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野趣随笔-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竟死了,只有那双眼睛睁着,美丽,但是带着恐慌与愤怒!

唉,它是误会我了。可是,为什么我救了它又不放它自由呢?我好悔,
好悔。

冬夜猎野鸭

山里的冬夜,又冷又寂寞,阿樟拉我去打野鸭。他拍着一支不知从哪
里弄来的猎枪,“这枪,大号管,火力特猛,一枪就能打到好几只!”

我对打猎没兴趣,但是想想野鸭肉的美味,不禁心动。于是全副武装
起来。我到厨房找了一把杀猪刀,心想有这家伙,就算碰到老虎野猪,也可
抵挡一下了。我俩溜出村庄,在夜色朦胧中走了好久到达水库。站在山梁望
下去,波光鳞鳞,山影隐约。依稀的松涛哗哗,偶尔传来的夜鸟呓语,构成
一种极安静的意境。我们在一棵大树后隐蔽起来,只等野鸭出现。然而等啊
等啊,脚蹲麻了,关节冻硬了,还没有一头飞来。正想打退堂鼓,空中一阵
扑嗽嗽响。抬头看,几十只黑影迅速地朝水面落下去。我们立即激动起来,
阿樟抓起猎枪,扣动扳机。野鸭群受惊了似地升起来,掠过头顶朝外飞去。
我急了,叫起来:还不快开枪!阿樟再扣扳机,还是不响。眼睁睁看着野鸭
群消失在黑夜中。打开手电筒捡查,原来猎枪的保险没打开!

天蒙蒙亮了,下起毛毛雨,寒湿沁骨。我们决意沿着溪流去寻野鸭。
阿樟说这种天气,它们肯定飞不远。果然,一到溪旁,就看到那群野鸭。猫
下腰,悄悄蹑行过去。躲在茅草丛后仔细观察,大约二十几只。正要瞄准,
野鸭突然又飞起来,一会儿就到头顶。

说时迟那时快,阿樟扣动枪机,惊天动地一声巨响,应声就从空中掉
了一只野鸭下来。

与此同时,阿樟踉跄几步,摔到几米外的烂泥田里,猎枪扔了老远。
我吓了一跳,赶快跑过去。他挣扎着爬起来,“妈的,这枪,后座力太大!”
再找那头掉下来的野鸭,正在溪面上焦急地边叫边游呢。

阿樟看了看,直摇头。要捉住它得下溪去,水那么深,天气又冷,谁
有办法?“算我们倒霉。”可我想想,冻了一晚上就这样空手而归,实在不
甘愿。咬咬牙:“我去捡!”说着就脱下衣服,只穿一条短裤,咚地跳下溪。
初下水时,一点不觉得冷,一会儿之后,寒意就来了。那个冷啊,只觉浑身
皮肉紧缩、紧缩。特别难受的是睾丸部位,仿佛有只无形的巨手在狠捏狠挤,


一股钝痛漫延到整个腹腔,几乎喘不过气来。一刹那间我觉得就要完蛋了,
只是下意识地拼命划着水。在岸上看来只有一点宽的溪面,此时好象无限遥
远。好不容易感到脚踩上了硬地,气才顺了一点。那只野鸭就在前边水面上
打着圈子,一只翅膀搭拉着,看来是受了伤。我扑过去,可是它一下又游到
溪中间了。我要捉它,就得再游回头。唉,望着那片似乎越来越宽的水面,
再也没有勇气了。而在此时,那只受伤野鸭竟得意似地在溪对面呷呷叫起来。

