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衣装秘语-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基座上的“五谷”和“六畜”,一派吉祥喜庆丰收气息,表达了景颇人希求子子孙孙兴旺发达、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生活幸福的愿望。悬挂在示栋上方的青铜长刀,用于祭献太阳神,同时也象征他们的骁勇强悍,还象征着权力。示栋柱顶上那色彩鲜艳的多菱形图纹,象征变形宝石图。示栋基座上的竹篮花纹和织裙锦纹,既显示了景颇族人的集体智慧,又是景颇族记载在竹篮和织裙上的古老象形文字。以动物为题材的牛角纹,是驱邪消灾的水牛头。示栋顶上的饭碗,是供奉祖先的食物。示栋上的龙与祖先宁贯娃娶龙女有关,从而龙族成了景颇人的尊贵丈人。示栋横条上的乳房,为性的崇拜,同时也表示雌柱,反映阴阳分明的二元对立观念。示栋中间高出的两根柱为雄木柱,其旁左右两侧的木柱为雌柱,一高一低,雄柱高于雌柱则表示男性为社会和家庭活动中的主导因素。示栋左右两旁高搭的竹台,是专为太阳神设立的神坛,以表示对太阳神首创目瑙纵的怀念和尊崇。示栋左右两旁的芭蕉树和甘蔗篷是祈望吉祥、繁衍、美满富足的吉祥物。景颇人希望人类像芭蕉发蓬一样兴旺,生活像甘蔗一样甜蜜。示栋的色彩有红、黑、白三种颜色。其中红色代表邪恶,红血祭鬼;黑色代表威吓,用以镇邪驱鬼;白色是强化、衬托红色和黑色,加强对比的中介色'7'。这种示栋实际上成了一种具有多种象征意义的符号体系。


第四部分:宗族承诺的象征装饰器(2)

    有的民族在祭祀场所还专门要竖立起鬼桩和祭祀杆,要么用于悬挂供奉神灵的祭品,要么就是专门表示某些特定的含义。民主改革前,在佤族村寨处处可以见到祭鬼的标记。干栏式的住房周围插着木制的牛角叉,剽一头牛插上一个,剽数头插上数个;牛尾巴桩,砍一次牛尾巴插上一根,砍数次牛尾巴插上数根。西盟佤族还有一种特制的祭器叫“人头桩”。佤族于每年四五月春播前后,要举行送旧人头到村外人头桩的宗教仪式。所谓人头桩就是存放旧人头骷髅的木桩或石柱,立于村外树林间。其形状是将木桩顶端挖空,上盖一石板。人头桩刻人头像。人头像刀法粗犷而简练,孕育着原始艺术创作的匠心。在人头像周围又刻上一些斜方格,在方格内涂以石灰、牛血,象征将牺牲奉献给人头。房屋外还有其他的祭祀杆供人们使用。景颇族的鬼桩是他们祭鬼时奉献牺牲所用的祭器,认为是鬼接受供献、临时休息和活动的场所。鬼桩用木、竹、草制作,大者高达六七米,小者仅一二十厘米。根据祭鬼的种类而立于不同的地方。因祭祀的鬼极多,所以鬼桩的形状也各异。景颇族对鬼桩怀有神秘感,奉鬼桩为精灵。他们认为鬼桩是精灵,鬼桩还具有保护村寨和家宅平安的功能。除祭鬼时要祭鬼桩外,婚礼中被“抢”来的新娘,要通过四根鬼桩,才能进入男家的房屋。这四根鬼桩周围都挂着草,以表示每根鬼桩都附有一个精灵;在每根鬼桩上都拴着牺牲品;在每根鬼桩前都有一个巫师主持杀牲祭祀仪式,让草上都溅满牲血,作为各种精灵已分享牺牲的象征。鬼桩上,分别用炭绘上小米、谷穗、牛、螃蟹、南瓜、辣椒、茄子、犁、锄等,以此象征在鬼桩精灵的保佑下,村寨人畜兴旺,农作物丰收。