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肖邦-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出他创作的新乐曲。他早就想见见这位不寻常的波兰小伙子。
弗雷德里克弹完了,客厅里响起的掌声中还有几位陌生女性的,那是拉季维
乌亲王的妻子和两个女儿。
王宫里雍容华贵的典雅气氛,使弗雷德里克不由得想起许多往事。
他喜欢这种沙龙式的音乐环境,十个指头在琴键上也显得特别有灵感,
能够舒畅地抒发自己细腻的缠绵感情。
这以后逐渐发展为他对沙龙气氛的一种嗜好,但这并没有阻止他对于取之不
竭的乡间音乐源泉的热情向往。
这似乎相悖的两种倾向却能同时和谐地体现在他的身上,如果用直线性的机
械思维去作解释,只能是一场徒劳。
弗雷德里克往往显示出相互矛盾的复杂性格,碰撞出的美丽火花却是一首首
令人惊叹的新乐曲。
返回华沙时,弗雷德里克的手提箱里已安放着一份谱写完的变奏曲总谱。
埃尔斯纳仔细看完这份总谱后,脸上浮现出了笑容:这聪明的小伙子已经开
始意识到戏剧性的对比手法和对于描绘音乐中的人物细腻感情的重要性。与管弦
乐合作的钢琴乐曲的各方面要求,比起那些抒情诗性质的小品自然不一样,尝试
的第一步是需要勇气和意志的。
不过埃尔斯纳并没有向弗雷德里克解释一年级学期的评语,因为那是一个敏
感的话题,现在这份新的总谱已足以说明一切了。
弗雷德里克从埃尔斯纳眼里已得到了一个令人高兴的答案。
为了让好友也分享这份喜悦,弗雷德里克叩开了杨。马图申斯基的家门。马
图申斯基(1809—1842)是一位思想进步的年轻人,以后他参加了著名的华沙11
月起义。
弗雷德里克与这位同学和挚友有着不少的共同话题,最近引起他俩关注的是
《波兰报》上每星期都刊登的一位激进的浪漫主义诗人的文章,周围的人也都在
议论纷纷他写的每一篇文章,因为这引发了一场在艺术领域里的浪漫主义狂飙运
动。
这位引起轰动的诗人是莫里斯。莫赫纳茨基(1803—1834),有名的波兰文
学批评家、政论家、政治活动家,以后也参加了11月起义。
这场浪漫主义的猛烈狂飙运动表面上是为了关于波兰著名诗人亚当。密茨凯
维奇诗歌创作的争论,但实际上则是反抗奴役而争取独立自由的前奏曲,借以宣
泄进步知识分子心中的忧郁和愤愤不平的心情。
秋天的一个晚上,在一家小咖啡馆里,弗雷德里克遇见了诗人斯泰凡。维特
维茨基(1801—1847,1832年流亡巴黎,代表作为《田园抒情诗》,弗雷德里克
为此诗谱过曲),后者坐的桌子另一端,有一位20多岁的小伙子,他低声说着:
“今天,当每一个渴求自由的思想都被囚车和子弹扑灭时,当各国人民在最可怕
的奴役下呻吟时,我们难以公开地为政治自由和正义进行斗争……”
这些滚烫的词语,弗雷德里克好像在马图申斯基等朋友那里隐隐听到过,他
也曾想知道父亲对此的看法,但得到的是沉默无语的回答。
不过弗雷德里克很欣赏莫里斯等人蔑视权威的自由灵性,他已猜到了低声说
话的年轻人是谁了。
“晚上好,弗雷德里克先生,我曾听过你的一次音乐会。”那位年轻人准确
地说出了刚入座的新伙伴名字。“谢谢,你的文章也令人难忘。”
弗雷德里克并不感到高兴,他似乎在模仿对方的声调。
维特维茨基等人有些奇怪,不知这两位从未见过面的聪敏小伙子在玩什么游
戏。
“咚、咚、咚……”莫里斯起了一段玛祖卡舞乐的主旋律,调皮地眨着眼睛,
分明闪烁着一团心灵之火。
弗雷德里克也笑了,露出了表示理解的神色,不过他还是保持着像父亲那样
矜持的习惯。
“干杯!”莫里斯提议为弗雷德里克的身体健康干杯。红色的葡萄酒又马上
被斟到在每个人的酒杯里,维特维茨基等人已听到弗雷德里克与莫里斯开始愉快
交谈的声音。尽管他俩第一次见面的气氛有些特别,但弗雷德里克发现莫里斯是
一个值得交谈的朋友。
小小咖啡馆已容不下这群波兰小伙子的跳跃性思维和炽热的感情,莫里斯挽
着弗雷德里克的臂膀,邀请大家到他家里去。
小客厅里的一架钢琴被打开盖,大家期待的目光自然投向了弗雷德里克。
弗雷德里克的脑袋有些隐隐发晕,这是刚才葡萄酒发挥了酒精作用。他抿抿
嘴唇,弹出了第一首华丽的即兴乐音。维特维茨基向旁边的朋友交换了一下眼神,
满意地点点头,他在弗雷德里克的即兴乐曲中找到了熟悉的情感,像点缀在黑丝
绒上的晶莹宝石,闪耀着迷人的颜色,有赭红的、翠绿的、宝蓝的,激起种种丰
富的遐想。
小客厅里的掌声响起了,弗雷德里克转过身有礼貌地说了一声“谢谢”。
“这是非常、非常完美的精致玻璃杯,”莫里斯露出了讥诮的语气,“这只
玻璃杯能盛下波罗的海吗?”
