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暗恋课-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这里,感情“非理性”就构成了艺术的基础。当然,理性也可艺术,但是,我奉上两句名言:    
    “一切艺术都是不道德的。”———王尔德    
    “艺术之所以是艺术,就因为它不自然。”———叶芝    
    想起那个著名的“洛丽塔”———14岁的妖女,让一个也算场面上的中年人神魂颠倒,设计谋害他的妻子———洛丽塔之母,就为了与她一起步入疯狂的流浪生涯。这样的“不道德”却成为了文学的经典。    
    回到茨威格的故事上:陌生女子暗恋太深,不惜冒充妓女与作家R度过了三个销魂之夜,最终为了这无望之爱而自杀了。可直到她死,作家都蒙在鼓里。    
    暗恋者总是一厢情愿,全然不顾对方的感受,颇像自恋型人格的某些特征。    
    米切尔的《飘》描述了美丽少女赫思嘉的暗恋。赫思嘉爱上了希礼,可她从未向希礼主动表示过,而只是迷醉在自己的幻想中,等待希礼来向她求婚。从希礼的一言一行她主观地推断希礼是爱她的,可事实上这个推断完全错了。赫思嘉的单相思在这错误的推断下愈演愈烈,直至希礼即将与韩媚兰结婚,赫思嘉仍想入非非地认为,自己有权把希礼抢过来。    
    暗恋的非理性特征在赫思嘉身上是以进攻性手段来表现的,而由于性格不同,《一个陌生女子的来信》中的那位陌生女子则采取了委曲求全的方法来表现。此后赫思嘉对希礼的追求还持续了数年,直至媚兰死去,她才明白希礼的确是爱媚兰。待她回头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爱时,已追悔莫及。《一个陌生女子的来信》中的陌生女子最后竟采取了自杀的方法来了结暗恋的痛苦。    
    到此,完全可以这么说,作为暗恋者,他是比一般常态的人具有感受和领悟艺术的天生敏感能力。    
    暗恋者拥有他自我的乡愁———出于对青春的乡愁。暗恋者已渐成那一代人怀乡的同义词。但他否认表层意义上的所谓回归。因为他的故乡是虚妄的,他方亦虚妄。打个比方,就算是他所暗恋的女神,在十年八年以后,终于为他的执著“精诚所开”而让他“随心所愿”。但暗恋者并没有因此得到什么,在眺望中,暗恋者总是一个异乡人。他的青春已经埋葬在最初。也许午夜梦回,暗恋者会想念那段青春,想念那个记忆中的故乡,像奥德修斯想念伊塔卡而低头回想不已。暗恋是一种不明快的救赎。    
    无可否认,暗恋分子过分地对人和精神的停顿过程感兴趣,从而走向了心灵秘地,对现实世界的更大地不信任。因此,他的行为方式有着明显的关注内心生活的倾向———内心世界是他们惟一关心的现实。他们认为:内心的现实远远高于外部现实。暗恋者令人怀念的是“对死亡感到的惟一痛苦是没能为爱而死”的不现实模式,才坚持住了一点艺术的情怀。这在今天,显得更为重要。    
    


第一课情调:不上天堂,不下地狱

    长驻桃花源    
    沉醉的情感,舒缓的节奏,淡薄的宣泄———这是一个迷梦。    
    暗恋之情调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只能是“模糊”(va…go)的感觉———大段文字中的片断。停顿以及文字背后那无法掩饰的气息。    
    门半遮半掩。    
    ……明末。性灵之鸟。    
    旧上海之风深邃。    
    古怪的筝。    
    温婉、柔顺、淡雅。是是非非。    
    小物件独处在流浪的边缘。    
    封闭的情欲。    
    和风细雨的生意经。    
    被动的局面来自遥远,比古代更远。    
    性情、教养好的南方。    
    叫局等待。    
    为人以幽暗状态。    
    嗜好夜色。    
    哪怕是茶花女的亲戚。    
    排解寂寞。谈吐、理解、体贴、宽容、嗔怒成为孤独的解救。    
    初步的幸福。    
    悉心照料爷们的情感世界。    
    散漫、阴郁的长镜头……    
    这就是暗恋者世界的情调。    
    当然,这是有美学依据的。意大利诗人贾科莫·列奥帕第认为,语言越模糊,越不精确,就越有诗意。另外,在意大利语中,“模糊”这个词还有“可爱的,有吸引力的”意思。vago一词原意为“流浪的”,还带有运动与变化的含义,在意大利语中既和不确定性、非限定性,也和优雅和快乐联系在一起。    