巫师在跳祭祀舞时,要在舞蹈场上竖立四根高大鬼桩,每根鬼桩上用红、黑、白三色绘螺旋形花纹。他们认为花纹也具有驱鬼的作用'8'。除了四根木制的鬼桩外,还分别有呈三角形的鬼桩,呈排状的鬼桩、顶端有竹篮的鬼桩、以及挂有竹笼的鬼桩等多种不同的种类。纳西族东巴仪式中则有象征闪电的祭祀木桩。清代满族的多神崇拜,以天神为最尊。因而上自清宫大内,下至庶民百姓,皆有立杆祭天之俗。满族的神杆在山最高处采得树木制成,树以九枝为上,以此代表通天之意,并达“九天”,即天之最高层。祭时以猪血醮杆头,意谓天神享食,并扎草把,内架猪身诸部位之一部分,绑于杆上,以享天穹。    
    在有些民族的宗教祭祀活动中,往往需要在祭祀场所装饰一些纸花和旗子,以表示特定的意义。鹤庆白族巫师朵西薄开祭祀时,在供桌两侧竖两把纸花,每把十二朵,象征一年十二个月。逢闰年,左边那把便为十三朵,两边合在一起,仍为二十四朵,象征一年二十四个节气。土家族猎手们进山打猎,必须请土老司安置“媒山坛”,祭祀女猎神媒山。届时,屋里摆一个香炉,炉中插上用红、绿、黄纸做的三朵花,表示是媒山住的花园;园中插三支红纸做的三角形旗帜,表示是媒山调兵的“令旗”。纳西族东巴祭祀时使用的旗子,一般用纸临时制作,也有大东巴家做好布质三角彩旗,作战神之旗插于神堂。此旗象征古代社会中握旗指挥战斗或冲杀在前破阵的“贤”。东巴神堂一般插两面白色三角纸旗,山神龙王寨插彩纸三角旗,祭风树、神幡柱顶上挂较大三角彩边纸旗,画日月七星等,鬼蜮两边各插一面画有虎牦的较大彩旗,象征“右门由虎卫,左门由牦守”。祭风树上和各种鬼蜮也插小形纸做的彩旗。傣族祭祀时要竖立高耸的幡杆。布依族祭奠亡灵时陈设各种幡笼、旗幡。白族在火把节时则竖立高大而挂彩旗的火把。通过这些装饰,使得祭祀场所变得神圣无比,吸引着众多的信众来参加祭祀活动。    
    有的民族在祭祀活动中还使用不同颜色的布来象征阴阳观念。毛南族师公举行仙官架桥仪式时,用红、白、蓝三条布。红布铺在一条长凳上,从神坛通向“天德方”,称为“红桥”。这是瑶王、万岁娘娘和花林仙官等神送花及引花入室必须通过的桥。白布、蓝布铺在地上,各在长凳的一边。白布表示阴桥,蓝布表示阳桥,阴间祖先从阴桥过,阳间人从阳桥过,表示主家阳世生人和阴间祖先的道路畅通无阻。还有的民族把一些物品拴挂在神像上,以表示多重的含义。锡伯族拴挂在女神“喜利妈妈”上的各种物件按不同的时间顺序排列,表示各种不同的象征。其中弓箭代表锡伯族的男儿,布条代表女孩,羊或猪的膝盖骨表示增加一代人的辈分,摇篮表示让娶来的媳妇能生儿育女,靴鞋表示子孙满堂,缨帽表示升官晋爵,晒干的羊肠表示弓坚箭利,铜钱表示发财富裕,箭筒表示男儿长大之后成为骑射能手,扳指表示男儿长大之后能拉坚弓硬弩,水桶表示风调雨顺,木锨表示收成丰硕,犁铧表示农业丰收。


第四部分:宗族承诺的象征法衣(1)

