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哲学简史-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庄周(约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通称庄子,在早期道家中大概是最伟大的一个思想家。后人对他的生平所知很少,只知道他是蒙国(今山东河南两省边境的小国)人,毕生过着隐士式的生活,但思想和着述已驰名当时。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所记,楚威王曾慕庄周名,遣使者携带礼物往谒庄周,聘请他出任楚国宰相。庄周笑答说:“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庄子其人和《庄子》其书    
      庄子与孟子同时,和名家的惠施是好朋友;但我们现在所知的《庄子》一书很可能是公元三世纪注释《庄子》的思想家郭象所编著。现在我们很难断定《庄子》书中,哪些篇章是庄周本人所著。事实上,《庄子》是一部道家思想汇编;其中,有些篇反映了道家第一阶段的思想;有的反映了道家第二阶段的思想;有些则反映了道家第三阶段的思想。这些反映道家第三阶段思想的篇章才称得上是庄子自己的著作;即便这一部分,也难以断定其中哪些篇确是庄周本人的手笔,因为虽说庄子的思想代表了道家的第三阶段,但庄子思想体系可能是到他的弟子的时代才完成。例如《庄子》书中包含了对公孙龙思想的评论,而公孙龙活动的时代是在庄子之后。    
      得到相对快乐的途径    
      《庄子》第一章《逍遥游》文字简单,却充满了有趣的故事。这些故事蕴含的思想是说,人们所说的快乐,其实其中有不同的层次。自由发展人的本性,可以带来相对的快乐,但到达到“至乐”,必须对事物本性有更高的了解。    
      为达到快乐,第一步便是充分发展人的本性,为此人要能自由发挥天赋的才能。人的天赋才能便是他的“德”,而“德”则是直接来自“道”。庄子对“道”和“德”的看法和老子相同,例如《庄子·天地》篇中说:“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从中可以看到庄子认为,德是人之所以成为人,或说,“德”是人的本质。当人得以充分并自由地发挥他的天赋才能时,他就感到快乐。    
      和自由发展自己这个思想相联,庄子把天然和人为作了一个对比。在《庄子·秋水》篇里河神河伯与海神北海若有一段对话,北海若说:天在内,人在外;……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顺乎天然,乃是一切快乐和善良之所由来;而服从于人为则是痛苦和邪恶的由来。    
      万物的本性和天赋的能力各有不同。它们之间的共同点是:当它们充分并自由发挥天赋才能时,便同样感到快乐。《庄子·逍遥游》篇里叙述大鹏和小鸟的故事。大鹏和小鸟的飞翔能力全然不同。大鹏能够扶摇直上九万里,小鸟甚至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都感勉强。但是大鹏和小鸟各尽所能地飞翔时,都感到自己非常快乐。这说明,万物本性不是生来一致的,强求一致也并无必要。《庄子·骈拇》篇里还有一处说:“凫胫(脚骨)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故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无所去忧也。”人要想戕贼万物本性,强求一致,是徒劳无益的。    
      政治与社会哲学    
      上面举出天然和人为的异趣。一切体制、政府、法律、道德,所求达到的便是强求一律和压制差异。这样强求一律的人,其动机或许是可敬的,但是,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强加给别人,其结果是适得其反。《庄子·至乐》篇讲了一个寓言,从前有一只海鸟飞到内陆,栖息在鲁国京城郊外。“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鱼处水而生,人处水而死。彼必相与异,其好恶故异也。故先圣不一其能,不同其事。”鲁侯以上宾之礼待鸟,他的动机诚然是好的,而结果却适得其反。政府和社会在法律和道德上强求一律,其结果也就像鲁侯待海鸟一样。    
      这是庄子何以强烈反对政府运用其机构实行统治的原因。他认为,最好的治理办法就是无为而治。《庄子·在宥》篇说:“闻在宥(在,自在;宥,宽容)天下,未闻治天下也,在之也者,恐天下之淫其性也;宥之也者,恐天下之迁其德也。天下不淫其性,不迁其德,有治天下者哉!?”    
