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肖邦-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弗雷德里克。肖邦(1810—1849)是世界著名的波兰杰出的钢琴家兼作曲家。
他从小就显露出非凡的音乐才华,7 岁时发表第一首即兴乐曲,8 岁时第一
次公开演出,被誉称为“第二个莫扎特”、“波兰神童”。
他的纤柔典雅的演奏风格和彬彬有礼的潇洒风度,在华沙音乐学院学习时,
就引起了贵妇人和淑女小姐的青睐。1830年11月,他离开华沙,次年9 月赴巴黎,
不久成为走红的钢琴家,经常出入贵族的府邸和名媛雅士的沙龙,风流韵事的传
闻紧紧追随着他。
但是“黄昏之梦”——向贵族小姐求婚失败,在他的心灵上投下了巨大的阴
影。这时一位法国有名的女作家乔治。桑闯入了他的生活,构成一个长达近10年
之久的缠绵爱情故事。
傲慢与谦让、自私与慷慨、偏见与学识、固执与聪敏都同时聚集在他与她这
一对轰动一时的男女情侣身上。
乔治。桑在肖邦的后半生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她的身影伴随着肖邦一
起登上音乐创作的辉煌巅峰,然而又直接影响了肖邦音乐创作的灵感,扮演了一
个无情又有情的情人角色。
肖邦的晚年是在忍受着病魔的残酷折磨和痛苦地拷问自己灵魂的难熬日子里
度过的,为了维持生活,他不得不被人抬上舞台做公开演出。这时又有一个苏格
兰小姐出现在他的病榻前……
肖邦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许多充满诗意的钢琴作品,并做了大胆的尝试,
在欧洲音乐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波兰农村民间音乐成为他音乐创作的重要源泉之一。当时的浪漫主义思潮、
华沙起义,以及他与进步文学家、诗人等的广泛接触,决定了他的音乐创作具有
鲜明的浪漫诗人色彩和爱国主义、民族音乐旋律的时代特征。
他的音乐作品里充满了对祖国和亲人的眷恋和对明天美好生活的憧憬,也有
纯真爱情的细腻描写和在伊甸园式的大自然中的欢唱和跳舞旋律。他习惯以琴声
来泄露自己内心的复杂感情,音乐成为他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肖邦的短暂一生为什么引起整个世界广泛的强烈兴趣?为什么法国、英国、
俄国的皇室主要成员都喜欢聆听他的琴声?为什么进步人士高度赞扬他的一些重
要音乐作品是一部波兰民族兴亡史?为什么他晚年如此潦倒,像一个可怜的被绑
架者?为什么他终身未婚?……
总序郭锷权一个对人类充满美好遐想和机遇的21世纪正悄无声息地向我们走
来。21世纪是竞争的世纪,是高科技知识爆炸的世纪。竞争的关键是人才,人才
的关键是素质。素质从哪里来?有人说,3 (语文、数学、英语)+X=素质。素
质= 传记人物的EQ情怀。这话有一定的道理。
翻阅《巨人百传丛书》书稿,不难发现多数巨人的伟业始于风华正茂、才思
敏捷的青少年时期,我们的丛书记录着以下巨人们创造的令人赞叹的辉煌业绩:
美国飞行之父、16岁的莱特兄弟已是多种专利的小发明家;诺贝尔24岁首次取得
气体计量仪发明专利;爱迪生29岁发明电灯;居里夫人31岁发现钍、钋、镭三元
素;达尔文22岁开始环球旅行并伏案构思巨著《物种起源》;克林顿 46 岁出任
美国总统;比尔。盖茨 28 岁成为全球电脑大王,并评为1998年度世界首富;普
希金24岁开始创作传世之作《叶甫盖尼。奥涅金》……读着巨人们的一本本使人
激动不已的奋斗史,他们追求卓越的精神和把握机遇的能力,使人肃然起敬,这
一切对今天的青少年朋友无疑具有启迪、教育和诱惑力。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
编撰了这套丛书。获悉《巨人百传丛书》即将付梓,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校长赵钰
琳先生、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赵庆刚先生、天津南开中学校长康岫岩先生和复
旦大学附属中学校长曹天任先生先后寄来了热情洋溢的信,对丛书出版寄予殷切
的期盼和高度的评价。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校长赵钰琳先生说:“我们高兴地向广大青少年朋友推荐
