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5328-你该怎样工作-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⑿剿淖龇ǎΠ炎约旱墓ぷ髯龊茫玫嚼习宓纳褪逗凸ぷ鞯某删停咝剿匀痪筒慌巫缘搅恕! �
我的一个朋友尼斯先生的经历就是很好的证明。他一开始来到了一家进出口公司工作后,晋升速度之快,让周围的人都惊诧不已。一天,他向我“泄露”了自己晋升迅速的秘诀。
尼斯先生对我说:“其实,这个很简单。当我刚开始去这家公司工作时,我就发现,每天下班后,所有人都回家了,但是,经理兰特先生依然留在办公室内工作,而且会一直工作到很晚。另外,我还注意到,在这段时间内,兰特先生经常寻找一个人帮他把公文包拿来,或是替他做些重要的服务。于是,我决心下班后也留下来,呆在办公室里。虽然没有人要求我这么做,但我认为我应该这么做,如果需要,我可以为兰特先生提供任何他所需要的服务。另外,我还可以利用这段时间为明天的工作做一些准备,抽空多了解一些工作方面的知识和信息。就这样,时间久了,兰特先生就养成了有事叫我的习惯,这就是我的秘诀。”
我的朋友尼斯先生这样做是为薪水吗?显然不是。事实上他也确实并没有因此而得到物质方面的奖励,但是由于他的付出,他的工作总是很出色,业绩很突出,他也因此得到了老板赏识和一个成功的机会。
我的经验告诉你:不要太计较工资的多少,它只是你从工作中获取的一小部分。保持积极的心态、勤奋地工作,不但获得内心的充实和宁静,也会获得他人的赞许和大家的认同,最终会获得公司的肯定和器重,升迁、加薪和奖励的机会也随之而来。
记住这句话:把薪水放在第一位,你可能处于贫穷中;把态度放在第一位,你可走向致富和成功之路。
这些道理,刚工作时就该明白公司是船,你在船上
公司就是一条船。当你加盟了一家公司,你就成为这条船上的一名船员。这条船是满载而归还是触礁搁浅,取决于你是否与船上的所有船员齐心协力、同舟共济。
有个企业家被问到他为什么喜欢航海。他的回答是,航海和经营企业有强烈的共同点:一个企业的发展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就像一艘船要破浪前进需要全体船员各司其职,共同配合,才能顺利抵达目的地一样。
这也是我作为职业咨询师非常推崇的理念。我一直在告诉每一个前来向我寻求咨询的人:你必须树立“这是我们的船”的理念。也就是说,每一个人都应该把自己服务的组织看成是一艘船,一艘自己的船,这样你才会竭尽所能贡献自己的力量,主动、高效、热情地完成任务,用心去打造属于自己的“船”;还要将你的上司、同事看作是和你同舟共济的伙伴,你们是一艘船上的合作者,而且只有每一个人都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这艘船才会前进。每一个人的命运都将和这艘船紧紧地捆绑在一起,与船同生死、共命运。所以,你不但要为你的船贡献自己的全部能力,你还要保护你的船,不让它在中途抛锚。
这也就是我们强调的“主人翁精神”。英特尔总裁安迪·葛洛夫曾应邀对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毕业生发表演讲。他在演讲中,提出了以下的建议:“不管你在哪里工作,都别把自己当成员工,而应该把公司看作是自己开的。自己的事业生涯,只有你自己可以掌握。不管什么时候,你和老板的合作,最终受益者也是你自己。”
但是,这种心态在当今的职场却是并不多见的,他们总认为:“公司是老板的,我只是替老板工作,工作付出得再多,干得再出色,最后得到好处的永远是老板。”如果你有做军人的朋友,或者你多少了解一些军队的事情,那么你就会改变这种不合理的认识。每一个军人都非常清楚,他必须和他的长官、他的战友同舟共济,否则他牺牲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高。在战场上就意味着生与死,每一个错误都可能意味着死亡。没有长官的智慧,没有战友的配合和掩护,你是无法独自完成任务的。我们常说“商场如战场”,这样的处世原则在商场也是通用的。
在商场上,当然一次的失误并不会意味着死亡,但没有一个老板喜欢这种事情一再地发生。而且,你所从事的企业发展不顺利,你的个人利益就会受到影响;如果企业经营不善最后倒闭,你还得重新选择职业。所以,你的利益和公司的利益是一致的,企业的发展也是保障你个人利益和发展前途的基础。因而,我们说企业就如同一艘船,它需要所有船员(员工)全力以赴、共同配合把船划向成功的彼岸,同时,这条船也承载着它的船员(员工),避免他们掉入大海。