    祭祀时穿法衣是巫师在宗教祭祀活动中的一种特殊打扮,其目的在于通过穿法衣以利于巫师与神灵进行有效的沟通。不过,在中国古代的宗教祭祀活动中,除了巫师穿法衣以外,天子也需要根据祭祀对象的不同而穿戴不同的服装。如:周天子在祭祀昊天上帝和五帝的时候,穿羔皮制的大裘;祭享先王的时候就穿绣卷龙的衮服;祭享先公的时候,就穿绣有红色的山鸡的服;祭祀四郊之神和山川之神时,就穿绣有虎的毳服;参加其他各种小型祭祀,就穿黑衣。另外,参加以上这些祭祀活动时还要戴王冕。周天子在祭天等活动中穿的特殊服装还具有浓厚的象征意义。《礼记·郊特牲》记载,在祭天之日,天子披上龙衮,上绣日月星辰以象征天体的运行。戴冕冠,垂着十二旒的玉,象征天时的十二个月。而蜡祭之时,天子戴白鹿皮的弁,穿着素服祭祀。    
    中国近现代一些少数民族巫师所穿的法衣,通常以其特殊的装饰打扮而象征不同的宗教观念。其中信仰萨满教的满、赫哲、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等民族萨满神帽上都有多寡不等的鹿角叉,标志着这些民族萨满所统领的神系、品级和能力。赫哲族萨满的鹿角神帽,由帽头、帽角和角带构成。鹿角神帽以鹿角的枝数多寡而分派别,有江神派、河神派和角龙派三种。以鹿角每枝的杈数多寡而分品级高低;鹿角杈数有三、五、七、九、十二、十五等,共六个等级。其中萨满戴十二个杈的鹿角神帽为品级最高者。各地区的萨满品级不同,戴的鹿角神帽杈数多寡各异。杈数越多,萨满的本领越大,杈数的多少决定于祖先萨满和自己的本领。据说,这些品级是萨满在战斗中获得的'9'。鄂温克族萨满的法帽上有两个多枝杈的铜制鹿角,上挂彩色绫带,双角之间立着一只铜鸟。法帽上的鹿角杈数的多少,是判明萨满资历深浅、法术高深的标志。其神帽后侧还挂有十八根布条,代表萨满神灵的九男九女。达斡尔族初学者雅德根者无权戴神帽,只能用红布包头,只有在举行第一次“斡米南”仪式后,才能戴上三杈鹿角神帽。再经过三次“斡米南”仪式后,才能戴有六个角杈的神帽。神帽角上系有雅德根的神事阅历。人们每次请雅德根跳神,为酬谢他,便在其神帽的铜角上系一条绸绫。因而,绸绫的数量标记着每位雅德根一生举行跳神活动的次数,记录着雅德根的资格和水平。鄂伦春族萨满的神帽,其外形犹如唐僧帽,其骨架是用约十厘米宽的厚皮子做成的,呈圆形,外面套有绣着各种花纹的黄布,里面有帽衬,上边一圈固定有用铁丝弯成并用各色布套着的九个三角帽顶,在每个角的尖端还系有小铜铃和各色的飘带,帽檐一圈缝有约一寸长的穗子,前脸垂有串珠,遮住眼睛及半个面孔。满族萨满神帽上各有鸟形模型、各种骨珠以及铜铃等饰物,神帽和铜镜代表日月星光,帽顶的飞鸟象征其能在宇宙间自由振飞,成为沟通天穹和人类的使者。帽檐的五彩飘带象征着神鸟飞翔的双翅。萨满神帽上的骨饰有数百年的野猪牙、鹿角以及獐、熊等脚掌骨。猪牙象征勇猛,鹿角象征长寿,獐、熊骨则意味着驱魔除邪。              
    南方少数民族巫师所戴的头饰也别具特色。景颇族祭大鬼时,领祭者要头戴插满各种鸟毛、野猪牙齿和犀鸟大嘴做成的帽子。云南石屏彝族巫师的帽顶皆呈葫芦形,主祭者在葫芦顶上饰以鲜艳夺目的箐鸡毛,因为箐鸡不吃庄稼,形象美丽,是象征吉祥如意的益鸟,其他巫师的葫芦形帽顶或饰以红绒球,或饰以彩色丝带,都预示着村寨兴旺昌盛。昆明谷律彝族巫师西波使用的祭器有斗笠一顶,编得非常精致。分内外两层,里层用细如马尾的金竹丝编成金花纹,或称螃蟹花,层层相叠,布满内壁;外层亦用细竹丝编成花纹,帽顶冲天,两旁有竹鹰一对,帽带悬鹰爪一只和野猪牙一颗。此帽又称“冲天冠”,是西波祭祀时必戴之物。若无此种法帽,亦用其他斗笠代替。