也因此现阶段台湾各家液晶显示器厂商不太可能合并,因为大家都能生存。    
    台湾的DRAM厂无法合并的另一个原因是,已经各自跟不同的国外厂商合作,合并的问题会相当多。资金也不是太大的问题,像半导体这种资本密集的产业,可以亏好几年才关门,因为公司成立时就已经拿到一大笔资金,亏钱的时候可以用折旧继续营运,只是不能进行新的投资,不像其他产业,如果没有现金进来买材料,工厂就得停摆。DRAM厂亏钱的时候,公司营运并不会马上出问题,只是无法发红利股票给员工,影响士气,人才较容易流失。


第二部分 淡出半导体第13节 已消失的关键性

    我认为,台湾发展DRAM产业恐怕已经没有机会了。就跟中央处理器一样,除非出现一个新的机会点,否则就无法进入,例如很便宜、功能不必很高的中央处理器独立成为一个新的市场区隔。但是DRAM的新技术大概都可以取代旧技术,如果技术不领先,根本就无法竞争,以台湾的研展费用偏低的情况来看,技术很难领先。    
    我离开DRAM产业已经四、五年,DRAM厂商在这段期间是不是已经熬过去了,未来是不是可能会有很高的回收,我都没有意见。但是检讨过去的经验之后,觉得把我们的能力和资源一直投注在DRAM上面,其实并不值得。从资源运用的角度来看这件事,首席执行官(首席执行官)有责任随时检讨资源应该放在哪里,包括人力和资金的资源。DRAM本来就值得检讨,首先,DRAM这项关键性零组件现在应该不至于供不应求,其次,DRAM作为带动技术进步的龙头地位也已不再。从这两点来看,过去DRAM的关键性已经不存在了,以前是基于DRAM的关键性,所以官方要政策性地发展DRAM,现在这种关键性既然已经不再存在了,就只能从投资回报率值不值得来考量。    
    宏碁最终没有做成DRAM,但是投资回报率是够的,所以我并不觉得遗憾。德碁当时的规模在岛内半导体产业已经是第三名,仅次于台积电和联电,有时利润也许比他们更好。而且德碁的成长潜力比其他公司高,因为德碁是单一产品,市场好的时候,只要持续投资扩大规模,就可以成长得很快,当然,如果景气转差,或者德碁的技术落后,就很难继续下去,前功尽弃。    
    宏碁投资德碁将近十年,1989年正式决定投资,1999年12月底台积电宣布将合并德碁。以这十年来看,当年德碁有赚钱,再加上台积电以换股方式收购德碁股权,我们把德碁股票换成台积电的股票也赚了钱,所以宏投资德碁的投资回报率是够的。当然,如果从建立关键性零组件自制能力的角度来看,德碁并没有达成这个目标。    
    投资液晶显示器    
    在投资半导体之后,我对于资本密集产业的企图心就不再像过去那么积极,但是李焜耀反而非常积极,他当时担任明碁总经理,计划投资液晶显示器,并于1996年成立达碁科技。当时我是明碁的董事长,基于DRAM的经验,我很在意液晶显示器产业是否会有供过于求的问题。李焜耀分析说,从供应面来看,DRAM的产品越来越小、愈快,所以投资同样的设备,产能会越来越多,成本也越来越低,但是液晶显示器产业并非如此,液晶显示器投资同样的设备,产能的提升幅度不会像DRAM那么大,因此在供应面不会像DRAM那样有爆炸性的成长。    
    至于需求面,液晶显示器的需求潜力比DRAM高。很多产品如手机、数字相机、电视机等都需要液晶显示器,需求量很大,另外,液晶显示器取代映像管显视器也是一个新的庞大市场。    
    慎选技术来源    
    考量市场供需的情况之后,我并不反对投资液晶显示器,但是我强调要慎选技术来源。之前德碁虽然有德州仪器提供技术,但是本身技术不能独立,而且销售权又被德州仪器控制,结果受制于人,这次投资液晶显示器我们当然不可能重蹈DRAM的覆辙。为了找液晶显示器的技术来源,一开始我们跟飞利浦谈合作,那个时候只有他们有兴趣跟我们谈,双方谈了相当久。其实那时飞利浦的技术属于非主流,如果长期大规模量产会有隐忧,所以他们就收购了日本星电(Hosiden),但是星电的技术也是属于非主流,所以后来飞利浦转而跟韩国LG合作,各出资一半,成立LG飞利浦。由此看来,飞利浦下定决心要拥有液晶显示器,因为他们要做消费性电子产品,一定会用到液晶显示器。日本的索尼迄今没有液晶显示器,是他们未来的致命伤,目前日本除了夏普(Sharp)有一些液晶显示器的投资之外,其他日本厂都没有。(2004年第三季日本日立与松下宣布合资兴建液晶显示器厂,相信没有掌握液晶显示器是日本公司的痛处。)    
    达碁和飞利浦谈不成,后来找到IBM合作。当时宏碁跟美国IBM有很大规模的合作,互相采购,IBM也授权德碁制程技术,宏碁是IBM在全球的重要策略伙伴之一,因此当时我们跟IBM的关系很好,正处于”蜜月期”,我也有机会跟当时担任IBM董事长的葛斯纳(LouiseGerstner)碰面。我们见面时谈到技术的问题,葛斯纳说,IBM的技术很多,但是如果没有拿出来应用,技术再多也没有用,所以他表示欢迎我们使用IBM的技术。当然,这是要付费使用的。我知道日本IBM有液晶显示器的技术,但管辖权仍属于美国,我跟葛斯纳见面之后,等于打通了跟日本IBM谈合作的管道。后来我们去了日本几次,我也曾经陪李焜耀、陈炫彬(达碁总经理)去见他们。    
    IBM早在1989年就与东芝合资成立DTI公司,生产液晶显示器,所以当时我们也拜访东芝。不过东芝和华邦电子关系密切,在DRAM方面早就有合作,所以东芝好象已经有默契,DTI想要一鱼两吃,把同样的第三代技术卖给与华邦电子同属华新丽华集团的瀚宇彩晶公司。但是IBM愿意协助达碁改良第三代技术成为3。5代技术,所以后来我们选择了IBM。这是很关键的一个决策,虽然我们研发3。5代的技术必须承担技术移转的风险,但是如果达碁跟别人移转同样的技术,就无法在一开始就创造领先的局面,这是我们从过去投资德碁学到的经验。    
    达碁一开始找技术合作对象时,我尽力帮忙,初期的董事会我也都有参加,等到达碁逐渐上轨道之后,很多决策和细节我就不太管了,只有重要的决策才会参与,其中之一就是达碁跟联友光电的合并案。


