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5500-思想史课堂讲录-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目录
自序
引言 近年来文史研究领域的新变
第一讲 法国年鉴学派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第二讲 福柯的理论与中国思想史研究
第三讲 后现代历史学的洞见与不见
第四讲 什么可以成为思想史的资料?
第五讲 近年来的考古发现与思想史研究
第六讲 关于图像的思想史研究
第七讲 作为思想史资料的古舆图
第八讲 文化史与文明史
第九讲 知识史与思想史
第十讲 在法律史、社会史与思想史之间
第十一讲 观念史的研究方法.
第十二讲 文化史与思想史研究的“视域”转换
第十三讲 思想史研究中的加法与减法
第十四讲 思想史研究方法的变化
第十五讲 想像的边界
《思想史课堂讲录》 总 序自序一
三联讲坛自序
自序一
这是我近年来给清华大学专门史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上有关中国思想史的研究方法课时的课堂讲录,大部分是这两三年里由一些听课的同学帮我录音记录的,在2003年夏天,就已经整理出来一份完整的文稿。不过,在这一年的9月到2004年1月,我应邀到台湾大学历史系任客座教授,在给硕士和博士生讲这门课的时候,又做了一些修改和订补,增加了一些材料,也增加了好几篇新的讲义,于是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最早开这门课,大概是在1998年。记得那时因为一位老先生退休,清华大学历史系的“史学理论课”和思想文化研究所的“历史与文化理论课”,都得由我来滥竽充数。照例,开课之前,老师要给研究生院写一份“开课说明”,以制度严格闻名的清华大学,很多事情都是要经过这种文件旅行的,尽管如此,到底没有谁真的特别较真,大多是照本宣科地填上一份表格糊弄而已。可是,由于当时我有一点儿了解目前清华文科硕士生、博士生课程的薄弱状况,也深深地为现在历史理论贫乏和研究方法单一而焦虑,所以想通过这一课程略略有所匡救。我觉得,一个可以操作和效仿的方法,比一打空话连篇的理论要有用的多。因此我当时并没有因为例行公式而敷衍填写,而是用心陈述了我的开设计划和真实想法,希望选课的研究生能够了解这门课的目的。下面,就是这份“开课说明”的开头:
这是为适应目前学术界研究变化状况而设计的一门课程,主要介绍学术前沿的各种理论与方法,并结合人文学科,特别是中国的历史、文学、哲学学科的具体研究,用讲授和讨论结合的形式,介绍当前国内外的各种理论方法以及它在中国文史领域中的影响,目的是为研究生拓宽视野,促使研究生思考问题、选择课题、进入研究。内容将涉及历史、思想、社会各个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介绍思想史的方法、技术和新文献,我希望以此来代替过去一成不变的史学理论和方法课。
可是几年讲下来,我才深切地体会到,用这些来“代替过去一成不变的史学理论和方法课”,真是谈何容易!你面对的,是一个相当庞大和复杂的理论系统,我的这些东鳞西爪的知识和感受,也许,根本不可能撼动经过多年教育早已积淀在学生心里的那个观念系统。所以,我的私心愿望,也从高指标转为低收获,只是抱着一点小小的希望,希望我讲的这些东西,能够在研究生装满了原来那套观念的大脑里面,打开一个小小的缝隙,以免那些“不合时宜”的理论和方法,总是不经思考就被拒之门外。
《思想史课堂讲录》 总 序自序二
二
自梁启超、谢无量以来,被叫做“哲学史”或“思想史”的这一领域已经有一个世纪的历史了,经过胡适、冯友兰、侯外庐、任继愈等等前辈的开拓,这个领域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些很难改变的金科玉律,造就了一些习以为常的套数招式。这个课说是讲历史与文化理论,其实,主要讲的还是中国思想史研究方法。这些年来,我一直最关心的就是,如何使思想史研究方法有一些改变。