      如果不让大众享受自由,而以政治、法律统治大众,那就如同落马首、穿牛鼻,又如同续鸭胫、断鹤胫一样;本来率性自然的,变成人为的,那就如同《庄子·秋水》篇所说的:“以人灭天”,其结果只能是悲惨不幸。    
      庄子和老子都主张“无为而治”,但是所持的理由却不完全相同。老子着眼在“反者道之动”,认为统治者如果一心加强统治,就越是达不到所想达到的结果。庄子则强调天然和人为之不同,统治者越是靠人为的手段来统治,悲惨和不幸就越多。    
      说到这里,我们所谈的还只是庄子所说的“相对快乐”。达到相对快乐的途径是让人顺他的天性去生活。这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庄子的政治社会哲学正是要为大众谋求这种相对的快乐。政治和社会哲学所能做到的也只止于此。    
      感情和理性    
      相对快乐之所以相对,是因为它需要依靠别的东西。一个人能够自由充分地发挥天赋的才能,便感觉到快乐,这是事实。但是,人这样做时,总要遇到许多阻力。举例来说,死亡使得人不再能够活动,还有各种疾病和老年来临,都使人无法充分活动。难怪佛家认为人的老、病、死是“众生皆苦”的三项;另一项“苦”是生命本身。因此,人要自由充分发挥天赋才能却又不得不受到限制,由此所得的快乐也只能是相对的快乐。    
      在《庄子》书中有不少地方讨论到人生最大的苦难——死亡。人们不快乐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惧怕死的来临和由此而来的忧虑。这种恐惧和忧虑是可以消除的,关键在于人对事物的本性有一个正确的洞察。《庄子·养生主》篇里有一个关于老子之死的故事说,老子死后,他的朋友秦失前来吊唁,看到其它前来吊唁的人过分悲痛,就加以批评说:“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老谓之遁天之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悬解。”这是说,人违反了自然的法则,去增多人的感情,而忘记了从自然已经得到的教诲。这就是违反自然法则所受的惩罚。夫子之来,有他出生的时机,夫子之去,是顺从自然的必由之路。懂得夫子的来去,都是适时、顺势,就不致为悲伤或欢乐所干扰。古人把这样的人看为神人,他们已经得到了解脱。    
      吊唁死者而悲痛时,人在精神上受苦,是由于自己的感情,感情悲痛越深,受苦也越深。苦楚的根源是期望人不死违反了自然的法则,即所谓“遁天之刑”。人对万事万物增加理解,就可以减少由感情造成的痛苦。例如,天下雨,使人不能外出,成人不会对天发怒;儿童却忍不住会发脾气;其原因是成人比儿童多了解事理,所受到的挫折失望感也就比儿童要少得多。斯宾诺莎曾说过:“人越多了解事物的因果由来,他就能越多地掌握事件的后果,并减少由此而来的苦楚。”用道家的话来说,这就是“以理化情”。    
      《庄子·至乐》篇里有一个关于庄子的故事,最足以说明这一点。“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敲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注释《庄子》的大思想家郭象就这个故事评论说:庄子在懵懂无知时,他是悲恸的;及至醒悟以后,他就不再悲恸;讲这个故事,是为了启发重情的人,使他明理而得以排遣感情上的沉重负担(“斯所以诲有情者,将令推至理以遣累也。”)。感情感情可以通过理性和理解去化解。这是斯宾诺莎的观点,道家的观点也正是如此。    
      道家认为,圣人洞察事物本性,因此没有感情的冲动,这并不是说圣人便没有对事物的感觉。毋宁说,他不为感情所扰,以至失去“心灵的宁静”。斯宾诺莎曾说:“懵懂无知的人不仅由于外界的各种因素而焦躁不安,以致永不得享受心灵的宁静;他还对神和万事都懵懂无知,若不痛苦,便无法生活,真正不痛苦时,也就不存在了。有智慧的人,在他被认为有智慧的范围内,心神泰然,还由于意识到神、万物和自我,因具有某种永远的必然性而时刻存在,由此得以安享心灵的宁静。”(《伦理学》第五部分,命题第42)    
      圣人洞察事物的本性,因此不会由于世上的各种变化而心中波涛汹涌。他的生命独立于外界事物,因此他的心灵快乐也不受外界所左右。他可以说是达到了“至乐”。这是道家思想中的一派,这一派强调事物有其自身的进程,人只能对它顺服;其中自然不免含有悲观认命的色彩。    
    


第二章道家的第三阶段:庄子 (2)

    达到至乐的途径    
      道家中还有另一派思想,强调事物的本性便是不停地变动,因而是相对的;人的努力目标是“天人合一”。为做到这一点,人需要对事物有更高一层的理解;由此得到的快乐才是“至乐”,这是庄子在《逍遥游》篇中所发挥的观点。    
