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3303-初晨-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鼠窜跳的声音弄得他很不安,面对割掉耳朵的男人,他很沮丧,他感到冲澡的欲望非常强烈,无法抗拒。他吃惊地发现:浴室的窗户又大又美丽,没有窗帘,面对着一个花园(背景是空阔的田野)。他们是在阿嘉蕾父母家过夜的,阿嘉蕾的父母并不知道。樊尚感觉他们应该是极其古板的。“极端正统的天主教徒,天啊!天主教徒…天主教徒!他们甚至不允许婚前性行为,但这念头仍然会在他们脑子里转来转去”。樊尚吓坏了。他上了两道锁。但是上锁有什么用呢?因为真正的危险来自窗外。“哦,我也害怕看到她父母到花园去。那个窗户把我弄糊涂了”。
陌生的景象引发思考,思考在漫不经心中进行,与动作同步。事实上,当时人们更首先考虑的是更为实际的问题。但 “浴室总是相象的,这点很清楚”(罗多尔夫)。事实上没有任何两个浴室是完全相象的。“淋浴龙头不一样。你也不知道毛巾在哪里”(仍然是罗多尔夫);早晨的各种意外也无须赘言。“我最讨厌的事情就是不能刷牙。哦,她只有一把小牙刷。她也没预料到”(仍然是罗多尔夫,对自己的口气问题强调再三)。阿嘉特也很意外。她非常吃惊,受到非常大的震撼。“一个浴盆,但是管子太短了,人都没法直立(这样淋浴太不方便)。水非常非常凉。水需要加热。结果我洗了个冷水澡:最后清醒了!终于清醒了!”。她找毛巾擦身子,最后只找到了约翰的湿毛巾,肯定约翰上一次使用这条毛巾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我闻了闻,哎呀,味道不好闻”。
阿嘉特回到了房间。她最终战胜了所有的困难和障碍。不管浴室多么奇特,哪怕是最令人惊奇的浴室,最后客人不管怎么样总能适应情况。“我适应了环境,情况。要自己解决,自力更生,对方梳洗习惯等等都影响到了你”(罗多尔夫)。新手的举动很典型。他是机会主义者,想出的策略谨慎又有效;“香皂或者浴液,在洗澡前赶紧找到,自己解决问题”(罗多尔夫)。积极,又有创造力,但又很谦虚,低调,“你感觉不太舒适,你到处找东西, 我在洗澡时不拖拉”(法妮)。最后人们甚至迅速巧妙地调查对方的清洁方式,以便对此适应,甚至入乡随俗。“我有起床后洗澡的习惯。对方习惯不同。你也不敢这么做了,觉得很拘束”(法妮)。
客人需要迅速找到适应环境的办法,客人在这方面具有很大潜力。没带个人用品,水是凉的,管子太短,梳洗用品只有香皂而已,毛巾很脏,尽管如此,阿嘉特还是洗了澡。而适应“身边人”时碰到的问题会更大。双方其实不太熟悉,把自己那一套强加于人不太可能,很可能会触犯对方。因此人们要谨慎行事,同时要留心观察。只要快速查看一下,人们就会了解很多事情。物品会告诉你一些东西,但不会是全部。观察之外,人们还要小心积极地进行分析:对我们更具个人色彩的行为,那个人会如何反应?一人们开始一般会感觉到双方存在着差异,对此感到不理解,感到之间的无声冲突。科隆比:“每次我让浴室门开着时,他都无法理解”;弗兰克则恰恰相反,他希望把自己封闭起来,羞耻感不由自主控制了他,他对此有一种模糊的犯罪感,他暗暗嫉妒科隆比的自如大方。他在两人不同的行事风格间犹豫,最终决定冲破自己平素的伦理界限,进行自我考验。他进入浴室(科隆比已经在里面了)洗澡,这对他来说实在是大胆之举。但是胜利很有限,因为他感觉他的一举一动都很可笑。科隆比吃惊的看着这一幕,实在忍不住想笑。前夜在海滩,弗兰克最终还是做到了在众人面前裸体散步,虽然很不大方,但是在浴室仅面对科隆比一人,他却更加手忙脚乱,慌张仓促。他缩在角落里,急匆匆脱衣,拿一件衣服遮挡自己的敏感部位,还要拉上窗帘来不让别人看见自己。他的表现实在没什么说服力。
科隆比从中得出了一些教训。弗兰克并非顽固不化,他也想改变,但是改变将会是漫长又艰巨的。因此她就采取了一些巧妙的手段,循序渐进,耐心观察事情的发展。比如在厕所门方面,“如果是跟让我感觉不舒服的人在一起,我就关上门。可同他一起,我感觉很好”。因此按照她的习惯,门就开着。但是她感觉到举动方面是弗兰克忍受的极限:意想不到的过限会把事情全搞砸。在跨过门槛那一瞬间,她忽然有一个想法,因此她就把门推上一点,保持在这个状态,半开半闭。“因为我不知道他的反应”。弗兰克似乎没有任何反应,科隆比继续展开她的策略。“现在太平无事了,他释然了”。从此门就开着了。