云南大理彝族祭司阿闭的帽子,也称“帽王”,形似毡帽,用竹子做帽框,中间夹上头发,帽檐上绑着布条。布条是从死者的被面上剪下来的,阿闭每为一死者开吊,就从死者的被面上剪下一小条布绑在自己的帽檐上。如果是从祖辈就传下来的这种帽子,帽檐上的布条就达上千条。帽檐上的布条多,表明为死者开吊的历史长、次数多,在彝族群众中威信就高。浙江建德县畲族社会地位之高低,以祭祖次数多寡为准,祭祖一次者,准穿红色衣裳,额前可戴头冠。这种冠是一小块梯形牛皮制成,上绘龙、虎等动物,下沿有两条带子系于脑后。因他穿红色衣裳,故被称为“赤老鼠”。这种人有资格主持父母的丧事,替别人做功德。否则,即便亲生父母死,也只能当孝子,而无主持父母丧事之权。凡儿子祭祖—次,就可穿青色衣,戴方巾帽,这种人被称为“房赵”。景宁畲族祭祖称为“醮名”,凡能举祭者得戴巾,一举衫则红,二举衣且青,以此来区别其社会地位的高低'11'。云南新平傣族的女巫祭祀时则戴色彩艳丽的大沿草帽。纳西族东巴在举行仪式时戴的五幅冠,用硬纸制作,中间一幅画萨英瓦登大神或祖师丁巴什罗,其他四幅一般画保护神像,也有画东西南北中五方神明的,均用彩色,冠上系有飘带。


第四部分:宗族承诺的象征法衣(2)

    羌族巫师端公所戴的猴头帽颇有象征意味。四川汶川以北至茂县一带有这样的传说:端公祖师在西天取经的归途中,因疲劳困盹而睡着了,经书被白羊啮食,忘掉了所学经文。后经一金丝猴指点,买下白羊屠之,食其肉,取其皮以作鼓,作法时以击鼓为节奏,经文便能全部忆起。为感谢金丝猴相助之恩,他遂将已死的金丝猴头奉为祖师,以猴皮作帽。猴皮帽用金丝猴之皮缝制而成,其帽无檐,下圆口,上扁顶,呈“山”字形,三个凸峰,从左至右第一个尖代表黑白分明,第二个尖代表天,第三个尖代表地。皮帽的背面下端有三条飘带状的皮带后垂。正面上部左右各有一个眼睛状的子安贝壳,中额有一官赐之“赏”字铜牌,也有的是银牌。其下有几枚约银元大小的圆形白骨牌。帽下沿有一排子安贝壳饰若牙齿。猴皮帽标志着端公在羌人原始宗教活动中的部落首领或宗教师的特殊身份。猴皮帽是端公的标志,也是其圣物之一。它的神圣性仅次于猴头,未经盖卦的学徒不允许戴。猴皮帽常用于重大的法事活动,盖因端公作法时不能将家里供的猴头一并带去。故以皮帽戴在头上,以示祖师在场保佑,同时也接受徒弟之膜拜'12'。与羌族端公的猴皮帽相似的是,川西北平武一带白马藏人的巫师有两种帽子:一种是熊头帽,即把熊头颅的骨肉挖去所留下的空壳,在巫师作法时,上面还得插饰几尾白色的公鸡尾毛。另一种是一种名叫“蝉皮”的帽子,实际为一有荷叶边的毡帽,只不过在四周加了形似五个叶片的边子,这个边子仍然是用毛毡制作,上面涂以红、黄、绿、蓝、黑五种颜色而已。白马藏人有崇熊的习俗传统,利用熊头来做头饰,本身即带有古老动物崇拜的影子。    
    如果说巫师的头饰主要象征其所属的神系、品级和本领的话,那么巫师的法服则具有更加丰富的象征意义,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达斡尔族萨满雅德根的法衣从领口到下摆,均匀地钉有八大铜纽子,象征着八座城门;前胸左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