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建筑园林文化象征-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主安排轿厅、花园和楼房。在中轴线上安排次序为:大门、轿厅、客厅、正房(或楼房)。轴线两侧安排花厅、书房、卧室和花园。所以,苏州城镇民居都具备相当规模,富庶人家更是讲究装饰,以体现身份。  建筑象征符号较集中于附件和装修。如每一进门楼上的砖雕,房身上的泥塑,门、窗、梁的木雕,各类金属建筑附件及用具的纹饰。这些雕刻装饰,象征主人的志趣爱好、人品抱负及驱邪祈福的愿望。苏州东山春在楼是一个典型例子。  春在楼集苏南建筑雕饰艺术于一身,楼体布满雕饰,因此得美名“雕花大楼”,被奉为“江南第一楼”。现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通过春在楼,可以详细了解江南民居建筑附件和建筑装修中的象征寓意。  春在楼占地五千多平方米,耗资三千七百四十一两黄金,用工二十六万多个,费时三年(1922~1925年)。建成后,共有大小房间近百间。春在楼坐西向东,沿中轴线布置影壁、门楼、前楼、中楼、后楼和观山亭。前楼和后楼两侧布置厢房,每一进设天井。  门楼外向,浮雕灵芝、牡丹、菊花、兰花、石榴、佛手等吉祥植物。古书中记载灵芝生长于东海中的仙岛上,有起死回生的功效,被看作长生不老的仙草。绘画中鹤嘴衔一株灵芝,象征长寿。灵芝还有性兴奋的药用功能。魏晋时期医学家皇甫谧曾亲自体验灵芝的药力,服用后,立即使自己沉湎于音乐与快乐中,因而,绘画中灵芝又出现在鹿嘴上,“鹿”谐音“乐”(苏州方言),鹿与灵芝象征快乐。  牡丹,花朵重瓣体大,花容艳丽,形态华贵,有花王之称。长期被宫廷引种,因而象征富贵。宋代周敦颐《爱莲说》:“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牡丹,花之富贵者也。”有人更是题诗赞曰:“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竟夸天下无双艳,独占人间第一香。”长期以来,牡丹地位崇高,被看作中国国花。牡丹花被奉为国花,与一则传说有关。清代小说《镜花缘》中写道:武则天在冬天突然想赏花,下诏令百花第二天同时开放。慑于女皇威仪,宫苑内百花果然竞相开放,飞雪之中春意盎然。唯独牡丹枝芽冷落,傲然抗命。女皇下令焚烧牡丹,逐出宫苑花圃。这则传说象征牡丹卓尔不群的高傲品格。图案中,牡丹与芙蓉画在一起,象征荣华富贵;与海棠画在一起,表示光耀门庭;与桃、松树、石头在一起,寓意“富贵长寿”;与水仙花一起,象征神仙富贵;与十个钱画在一起,叫作十全富贵。  佛手是柑橘类水果,产于福建广东一带,冬季结果。其色泽金黄,香味浓郁,形状如手指张开的纤巧玉手,使人想起大雄宝殿释迦牟尼的手势,故称“佛手”。“佛”字谐音“福”字,象征幸福。绘画中与桃、石榴一起名“三多图”,象征多福、多寿、多子。  兰花为淡紫色,姿态婀娜,香气优雅,象征美丽女子。年轻姑娘住房称“兰室”。兰花又象征高尚,《易经》中说:“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屈原《九章·悲回风》:“故荼荠不同田亩兮,兰茞幽而独芳。”