第一部分自力更生(2)
初晨不是普通的早晨。如果初晨发生在自己家中,如果对方不是太慌乱,那么举动就比较自然轻松。差异带来的冲击力量越来越大,人们也要随之迅速寻找新的对策。这并不难做到,人们显示出惊人的能力,超越了平常的自我,而之前他们似乎一直为自己的习惯所束缚(卡弗曼,1997)。灵活应对情况是完全可能的,因为人们超出了自我,但这种超出又不是完全的,人们对平素的自我产生了疑问,是暂时性的疑问。只有具有极大影响力的事件,才会造成自我身份的迷失;面对新经历,所有旧原则立即失色。人们应该听从爱的冲动,根据初晨具体事件行动,来适应最尴尬的情况。同对方保持冰冷的距离,对方会产生抗拒心理。微不足道的香皂或者遭人鄙视的洗澡毛巾会引发最为棘手的问题。
种种情景都充分说明了下面观点:为了进入对方的行事逻辑系统,人们需要大量的爱。醒来,下床都没什么问题,因为都是过渡性的。但是说到梳洗和早餐,每个人都有自己固定的看法。有一部分人必须先去洗澡。“不先去洗澡,我就什么事都干不了”(瓦尔特)。另外一部分人则需要先吃饭。“早餐在前,我有我的习惯。洗澡,剃须,刷牙,这都要在早餐后”(吉尔达)。因此初晨人们为此犹豫。有时稍微留心一下,我们就会明白对方同我们的立场是不一致的。朱丽叶:“我早晨起床后,马上就开始吃早餐,我穿着睡衣吃饭。纪尧姆就不是这样:他起床,先去洗澡。他无法理解我怎么能不洗澡就吃饭”。对方在几分钟前还是那么亲密,那么贴近,这时突然变得有些陌生。三言两语的对话后,人们会更明白他们的差别远不止此。“早餐对他无所谓,他甚至可以不吃早餐。我可不行,早餐对我太重要了,早餐是第一位的”。朱丽叶和纪尧姆意识到两人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别,双方有好几个星期对此感到困惑。在两种如此不同的观点中进行选择是很不容易的(本应该立即确定哪种更占上风)。而地点环境也无法帮助他们进行选择。两人同居生活的第一周是在朱丽叶家,朱丽叶也更乐于做些让步。而其实不成文的规则是客人应该服从、让步。然后他们在一艘船上过夏,很快乐,仍没做出选择。最后,开学的时候他们住在了纪尧姆家。纪尧姆的生活方式在几天时间内被朱丽叶接受,成为六年来二人共同的生活方式。“现在很清楚,我起床后,就先洗澡”(朱丽叶)。朱丽叶在初晨还发现另外一个非常奇怪的事情:“另外一件事:他在淋浴时刷牙!我可从来不这样做!我吃饭,洗澡,刷牙然后化妆”。回忆起她以前的举动来,朱丽叶非常激动,似乎那是她被遗忘的人格的一部分。“现在很清楚,首先洗澡。而我现在也在沐浴时刷牙!”
我在构思本书第一部分时,众多观念给我带来了一个问题:我是应该先从梳洗开始还是应该先从早餐开始?为了确定哪种观点更为主要是否应该进行大规模的数据统计工作?幸亏初晨跟其它早晨不一样,我可以避免大量无用又讨厌的工作。日常生活中,两种观点地位是相对平衡的,认为早餐第一也不罕见。“然后就是相反的了:先早餐,然后梳洗。但是在这天早晨,不是这样的,早餐在后”(鲍里斯)。初晨各种焦虑汇聚,因此去浴室成为双方最迫切的第一需要。早餐场景非常不同的,同二人床榻的亲密无间相差甚远。因此主角们直觉地就把早餐时间尽可能向后推(床上进餐情况除外)。这说明我把它最终放在后面是很有道理的。
把上厕所考虑进初晨内容也是很有争议的,关于这方面生理方面以及文化方面的异议更多。膀胱没有那么大的承载量,早晨上厕所是很必要的。一晚上的累积使之成为必需,很早就会有征兆,但这也并非一成不变。还是需要给WC一席之地,我把它同梳洗联系起来,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至少可以把二者按照空间逻辑纳入一体(卫生间离浴室很近,有时甚至就在里面)。
关于WC我还有一些话要说。以前社会学家对此是否关注太少?出于对习俗的尊敬,对有猥亵性质的最私人的隐私人们是否要保持沉默?我不这么认为。最为隐蔽的地方会告诉我们很多东西,而过度害羞妨碍我们去发现它们(盖昂,1986)。对研究人员而言,这是极敏感的调查领域。但转开视线就等于漠视某些关键场景。避开这“一角”是不可能的。要做的是找到合适的表达方法,避免无谓的触怒。我放弃过于抽象的文字。因为初晨的珍贵就在具体事物中。在引用采访对象的话时,如有必要,我会使用一些比较直接的说法(尿尿,大便),对此我提前请读者原谅。