    列奥帕第在《凡人琐事》中对vago的称赞:“遥远的”、“古代的”,还有不确定的意念。“夜”、“夜晚的”等词,用来描写夜等等,很有诗意,因为夜晚使景物模糊,心智只接受一种苍茫的、不清晰的、不完备的形象,夜本身及其所包含的形象。“幽暗”、“深邃”也是如此。    
    暗恋者当然不用食人间烟火。就是有,也常常不会让人们看见。    
    热恋是天堂。    
    英国有首名诗:    
    跟随着情人,    
    处处是天堂。    
    但暗恋者无法申请到永久居留权,有一天,时间会把你当作非法移民放逐;或者你自己动手拆掉天堂,造座地狱。暗恋,犹如前面提到那部电影的名字《暗恋桃花源》。走出去,要么上天堂,要么下地狱。如果不走出,犹如长驻桃花源中。    
    暗恋分子是自愿这种结局的。    
    他更多地读出了那种飘渺的情调———问题是,情调本不是一种好东西,但是事过境迁,现在轮回为时尚因子,被吹捧和追逐,那么,暗恋者也就升为一种优雅的姿态或小资的特权。    
    暗恋的情调是因为“暗恋者建立了他自己的美学高度”。    
    正如世间有明媚的美,另有阴翳的美一样,恋爱也有两种:一种是风和日丽、坦荡无猜的爱,一种是疏影横斜、暗香浮动的爱。暗恋者为之颠倒的,正是后一种爱。有时候,他们甚至分不清楚,是爱一个人多一点,还是爱这种爱的方式多一点。要知道,暗恋者不是为得到和拥有而爱,很大程度上,暗恋者更热衷于享受终日等待、终日遥望、终日揣摩的乐趣。对于暗恋者,暗恋不是迫不得已的状态,更不是谋定而动的策略,因为“幽暗”即是他们爱情美学的基点。暗恋者愿意默默地爱着,而将此段爱情化为秘密守口如瓶,然后,他赏玩这个秘密本身。    
    你可以赞赏暗恋者,因为他总是在他的想像里完善与升华了一个爱人———难道暗恋者无意中流露的目光,不会使那个对象变得更加可爱?    
    当然,你也可以质疑暗恋者,因为古怪的个人趣味,使他从未曾真正地贴近一个人,他永远置身于爱情氛围之中,又超然于一切爱情事件之外,他不介意失去,然而通常他也不可能得到。暗恋者,他的春天仿佛永无尽头,又好像从未开始。    
    暗恋的情调是因为“是一种美丽的错误”———很俗却简简单单的味道。    
    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可以为自己编一个梦。    
    还因为可以不为她知道。    
    还可以不为他人所知。    
    还可以独自享受那种甜与痛交织的奇妙感觉。    
    暗恋的情调是因为“精神性活动多于别人”———有点玄思像一杯咖啡。    
    喜欢暗恋别人,喜欢那种爱人的感觉,可以刺激自己的神经奔放,可以有自己的幻想空间,可以自由自在、随时随刻把想美好的感觉描绘出来。    
    现实有太多的不容许和太多的无奈,何必因此将这些美好的感觉抹杀呢?还是暗恋来得直截了当。    
    你有过恋爱吗?你有过暗恋吗?如果你都有过,就知道其中的分别了,真是各有千秋。    
    暗恋的情调是因为“现实太无奈,我又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坦率的痛。    
    心里默默地爱着一个人,而不去表白,原因很多,因人而异,各不相同。    
    有人因为自卑,信心不够,谁让你有事没事非爱上那个长得当是最好看的、谈吐最得体的、家境最宽裕的,爱上人家又不敢面对实实在在的天生的差距,并想方设法去拉近它,只是一天一声叹息,让时光虚度,这就怨不得人了。    
    有人是因为生性被动,或由于天生羞涩,明明已经爱得死去活来,还等着对方先开口示爱,可是,这种事情还能等吗?等得起吗?    
    有人是因为担心与多虑,担心把人家吓住了,吓跑了,从此不理会自己了。不如就这样,两个人不明不白的来来往往,每天见她一面,通个电话,就够了,夫复何求呢。    
    还有就是对方已经有了对象有了伴侣,这很难办,为了不破坏对方,不打扰对方,只好暗暗守候,打扰自己,爱上一个无法给你爱的人,很苦很危险。    
    暗恋的情调是因为“常常被人误会,他又不需要辩解”———没有缘由。    
    大家误会了。暗恋者并非愿意进行一场高难度的爱情游戏,而是他自身的问题,加上并不需要为自己辩解。天长日久,他成为角色里的套中人。    
    正如人类最大的幸福和危险都在于虚拟。暗恋者在虚拟和幽暗的爱中造就了情调。    
    幽暗意味着神秘和张力。一旦曙光透露,所有可能性凝成了惟一的现实,这现实是朝向天堂还是猪圈?暗恋者不问,他宁愿停留在那个晦而不明的世界,任答案在滔滔时光中流逝,终于无解。    
    暗恋的情调是因为“暗恋是一种哲学”———好样的借口!    