“波罗的海?”弗雷德里克惊奇地扬起眉毛。
“是的,是这样的。”莫里斯耸耸肩膀。
弗雷德里克的脸色变了,维特维茨基等人也被激怒了,莫里斯却若无其事地
坐着,拿着酒杯,好像在等待什么。
突然一个琴音重重响起,弗雷德里克重新弹奏起来。
他在思索,好像在吟诵,“当每一个渴求自由的思想都被囚车和子弹扑灭时
……”
伤感忧郁的片断之后,顿时连续爆发出果断、刚毅的旋律。密茨凯维奇《青
春颂》的慷慨诗句在这时融入,牺牲于屠刀之下的自由斗士英魂在残血夕阳下出
现。
一个个清脆的高音定下了深情幻想的基调,一男一女对白的叙述,把人们引
向了美丽而神秘的春天黎明。
小客厅里一片沉默,似乎谁也不想破坏这令人陶醉的气氛。
弗雷德里克显得很累,他已使出了全身的力量,额上沁出了细小的汗珠。
“尊敬的先生们,你们的音乐耳朵听到了什么?”莫里斯尖着嗓子喊叫起来,
他像被一团烈火燃烧的斗士,“诗歌、灵感就在这里,就在他这双奇妙的手里,
还有波兰的意志、民族的性格,你们听到了吗?”
“谢谢你,我们的天才钢琴家。”莫里斯向弗雷德里克伸出了双手。
周围的人都站了起来,热烈鼓掌。
“干杯!”
“谢谢。”
2 今天出国听歌剧两年前弗雷德里克就已透露了想出国开开眼界的愿望,他
很羡慕一位在他家的寄宿生荣幸地成为国家选派的留学生,他在一封信中哀叹说
:“可我……可能要等50年。”
尼古拉夫妇自然已明白儿子迫切想出国的心情,在华沙每年上演的音乐会和
学习条件毕竟有限,对于一个渴望发展的年轻人来说,外面精彩纷呈的音乐世界
更具有强烈的诱惑力。
1828年暑假由尼古拉带儿子去维也纳一事,已列入全家积极准备的日程计划
中。然而这准备实施的计划一天天在延迟,因为一位相熟的贵妇人也想一同前往,
却总是说“对不起,过几天再说”。
弗雷德里克被这突然插进来的倒霉事搞得心烦意乱,原先的出国学习的热情
也被浇灭了,在华沙西南较远的桑尼基乡间别墅里,他与几位朋友寻找乐趣,消
磨时间。
不过他还是不愿让时间白白浪费,修改了半年前创作的一首《C 大调两架钢
琴回旋曲》,显然他在摸索新的创作途径。他与朋友一起试弹,发现效果相当不
错,他准备在雷苏尔斯演奏这首新乐曲。
暑假期间华沙要上演用意大利语演唱的《塞维勒的理发师》第一幕,同场演
出是颇有名声的男女演员。弗雷德里克与朋友恰巧返回华沙,他得知后竟然整整
一天兴奋地搓着手,就像饿汉将要赴宴的心情一样。
谁知当天晚上演出的效果令人沮丧,男主角的呼吸和声带控制得有问题,走
调走得吓人。让弗雷德里克感到十分不满的是饰演丑角的演员竟然摔倒在舞台上,
这位演员穿着短裤,手里拿着吉他,头戴圆边白帽……等他爬起来时,观众席上
一片嘘声和哄笑。
糟糕的演出更使得弗雷德里克渴望出国亲眼看看原汁原味的各种歌剧和听听
音乐会。
9 月初,弗雷德里克再次回到华沙,有时躺在床上盯着屋顶发愣。
“弗雷德里克——”楼下的尼古拉在叫喊,紧接着楼梯上响起了脚步声。
“亲爱的,看看这个,你会高兴的。”尼古拉的脸上放着光彩,手里拿着一
份精致的邀请书。
原来华沙大学的动物学教授费列克斯。雅洛茨基到尼古拉家里来做客,他被
邀请到柏林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还特地带来一张印在精致犊皮纸上的邀请书,让
老朋友尼古拉夫妇分享愉快。
“……弗雷德里克可以去吗?”尼古拉没头没脑的问话,使雅洛茨基感到奇
怪。
“不,不,对不起,我想说,你去开会,弗雷德里克也跟着去,不,不,不
是开会,是去学习……”尼古拉竭力把话说明白。
雅洛茨基大笑起来,“尊敬的尼古拉教授,请坐下,我愉快地答应,还将把
弗雷德里克介绍给柏林的音乐界朋友。”
接下来的是尼古拉夫妇为儿子准备出国旅行的事,预订马车上的座位,买回
一只新皮箱,收拾好必需的衣物行李。露德维卡和妹妹也在忙碌着,想把弗雷德
里克打扮得漂亮些。
弗雷德里克却关上房门,在信笺上兴奋地写了一行字:“我今天要
到柏林去听斯蓬蒂尼(1774—1851,意大利作曲家、指挥家,曾在柏林任歌
