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01孔子眼中的"仁"-方尔加-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旋律的背后所隐藏的那种节奏,内在的节奏我还没有真正的掌握,那么师襄子就觉得这个学琴的年轻人了不起。就是他对这个音乐的学习,对旋律的学习,不是一种表层的掌握,不仅仅是知道而已,他要求深层的掌握,那么他就让孔子继续练习,那么孔子又练了很长时间,练到后来怎么样,弹的就相当棒了,跟刚开始光掌握旋律就不一样了,那么一旦掌握节奏,那就会怎么样,拨动人的心弦,师襄子后来听孔子弹这个旋律的时候,他的心弦就被拨动了。他感到很感动,这说明什么,孔子对这个旋律的掌握已经不是浅层次的掌握,不是一般性的掌握了,深层地掌握了,掌握了它的数,那么师襄子就跟孔子说现在你学的相当好了,弹的相当好了,可以往下学了,但是孔子怎么样,孔子说还是不行,我掌握的还是太浅,当你掌握的怎么浅呢,他说我还没有掌握这首旋律的志,这个志是什么?主题思想,当初做这首旋律的人他要表达什么样的主题思想,他的想法是什么,那就相当深了,比数还深,比节奏还深,大家注意要想掌握前人的主题思想,掌握最深层的思想,需要什么,需要弹琴的人,同时你的人格,你的思想道德也得跟着一步一步地向上升华,如果你不能升华到一定的境界,你根本不可能体会出,前人的主题思想,你根本不可能掌握前人的灵魂,所以孔子又进一步的练,最后练练练怎么样,终于体会出,这首旋律的主题思想,我通过这个例子要说明什么呢?说明人格的培养不是一般性的培养,人格的学习不是一般性的学习,不是简单的认识的学习,而是一种熏陶,一种体会,是一种品位,需要非常深刻地理解。
(孔子用“学而时习之”来强调求知的重要性,显然,一个人如果缺乏知识,那他就会在事业上缺乏一定的成就。所以孔子以好学著称,他提出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等名言,被后世学者视为座右铭,所以我们说人格是靠培养的,那么人格的基础又是什么呢?)
那么往下我要讲到人格的基础,人格的基础是什么呢?人格的基础在孔子那里是自我,人格要建立在自我的基础上,尽管人格是培养出来的,尽管现实中的人,绝大多数人都是“学而时知之者,困而之知者”但是人格的培养仍然要建立在自我的基础上,并不是说建立在天生的基础上,说天生我就有人格,我生而知之,并不是这个意思,这个自我的意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它是说自觉
自愿,就是人格的培养纯粹是一种自觉,纯粹是一种自愿。孔子说过这种话,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什么意思呢?古人其实就是说圣人,古人学习是为了什么,为了自己而学习。为了完善自身,所以“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为什么快乐,通过学习,我完善了自身。我纯粹是为完善自身而学习。所以人个要求建立在什么基础上。人格要求建立在自我的基础上。那么既然建立在自我的基础上,那么人们处处都要严格要求自己,首先立足于自己,在跟其他人交往的时候,不要老想着别人怎么不对,不要老是想客观。一切先看自己的主观,孟子说过这样一个话,这个话反映出一个有人格的人,首先立足于自己的主观,首先立足于自我。孟子说什么呢?说今天有人对我态度非常专横,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怎么办,那么孟子说,做为一个君子,一个有人格的君子,如果人家对你不好,以非常专横的态度,蛮横的态度对待你,你应该怎么办呢?孟子说,君子首先应该想到,肯定是我不好。由于我不好人家才对我这样,我要是好的话,人家为什么对我这样呢。所以你看,他首先立足于自己。建立在自我的基础上。孟子说了,如果他对我不好,那我应该调整自己,他还对我不好,那我应该怎么办?孟子说我还应该进一步地反省自己。肯定是我有问题,所以既然人格是建立在自我的基础上,所以讲人格的人他在对人,对待别人的时候都是出自什么?真心。所以我前面讲了,“仁”是什么呀?孔子的学生问,“仁”是什么呀,那么“仁者”爱人,我是真心地爱别人,完全是建立在自我的基础上,我不是让别人说我好,我才爱人。我真正是出自我的内心,我是真心地爱人。这是我内心信念,内心秉性的一种体现,就象我们说孝顺父母也是这样,那孝顺父母是为了让父母说我好,让周围的邻居,让我的乡亲说我好。并不是这样,孝顺父母确实出自我的秉性,我以孝顺为乐。给父母穿好,精神上尊重父母。让父母高兴,我以此为乐,所以我们说呢,人格是非常重要的。
(在孔子看来,任何人都应该有一种“为仁”的愿望,都应该诚心诚意去求“仁”。那么要想达到仁的境界,这就要求我们自己如何去做,而不是有他人来推动。所以孔子处处以人为主,以人为研究和关注的对象,那么孔子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体现“为仁”的呢?)