高尚的品格使人习惯把它与梅、竹、菊放在一起,称“四君子”。  门楼内向有砖雕《八仙庆寿图》,表示吉祥。神话说在昆仑山中居住一位女神仙,俗称王母娘娘。她拥有不死之药,还掌管仙桃园。桃子三千年熟一次,届时三月三设蟠桃会宴请各路神仙,民间熟知的八仙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那天各携宝贝赴宴庆寿。  《八仙庆寿图》下浮雕十只形态不一的鹿。鹿在方言中谐音“乐”,普通话又谐音“禄”,象征快乐和发财。再下面雕“郭子仪做寿图”。郭子仪是唐朝重臣,借回纥兵,平定安史之乱。他生有七个儿子,八个女儿,无疾而终。画面描写了子孙满堂的祝寿景象。郭子仪被看作福、禄、寿、子、乐集于一身的吉祥人物。  门楼顶端正中塑万年青,象征万年永昌。万年青下塑鳌鱼,意独占鳌头。两边一对蝙蝠,寓意鸿福齐天。再有天官赐福和恭禧发财两个天官。天官旁边是龙头鱼身塑像,寓意主人龙门跳过,事业有成。  左右两端又有浮雕“尧舜禅让”和“文王访贤”故事,分别寓意“明德”和“礼贤”。  再下面平台上有三根望柱,雕刻内容为“福、禄、寿”,寓意“三星高照”。平台栏杆上雕四只玉兔,兔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与月中嫦娥相伴,为仙界动物,有吉祥之意。  平台下端装饰“”字形挂落,象征福寿绵长。垫拱板上透雕双喜、古磬、如意,象征双喜临门,喜庆如意。五寸宕两端外葫芦图案,取葫芦多子意,象征子嗣昌盛。  门楼南侧浮雕锦鸡荷花,寓意“挥金护邻”,北侧浮雕凤穿牡丹,寓意富贵双全。两旁垂柱上端浮雕和合二仙,象征和谐合好。  门楼两侧厢楼山墙上,开八角窗,左窗上方塑和合二仙,右窗上方塑牛郎织女,寓意百年好合,终年相望。围墙上又开四扇漏窗,图案用板瓦筑“百花脊、果子脊”,寓意花开四季、多子多孙。  过门楼,到前楼。前楼屋脊东侧中央置聚宝盆,左右塑万年青。室内承重搁栅雕福禄寿三星、八仙过海、和合二仙、万年青等图,都象征吉祥。  前天井门窗用铜质钮,为钱币形图案。下槛用蝙蝠形销眼,寓意伸手有钱,脚踏福地。天井四周饰有葡萄、卷叶、绶带、挂落,寓意源远流长。  主人金锡之,东山本地人,在上海经营棉纱,获得很大成功,拥有巨额资财,但他从没进过官场。在主楼大厅梁上,雕刻古代官帽,象征自己富贵可比官家。  除此之外,春在楼还雕凤凰一百七十二只,合八十六对,谐音“百乐”;花篮一百二十只,合六十对,寓意六六顺。还有二十四孝、二十八贤等故事以及无数瑞兽祥鸟吉利图案雕于建筑各个部位。身处春在楼,脚踏铺地、门槛,手推门窗,起居行坐,触目之处,皆有象征图案。   雕刻大楼的丰富象征义,由导游陈述,则更为连贯而有趣:  看完砖雕、木雕、金雕,主要记住六句好话,第一句话是门上的钱币形拉手,“伸手有钱”;第二句话是门槛上的蝙蝠,“脚踏有福”;第三句话“抬头有寿”,就是门楼上的“蟠桃会”、“八仙庆寿”;第四句话“回头有官”,里面的官帽厅显示做官人家的气派;第五句话“出门有喜”,请看门外照壁上刻有“鸿禧”两个字;最后一句“进门有宝”就是主楼门楣中间的“聚宝盆”。这六句话内包含着“福、禄、寿、喜、财”五个字'8'。  导游词把我们引入了一个建筑象征世界。  春在楼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是布置主要涉及祈福内容,辟邪内容极少。建筑坐西向东,与风水术无关,反映主人事业成功后的自信。二是福禄寿喜财主题突出,与商人身份及目标一致。因而春在楼的象征世界是商人的精神世界。它有别于苏州城内的古典园林,古典园林的象征世界则是文人的精神世界。