我从水里爬上岸,浑身湿淋淋的,打着哆嗦,,两手空空,绕了两公里
跑回村庄。

阿樟则从岸那边扛着不听指挥的猎枪,一身烂泥,灰溜溜地回来。从
此他不再吹他的猎枪,我也不再馋嘴吃野鸭。

以蛇为友

刚到闽北时,浑身长烂疮,山民建议我吃蛇,说是以毒攻毒。我吃了
两条,果然有效。那一年,有位朋友送了条蛇来,我将它剁头、剥皮、开膛、
清肠。弄好后,顺手抓起弃物,打算扔进垃圾桶。谁知就在这时,指头突觉
剧痛。低头一看,哎呀,原来那只剁下的蛇头,狠狠咬了我一口。中指肚上
象被剃刀割,拉出一条血口。我的头脑轰地一热,心想这下完了。老婆见状,
吓的脸色苍白,慌忙打电话叫急救车。医生赶来后,看看我的手指,又看看
那只蛇头,“不要紧的,这是条无毒蛇。”这话一说,我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暗自庆幸。

从此我看见类似蛇的东西就提心吊胆,赶紧绕道走。这种心态直到参
观张震的蛇园后才开始改变。武夷山多蛇,村民时被蛇咬,张震刻苦自学,
钻研出一整套治疗蛇伤的方法。又进而研究开发蛇业,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模
拟生态蛇园,并解决了蕲蛇人工繁殖的难题。张震长年与蛇打交道,对蛇的
习性了如指掌。他说:“你们都以为蛇可怕,其实真可怕的是人。我治蛇伤
三十年,被蛇咬的人不过几百,可是蛇被人吃掉的不计其数,它们找谁叫
冤?”我心中顿觉惭愧。如果我不吃蛇不剁蛇头,它会咬我吗?唉!

那次张震还特意抓了一条大青蛇在手上,那蛇绕在身上,随他怎么抚
弄。据他说,这种青蛇无毒,善捉老鼠,可以养在家里。这一来,我的心动
了,过去我对不起蛇,今后应培养培养对蛇的感情,于是向张震要一条。他
很慷慨地捡了一头约半米长的送给我。

回家后,老婆见我带回一条蛇,以为又要吃,大惊小怪起来。我说了
蛇园见闻,她半信半疑,勉强同意将收养。我找了一个旧杉木箱,铺上细沙,
两头挖个洞透气,还找了个磁盘,装满水放进去。从此小青蛇就住在里边,
天天与我们为伴。这条蛇非常温顺,平时一声不响,只要一打开箱盖,就抬
起头,用那宝石般亮晶晶的小眼睛看着我,小小的舌头一伸一缩,好象要说
什么。我把它抓起来,就用尾巴缠着我的手,昂起脑袋,很神气的东看西瞧。
我把它放在餐桌上,就老老实实地盘成一圈,伸长脖子看我们吃饭。有时我
带到院子里,放在树上,它犹犹豫豫地溜了一圈后,马上又回到我身边。看
它那么可爱倚人,老婆也敢伸手摸了。后来我干脆打开箱盖,任由它在房间


里自由爬。尽管如此,它除了我们叫,才探出头,什么地方都不去。

暑假里,在外读书的女儿回来,见了小青蛇,开初也紧张兮兮的,但
是很快喜欢上了它,整天拿在手里玩,还向她的同学炫耀。可是有一天早晨,
不管我们怎么叫,它都不伸头,走过去一看,一动不动地躺在箱底。原来,
头天它吞吃了一条从街上买回来的泥鳅,大概受过农药污染,有毒,因此送
了命。

我们把它连箱子一起埋在院子里它常溜着玩的树下。这事过去好几年
了,可我始终记着它宝石般亮晶晶的小眼睛,记着那些与它为友的日子。

以龟为师

我先后养过七、八头龟。观察龟的生活习性,可以得到许多启示。

龟好静,一到天冷就躲起来一动不动地睡三四个月,气候暖和才醒来。
平时多是静静地趴着,不过常将头探着。龟不叫,总是寂静无声,最多也就
呼哧大一点。活动时动作慢条斯理,吃东西慢吞吞。但有一阵我将几头小龟
养在一只缸里时,就变得很活跃起来,特别会抢食。龟的食性很杂,一般来
说,水龟爱吃肉和小鱼虾,陆龟喜吃水果蔬菜,也有的什么都吃。龟吃的很
少,我养的龟,每年五月份开始进食,过了十月就不吃。有一头大黑水龟,
体重9 公斤,足有脸盆大,每次只吃二、三两肉。龟甚至可以数年不吃。