《巨人百传丛书》。在世纪之交,能有这样的精品丛书陪伴你,是智慧上的愉悦。”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赵庆刚先生说:“每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伟大人物,
都蕴藏着一部感人至深的故事。”
天津南开中学校长康岫岩先生说:“高山仰止。巨人是人类的精英。世纪伟
人南开中学最杰出的校友周恩来以及毕业于南开中学的四十多位院士校友和各界
杰出校友们的业绩,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校长曹天任先生说:“仔细阅读这套丛书,犹如看到他们
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感受他们的理想、信念、胸怀、情操,这将帮助你学习
做人,学习做学问,学习做事业……”
有必要说明的是,《巨人百传丛书》的读者对象为初、高中学生和部分大专
学生,因而在传主和传主内容的选择上有针对性的考虑,如果有挂一漏万或不足
之处,敬请学界原谅。
1998年6 月于盛京
肖邦
第一章摇篮曲1 定居华沙阿达尔贝。瑞夫尼兴冲冲地闯进客厅,蓬乱的头发
就像潦草的乐谱符号堆积在一起,消瘦的脸上带着狡黠的神色,嘴里喷出一股强
烈的烟草味,“下午好,尼古拉。肖邦先生。”
尼古拉。肖邦夫妇一看是自己儿子的钢琴老师,便彬彬有礼地站起。
瑞夫尼的手在满是污垢的风衣里摸索了一番,抽出一份铅印的乐谱,印着一
首《G 小调波洛奈兹》的波兰舞曲。
尼古拉。肖邦夫妇不由得相视一笑,认出了这是7 岁的儿子最近即兴谱写的,
并曾用流行的花哨体题写了一行字:献给沙贝克家一位年轻的伯爵小姐。
这时楼上传来了柔和的钢琴声,像一股泉水欢快地流动着,流进了瑞夫尼和
尼古拉。肖邦夫妇的心间。
脾气古怪的瑞夫尼年逾花甲了,但他的耳朵仍然能捕捉到升降半音的细微差
别。
他细眯着眼,好像在细细品尝着一道美味佳肴。一个坚定的信念越来越顽强
地占据着他的心灵:尼古拉。肖邦的儿子是一名神童,具有非凡的音乐天才。
尼古拉。肖邦暗自庆幸,当初没有让平庸的钢琴女教师踏进家门,否则这位
老朋友瑞夫尼会瞪圆他那双严厉的小眼睛。
波兰华沙中学的学生都熟悉尼古拉。肖邦教授的名字,都很喜欢听他讲授的
法语课程和丰富多彩的法国文学。
他的妻子朱丝蒂娜。克琳扎诺夫斯卡(1782—1861)清楚地知道一个敏感的
事实:尼古拉。肖邦不愿提及自己的法国姓名和出身,总是认为自己是一个地地
道道的波兰人。
1806年6 月2 日,她与尼古拉。肖邦先生的婚礼是在华沙以西布罗肖夫的一
个罗马天主教堂里举行的。
当时35岁的尼古拉先生的身份是热拉左瓦。沃拉庄园的法语家庭教师,24岁
的妻子朱丝蒂娜是这个庄园的女管家,促成这场美满婚姻的正是庄园女主人沙贝
克伯爵夫人,她是朱丝蒂娜的教母。
战乱的动荡局势伴随着尼古拉的婚礼,第二年的4 月,尼古拉有了第一个女
孩。伯爵夫人担任了这个女孩的教母,并表示愿意让女孩随自己的名字叫露德维
卡(1807—1855)。
热拉左瓦。沃拉庄园只是伯爵夫人拥有的三座别墅中最小的一处,距离华沙
以西有28英里,在通往波兹南的大路旁。
尼古拉。肖邦夫妇被安顿在一套小村舍里,1810年2 月22日晚上6 时,他们
的第二个孩子降临了,是个男孩。
不知什么原因,两个月后,40岁的尼古拉才去登记注册,登记仪式仍然是在
四年前尼古拉举行婚礼的那座教堂里举行。
出生证明上写着这名男孩的名字:弗雷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
尼古拉夫妇兴奋不已的心情,当初只是为了生个男孩。按照尼古拉的意愿,
男孩名字中的“弗朗索瓦”是用法语拼写的,这正是尼古拉父
亲的名字。
对亲人的深深眷恋中又蕴藏着对男孩身上寄托着某种幸福的憧憬:才华、志
气、荣誉,诞生一个崭新的“肖邦”。
1810年10月,尼古拉夫妇告别了伯爵夫人一家,搬到了华沙,这时弗雷德里
克。肖邦才7 个月,还偎倚在母亲的怀里贪婪地吮吸着奶汁。
……
楼上的钢琴声已融入在渐渐浓郁的暮色里,客厅里的尼古拉夫妇和瑞夫尼还
沉浸在七色音符的旋律中。
“弗雷德里克……”露德维卡匆匆闯进来,她的尖叫声划破了客厅里的宁静
气氛。
“露德维卡,请小声点说话。”朱丝蒂娜已看到尼古拉的眉头皱了一下,便
微笑地说着。
“他说好和我一起弹二重奏的,可是我一转身,他不见了。”10岁的露德维
卡显然很不高兴。
瑞夫尼站起身来,干咳了一下,大声说:“出来吧,弗雷德里克,我们早就
看见你了。”
在宽大书橱旁的阴影里有什么东西动了一下,瘦小的弗雷德里克好像不大情
愿地走出来,“对不起,露德维卡。”
“别装傻了。”尼古拉的声音并不高,弗雷德里克已忍不住笑出声,露德维
卡却真的有点生气了,噘起了小嘴。
