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暗恋课-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梦境或蓝色还是暗恋者的一种面具。    
    在莎士比亚的戏剧《罗密欧和朱丽叶》中,罗密欧的好友默库肖上场要点是:    
    你是情人    
    要借用爱神的翅膀    
    超越平凡的境界    
    自由飞翔。    
    罗密欧和默库肖的见地正好相反,回答道:     
    在爱情重担压迫下    
    我正在下沉。     
    默库肖巡游四方的方式,可以轻易见于他所使用的动词:舞蹈、飞翔、策马奔驰。人脸是一个假面具———一副面甲。他刚一上场,就感到有必要解释他的哲理,不是通过理论阐述,而是讲述一个梦。    
    瑞士心理学专家荣格认为,人格面具保证了一个人能够扮演某种性格,而这种性格却并不一定就是他本人的性格。人格面具是一个公开展示的一面,其目的在于给人一个很好的印象,以便得到社会的承认。人格面具对于人的生存来说是必需的,它保证了我们能够与人,甚至与那些我们并不喜欢的人和睦相处。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只一个面具,上班的时候戴的是一幅面具,下班回家戴的是另一幅面具。    
    人格面具是在永远都是适者生存的社会中自我保护的一种本能需要。而暗恋者以他的梦境作面具,不见得有什么效果。    
    其实,暗恋者在蓝色的情绪中,心理总在发生细微变化和跌宕起伏。加上忧郁,所有的蓝色是那种时时萦绕于心头的约束和枷锁。    
    当然,也不排斥在他的蓝色梦境中,有红色(血、穿红色衣服的女人、性器官等)进入,这暗示着他要需要的追求自由精神的觉醒,但成功几率很小。    
    爱就是不自由———通过一个接一个梦境,终有一天,暗恋者明白过来。    
    电影大师费里尼有一句话,“梦是惟一的真实”,好像是专门为暗恋者下的注释。    
    那么,同样是做梦的孩子(原谅我,将费里尼也称为做梦的孩子,因为,做梦的老头———听起来更为不敬),我乐意将费里尼和暗恋者作一番比较。    
    午夜里,一个睡梦中的孩子,依稀听见马戏团的欢快音乐,孩子爬起来,在瑞米尼的石头街道上奔跑。他光着脚奔向马戏团,杂耍和狂欢,诗歌,那是他的天堂。那是费里尼。    
    说到做梦大师只能是费里尼,他同那些暗恋者比较接近,也是一个一生做梦的人。他属于青春,画面永远如同万花筒,兴高采烈。这就是梦境,光怪陆离。《八又二分之一》、《甜蜜生活》、《我记得想当年》和《爱情神话》中,他不厌其烦地讨论梦,用电影这种方式。    
    而暗恋者却是阴郁的,青春也不明快。最主要的他没有做梦的工具。    
    费里尼说,永远不要谈论电影,电影不可言说。或者,费里尼也是不可谈论的,只能领会。费里尼如同他为自己拍摄的一张照片,半张脸平常冷峻,半张画成恶魔。他是个真实的说谎者。    
    暗恋者却渴望时时有人跟他谈论那个她,但又怕听到容易使自己伤得更深的事实。他是一个连事实都要回避的人。他不愿意说谎,但他不了解自己。    
    经常有人指责费里尼太随心所欲。哪怕就连他的经历,也有许多信口开河的成分而无法考据。费里尼毫不在意。他不够严谨,也不沉静。他喜欢幻想、飞翔,在梦境与现实中自由穿梭,而不喜欢体系、概念、理论这类宏大叙事。对他而言,称一位艺术家具有边缘性,恰是界定他的最好方式,也是对他的由衷赞美。他说:艺术家与现实的对话的位置必然是偏居一隅。在他的心灵广大空间里,只为此留空一个小小角落,其余的都属于他自己的梦。    
    这点同暗恋者比较相像,他总是情感地带的边缘人。    
    费里尼在逃亡,不仅仅逃亡时间和记忆,也在逃亡自己和自己的电影。他非常不喜欢重看自己的影片,或许,对他来说,完成的胶片相当于梦的残骸,而他沉醉的,仅仅是梦的过程。    
    暗恋者想逃亡,但世界之大,他总无路可逃。心的世界其实比现实世界的疆域更大,暗恋者只有逃往梦境深处,从此后不愿意出来。    
    1993年10月31日13点20分,费里尼死在罗马。    
    而暗恋者活着,他们像一个接力赛纵队,一个接一个的班,没有休止,活在永恒中。    
    梦想当然有后遗症:简称“梦遗”。    
    作为一个暗恋者,梦想是他最终———几乎全部的自我形成和擅长,但并不等于他能解决自己的问题。他做不到。他依旧是由70%的痛苦和30%的幸福组合起来的。    
    老作家许地山有个“生本不乐”的说法,套用在暗恋者的爱上,似乎就是“爱本无乐”。    
    那么,在现实中存在,不轻易向它低头,仅仅是存在着,不要太多甜味的迷茫与疼痛,是一种并不简单的生存方式。     
    


第三课大脑结构:N个特别的连线

    大脑是人的主宰?大脑结构的不同必然会影响人类的行为吗?好人、坏人、天才、蠢材、正常人、异常人,难道真是天生如此吗?    