其实,老板和员工都是这条船上的一员,只是分工不同,角色不同而已。在企业这条船上,老板是船长。这个职位赋予他的不仅有权利,还有责任,他要思考船的航向,要避免触礁或者碰到冰山,还要保障一船人的安全。你一旦进入一家企业,就如同上了一条船,你唯一的选择就是尽职尽责地完成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每一个人也都是这样,才能保证船在中途不会出问题,因为,谁也不希望船在茫茫的大海上抛锚,甚至有意外或者事故的发生。
从这个意义上说,员工也是企业的主人,公司的兴亡不仅和公司里每一位员工的切身利益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且还维系在公司的每一位员工身上。所以,上了公司这条船,就必须和公司共命运,必须和老板同舟共济。这个道理在你刚工作时,就应该明白。
和老板同舟共济,意味着你不但可以和老板分享成功的喜悦,更主要的是要在困难时,能够替老板分忧。在这一点上,我十分钦佩我认识的一个小伙子芬南,他最初选择到一家只有二三十个人的小计算机配件制造公司工作,而他的老板叫罗蒂,只是一个比他大三岁的年轻人。
就在芬南到公司的第三个月,公司接到了一个大的订单,为某计算机公司加工50万张硬盘。这对当时的公司来说,已经是超级订单了,这笔订单能否顺利按时完成,对公司今后的发展将关系重大。公司上下马上就忙碌了起来,将全部的资金都投入到这个项目中去了。然而,商场风云变幻莫测,一方面由于技术不过关,另一方面由于管理上的疏忽,所生产的硬盘出现了严重的质量缺陷,被全部退货。对于芬南所在的小公司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极其沉重的打击,不但没有赚到钱,反而欠了银行的债。银行知道消息后,不断上门来逼债。后来,连支付水电费都成了问题。但老板罗蒂还是四方筹借到了工资。发工资时,老板召开了会议,向员工阐明了公司面临的窘境,并提出希望员工能够和他共同来应对这场困难,在了解公司的境况后,许多员工都马上辞职。还有一部分员工认为公司走到这一步,责任完全应该由罗蒂来承担,所以他们向罗蒂索要失业赔偿金。这其中就有平时对罗蒂表示过忠心的人,这使罗蒂感到了非常的受伤害,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在他们的赔偿协议书上签了字。那些原本没打算索要赔偿金的员工见此情景也纷纷要求赔偿,罗蒂都一一满足了他们。
当看着平日里那些口口声声说要和自己共同打拼的员工提着自己的东西离去,老板罗蒂感到了孤单,他以为公司就剩下了他一个人。但当他走出自己的办公室时,他惊讶地发现还有一个人安静地在工作,这个人就是芬南。他时一个平日里并不怎么接近罗蒂,也很少和罗蒂交谈的员工。罗蒂非常地感动,就走到芬南面前对他说:“你为什么没有向我索要赔偿金呢?如果你现在要,我会给你双倍的。我现在虽然已经身无分文了,但我相信我的朋友会借给我的。”
“赔偿金吗?”芬南笑了笑,“我根本就没打算离开,为什么要赔偿金呢?”“你不打算离开?”罗蒂显得非常惊讶,“难道你认为公司还有希望吗?说实话,我自己都失去信心了。”
“不,我认为公司还大有希望,你是公司的老板,你在公司就在;我是公司的员工,公司在我就该留下来。”芬南说。老板罗蒂被深深地感动了,“有你这样的员工,我当然应该振作起来!但是,我不忍心你和我一起吃苦,我事实上已经破产了,你还是去找新的工作吧。”
“老板,我愿意留下来和你一起吃苦。公司发展好的时候,我来到了公司,如今公司有了困难,我就离开,这太不道德了。只要你没有宣布公司关门,我就有义务留下来。你刚才不是说你的朋友愿意帮助你吗?如果你愿意接受我这个朋友,那么就让我来帮助你吧,我可以不要一分钱。”
芬南坚定地留了下来,并把自己的积蓄全部借给了罗蒂。他的老板罗蒂为了偿还银行和员工的赔偿金,卖掉了仅有的一个加工车间和所有的设备,也卖掉了汽车。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转变了经营的重心,开始给一些软件公司寄销软件。这种方式的投入很小,公司很快就有了转机,两个人忍受了半年的艰苦日子后,公司终于开始盈利了。此后,公司进入了快速的发展期,一年多后,公司就由负债转为盈利上千万美元。
