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衣装秘语-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些远离寺庙的穷乡僻壤,玛尼堆便成了物质生活贫乏、精神生活枯燥的人们的精神寄托。每当在早上或晚上转经,添加上一块选定的晶莹的石头时,他们的心灵就得到一种解脱和安慰。这本来是对灵石的一种民间信仰,后来佛教传入西藏之后,人们往石堆上添加的石头,往往要镌刻上”、嘛、呢、叭、咪、”藏文六字真言,同时还要插上玛尼旗。遍布各地的玛尼堆,成为人们平常从事宗教活动的场所'4'。玛尼堆作为宗教活动场所,一般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通过玛尼石的祭祀活动,祭祀山神和神灵;二是镇压妖魔鬼怪。另外,蒙古族、锡伯族所在地区经常祭祀的敖包也属于用石垒起的祭祀坛。


第四部分:宗族承诺的象征祭坛(3)

    除了以石头建筑的祭坛以外,在有的地方还有专门为祭祀而用其他物品建成的祭场或祭台。云南石屏哨冲彝族聂苏支举行“德培好”祭典时,人们选一块视野开阔、平坦宽大的大田设祭场。祭场之一是牌坊阁楼,用圆木作支架,用彩纸装饰,上有匾额和图案。图案有窗花、火焰等。顶部与供奉龙神的“龙宫”一样,呈葫芦形。祭场之二是十二个祭坛。包括一个主祭坛和十一个小祭坛。主祭坛用十二张八仙桌重叠搭成,约高八米,四角用四棵松树固定。每张桌面摆放一石谷子,表示一年一祭,十二张桌代表十二年。主祭坛左侧设临时“龙宫”和三个神龛,后面竖鸟巢树。此“龙宫”与龙神树林的“龙宫”之间,有两根丝线相连,表示血脉相通'5'。    
    有的民族将祭坛建在沙堆上或沙滩上,并具有特定的含义。布朗族盛行堆沙塔祈福。广西新宁县八峒瑶族的“跳鼓堂”祭祀活动有固定的设坛地址,叫“鼓堂地”。它必须是竹林深处的沙滩地,也是瑶族先祖艰苦创业的始居地。“跳鼓堂”祭祀的场地用三百零八背草绳拴三十六个竹桩围成一个圈,叫做“绊沙坛”。坛的东南角搭一个“察”棚,用三根活竹弓成。竖三块石头抬一个锅为“灶”。茶山瑶做洪门祭典设坛作法三天三夜。有的村子第一夜要在山坡上设坛作法。神坛共分为三个营盘。各营分别插刀剑及大小旗帜,旗上写着星宿、日、月、虎兵、龙兵、蛮兵等名称。次用一百二十面小纸旗排插成阵,分成东、西、南、北、中五个门,互相通联。各门再用十二支小旗插成一簇,共十二簇。每簇代表一种动物,如某某飞鸟、某某野兽等。此外,尚有明利堂、金牛簇、玉皇官等布置'6'。云南丽江鸣音地区纳西族禳“拖罗”仪式时设一神坛和一鬼寨,白示神、黑示鬼,黑白交界处用称之为“其”的降鬼木签隔开。神坛用一长桌,设于上方,桌中央摆放一张大簸箕,簸箕内装麦子称为神粮,神粮正上方,放置一铧,铧口朝上,中部拴一匝麻线,麻线匝中插一枝柏枝,称为“许含巴达树”。神粮上再竖起一个三角形门,称为神的门,门上挂五张纸牌画,纸牌分别画有五方之东巴。    