      在《逍遥游》篇中,描述大鹏和大鸟各自都感到快乐之后,庄子说,战国时期郑国的一位思想家列子,能够驭风而行;顺应自然而能如此,在世间已不多见。但列子虽不必徒步行路,还要靠风,因此,他的快乐还是相对的。如果有人凭藉自然的本性,顺应六气(阴、阳、风、雨、晦、明)的变化,而游于无穷之中,他还需要依赖什么东西呢?在庄子看来,这样的人是至人、神人、圣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在这里描述了在他理想中达到至乐的人,这是完美的人、心灵自由的人、真正的圣人。他能够纯然快乐,因为他超越了普通事物的界限,还超越了我与世界、我与非我、主观与客观的界限。这就是说,他超越了我,达到“无我”的境界,与道合一。道无为而无不为,因为“无为”,所以“无功”;圣人与道合而为一,因此也“无功”。圣人治天下,就是让世人自由自在,自由充分发挥所有的才能。道“无名”,圣人与道合一,因此也“无名”。    
      有限的观点    
      到这里,还剩下的问题是:一般人怎样能够成为完美的人?为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读《庄子》的第二篇《齐物论》。在第一篇《逍遥游》里,庄子分析了快乐的两个层次,在《齐物论》里,他又分析知识的两个层次。让我们先从最初步的层次说起。在讨论名家的一章里,曾说到庄子和惠施之间有某些相似之点。在《齐物论》里,庄子讨论低层次的知识,和“惠施十事”中的反论相比较,可以看出它们的相似之处。    
      《齐物论》的第一节里描述风吹的时候,发出各种声音,每种声音都有它的特点,这些被称为“地籁”。此外还有“人籁”。“地籁”和“人籁”一起,又组成“天籁”。    
      “人籁”就是人世间的“言语”。它与“地籁”不同之处就在于言语反映人的思想,其中包含肯定与否定,还有人们从各自的局限性出发的观点和主张。这些意见既然有局限性,因此就有片面性。但是大多数人并不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性,往往认为自己正确,而别人则是错误的。结果是:“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    
      人们各按自己的片面观点争论是非,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达到一个一致的结论,也不可能认定某一方就是完全正确或完全错误。《齐物论》中说:“既使我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我胜若,若不我胜,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其或是也,其或非也邪?其俱是也,其俱非也邪?我与若不能相知也,则人因受黑甚暗,吾谁使正之?使同乎若者正之?既与若同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者正之?既同乎我矣,恶能正之?使异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异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同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    
      这一段论辩使我们想起名家论辩的风格。但名家的论辩是为了驳倒一般人凭常识而来的观点,《齐物论》的论辩的目的则在于驳倒名家的论点,因为名家认为,事情的是非,就看哪一方能够驳倒对方。    
      庄子则认为,人们的是非观念是根据他们的局限性观点建立起来的。所有这样的观点都是相对的,《齐物论》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事物总是在不断变化之中,自然有许多方面。于是对同一个事物,可以有各种不同的观点。当我们这样说时,我们便已经假定,还有更高一层的看法。如果接受这个假定,我们就不必再论断事情双方的孰是孰非,论辩双方既然都有限、都片面,便已经说明了问题。    
      更高层次的观点    
      接受这个前提,就意味着从一个更高的出发点看事物,有如《齐物论》所说:“照之于天”,就是超越任何有局限性的观点,比照事物的本然,也就是照之于道。《齐物论》中说:“是亦彼也,彼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