那么下面我讲“仁”的第二个意识:人类意识。大家注意,孔子他的伟大还在于什么呢,他能够从人类的角度,来看问题,突破家族,突破种族,甚至突破我与别人。在《论语》里面有这么一句话: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论语。颜渊》。孔子有一个学生,说过这样的话,说别人都有兄弟,而我没有兄弟,感到心里很难受,那么孔子有一个学生子夏就对他说,你怕什么没兄弟啊,“四海之内皆兄弟”,天下人都是你的兄弟。那么这句话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在当时中国的社会,宗法观念非常浓厚,家族意识,血缘关系,群体的意识非常浓厚,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他能够突破家族的饿局限,宗法观念的局限,具有人类的意识。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那么孔子在他一生的作为当中,一生的奔波当中,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了这种人类的意识。比如说孔子的学生,孔子教的学生,并不都是鲁国人,孔子在教学时候,已经打破了国家的界限,各个诸侯国的学生我都教。为什么。因为在他的观念当中,他的道德意识是人类的意识,不是某一个家族的意识,不是某一个国家的意识,不是某一个人的意识,是人类的意识。都一样,所以孔子提出了这样一个思想,什么思想呢,就是一个人如何处理自己和别人的关系呢,应该采取这样一种方法,叫做“推己及人”。什么叫做“推己及人”呢?就是在处理问题的时候要设身处地地,为其他人着想,当你想到其他人的时候。你也应该想一想你自己处于这种情况的时候你自己如何,你自己怎么想的。所以孔子说出这种话叫做: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欲立而立人”什么意思呢?你自己想立得住,你也应该好好想想,人家也想立得住。你“推己及人”,你设身处地,你想立得住,别人也想立得住,你不能说我想立得住我不让别人立得住,或者说我想立得住,别人不会想立得住。不!你想立得住,你也应该设身处地地考虑,人家也想立得住。“己欲达而达人”,你自己想通达,你也得让别人通达,别人也想通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不喜欢的东西,你厌恶的东西,你注意,人家也厌恶。人家也不愿意,你不能去损害别人。把你所不愿意的东西强加给别人,这是不行的。所以这里反映出,孔子的人格是非常伟大的,具有一种人类意识。那么这种人类意识非常重要的是不光突破家族,不光突破血缘关系群体,突破诸侯国,而且突破人和我。
(从《论语》中仁的观点看,其价值内涵主要体现在仁的情感,它教会我们在当今社会中如何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只有关系和谐,社会才能和谐。所以“仁爱”是孔子思想的精髓,那么在孔子的行为当中是如何来体现这种“仁爱”呢?)
那么“仁”的第三个重要的意识是什么呢?人为贵意识。人为贵,天地之间人为贵,这是儒家一个非常重要的礼念,《论语》乡党篇里头记载说孔子上朝,上朝回来以后,有人告诉他马棚失火了,结果孔子马上就问,“伤人乎”。不问马,什么意思?失火了,人伤着没有。这反映出什么?人为天下之贵。当时这个社会,那些奴隶主贵族,那些有钱人,他们恐怕最重视的是这种自己的财富。马棚一失火,他肯定想到我的,有很多高贵的马。那么这种观念在我们当今社会不能说完全被消灭了。不能说一点没有。那么在古代,在孔子那个时代,那么这种观念应该说是比较普遍的。举个例子,比如晋国,晋平公。有一次出去干嘛,狩猎。见到一只鸟,他拿箭射那个鸟,鸟也射中了,但是射的可能是擦了一点边,那个鸟没有射死。只是鸟伤着了,大概伤得也不是很厉害,晋平公马上让自己的奴隶赶紧过去把鸟给我抓回来,刚一抓,这个鸟蹭一下飞起来。又飞跑了,结果晋平公大怒,就指责这个奴隶,你的动作太慢了,鸟跑了。晋平公大怒,怎么样,就杀死这个奴隶。那么晋平公这个行为,是什么行为?人的生命比不上你的猎物,财富更重要。猎物更重要,人并不重要。这在当时是非常普遍的,当时还有一个坏的风气,殉葬,野蛮,落后的风气。