“弗雷德里克,别闹了,你看看这是什么?”瑞夫尼扬扬手中的铅印乐谱。
弗雷德里克有点不好意思地转过脸去看看父亲和母亲。
“祝贺你,弗雷德里克。”露德维卡兴奋得涨红了脸,她已忘记了刚才不愉
快的事。
“祝贺你,弗雷德里克。”
客厅里不约而同地响起了三位大人的声音,就像响起了一个美妙的和弦琴音。
这是弗雷德里克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即兴乐曲被印成铅字,他应该感谢这一家
小出版行的宗教界要人。
具有强烈民族自尊心的爱国者则把这件事看作是振奋人心的号角,特别是在
被俄国统治下的压抑现实生活里。《华沙论坛报》刊登的一文中认真地写道:
“这首波兰舞曲的作者——一位年方8 岁的男孩子……是一位名副其实的音乐天
才。他能轻松自如、恰到好处地演奏最复杂的钢琴作品,而且还创作了多首舞曲
和变奏曲。专家们认为这些作品写得非常出色,从作者是个幼童这一点来看尤其
令人赞叹。”
赞美天才的诞生,褒扬神童的出现,这其中被注入了鲜明的爱国主题。这种
心情也只有经历了祖国被肢解的痛苦人们才会由衷地产生。
弗雷德里克此后30多年的音乐生涯中时隐时现地展现着爱国的旋律,被誉称
为波兰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
这正是当初《华沙论坛报》刊登此文的美好愿望,以后竟然真的变为现实了。
不过眼下的弗雷德里克这时还想撒撒娇,与露德维卡逗着玩。
“弗雷德里克,你在哪儿?”露德维卡的尖叫声又响起了,不过这回是在楼
上,其中还夹着两个妹妹的稚嫩声音。
2 宽大的白衣领弗雷德里克并不是华沙公立学校的学生,还在家里自学。他
和姐姐、妹妹在很小的时候就学着读书写字,并在学习波兰语和法语方面明显地
受到父亲的影响。
让孩子们学弹钢琴是当时波兰有教养的上层家庭传统,尼古拉夫妇也想体面
地尊重这种风气。
最初母亲弹琴时,年幼的弗雷德里克坐在地板上竟然大哭大闹。但是当他能
够爬上琴凳,琴键在他小手下发出声音时,他又咧开嘴笑了。
有一天,尼古拉夫妇在饭桌旁都想告诉对方一个秘密:弗雷德里克很有天赋。
于是华沙一家最好的钢琴厂商制造的大三角钢琴出现在尼古拉夫妇的家里。瑞夫
尼穿着磨损的黄裤子、黄背心、黄风衣也第一次站在6 岁的弗雷德里克的背后。
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巴赫等人创作的音乐旋律,开始在弗雷德里克的小
小手指下响起。
瑞夫尼很快惊奇地发现这名6 岁的小男孩能轻松地视读难度很高的音乐作品,
只要看看他的灵巧双手,那大量的单调练习曲简直是一种多余的累赘。
弗雷德里克凭着敏锐的音乐感觉,往往即兴弹奏出一个属于自己的音乐世界。
他在朗诵,他在唱歌,他在玩耍,他在欢笑。
瑞夫尼一时还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醒悟过来后,立即在纸上飞快地记录下弗
雷德里克的即兴弹奏的曲调。
第二天,尼古拉开始帮助抄录乐谱,有时还对瑞夫尼做一个不可思议的得意
手势。
两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的情况并没有维持多久,弗雷德里克自己会记录即
兴弹奏的曲调,在五线谱上仔细地描上一个个会跳跃的小蝌蚪音符。
经常出入上流社会客厅里的瑞夫尼与阔太太们谈话时,总是把弗雷德里克的
天赋渲染一番,立即引起“啧啧”的一片惊叹声。
经许多达官贵人的盛情邀请,弗雷德里克经常去贵族家里演奏。在这珠光宝
气、仪态雍容的氛围里,他渐渐习惯了彬彬有礼地待人接物的方式。
上流社会的沙龙氛围,这不能不影响了弗雷德里克心理的早期发育,并延伸
在他今后钢琴演奏的风格里。
对于弗雷德里克的前途,尼古拉父母曾动摇过,还设想他能当个将军,或者
是上校也行,因为钢琴的音阶并非是通往名利地位的理想梯子。
尼古拉所知道的音乐家中能穿上不带补丁服装的仅仅是个别的,他不愿让自
己过去的清贫生活阴影再次笼罩在儿子的身上。
但是弗雷德里克像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闪耀着惊人的美丽光芒,这不得不
使尼古拉父母顺从了儿子对音乐的追求,并给予全力支持。
如果尼古拉教授在上课时,做出一些令人惊讶不已的动作,教室里
的学生们就会明白教授的儿子今晚上一定有一场重要的演出。
“嘘——”尼古拉教授把手指放在嘴唇上,教室里一切声音都被禁止了。
他离开讲台,打开窗子,微闭着眼睛,静心聆听。阳光下的空气里隐隐响起
了钢琴乐声,那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