    美国《常规精神病研究》有论文证明,那些不擅长交际的人、有暴力倾向的人、有犯罪行为的人,他们大脑里额叶前部皮层的灰色物质比常人少11%。南加州大学心理学教授瑞里斯领导的研究小组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抵抗社交活动的人大脑结构有异于常人,他们的脑内大灰色物质比常人少大约两汤匙。    
    现在结论出来了:作为一个暗恋者,他的大脑结构也是特殊的,但他不属于抵抗社交活动的性格紊乱者。    
    人类大脑里存在某种与当事人的恋爱反应有关的区域,其作用就是反映当事人是在进行一场真正的恋爱还是在欺骗对方。    
    暗恋者活动频繁的区域包括大脑中部的“脑岛”,它与人体的内脏感觉有关,另外大脑前部的扣带束,它与欢喜等感觉相连。暗恋者有一块“阴影”一直在笼罩着自己。这块“阴影”是羽毛。    
    在古代埃及人那里,羽毛作为秤盘上的砝码用以测量灵魂。这一轻轻的羽毛叫做马特,是天平女神。记录马特的象形文字也指长度单位,即标准砖块的33cm的长度,还指笛子的基本音符。    
    暗恋者的第一个冲动来自于敏感。    
    他之所以尽量少说话,因为他的“脑岛”里对所暗恋的对象的影像(图画诗)非常强烈和活跃地飞旋,语言表达的速度是跟不上运转的。更加特殊的是,这些“图画诗”呈现出来是非常奇妙的,就像当年的阿波利奈尔早在超现实主义运动正式开始之前就实践过的形态,有的把正着写(就是说按照正常的字母顺序写)的和倒着写的诗歌混在一起,这有些像是中国的回文诗。可惜的是,暗恋者“脑岛”中的“现实”,毕竟无法呈现在我们眼前。作为“OULIPO”团体坐头把交椅的首领,雷蒙·格诺对诗歌进行过数学组合上的实验,他在“OULIPO”成立的当年,就大言不惭地写了《百万亿首诗》。但实际上,这《百万亿首诗》只有十首十四行诗,只是每一首的每一行都押同样的韵,同时这十首诗都单面排印,每一行沿实线剪开———直到书页的右边。这样,把书页任意折叠之后,每一首诗的第一行,与任何其他一首的第二行,再与任何一首的第三行,再与任何一首的第四行……一直到与任何其他一首的第十四行,都可以构成一首新诗。在此,我们不妨看一个大概面貌。原先第一到第三首的前四行分别是:    
    第一首     
    潘帕斯国王翻转他的衬衣    
    晒晾在公牛的角尖上    
    木质的犄角给衣物染上臭气    
    皮革和兽皮同样也发酵酝酿     
    第二首    
    巴特农的神马无力挣脱铁的蒺藜    
    自从埃尔金勋爵忽略了它的绳缰    
    那时候的土耳其人艰苦跋涉陷入危机    
    他们唱着同意但却跑调走了嗓     
    第三首     
    布列塔尼老水手把一撮烟草抓起    
    闻一闻味道刺激得鼻腔直痒痒    
    在陈旧的衣柜上他选取樱桃一粒    
    只是在圣枝节那天他才有权品尝     
    经过组合可以变成如下的异体:    
    潘帕斯国王翻转他的衬衣    
    自从埃尔金勋爵忽略了它的绳缰    
    在陈旧的衣柜上他选取樱桃一粒    
    皮革和兽皮同样也发酵酝酿     
    或:    
    布列塔尼老水手把一撮烟草抓起    
    晒晾在公牛的角尖上    
    那时候的土耳其人艰苦跋涉陷入危机    
    只是在圣枝节那天他才有权品尝     
    如此等等。这样,短短的三首四行,就有了八十一种组合。而原先的十首诗,经过数学上的任意组合,变成了一百万亿首诗。一个读者完全可以随心所欲地颠来倒去,从这十首诗中,读出一百万亿首诗来。    
    乔治·佩雷克创作的一部小说《消失》,情节简单:安东·伏瓦尔失踪后只留下些许神秘信息,警察入手调查,却弄错了线索,随即发生了第二起失踪事件,同样神秘,同样无法解释。失踪者的朋友聚在一起,试图弄明白秘密的真相,但每个人都感到危险的逼近……新的失踪又来了。故事很神秘,结局难以猜测,但小说的文字同样神秘。通篇三百多页,竟没有出现一个字母“e”,在法文中使用最频繁的元音字母在小说中“消失”了。    
    是的,通过文学举例,我想说的是,一个真正的暗恋者———他的大脑中,有一种元素已经“消失”,成为未知。    
    大脑是个奇怪形态,它很复杂,其实打个比喻,更接近一个“魔鬼”。一个暗恋者就是“魔鬼”的局部影子。    