拿人当财物给那些贵族,给统治者殉葬。墨子的书里面与这种记载说: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拿这些人来殉葬,拿人当物质,当财富来殉葬,这是非常残忍的。那么孔子对这些做法,是非常愤恨的。有的人说,我不用活人来殉葬,我用佣来殉葬,行不行呢?孔子也反对,用这个也不行,为什么呢?因为你弄的这些东西样子还是人,你用佣来殉葬,反映出在你的观念里头,在你的理念里头,还是想用人来殉葬,这是不可以的。所以孔子诅咒“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孟子。粱惠王》就是谁要用佣者来殉葬,这样的人让他断子绝孙,就是用佣来殉葬都不行,别说用活人了,为什么?因为人是最珍贵的。人是最重要的。在儒家的一部书《礼记》里头,就有这种说法,人为天下之贵。“人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礼记》。人是天下最精华的部分,所以人是最珍贵,人是最宝贵的。所以马棚失火,孔子首先想到是什么,人伤到没有,他根本不问马,不问财物。所以孔子的思想在当时社会,应该是非常重要的。
(孔子眼中所谓的“仁爱”,体现了一种原始的人道主义思想。在儒家的一部经典书《礼记》里就有这样说法:人为天下之贵,人是天下最精华的部分。所以我们要把他人当作自己的朋友。“四海之内皆兄弟”就体现出孔子的思想。但是在朋友之间常常会出现一些贫富差别的关系。孔子就主张用“仁爱”的原则,来协调这种人际关系。儒家的思想叫做“中庸”。那么什么是“中庸”?它的思想究竟是什么呢?)
那么“仁”的第四个重要的观念是什么?是人和意识。和,和合,人和。那么我这里就要讲得稍微远一点。这个孔子曾经提出这样一个概念:中庸。那么中庸究竟是什么意思?孔子没有进一步地做出解释。在他的《论语》当中,只有一个地方提到过中庸。他是这么说的:“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就是中庸这个道德是最高的。用今天的话说是极品道德。“中庸”到底是什么呢?他没有进一步做出解释。这恐怕是孔子晚年提出来的,没有来得及把中庸做具体地阐释,具体地这种发挥。所以给我们后人留下很大的困惑。但是我倒觉得中庸的意思很可能就是和,就是和睦。那么《论语》里,这个孔子讲到中庸,就讲到一次。那么在孔子的所作所为中,在孔子的事迹中,有没有一些中庸的影子呢?就是做事恰当,做事合适,不影响事情的继续发展。有没有这个影子呢?有这么一个例子。这个例子合适不合适,就是看每个同志,你自己的看法了。反正我的理解,这里大概能体现出一些中庸。孔子有一个学生叫公西华,《论语》里记载也叫公西侍,公西华,子华都是这个人。他干嘛?要到齐国出差,到齐国出差,那么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冉有,就帮助公西华来找孔子。干嘛?说想要给点补贴。那么孔子可能不大愿意给,但是既然来要给他一点。这个冉有说,给得太少了,能不能再加点。孔子又给他加了一小点,表现得非常抠。可是孔子有另一个学生,叫原思。这个原思,他到一个地方去当长官,也是要出去了,
出去做事情了。这个原思他也没有跟孔子要补贴。但是孔子主动给他补贴,给了他很多。原思说,我用不了这么多,说你不用再给了。孔子说:没关系,你用不了,可以给你的穷亲戚。就一个劲儿给他。那么这件事能不能反映出中庸呢?孔子这么做,有没有他的道理呢?后来孔子是这么解释的。孔子的解释是这样的,公西华生活水平相当高,出门坐马车,身上还穿着裘皮大衣。这么富有的生活用不着补贴了。而那个原思家里比较贫困。所以这样的人需要补贴。所以孔子表达了这样一种思想叫“君子周急不继富”。周急什么意思啊?就是对穷人急需救济的人,君子要救济。对那些很富有的人,就用不着给他加钱了。这就有点我们平常说的什么,应该怎么样,雪中送炭。而不要什么,锦上添花。公西华的生活已经很滋润了,出门有马车坐,有高级的裘皮大衣穿,这么富裕的生活用不着补贴了。而这边这个呢,吃不上,喝不上,这么贫困,是需要补贴的。表面上看,孔子是两种极端的对待,对公西华不好,不愿意给他补贴。对原思就拼命地给他补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