自从1902年梁启超写出《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1916年谢无量写出现代中国第一部《中国哲学史》以来,被叫做“哲学史”或“思想史”的这一领域已经有一个世纪的历史了,经过胡适、冯友兰、侯外庐、任继愈等等前辈的开拓,这个领域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些很难改变的金科玉律,造就了一些习以为常的套数招式。特别是后来的几十年间,政治意识形态又给这种本来就很窄仄的路数上加上了一副笼头,使得研究者很难越雷池半步,甚至还心满意足,仿佛古人说的,“人生程朱之后,百法具备,只遵守他规矩做功夫,自不得有差,如吃现成饭”。至今在这个领域里面,这些模式套数,还在约束着思想史的研究和写作。这使后来的研究者好像穿了不合身的衣衫在亮相,或者踩着很别扭的节奏在跳舞。我不是这一行的科班出身,也许,坏处是不懂得规矩,常常冲撞码头;好处是不穿这身衣裳,也不必一定按照这种节奏起舞,所以常常会自行其是地另说一套,就像有人讽刺的那样,是“野狐禅”或者“旁门左道”,总是在另类的轨道上行车。
复旦大学出版的两卷本《中国思想史》就是这种另类思路的结果,也许是想证明自己的思路和方法自有道理吧,所以,也不免要以老婆心饶舌说法,在两卷中我都用了很长的篇幅分别写了《导言》,叫做《思想史的写法》。说是“写法”,其实就是研究方法。过去,中国思想史的研究方法似乎已经有了固定的写法,一是我们戏称为“大号哲学史”的叙事脉络,说是思想史,其实是把可以称做“哲学家”和“哲学”的精英与经典,加上一些所谓“背景”加以叙述,构造出一个思想史的“系谱”,入不了“哲学史”法眼的思想还是不够资格进入思想史。二是进步与落后,或者换个方式说唯物与唯心的“对子”,充当了思想史分析的基本价值标准,或许还可以加上盛世和衰世,以及“豪族”或“庶族”、“大地主”或“中小地主”、“封建阶级”或“资产阶级”的背景身份证明,让它看上去似乎很“历史”。三是以“人”或“书”分章节的便宜方式,因为反正都是精英和经典,所以这种方式也倒衣冠合适,有着干干净净的结构和清清楚楚的逻辑,既规定了古人的位置、序列和比例,也教会了今人“依样画葫芦”。这些定型了的研究方法,通过教科书,通过学生考试,也通过论文审查、同行评议、编辑出版等等制度化的途径,一代传一代,使得我们的思想史研究至今走不出这一套烂熟的路数。这些定型了的研究方法,通过教科书,通过学生考试,也通过论文审查、同行评议、编辑出版等等制度化的途径,一代传一代,使得我们的思想史研究至今走不出这一套烂熟的路数。
因此,我特别希望有所变化,也希望有年轻人和我一起来改变这一领域,于是,就有了这门课程和这份讲录。
《思想史课堂讲录》 总 序自序三
三
这些漫无统绪的讲录稿里面,勉强可以按内容分为四类:一类是讨论现代西方新理论和新方法如何能够运用到中国思想史的研究中,这里包括年鉴学派、福柯和后现代历史学;一类是讨论什么可以成为思想史的资料,包括考古发现、文物、图像,甚至地图,主要是想改变过去思想史研究资料狭窄其实是视野狭窄的缺陷,因为能够使用新的资料就意味着新的解释方法的出现;一类是尝试使思想史与其他历史研究领域有沟通和互动,比如思想史与文明史、知识史、观念史、法律史以及社会史之间,我主要是通过一些实例来讨论它的可能性;一类是与传统的思想史研究不同的一些想法,比如我自己杜撰的所谓“加法”和“减法”、以唐宋和宋明不同时段重新划分来讨论思路和方法变化的意义。此外,我在一头一尾,还讨论了近来中国文史学界的一些新变化和日本在丸山真男以后关于近代思想史研究方法转型的启示,目的是让学生放开眼界和把握动向。
我希望这些想法能够在铁桶一般的哲学史或思想史研究观念中,多少有点儿“吹皱一池春水”,也希望我的学生们原来很清楚的习惯观念,变得多少有一些不那么清楚,这样,一些看上去“离经叛道”的东西才可能有一些存活的空间。坦率地说,我希望这些想法能够在铁桶一般的哲学史或思想史研究观念中,多少有点儿“吹皱一池春水”,也希望我的学生们原来很清楚的习惯观念,变得多少有一些不那么清楚,这样,一些看上去“离经叛道”的东西才可能有一些存活的空间。文学研究界有一个“陌生化”的说法,来自俄国批评家,意思是说只有不断陌生化,才能吸引阅读者的兴趣,这可能是文学不断翻新出奇的思想背景之一,而历史学界常常对这种“陌生”有所戒惧,觉得这样陌生就好像“出轨”,所以总是板着面孔做出一副不屑的样子,其实这种维护传统的方式多少有些故步自封,仿佛“宁信度,勿自信”的郑人一样,中国古代的传统里面,有很多成语在告诫人要小心这种教条,除了郑人买履之外,像刻舟求剑、像画地为牢。所以,我在这门课最后一讲结束时,就对学生说:“我讲的内容里面,有比较多反潮流的东西。我自己并不主张人们都去破除原来习惯的那一套,而一定要做新的东西。但是,问题是目前旧的东西太重,研究思路太死板。所以,我经常讲一些不太合常情的思路,目的是使将来做研究的人,跳出传统的框框。我们如果还沿着过去的框框,肯定是在前人翻过的番薯地里,等前人把大的翻走了,我们来挖小的,势必越挖越小。”