    但他的大脑存在N个特别的连线。    
    一、“勇气”连线。固执地暗恋着一种影像(图画诗),是对虚无性极限的挑战。这需要超越常人的胆识和勇气,而支撑着这一切的就是大脑结构赋予的。    
    二、“坚忍不拔”连线。不管她或别人对他,打也好骂也好,轻视也好侮辱也好,他从不会从本质上气馁。认定了就一条道路走到黑。    
    三、“责任心”连线。不管是哪个年代或者环境变化,气候恶劣,暗恋者责任心的高度有他自我确定的尺标。    
    四、“真诚”连线。以真诚作基础,他坚持着自我的目标。    
    五、“稳重”连线。长期的爱情的不得志,使得他日趋稳重,一个冷静和沉着的典范。    
    六、“修养好”连线。绝对具备知识分子所具备的修养,这与通常任性妄为的艺术家有很大的区别。    
    ……    
    对他而言,这些大脑因素是给予他无穷温暖和抚慰的,使他拥有了安全感、比较的优越感和占有欲的满足。这是一笔日积月累的巨大的精神财富。    
    总有些刻板的科学家从纯粹的学术范畴去看待暗恋者的现象:把他们的额前叶皮质层看做是紧急刹车装置,能决定一个人的现实状态以及未来性。其实,人类的最大局限正是来自科学———科学总在犯简单的错误,无神论的科学方式,在无解的未知面前总显得像个可笑的官能症儿童———误解一二三地诞生:    
    可能暗恋的人太痴迷于暗恋,将诱导其成为暗恋患者。    
    暗恋是一种不合理,甚至错误的行为。    
    暗恋者有精神疾病。    
    一个暗恋者很容易自杀。    
    暗恋者发生在家族中,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暗恋一次,就会总是想暗恋。    
    一个暗恋者开始表现慷慨并原谅他人,表明这个人的暗恋状况有好转的迹象。    
    其实,暗恋更接近一个哲学问题。     
    


第三课亲密能力受阻,无法分享

    张生的初恋就是暗恋。    
    琳琳是张生的同班同学。从大一的第一天起,他的第六感觉就告诉自己这个女生很有意思。琳琳算不上很漂亮,但让人感到舒服,是属于那种清纯可爱型的女骇。脸圆圆的,笑起来还会有若隐若现的两个小酒窝。她戴一副大大的眼镜。琳琳有个习惯动作,用手将滑落鼻尖上的眼镜轻轻的一推。这动作对张生来说简直太酷了,他完全为她所倾倒。    
    张生不明白这是否是“一见倾心”,反正琳琳在他心中留下了影子。于是他的生活就开始以她为主轴旋转。他的座位跟她离得比较远,每天他都要在这两点之间做七八次匀速直线运动,要么借她的课堂笔记,要么问她自己不懂的问题。一来二去,张生跟她混得相当熟了。但总觉得在她面前进退不由自己。    
    有一次,张生恰好看到琳琳走在前面。顿时,他觉得这是一个接近她的好机会。于是张生想起了周星驰在《逃学威龙》里追朱茵时所用的招数。他抄条近路飞奔到她的前方,然后若无其事的站在那里,等她过来。琳琳走近时,张生故作惊喜:“Hi,这么巧?”她却奸诈地笑着:“咦,我刚才还看到你在我后面呢,这个情景比较熟悉啊,我想一下……哦,周星驰好像有这一招,是不是?”张生顿时无地自容,恨不得在地上找条缝钻下去。但是他觉得怎么可以输给她呢?于是,他大声笑道:“你看错了吧,小姐。对不起,我还有事,先走了,拜拜!”然后,就像被一只老虎追赶的小羊一般逃离了现场。    
    此后,张生也有机会接近琳琳,但他似乎没了勇气,怕再被她像上次一样识破。通常他只有在琳琳背后偷看她。有时候,他也恨自己太胆怯,根本不像个男人,接下去一段时间, 他干脆避免见琳琳。可是爱情这种东西偏偏是这样的:你越是回避,它越是紧揪着你不放。    
    张生几乎被折磨疯了。    
    有一天,他鼓足勇气,打算当面向琳琳表白隐藏在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时,他惊讶地发现,琳琳已经有了男朋友。刹那间,张生的心碎了。    
    这是眼睁睁看着她成为别人的女友的典型案例。表面上看,这样的情况很普遍。但只要细究,就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暗恋者的亲密能力已经受到阻碍,他已经成为一个极端的自卑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