    簸箕中还放有茶碗,酒碗,装有麦面和腊肉油的碗,三盏油灯,一个香炉,炉中插三炷香,放五尊神面偶,称之为“右罗”,这五尊右罗分别代表五大神。神面偶左右放有炒面制的牦牛、绵羊。神坛正上方挂五大神的画像。这祭坛的设置,东巴称之为“日鲁得”,意为铺神毡、安神石、设祭坛。神坛之下台,设一鬼寨。鬼寨的设置是用一小簸箕,箕内装苦荞,荞子中插一把扫鬼帚,此帚长约七十厘米,用一节竹子,除手持部位外,划成若干条,摇动能发出“咔嚓”之声,再拴一枝降鬼木签。用一大簸箕装入泥块,泥块上插上称之为“拖罗冷基”的独木梯子,共九级,高约一米,东巴作法时,要把被拖罗鬼压着的病者之魂从这把梯子上招回 。再放入泥塑“时支”鬼一尊,面偶塑的难产鬼“多马”一个,“多马”的头作鸡头状。画有五方拖罗鬼的杜鹃叶五张,用一棍串上,插在箕中 ,东巴撵鬼时,取此五张杜鹃叶分别置于病妇床的四脚和中央。簸箕周围,插拖罗鬼鬼牌十三张,十六个鬼名。鬼寨中插一块松明子,以作鬼的灯,在神坛和鬼寨分界处布下一排称为“其”的木削降鬼利签,表示鬼已不可随便越过界限。“其”的左右各放一颗“董”、“色”神石,石下压杜鹃叶或篙枝'7'。在东巴教祭祀大自然的仪式“署古”祭坛的一角,上面的白麻布象征引领病者之魂回归的桥梁。景颇族则搭建不同的竹祭台以供祭祀的时候使用,其中举行葬礼时的竹祭台较为简陋,而祭祀其他神灵的竹祭台则做工相对精细。彝族毕摩还用树枝做成送鬼的小屋以作为临时的祭坛。    
    


第四部分:宗族承诺的象征庙宇(1)

    庙宇出现在原始社会的晚期。考古学家对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辽宁红山文化大型祭祀遗迹中牛河梁“女神庙”的发掘结果表明,无论其建筑形制还是结构,都非常复杂。主体建筑既有中心主室,又向外分出多室,另配置附属建筑,形成—个有中心、多单元对称而又富于变化的殿堂雏形。这对研究我国五千年前早期祠庙的起源与形成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料。宋代高承在《事物纪原》卷八《庙》中则说:黄帝“升天,臣僚追慕,取几杖立庙,于是曾游处皆立祠之。此庙之始也”。这条资料反映的情况虽不一定完全准确,但却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庙宇起源于原始社会晚期的说法。    
    在古人的观念中,庙宇是祖先神灵的外在表现。《释名·释宫室》说:“庙;貌也,先祖形貌所在也。”《通典》卷四十七说:“宗庙者,先祖之尊貌也。”由于宗庙中供奉有祖宗神灵的神主或牌位,因此,自古以来宗庙就一直成为帝王将相以及贵族阶层祭祀祖宗的重要场所。而宗庙本身则因人们侍奉的祖先对象不同而成了区分宗族内部亲疏长幼的象征符号。《礼记·中庸》称:“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所谓昭、穆,是指宗庙中的排列次序,古人认为自始祖以后,父称为昭,子称为穆。即始祖之庙居于正中,始祖以下,第一世居左,朝南,称昭,第二世居右,朝北,称穆。以下凡三世、五世、七世等奇数后代皆为昭,而四世、六世、八世等偶数后代则皆为穆。以此类推,使得祖宗与子孙后代亲疏长幼关系的排列顺序变得井井有条,丝毫不乱。有的学者认为,神主之所以按左昭右穆的顺序排列,可能是因为,南向的一列正面朝阳而明亮,故称“昭”,昭有明义;北向的一列正面背光而冥昧,故称“穆”,穆有冥义。在这里,昭穆仅仅是左右的代称而已。另外,春秋时期的昭穆还有尊卑的含义。古人尚左而下右,南向为尊,北向为卑,都有这种意味。宗庙不仅成为人们对祖宗表达敬意的地方,而且还以一定的数量关系象征特定的等级关系。《礼记·王制》载:天子有七所宗庙,其中昭庙三座,穆庙三座,加上太祖之庙共有七庙。诸侯有五所宗庙,其中昭庙两所,穆庙两所,加上太祖之庙共五庙。