剧院院长)的一个歌剧。我和雅洛茨基只在那里呆两个星期,但能听一次出色的
歌剧也是过瘾的,这可以对更高超的表演有个印象……“
终于启程了,弗雷德里克兴奋地与家人挥挥手,坐了整整五天的改装弹簧的
公共马车,才看到柏林的建筑物。长时间的坐车使他的骨架都似乎震散了,身上
还蒙上了细细的尘灰。
在旅馆里稍稍梳洗了一番,雅洛茨基教授就带着弗雷德里克去拜见一些社会
名流。
李赫滕斯泰因(1780—1857)是这次国际学术大会的组织者之一,他享有旅
行学家和动物学家的殊荣,并且是柏林动物园的创始人。
他一见到雅洛茨基和弗雷德里克来访显得很高兴,并介绍了坐在一旁的胡姆
博尔特(1769—1859,德国杰出的自然学家、地理学家)。
第一次出国的弗雷德里克显得有些局促不安,特别是听到雅洛茨基教授对他
热情褒扬的介绍。
李赫滕斯泰因也是声乐学会的成员,音乐自然成了他与客人的热门话题。他
对弗雷德里克迟来一天表示惋惜,因为昨天早上他的女儿刚刚举行了钢琴协奏曲
的公开演出。他表示愿意把弗雷德里克介绍给住在柏林的一流艺术大师。
第二天吃晚饭前,弗雷德里克低声请求雅洛茨基教授允许他提前用餐,因为
柏林每天晚上都有精彩的音乐会。他已在后悔昨晚上没有看到德国作曲家温特
(1754—1825)的著名歌剧《中断的宴会》。
不过弗雷德里克还是觉得自己很幸运,他在写给父母的信中说:“我的身体
很好,戏院好像特意为我安排的,从星期二开始,每天都有新剧目上演。”
他得意洋洋地列数着已欣赏过的节目,其中就有英籍著名的作曲家之一亨德
尔(1685—1759)创作的一部清唱剧《圣塞西利亚日颂诗》的极佳效果,引起了
他的强烈兴趣,认为该剧更接近他想创作伟大音乐的理想。
在这里的舞台上他终于看到了德国人演出的韦伯《自由射手》,他认为:
“……这正是我所需要的,我可以把我们的歌唱家和他们的作个比较。”
弗雷德里克在作比较时,对于柏林的歌唱演员的评价也并不高,即使是走红
的女中音蒂巴尔迪,或者是扮演喜歌剧《货郎》女主角的波琳娜。莎特莱尔,他
也听出有些疵瑕。于是他只好把希望寄托在巴黎,也许那里有完美无缺的音乐会。
国际学术会开幕之后,李赫滕斯泰因教授整天被大会杂事缠住了,无法兑现
自己的诺言,不过他还是热情地为弗雷德里克搞到了大会入场券。
弗雷德里克也总算亲身体验到了这次高规格的国际会议气氛,他在给父母的
信中满意地说:“座位很理想,凡能看到和听到的,我都看了、听了。我甚至还
仔细地观看了皇太子。”即后来的德国皇帝F。威廉四世。
在异国他乡的公开场合下,弗雷德里克还没有勇气在社会名流面前作自我介
绍,从而失去了进入德国音乐界圈子的机会。他看见了50多岁的意大利作曲家斯
蓬蒂尼、70多岁的德国作曲家蔡尔特(1758—1832,
歌德的朋友和音乐顾问)等人,但只好远远地站着。
即使是蔡尔特音乐大师的学生门德尔松(1809—1847)也使得弗雷德里克不
知道能不能上前作自我介绍。门德尔松仅比他大一岁,他创作的《弦乐八重奏》
和为莎士比亚喜剧《仲夏夜之梦》所作的序曲等,则获得了激动人心的成功。
在年轻、强劲的同行对手面前,激起了弗雷德里克的强烈自尊心,成为赶超
他人的巨大动力。几年后他与门德尔松在巴黎相遇时,他也拥有了传世之作。
在柏林逗留期间,弗雷德里克的脚步不知不觉地跨进了音乐商店。
两家著名的钢琴厂里也出现了他的身影,但令人失望的是找不到已制成的钢
琴成品,使他原先想亲手试试的想法成为美丽的泡影。
但有一件事立即打消了他不愉快的心情,他在柏林皇家图书馆里惊喜地看到
了柯斯丘什科(1746—1817)的一封信。柯斯丘什科是争取波兰民族独立的英雄,
1794年爆发反抗俄国的起义时,他成为克拉科夫民族运动的领袖人物。尼古拉教
授也参加了那次爱国战争,使他终身难忘。
弗雷德里克和雅洛茨基教授的波兰口音引起了担任图书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