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哲学简史-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前不认识这一点,或说,不曾意识到这一点。大乘佛教中的性宗阐发了这个理论,(性宗认为,心和性是一回事)。性宗在阐发这个理论时,也就把“宇宙心”(即宇宙本体)的观念带进了中国哲学思想。    
      大乘佛教还有其它宗派,例如:空宗(也称“中道宗”)。它对“涅”有不同的解释。这一派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我所称的“负面的方法”。      
    


第四章中国佛学的基础(2)

     二谛义    
      中道宗(佛学中称三论宗)倡导真谤有两重,把佛教的道理分作供普通人受用的“俗谛”(亦称“世谤”)和更高意义的佛法即“真谛”。由此更进一步,认为在二谛中还各分层次,因此,在俗谛中被认为是真谛的,从真谛看又被认为是俗谛。三论宗的大师吉藏(公元549…623年)阐述二谛论包括有三个层次的真谛:    
      (1)普通人看万物为“实有”,而不知“无”。为此,诸佛教导说,万物实际是“无”和“空”。在普通人的层次上,以万物为“有”,就是俗谛;以万物为“无”,就是真谛。    
      (2)以万物为“有”是偏颇之见;以万物为“无”,也是偏颇之见。这是因为它给人一个错误的印象,以为“无”或“非有”只是由于从存在中把“有”移去,其实,“有”即是“无”。举例来说,我们面前的一张桌子,要表明它不存在时,并不需要把桌子毁掉。事实上,它从来就不存在,因为在人实际拆毁桌子前,他所想拆毁的桌子在他心里已经不存在了。在这刹那间,桌子已不是原来那样子了。他只是“看似”原来那样子。因此,在第二层次上看,说“万物皆有”,和说“万物皆无”,都是俗谛。只有当人认识到,“事物非有非无”;这才是真谛。    
      (3)但如果说,中道真谛意味着没有偏颇之见(即非有非无),这就意味着要区别“有”和“无”,而一切区别本身就是偏颇之见。因此,在第三层次上,说事物非有非无,这乃是没有偏颇的看法,又只不过是俗谛;真谛是指:事物非“有”非“无”,非“非有”、非“非无”;中道既不是“偏颇”,又不是“不偏颇”(参看吉藏《二谛章》卷上,载《大藏经》卷四十五)    
      在这段里,我有意识保留了“有”“无”两个字,以显示当时的思想家看到(或感觉到)佛家和道家讨论的中心问题多么相似。更进一步分析便可看出,这种相似在某些方面只是表面性的。尽管如此,当道家以“无”来表达超越的形象时,它与佛家用“无”表达“非非”,两者之间确有相似之处。    
      在佛家的三论宗和道家之间,还有更深一层的相似之处在于他们的思想方法、他们从哪里入手来探讨问题和所得到的最后结果。这种方法便是运用谈话的不同层次,在一个层次作出的论断,到下一更高的层次又予以否定。在本书前面第二章论到《齐物论》时,可以看到庄子也是使用这个方法。    
      当一切都被否定,包括否定先前的否定时,人便会发现自己处于庄子哲学中的那种地位:一切都被忘记,包括“忘记一切”这一点也已忘记。    
      这便是庄子所说的“坐忘”,也就是佛家所说的“涅”。我们不能问这一派佛家:你所说的“涅”究竟是什么意思?因为按照三论宗的理论,人到了第三层真谛时,便什么都无可言说了。    
      僧肇的哲学    
      五世纪中国佛教三论宗出了一位大师即鸠摩罗什,他本是印度人,但出生于安息国(在今日中国的新疆)。公元401年,他到长安,此后一直住在长安,直到公元413年他去世。在这十三年里,他翻译了许多佛教文献、教导了许多弟子。在他的弟子中,有些十分杰出,成为著名的佛教思想家;本章只举其中两位;僧肇和道生。    
      僧肇(公元384…414年)出生于长安附近。他本来研读老庄,后来成为鸠摩罗什弟子。他曾撰写了几篇文章,后汇集成《肇论》,意思指僧肇的论著。其中有一篇《不真空论》(意为“空不真”),文中说:“然则万物果有其所以不有,有其所以不无。有其所以不有,故虽有而非有;有其所以不无,故虽无而非无。……所以然者,夫有若真有,有自常有;岂待缘而后有哉?譬彼真无,无自常无,岂待缘而后无也?若有不能自有,待缘而后有者,故知有非真有。……万物若无,则不应起。起则非无。……欲言其有,有非真生;欲言其无,事象既形。象形不即无,非真非实有。然则不真空义,显于兹矣。”(见《大藏经》卷四十五)    