大夫有三所宗庙,其中昭庙一所,穆庙一所,加上太祖之庙共三庙。士只有一庙。庶人无庙,在寝处祭祀。《礼记·祭法》除了天子、诸侯、大夫的庙分别为七所、五所、三所之外,还认为嫡士有二庙,官师有一庙。其中天子的七庙为考庙(父亲之庙)、王考庙(祖父之庙)、皇考庙(曾祖父之庙)、显考庙(高祖父之庙)、祖考庙(始祖之庙),关系最疏远的祖庙叫“祧”,有两个祧庙;诸侯的五庙为考庙、王考庙、皇考庙、显考庙、祖考庙;大夫的三庙为考庙、王考庙、皇考庙;嫡士的二庙为考庙、王考庙;官师的一庙为考庙。在这种宗庙数量的排列顺序上呈现出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地位越高的人其宗庙中可以供奉的祖先就越多,相反,地位越低的人其宗庙中所供奉的祖先就越少,以此通过宗庙和祖先数量的多少来象征尊卑上下的等级关系。    
    汉代尤其是唐宋以来,大家族或宗族的祖庙开始称为宗祠或祠堂。明清时期,凡是聚族而居的家族都有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祠堂作为家族的象征和中心。通常是小家族建立祠堂一所,而大家族则在聚居之地建立多所祠堂,分别有总祠、支祠两种形式。由于祠堂被族人看作是一个家族已逝祖先神灵的聚集之地,故祠堂里供设着全部或部分家族祖先的神主牌位。通常大殿正中坐北朝南设一正龛,左右两边相对各设一配龛,祠堂规制巨大的则将配龛设到左右厢房的配殿中。所谓“龛”,本是附着在墙上的小殿阁,神主摆在阁中,前面用帷幕掩饰,后来简化成一种特制的巨大的长方形木桌,将神主摆设在桌上。神主的摆设,始祖居正龛之中,以下诸祖分左昭右穆摆设在始祖神主的两旁,一般从家族现在的最长辈算起,正龛上只设考、祖、曾祖、高祖四世的神主。超过四世的则将神主迁到配龛上去,始祖是不迁的,永远摆在正龛上'8'。各地祠堂中祖先神位的摆设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广东潮汕的神龛叫神椟,是放置神佛塑像和祖宗灵牌的小阁。神龛大小规格不一,依祠庙厅堂宽狭和神的多少而定。大的神龛均有底座,上置龛。神佛龛与祖宗龛形制有别:神佛龛为开放式,有垂帘,无龛门;祖宗龛无垂帘,有龛门。神佛龛座位不分台阶,依神佛主次,作左中右、前中后并列设位;祖宗龛分台阶依辈序自上而下设位,个别多姓合祠者,也各依祖宗辈序列台阶。因此,祖宗龛多为竖长方形,神佛龛多为横长方形。龛均为木造,雕刻吉祥如意图案和帝王将相、英雄人物、神仙故事,金碧辉煌。潮人多聚族而居,且华侨众多,为正本清源、追念故祖、维护血缘关系,特重祠堂建造和祖龛设置'9'。祠堂作为家族的象征,是整个家族成员开展宗教祭祀活动的中心,具有血缘关系的家族成员通过祠堂这一特定的场所,举行春秋两季以及某些定期性的祠祭活动,通过向祠堂中供奉的祖先神位献祭品、烧香磕头、分祭肉以及宴飨等形式将家族成员紧密地联系起来,加强家族成员对祖先的血缘认同意识。


第四部分:宗族承诺的象征庙宇(2)