第二部分 淡出半导体第14节 和第一名结盟

    联友光电是联电转投资的公司,起初由联电董事长曹兴诚兼任联友董事长,2000年才由刘英达接任董事长。有一次李焜耀打电话给我提到达碁与联友合并的构想,我非常赞成,双方就开始谈,谈过之后双方都有初步意愿,我才出面跟曹兴诚谈。第二次见面时我们就讨论人事安排,因为双方势均力敌,所以原则很简单,就是董事长、副董事长、总经理、执行副总这四个职位双方各拿一个,董事长配执行副总,副董事长配总经理。决定了四个主要职位的人事之后,其他的职位就按照这个原则去安排。这项合并案进展得很快,从开始谈到敲定合并,前后不到两个月,2001年3月中旬,两家公司的董事会都通过这项合并案,9月份达碁和联友就正式合并为友达光电公司。后来联电的人慢慢退出友达,由原达碁的人士主导。    
    友达合并案给我带来一个新观念。以前我很不注意股价,但是达碁跟联友在谈合并的时候,曹兴诚提到了股价的重要性。他对这一点感受很深,因为他们联电是晶圆代工业的第二名,只输给一家公司而已,但是两家公司的本益比就差很多。他对我说,合并后的友达是台湾最大的液晶显示器公司,虽然世界第一更有价值,不过台湾第一的价值也不低。他说的没错,友达成为第一名,他的回收马上就提高,而且合并后等于是交由明基负责,明基一定会正正派派地经营,联电就可以”坐享其成”。就像我把德碁交给台积电一样,我也可以”坐享其成”,所以我碰到张忠谋的时候都会谢谢他,让国碁并入鸿海也是基于同样的想法,跟第一名在一起绝对有好处。    
    宏碁种树,大家乘凉    
    DRAM就跟其他几件我推动的事情一样,像是创投、IC设计等都是我们最早做,但是到最后成就都不在我,主要原因就在于我们无法照顾到那么广泛的领域,所以无法大幅领先对手,所以2000年年底宏碁二造时,就强调简化、专注,专心经营最关键、最核心的事业。选错行就会有问题,我们必须掌握对的方向和对的时机,如果行不通,就要调整,这个才是重点。迄今我曾推动过的重要事情里面,大概只有自创品牌受创最深而最后算是成功的。    
    IC设计:资源错置,丧失先机    
    第一件成就不在我的事情就是宏碁刚创业时做的技术性贸易,也就是代理IC,而且我们比纯粹代理IC的公司还多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例如我们为客户设计许多应用微处理器的产品。我们还有另外一项创举,当时的IC代理公司都没有库存,客户要买,他们才向岛外订货,我们首创建立库存的做法。现在从事IC代理的公司很多,不过都是纯代理而不提供设计服务,目前宏碁集团里从事IC代理的是建智,IC代理业里领先的员工都算是我们的后辈,但建智的规模可能排到第三、四名,在后起的世平、联强等领先的公司之后。    
    在半导体产业,宏碁应该算是第一个投入无晶圆厂(fabless)的专业IC设计的公司。大约在1984、1985年时,我在宏碁内部成立一个IC设计的部门,就是扬智科技的前身。那个部门从工研院电子所移转技术,当时的技术负责人是李昆铭,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