    网上曾经流传一则故事:    
    一个男孩爱上了一个女孩,于是去佛前请求能每天见那女孩一眼。    
    佛说,可以,但你要等500年。男孩说好。    
    500年后,佛把他变成了一棵树,立在女孩每天必经的道边。于是,男孩就有机会每天看到她从自己面前走过。    
    男孩又在佛前请求,能够让他触摸到那个女孩。    
    佛说,可以,但你还要等500年。    
    男孩等了,然后,有一天,女孩累了,靠在树边休息,她的手轻轻地抚在树身上,每一片树叶都沙沙地响,是男孩快乐的声音。    
    最后,男孩问佛,我可以娶她吗?    
    佛说,可以,但是你必须再等1000年。    
    男孩想了想,说,我可以等,但是,我放弃了,我并不是觉得再等1000年不值得,或者我不爱那个女孩了,我只是不想等了。    
    佛笑了,说,那真好,你现在可以去见一个女孩,她为了看你一眼,已经等了2000年了。    
    每个人总希望自己做的事有意义。暗恋者也是,但是暗恋者的事儿似乎意义不大,这好像意义不大却必不可少的类似哲学。就这样,暗恋者以愿意固守自己那片寂寞的阵地为实验,成为了哲学标本。    
    但这个貌似单纯的哲学标本中蕴涵着一种高度性。    
    


第一课心灵视觉系:去暗恋你的人心灵旅行

    有过闪念:李碧华是个天才。如果此话需要补充的话,她至少是与天才有关的才女。李碧华说了,她最想旅游的地方:我暗恋者的心。    
    心灵一般具有比头脑还高的高度。艺术是可以有高低比较的,看他是用头脑还是用心灵。    
    像李碧华所说的,暗恋者的心灵是世界上最动人的旅游地,但他(她)似乎只对某人开放,才具有惊心动魄的效果。同样,我构思过一个戏剧提纲,一个研究心脏的医生,有一天终于面对他的新挑战———为暗恋自己的女人做心脏搭桥手术。这是世上最有戏剧性的戏剧,比“宫廷”、“决斗”和“毒药”更具戏剧性。    
    就是说,心灵之旅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只要这个系统为一些特殊斗士所列入研究范畴,其意义非同小可。意味着暗恋不仅仅是人们衣、食、住、行,乐在其中的众人之事,它同样被视为“艺术”,像绘画、戏剧、舞蹈、建筑一样,其生命力亦将被揭示,既可以将刹那的光辉化为永恒,又可以历久弥新。    
    暗恋者与心灵在寻找着各自新鲜、自由、个性、纯粹的现代时尚取向中不期而遇了。    
    一个可以用来研究的暗恋标本是有趣的。    
    暗恋者具有“双重现实”的问题,即“心灵中的现实”和“眼前的现实”。暗恋者认为,这是更高一层的现实。一方面以追求和建构人类丰富的内心世界,另一方面又将内心现实与外部现实,即心灵中的现实与眼前面对的现实结合起来,将原有的超现实主义改造为一种“情商”范畴内的东西。    
    其一,暗恋者的心灵接受了弗洛依德的性心理学和潜意识学说的影响,力图表现摆脱一切理性、法律、道德和习俗的约束的人的真实。在弗洛依德学说中,曾有两点断言触犯了全世界:一是肯定精神过程本身都是无意识的,二是性心理、性冲动的断言。    
    暗恋者就此迈上了梦境之路。他认为,暗恋一个人是奇妙的。有时是不着边际地去爱,有时是近在咫尺的一个美女却无法让自己产生感觉。有时你影响着我,我影响着你,你越往前走,我却越往后退,不同的领域,不同的想像空间,引领着人进入以往未曾到访的空间。    
    其二,暗恋分子的心灵接受了萨特的“存在主义”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与物、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传统中的“良好的感情”在这里一扫而光,突出了人的精神痛苦与丑陋一面。在此之中,能够默默地没有功利性地暗恋一个人,其意义非常高大。再说,一个暗恋分子是“存在先于本质”的实践者,主张“人应当去自我寻找”,就这样主动成就了暗恋的形象。    
    暗恋分子尽管知道自己不过建立了空洞的梦,但有美人鱼的面容掠过。手指间时而拈撒着沙土,时而把玩着水晶球,就好像在月球上表演茶道艺术一样令人神往。    
    其三,暗恋分子的心灵受到布莱希特的影响,他在自己的世界中力图对现实进行曲折的表现,以勾通内心的幻象。不是单纯的模仿自然,而是再造自然。暗恋分子觉得人生最美好的时刻是人处于“静”的状态之中,这种“静态”是为感悟世界找到了一条通往自由的或五光十色的路。    
    暗恋分子的“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