    与祠堂一样具有普遍性的庙宇是土地庙和山神庙。由于土地神被看作是特定地方的保护神,故汉族地区几乎每个村庄都建有土地庙。土地庙大多比较简陋,多是石头砌成的,高不逾丈,里面有土地公公或配偶的神像,大一点的庙里,还有手持勾魂牌和锁链的鬼卒。在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土地庙也比较普遍。苗族地区各村寨常有一座土地庙,大多用岩板和石块砌成。每逢土地日全村寨共祭“土地”,每逢年节各户也经常到土地庙祭祀。广西壮族各村都设土地庙。较大的土地庙请外地工匠塑像,有的小土地庙较为简陋,因无力塑像,只在村头路侧用石块架成神龛供奉。土家族崇拜土王、土主,土王庙和土主庙遍及城乡。与土地庙一样,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还建有不少山神庙。兰坪维西白族那马人有些村寨,建有不同形式的山神庙“个别村寨有两三座。有的是用黑石头垒成的四方形小屋,屋顶覆盖石板或木板,结构十分简单。有的山神庙位于大道旁的山坡上,用石块垒成二面围墙,覆盖木板,里面砌个石台子,其上用四块石板垒成神龛,供奉一个刻成人形的石条代表山神。还有的山神庙是一座单间平房,供有三尊泥塑的人像。广西龙胜县的壮族崇拜山神“威武广福大王”,众人建庙世代敬祭。大寨一寨一座,小寨数寨共一座,一般都坐落于寨边或寨与寨交界地势较高之处,其旁栽有高大的常绿树。它的建筑多为宫殿式的砖木结构,共有三间,居中一间内设神坛,坛内壁上直写“威武广福大王之神位”九个大字。左右两间作为祭祀时聚餐的场所。在部分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还建有一些规模较大的庙宇。大理喜洲庆洞村的本主庙被称之为“神都”,因其所祀的本主段宗膀为“五百神王”,为大理地区白族本主神中之神。其殿宇建筑较为宏大,依山坡而建,坐西朝东,为三重堂的殿式建筑。丽江地区纳西族三朵庙一进三院,大门上有“玉龙祠”横匾,两边耳房塑满战神战马,第二院天井有铜质大香炉,上木梯才能进香,大殿正中塑三朵神坐像;后院北房也塑有神像。整个三朵庙中挂满了历代官员和文人送的匾联。傣族地区则建有规模较大的寺庙和华丽的佛塔,供人们开展各种宗教活动。    
    一些山区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由于条件的限制,人们用简陋的茅草房作为祭祀的场所。景颇族每个独立的部落酋长在其所辖村社内都建有一座“能尚”,即官庙,它是一间没有四壁的简陋草屋。里面排放着一些竹筒,有天鬼、地鬼,部落酋长的祖先鬼等。在能尚屋架上横挂两块木牌,上面绘着两个蜂巢。在部落成员的观念里,一群蜂都有一个蜂王,群蜂都拥集于蜂王周围,一个部落有一个酋长,百姓要像蜂群一样团结在部落酋长周围。酋长以蜂王为象征,以蜂群寓意部落。佤族的木鼓房是平时放置祭器木鼓的地方,到举行剽牛、砍牛尾巴、送人头鬼等较大的宗教活动时则成为重要的祭祀场所。(布依族则建有专门敬奉死者的老人房。       
    把庙宇视为神灵居所的现象在汉族地区非常普遍,凡是较大一点的神灵都被供奉在庙宇中,庙宇俨然成了神的化身。有的学者根据各种史料统计,中原地区主要原始神祠分别有寿星祠、南斗星君庙、北斗星君庙、痘神庙、奎星祠、雷神庙、风雨神庙、后土祠、五帝庙、城隍庙、土地祠、皮场庙、东岳庙、南岳庙、西岳庙、北岳庙、中岳庙、河水祠、江渎祠、子胥庙、孤石庙、岱山庙、水府庙、宁济庙、协顺庙、十二潮神庙、萧公庙、炳灵公庙、三郎祠、广灵庙、张太尉祠、玉女祠、元君祠、静安公庙、宁江伯庙、怒特祠、牛王庙、西王母庙、龙王庙、蛇王庙、蒲神庙、马王庙、蚕姑庙、虫王庙、麻姑祠、正一祠、许旌阳庙、匡先生祠、紫阳真人祠、王侍宸祠、天将庙、祖师殿、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