有人曾从一座老屋下挖出一只当年奠基埋下的龟,历经百年竟还不死。
因此龟也是动物中最长寿的。据科学家研究,龟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它新陈代
谢比一般动物缓慢且有效,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摄入体内的能量。有人模仿
龟的习性练气功,据说也可以十天半月不吃东西。

一般来说,龟的性情温和,它既无利牙也无尖爪,也没有攻击别人的
能力。但是这不等于别人不攻击它。一些食肉猛兽碰到龟时差不多都想尝尝
它的味道。这时龟的唯一办法就是将头足尾巴缩进硬壳里,任凭猛兽怎么撩
拨,就是不恼不动。靠着硬壳和忍耐,和猛兽耗着。最后以猛兽一无所获地
溜掉告终。但也有例外,有一种大头龟,嘴象鹰,尾巴细长如鞭,个子虽小,
性情凶猛。喜欢追老鼠,沿着墙角飞溜。令我大吃一惊。这种龟,据说还能
捕食想吃它的老鹰。

龟还非常有灵性。我养的龟,时间久了都能辨别我的声音。叫声“阿
龟,来吃”,马上伸长脖子爬过来,抬起脑袋看着我。如若喝斥它们,便缩
着头动也不敢动。而别人不管怎么叫,它们都不理。龟还能准确地预报自然
变化。我养的那头大黑水龟,每当气候将有变化,就会燥动。去年有一天,
它竟爬上阳台,不顾一切地跳下楼,结果摔破了壳。几天之后,就发生了百
年不遇的大洪水。而在史书上,关于龟能预测灾害和吉凶的记载就多了。为
此司马迁在《史记》中专门写了一篇“龟策列传”,非常详细地记录了龟占
的有关史实和知识。

龟的这些特性,使它成为象征长寿和智慧的吉祥物,古人奉之如神。
今人也喜欢养作宠物。这对于龟来说,是否好事呢?先哲庄子说过一个著名
的龟故事:庄子正在河边钓鱼,国王派了使者来请他做官。庄子问那使者,


池塘里有只大灵龟,国王知道后想将它捉去供奉在神殿上。你说这只龟是被
人当神制成龟壳好呢,还是拖着尾巴在池塘里自由自在地爬好?使者回答
说,当然在泥塘里好。于是庄子便说:你去回复国王,我宁愿做这只泥塘里
的龟!

庄子喜欢的是个性自由,龟喜欢的,恐怕也是泥塘。自从大黑水龟摔
坏后,我再也不在家中养龟了,既然喜欢它,就应该让它回归自然,自由生
活!

救狗怪招

下霜了,林场的人早起晚归干活,又冻又饿又累。一天,有位知青突
发奇想,说这天气要有狗肉下酒该多美。说着说着大家便把注意力集中到振
高叔的狗身上。

自从妻子去世后,振高叔就搬到远离村庄的林场住。他来的时候带了
一条小狗来。

那条狗是土种狗,母的,毛色黄中带黑,尖耳朵尖嘴巴,有点象狐狸,
只是个子更大。开初我们一走近振高叔的房间,它就呲牙裂嘴咆哮。熟悉起
来后,有时也会跑到我们房间门口找东西吃,只是不和我们亲近。自从有了
小母狗,林场热闹起来。常常有村里的公狗跑来向它求爱,有时三、四头一
起跟着它屁股转。有一次两头大公狗争风吃醋,大打出手,咬得天翻地复,
尘土飞扬,把鸡、鸭、猪们吓得乱叫乱窜。尽管有这些缺点,它还是很尽职
守,承担了整个林场的看守任务。陌生人一走近林场,很凶恶地扑过去。