一天,难得有时间,芬南和罗蒂在一家咖啡馆喝咖啡,罗蒂说:“在公司最困难的时候,是你给了我最大的帮助。在当时我就想把公司的一半股权交给你,但当时公司还没有脱离困境,我怕拖累你,现在公司终于起死回生了,我觉得是时候把它交给你了。同时,我真诚地邀请你出任公司的总裁。”罗蒂说着,拿出了聘书和股权证明书一起交给了芬南。
这件事情对我有很深的触动,老板是掌握公司发展方向的人,是决定公司存在与否的人,那些能够与老板同舟共济的人必将得到老板最大的奖赏。与老板同舟共济,也包括尽职尽责地完成本职工作,最大可能地分担老板的压力,与老板站在同一立场,支持他、理解他。
所以,你必须树立这样的意识:只要我们上了船,我们就和船捆绑在一起了。这条船就是我们的船了。船的前途就决定着我们的前途,船的命运就决定着我们的命运了。船翻了,我们就会葬身大海。船已与我们生死攸关了。
这些道理,刚工作时就该明白谁要你优秀
对于成就、自尊和自我实现人生价值等的心理需要,驱动员工积极主动地工作,使员工渴求不断地完善自己,将自身的潜能发挥出来,以争取最大的成功。
当我们懂得了工作是为自己而不是为老板,是为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不是为了薪水,要把职业当成自己追求的事业,要用心做好每一件事情,要用老板的心态来对待公司和工作这些道理后,我们就可以深深地知道:没有谁要你变得优秀,而是你自己,自己追求一种优秀,完全来自自己内心对于优秀的渴望和驱动。
我的工作让我接触到了很多各种各样的职场人士,他们不同的精神面貌和思想动态,就像一副人生百态图展现在我的面前,我从中看到了苦恼和快乐;看到了卑微和高尚;看到了平庸和优秀。他们的生活呈现着两级,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很多人没有找到一个正确的途径,缺少追求成功的动力。
在这里,我不得不再一次提到著名的马斯洛需求理论。它告诉我们,人的需求可以分为5个层次: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需求。人类动机出发产生需要层次的理论,只有满足了低级的需要才能满足高级的需要,是一种递进的关系。这就是说,许多人在没有实现最高级别的需求之前,就已经停止不前了,他们满足于已经得到的,并且享受着看似还不错的生活,失去了对实现更高需求的动力,这是一种消极的态度;而恰恰相反,那些取得非凡成就的人们,正是出于对更高层次需求的追求,出于自己内心对优秀,乃至卓越的追求,才不断地要求自我完善、积极进取,不断挖掘自身的潜能。这种内心的驱动力是他们追求优秀的根源。
内驱力归根到底是一个人自身一种内在的动机或情感、心理因素,只有内化为一种内在意识才能时时驱动员工的行为与抉择。而拥有内驱力的人就是追求卓越的人,为目标自己让自己跑起来的人。
我记得有一句土耳其谚语是这样说的:每个人心中都隐藏着一头雄师。每天清晨,当太阳刚刚升起,露珠还未完全消失,大草原上的动物们,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奔跑。最先跑起来的是羚羊。它们成群结队地跑过平缓的山岗,找到水源,在短暂的休息之后又开始新的奔跑。就在它们不远的地方,也许就在附近的草丛里,狼群也在奔跑。它们的奔跑是为了羚羊。当狼群开始奔跑的时候,狮子也开始了奔跑。它必须赶在狼群之前找到一日的早餐,否则,今天可能又是一个忍饥挨饿的日子。
这是每天发生在大草原上的一幕,每天都在上演的奔跑比赛。没有任何外在的力量在导演这一切。它们奔跑完全是来自内心的驱使——要么生存,要么死亡。只有“让自己跑起来”才能生存,也只有跑起来的动物才能获得比同类更好的生存环境。
动物世界的生存法则同样适用于我们人类世界。每个人只有不断地追求更好,不断地追求更大的成就,对工作投入巨大的热情和激情,不断地创新,让自己跑起来,才能为自己赢得更大、更好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才能享受更大、更高的成功。而这样做的人才是一个优秀的人,是被老板和职场青睐的人,这样的人工作是为了内心的满足,他们因为满足而愿意全力以赴;他们在没有其他外力的刺激下从内心照样迸发出激情,他们这样做只是为了让自己能更加优秀。
他们把最简单的事坚持每天都能做好,所以做到了“不简单”;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超越岗位的业绩,所以做出了“不平凡”。他们之所以这样自动自发、自觉自愿地工作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