      《肇论》的第一论题是《物不迁论》,其中说:“夫人之所谓动者,以昔物不至今,故曰动而非静。我之所谓静者,亦以昔物不至今,故曰静而非动。动而非静,以其不来,静而非动,以其不去。……求向物于向,于向未尝无;责向物于今,于今未尝有。……是谓昔物自在昔,不从今以至昔;今物自在今,不从昔以至今。……果不俱因,因因而果,因不昔灭,果不俱因,因不来今。不灭不来,则不迁之致明矣。”(《大藏经》卷四十五)这是说,人们通常所讲万物变化,意在指出过去之物,已经过去;今日之物,不是过去之物,而是当今的新事物。僧肇在《物不迁论》中又说:“梵志出家,白首而归,邻人见之曰:‘昔人尚存乎?’梵志曰:‘吾犹昔人,非昔人也。’”这是说,每一刹那都有梵志,但现在这一刹那的梵志不是过去来的;过去的梵志也不是从现在倒退回过去的梵志。从事物时刻在变来说,我们只见有变,不见有恒;然而就每一刹那来说,在那一刹那,事物和时间是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可以说,有恒常而无变化。    
      这是僧肇为充分阐述二谛义中的第二层次所提出的理论。在这层次上,说事物是“有而恒常”与说事物是“无而恒变”都是“欲谛”。说事物既非有,又非无,既非恒常又非恒变,则是高一层的真谛。    
      僧肇还在《般若无知论》里对二谛论的最高层次——第三层次——补充阐述。“般若”(梵文作Prajna)的含义是“佛的智慧”,“般若无知论”的意思是说:佛的智慧并非知识。般若可以勉强解释为“圣智”,它其实并不是知识。人们通常所说对于事物的知识是从事物举出一项它的品质,以此作为知识的对象。“圣智”则是指:懂得何谓“无”,而且知道“无”超乎形象,没有任何特性,因此它不可能成为知识的对象。    
      要懂得“无”,只有与“无”一体,这便是“涅”。“涅”和“般若”是一而二,又二而一的。正如“涅”并非知识的对象,“般若”是懂得那并非知识的义。    
      因此,进入第三层次的真谛时,人只能缄默,什么也无法说。    
    


第四章中国佛学的基础(3)

    道生的哲学    
      僧肇去世时才三十岁,不然,他将会有更大的思想影响。道生和僧肇同为鸠摩罗什的弟子。道生(374?…434年卒)河北巨鹿人,寓居彭城(今江苏省北部)。他以知识渊博、聪颖过人、能言善辩、闻名于时;据说,当他讲经时,甚至顽石也不禁点头。晚年在江西庐山、当时的佛学中心讲学,在他之前的高僧如道安(公元385年卒)、慧远(公元416年卒)都曾在此讲经。道生在讲学中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这些理论被认为是对佛学传统的“革命”,以至他在南京讲经时曾被当地僧人中的守旧派攻击、把他逐出南京。    
      他所创立的理论包括“善不受报”论,原文现已佚失。在僧佑(公元518年卒)编纂的《弘明集》中辑有慧远所著《明报应论》,也是讲善不受报,可能反映了道生的某些思想,但我们对此无法断定。这篇文章的总的意思是从形而上学进一步发挥道家“无为”和“无心”的思想。“无为”的字面含义是“无所作为”;但它的真正含义是“无心”而行。一个人顺其自然地行事,不因人、因时、因地而厚此薄彼、先此后彼或有为有不为,这就是无为。按慧远的看法,一个人如果“无为”、“无心”,他的人生就无求、无待,而不在于他从事了这项或那项活动。按佛家的看法,人有求就有所执著,于是就有“业”,有“业”就有“报应”。因此,人若“无求”“无执著”,他的“业”就不招致“果报”。(参阅《弘明集》卷五,载《大藏经》卷五十二》慧远的这个理论,无论是否是道生的原意,它把道家思想中有社会伦理影响的部分,引进了佛家的形而上学中去。这是中国佛学的一个重要发展,后来禅宗又把这个思想接了过去,并继续加以发展。    
      道生的另一项理论是“顿悟成佛”义。他在这方面的论著也已佚失。但在谢灵运(公元433年卒)的《辩宗论》(辨明宗义论)里保存了道生的这个思想。它是在与“渐悟论”的辩论中阐明的。道生和谢灵运并不是反对学佛和修行的重要性,他们的意思是说,学佛和修行只是成佛的预备,仅靠这样的渐进积累远不足以成佛。成佛还要有一个突变的心灵经验,使人跳过深渊,由此岸达到彼岸,在一瞬间完全成佛。人在跳越深渊时,也可能跳不过去,结果还是留在此岸;在此岸和彼岸之间,并无其它中间步骤。    