也许我是杞人忧天。但愿我是杞人忧天。
《思想史课堂讲录》 总 序自序四
四
从1998年到2001年,这门课我已经讲了三四轮。听的人里面,有学历史的,有学文学的,还有学建筑、物理的;有中国大陆的、台湾的,也有外国的。有的讲题,还在国内外的各种讲座上讲过。尽管有各种各样的质疑,但大体上看起来还是被接受的。因此,在2001年的那个学期,我请了两个研究生来替我录音,并且整理成电子文本,这些电子文本就是现在这份课堂讲录的雏形。
当教师的人,习惯真是顽固,尽管有了这些电子文本,可是以后我每一次重新讲的时候,仍然会继续修改,打印出来的讲义上花花绿绿的,有时会添上一些文献资料,有时又会引述一些刚看到的论著,于是又要录进新的电子文本。有时又临时加上了各种中国的历史实例,加上随时想到的一些感想,又要重新打印出来看一看。两年下来,这份电子文本,已经分不清哪些是原来课堂上记录的,哪些是后来添上去的。这里仍然称为“课堂讲录”,只是因为我在2003年秋冬在台湾大学的最后这一讲中,大体用的是这份重新删改、增添和修订过的文本。
在这里,我要感谢给我记录和整理的各位同学和朋友。略略做一些说明,其中,第一篇《引言》原来最早是在复旦大学古籍所讲的,记得那时应章培恒先生的要求去讲课,我匆匆地在下榻的饭店草拟了一个提纲就仓促上场,并没有一个现成的讲稿,幸好复旦大学出版社的孙晶女士在现场为我录音并整理出来,后来摘要发表在《南方周末》上,现在的这份文本,就是在那个基础上扩充的。其他中间的各讲,主要是由清华大学专门史专业的研究生周学敏和丘燕整理的,这两位都不是我本人的研究生,但她们花了这么多的时间来录音记录,我是非常感谢的。最后的几讲,并没有在清华大学讲过,而是这次到台湾大学讲课以后新加上的,其中,关于思想史研究中的加法和减法那一讲,是2002年夏天在香山的一次关于新史学的会议发言基础上扩充的,原来只是一个提纲,后来,我写成文章发表在《读书》2003年1期,这次在台湾大学讲课时,又做了较大的补充,于是成了现在这个样子;而关于日本近代思想史研究方法的一讲,则是在给《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的一篇论文基础上,为台湾大学历史系讲课时所修改出来的,讲完了以后,我又根据录音做了一些修订。而最后的关于学术规范的一讲,其实写得最早,好像在1998年就在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讲过,记得当时是严绍璗先生约我去讲这个话题,逼得我不得不草拟一个提纲,有一位至今不知姓名的同学给我整理了一份记录传给我,这使我感到很温暖。后来,经过我再次整理过的这篇讲稿,发表在2003年4月《文汇报》上,用了一个题目叫《大胆假设终究还要小心求证》。
《思想史课堂讲录》 总 序自序五
五
这份课堂讲录,本来在2003年的夏天就已经交给三联书店了,但是因为自己觉得它内容还太单薄,编辑也觉得它篇幅还不够多,于是,在几乎要最后出版的情况下,又撤了下来,让我带到台湾大学进行修订补充,所以出版的时间也因此推迟了半年多。在这里,我也要感谢郑勇先生,因为他的恳切和执著,使我在再三犹豫、再三修改和再三推迟之后,终于下了决心在三联书店出版这份仍然要不断修订添补的课堂讲录。
2004年2月写于北京蓝旗营寓所
《思想史课堂讲录》 总 序引 言
引言
近年来文史研究领域的新变
引言近年来文史研究领域的新变开场白
今天是咱们这门课的开篇,要说的话题,是中国大陆学术界主要是文史学界研究思路和方法,近些年来到底发生了什么新的变化。先声明一下,说这个话题,并不等于说,我觉得现在学术界的研究思路已经有了根本变化,不是“已经”,我的意思只是说,现在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