第一部分WC
根据地点的不同,人们碰到的问题也形形色色。朱丽叶想起在罗马诺家去WC前进行的思想斗争,WC位于房子的另一头。“但是起码到那儿后我很平静”。而纪尧姆家的洗手间非常非常近,就在浴室里。“这样就有问题了,因为对我而说洗手间本该非常隐私”。维吉妮在莱奥波德家也有类似的尴尬经历,而且更为不爽,她和莱奥波德家人一起在家里小小的浴室兼WC门前排队等着上厕所。没有什么不可以克服的,初晨所有的障碍都可以排除。因为处于尴尬境地的主角们有一种特殊能力,他们可以超越极限,找到解决方法。需要做出努力。“你没有选择,是在同一间屋子里,可以做,而且必须要做”。轻松自如很少见,人们这种情况下都显得小心匆忙,“很快完事”。此外还有一些转移注意力的方法。
厕所一幕让人们想起下床时的情景:场景的变化会使人们突然有吃惊的发现。本以为亲密无比,没有任何可以隐瞒的,突然间对方的目光变得无法忍受,想要单独相处。关于上厕所的羞耻比下床时的羞耻更容易理解:“这再明显不过了,没人可以瞎关闲事,这涉及隐私”(玛莱纳)。但即使在这方面也不存在有关羞耻的客观定义。这方面同样众说纷纭(博罗尼,1986),而现代环境方面的差异也很大(戴日,1999)。此外,各套文化中的个人对此都有一套谨慎的看法。
困难不仅存在于事实方面,这里还有一个更为广泛的问题:对我们正在发现的这种新的二人私密,对感受到的身份融合,界限该如何限定?今天的倾向是尽可能发现自我和真实,秘密成为极致。要赤诚袒露自我,没有假饰,自然大方,是怎样就怎样。但是总是存在例外和极端,个人有时需要自我空间。“厕所”就是例外之一,也许是最能被自然接受的例子。人们要求有自我空间来解决自己生理需要,这是很自然的,对此大家都赞成。
维吉妮被迫在莱奥波德在场时解决问题,最终还是凑合过去了。而科隆比的情况更糟,她本可以把门关起来,结果却让它半开着。而认为生理需要自毋庸置疑性质私密,这种观点也并非那么合乎情理。因为不仅各人看法在此有很大出入,而且厕所也并不总是被归入隐秘个人世界范畴,界限似乎非常宽泛。有关定义通常是在私下进行,而且争议很大(伴侣间几乎是不谈及这个话题的),但还是存在一个比较明显的底限,而且众人似乎对此观点一致:大便和小便的区别。“撒尿时并不太难受。但是,说到……那就微妙多了。在对方面前小便我会很不自在,而那个就更让我难受了”(维吉妮)。“大便是非常隐私的行为”。(吉尔达)。
当着对方的面小便,这是不久前还被禁止行为中的一种,这是现代生活轻松和自由特征的新证。而大便就比较麻烦,味道和声音都会带来干扰,会破坏初晨浪漫甜蜜的魅力。为环境限制(如维吉妮和莱奥波德),人们迫不得已才会为之。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都是想尽所有尽可能的办法加大距离,消除声音,消除味道。每人都有自己的小技巧。“你尽量小心走到那儿。你有一套策略,你利用他把音乐放到最大声的时候解决,总之类似的手段”(维吉妮)。手段甚至会过头:忍住,拖到白天晚些时候再解决。这并不总是很容易。朱丽叶在跟“已婚男子”在旅馆时就体验到了这一点。“我得上厕所了,这实在让我很窘迫。我暗自说到:我得去上厕所了,我都痉挛了!” 罗多尔夫也成功坚持住了。“代价很大,肯定的,但否则就会破坏气氛”。忍着往后拖是可能的,而小便就不行,很难控制,因此很不方便。调查对象观点的不同只是相对的,大体上基本一致。
大便/小便过于简单的区分实际上经不起仔细推敲。我们的调查对象有点夸大其辞,他们是为了逃避模糊不清的概念,甚至是为了掩盖自己的迷惑,这些都很不确定,必须首先制定一种清晰的界限。事实上差别非常大,视具体环境和个人习惯而定。同整体氛围不协调的并非是整个行为,而是其中某个具体方面(某种特殊味道,不和谐的声音)。看见,听到或者闻到干扰性因素的那方,会尽量转移注意力,以降低干扰强度。“你想别的东西,你做你的事,就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瓦尔特)。而作为制造者的那方则尽量减轻干扰效果。安娜的例子极有说服力,她弄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