晚上一有风吹草动,就吼叫不止。有一回还真被它逮住了一个偷东西
的家伙。

这头狗只有一岁多,还没有生过小狗,不老不小。恰好那天振高叔不
知去哪儿了,于是有人提议趁这机会赶快把它杀了。想起狗肉的美味,我们
一个个口水欲滴。说干就干,分头准备。一会儿功夫,一个人用地瓜将狗引
到堆放肥料的小间。关上门后,一个人用铁丝套去套。不料心急之中,没有
套住脖子。小母狗暴跳起来,吓得连忙松手。眼看就要被它逃脱,在场的人
赶紧抄起木棍,锄把,有一个还抓起板凳,一拥而上。小母狗在乱棍之下,
东窜西跳,吼声如雷。到底架不住人多势众,很快就被打得头破血流,呜呜
哀号。

正在这时,有人惊叫,“振高叔来了!”回头一看,果然他飞步跑来了。
打狗的人们楞了一下,马上就有两、三个人跑去阻拦。此时小母狗大概知道
救兵来了,吼得更凄惨起来。振高叔被那几个身强力壮的知青拦住,拼命挣
扎也脱不开身。眼看小母狗就要命丧棍下,他愤愤地一跺脚,转身就往厕所
跑。我们以为他放弃了救狗。谁想一会儿出来时,手里竟操着一把长长的大
粪杓!

振高叔执着粪杓,象关云长拿着青龙偃月刀,威风凛凛地冲过来。他
脸色如铁,口中咒骂不已,神情令人生畏。但人们更畏惧的还是他手中的武
器,粪杓里是满满的大粪,散发着浓烈的臭味,谁愿被泼个一身?于是振高


叔一路披靡,驱散了企图拦阻他和正在打狗的所有人,冲进肥料间,把武器
扔到地上,抱起奄奄一息的小母狗,大滴大滴的眼泪,洒在它血肉模糊的身
上。

十多天后,小母狗死了,振高叔从此不和我们说话。林场寂寞极了。

鸳鸯溪

鸳鸯溪原名白水洋溪,位于闽东北的鹫峰山脉中段,是我国唯一的鸳
鸯自然保护区。

每年秋天,总有数百上千对鸳鸯从北方飞来,在那里越冬。鸳鸯溪因
此而得名。鸳鸯之所以喜欢到那里越冬,主要是那里的特殊地理环境使然。
首先,鸳鸯溪地处偏远,周围崇山峻岭,人迹罕至,八十年代后期才有简易
公路通到附近的宜洋村。这就给鸳鸯提供了一个安静的生活环境。其次,鸳
鸯溪虽是一条很小的溪流,窄处不过数米。但是河床落差较大,数公里长的
溪流上阶梯式地排列着六七个大小不一的溪潭,潭水清彻幽绿。其中最大的
一个叫瓮潭,长八十多米,深处不见底。这些溪潭十分适合于鸳鸯嬉戏栖息。
其三,两岸山势高耸,多为悬崖峭壁,长着密密的阔叶树,多是壳斗科树木,
能够为鸳鸯提供丰富的食物。再加上温度适中,气候宜人,自然吸引了大批
的鸳鸯。

鸳鸯是小型鸭类候鸟,雄鸟羽毛绚丽,形状倜傥,十分漂亮,是一种
受人欢迎的观赏鸟。这种鸟喜欢雌雄成双地游逛,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又成为爱情专一,夫妻恩爱的象征。汉代有“南山一桂树,上有双鸳鸯;千
年长交颈,欢庆不相忘”“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
五更。”之诗。唐代诗人卢照邻有“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之
句。而在民间,唱戏有“我俩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之辞。凡涉及
到婚姻爱情之事,传情达意多喜欢用鸳鸯鸟为图。我在农村时,就经常看到
村姑们绣的鸳鸯嬉水图,颇为传神。

我到过鸳鸯溪两次。

一次在十年前的秋天,去的目的是协调屏南与政和两县关于开发利用
鸳鸯溪的争议。

鸳鸯溪的上游是政和境内的翠溪九层际,由于溪流落差大,水力资源
丰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