第二部分:体现文化变迁的公共建筑从“意见簿”到建筑标志:华表

  体现文化变迁的公共建筑  公共建筑的特征是公共性,既不属官家,也不属个人私有。由于处于公共场所,反映出官家与私人以外的第三种文化状态,折射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侧面,其文化含义的独特性在于蕴含了一个民族的大众社会习俗、群体心理和公共文化构成。建筑文化只有包含了公共建筑文化,才能说是完整的建筑文化。  一、从“意见簿”到建筑标志:华表  元代以前,在道路口出现作为指示标志的木柱,顶部安有十字形木板,上方立木刻白鹤,远看似一朵花,汉字“花”通“华”,“表”通“标志”,故称华表。  后来华表改为石制,其作为道路指示的功能开始退化,演化成装饰性建筑附件,如卢沟桥头的华表。另一方面华表逐渐为皇家宫殿、陵墓专用,柱体周身刻有云龙纹,象征等级和地位。  民谏君奴隶制形成前有过一个部落民主政治时期,相传尧、舜、禹为了沟通与民众的对话途径,在交通要道和朝堂上树立木柱,让人在上面书写建议,称这个木柱为“谤木”,意思是发表建议的木柱,谤木象征政治民主。“谤木”是华表的前身。  天安门前后各有一对华表,华表顶端立石犼,犼性好望。天安门前一对华表的石犼面向外,寓意要帝王经常走出宫门,关心民众,不要沉湎于宫内生活,因而叫“望君出”。天安门后一对华表的石犼面向内,意思是提醒帝王不要迷恋外面世界,及早回宫处置政务,叫“望君归”。天安门前后的华表象征民众对君主的希望。  二、承载古老巫术的实践:桥  桥梁是两地的连接物,具有供行人由此及彼的交通功能。由于桥梁连接此岸与彼岸,行人过桥意味着空间转换的完成,这种现象为精神世界借用,构成特殊的意象。在精神世界,桥意味着人事转折并向美好愿望方向发展。在宗教世界,更有特殊的含义,是此世界进入彼世界的象征。  走桥习俗如农历正月十五,汉族有过桥求生育习俗,求生育妇女在这天晚上,走街串巷,凡桥必过,过桥时要用手抚摸栏杆或捡桥面上砖块,以获取生育能力。许多地方又有农历正月十六连续走过三座桥,以此避瘟神和祈求新年顺利。  宗教解释桥的象征义更多地为宗教利用,宗教界借用桥梁由此及彼的意象,象征凡俗世界进入神界的标志性界线物。走过主殿前的桥,象征洗净凡俗世界尘土,然后进入圣洁的彼岸世界。宗教总是设计神鬼两套系统,神仙系统吸引你,鬼系统吓唬你,一拉一打引诱你虔诚皈依宗教,成为精神奴隶。道教的鬼系统中有座奈何桥,守桥神灵叫“血河大将军”,两侧配有日游神和夜游神。奈何桥是进入鬼世界的第一道关卡,桥下阴森可怖,爬满了可怕的虫蛇,生前作恶太多的人将掉入桥下受惩罚。信仰者拜鬼神时,先在奈何桥前烧香焚纸,求死后神灵保佑顺利过桥。佛寺大雄宝殿前的香花桥和三世佛背面海岛观音塑壁上的仙桥,是进入神界的象征性标志。  台湾人对桥的神秘魔力迷信达到了顶峰,台南县每年举办大规模的过七星桥活动。七星桥也叫七星灯或平安桥,也有称呼为“祥龙桥”、“金龙桥”,该活动真正的全称是“七星桥解运消灾大法会”。