      顿悟论的立论依据是:成佛在于与“无”成为一体,或者可以说,和“宇宙心”(Universal mind)成为一体。“无”既超乎形体,便不是“物”;既不是“物”,便不能分割成多少块;因此,人不能今天与这块“无”合一,明天与那块“无”合一。“一体”只能是一个整体,合一只能是与整体合一。凡不是与整体合而为一,便不是一体。    
      《辨宗论》里记载了谢灵运和别人在这题目上的许多辩论。有一位僧人名叫僧维,他辩论说,如果一个学僧已经与“无”一体,他就再无可说。如果一个人还在学“无”以去“有”,这个“学无以去有”的过程便是渐悟的过程。谢灵运对此回答说,如果一个学僧还处在“有”的领域,则他的努力只是“学”,而不是“悟”。“悟”所指的是超越“有”,一个人学“悟”,并不就是“悟”。    
      僧维又问:如果一个学僧献身于学,期望与“无”成为一体,是否能有所进步呢?如果不能进步,则何必学?如果能进步,那岂不就是渐悟?谢灵运对此回答说,献身于学,可以达到排除杂念。但排除杂念不等于消灭杂念,人还是不能免于对杂念的执著,只有经历顿悟,人才消除了杂念。    
      僧维又问:如果一个学僧学佛修行,能不能与“无”暂成一体?如果能够这样,它比完全不能融入“无”终究稍好一些,这岂不就是“渐悟”?    
      谢灵运回答说,暂时与“无”一体,乃是幻象;真正与“无”一体,必定是持久的,而不是短暂的。这和上面所说,排除杂念不等于消灭杂念的道理是一样的。    
      谢灵运在和僧维论辩中所持的观点,道生都表示赞同。在《辩宗论》里收录的道生《答王卫军书》,就是一个明证。后来道宣(公元596…667年)编纂《广弘明集》,其中辑录了《辩宗论》。(见《广弘明集》卷十八;载《大藏经》卷五十二)    
      道生的另一项理论主张是:“一切众生,莫不是佛,亦皆涅。”(见《法华经疏》)这是说,一切有情都有佛性,或说都有梵心。他关于这个问题的论文也已佚失,但他在这问题上的观点散见于他对几部佛经的注疏中。从中可以看出道生的主张,认为一切有情都有佛性,而不自知。    
      这种“无明”(梵文Avidya)是人被缚在生死轮回之中的缘由。因此,人首先应当知道自己里面有佛性;然后经过学佛和修行,得“见”自己内有的佛性。这个“见”只能来自一种“顿悟”,因为“佛性”是一个不能分割的整体,人若“见”,所见的必定是那整体,若未见整体,就是未见。佛性又是从外面无法见到的,人若“见”到自己里面的佛性,只能经过与佛性融为一体的体验。这便是道生所说:“反迷归极,归极得本。”(《涅经集解》卷一)“极”和“本”就是佛性,归极得本所经验的境界便是涅。    
      但是,涅并不是全然外在于生死轮回,与生死轮回迥然相异;这道理也适用于佛性,它不是完全外在于生死轮回、和现象世界全然相异。人若一旦“顿悟”,现象世界就成了佛的世界。所以道生说:“夫大乘之悟,本不近舍生死,远更求之也。斯在生死事中,即用其实为悟矣。”(语出僧肇《维摩经注》卷七)佛家以“登彼岸”的比喻来表示得涅。道生说:“言到彼岸:若到彼岸,便是未到。未到,非未到,方是真到。    
      此岸生死,彼岸涅。”(见同上,卷九)他还说:“若见佛者,未见佛也;不见有佛,乃为见佛耳。”(见同上)    
      这大概也就是道生所主张的另一项理论,即“佛无净土”论;认为佛的世界就在现实世界之中。    
      《大藏经》卷四十五有一篇《实藏论》,传说是僧肇所作,实际大概是别人假托之作。其中说:“譬如有人于金器藏中,常观于金体,不睹众相。虽睹众相,亦是一金。既不为相所感,即离分别。常观金体,无有虚缪。喻彼真人,亦复如是。”这是说,如果有一个人常在金器库里,目睹各种金器,而不注意他们的形象,或虽看见它们的形象,但注意的是器物的质地;则他所见乃是器物的真金质地,而不被器物的不同外表所惑。一个圣人所见世界,亦复如此。    
      这段话虽不一定是来自僧肇,但后来却常被佛家引用。意思是说,除现象世界之外,别无其它实在。因此,佛性的实在性也就在现象世界之中,正如在金器库里,除金器外,别无它物。有的人由于“无明”,在现象世界里,只见世界的诸相,却不见佛性的实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