传统做法是经过一套仪式步行过七星桥以获神佑平安。北斗七星的概念由“五斗星君”而来,即东南西北中五方斗宿,台湾人认为“星神就是文官武将的神魂”,故顶礼膜拜。七星平安桥是座木桥或铁皮桥,传统的七星桥外观是有栏平桥或拱桥,七个台阶象征七星,桥面样式按五行五方铺设画有符箓的“五色布”,为青、红、白、黑、黄,台南市鹿耳门天后宫则用全黑布,取北方玄武黑帝之意。整座七星桥缀满彩球、彩灯或宫灯、黄纸、符纸、八仙彩及写有星名的三角形“北斗七星旗”,桥顶一般不布置,隆重的则盖上五色布、七色布或大红布。  桥头设龙门作为入口,桥尾设虎门为出口,寓意除魔驱邪、纳福消厄。门前放一炭烘炉,供行人跨步,可以辟邪净身。桥头尾两柱书写对联,增强气氛,如台南市土城圣母庙七星桥的对联为:  佛圣法刀消灾厄隆祯祥合家平安  桥登心静除凶星布遐福满门吉庆  七星驱邪佑平安  法桥步上消百劫  台南县北门乡蚵寮保安宫1988年“戊辰三朝王醮”的七星桥对联为:  保我步桥赐百福  安心礼佛庆消灾  台南县北门乡永华村兴安宫1989年初“谢土”时的七星桥对联为:  兴邦国龙门桥多度众  安心神虎口架见消灾  台南县麻豆镇南势里义衡殿1988年“戊辰七朝清醮”的七星桥对联为:  金光灿烂添富贵  祥龙飞舞兆丰年  桥下正中央依北斗七星的方位排列七盏油灯(或蜡烛),斗柄朝北,灯芯朝外,长燃不熄。油灯两旁依次陈列四果、酒和小三牲,桥头熟食供神明,桥尾生食供星神。四周用布块、木板圈围,严禁闲人打扰。  香案的位置各地不同,香案上供祀庙宇主神和具有招神最高法力的“五雷号令”配合七天真君,增强神力。  祭桥或安桥的仪式,有道士、乩童、手轿、四轿主祭等多种,除了道士、“红头仔”,尚有念咒安符请神,其余都仅作绕桥和上桥仪式,主祭者过桥后表示“好星招降临,歹星走离离”,跟着就开放通行。  过桥仪式有几个步骤:  其一,烧金点香拜神明。  其二,缴费领取解厄纸。解厄纸即解运纸,象征解运者的本命元神,亦即以纸人作为“替身”。缴费统一价格有五十元和一百元两种,“自由乐捐”的“添油香”者另外自定数额。  其三,跨过烘炉过龙门。  其四,漫步过桥拜星神。循桥而上,一一点头或躬身祭拜代表星神的“北斗七星桥”。  其五,步出虎门跨烘炉。由虎门走出,再跨门前的烘炉,以求“红焰”永远旺盛。  其六,解运消灾报平安。主持解运者一面以手中法器在信徒身体前后上下擦拭、围绕,接着在厄纸上哈气,一吐往日的秽气,最后再接受代表主神的手点香增强神力。  其七,衣盖神印喝符水。解运后,接受庙中神职人员在衣服上盖主神红印,以示神明永随在侧,然后喝一杯含有香灰的符仔茶。  其八,香火过炉添香油。最后领取“符仔纸”或“香火袋”,在神坛的香炉上绕三圈,以示“过炉”符著神力,携带保平安。


第二部分:体现文化变迁的公共建筑承载古老巫术的实践:桥

  1987年元旦是台南县麻豆代天府重建三十周年纪念日,这年的七星桥规模特别大,主办者别出心裁在人行桥两侧用水泥砌出陆桥,一侧供卡车通行,另一侧供轿车通行,以此吸引远客驾车前来。过桥费是:人行七星桥每位一百元,卡车过七星桥每辆二百元,轿车过七星桥每辆三百元。有采访者作了现场描述:  卡车、轿车先缴过桥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