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对城市建设的文化阅读--杨东平-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城市建设的文化阅读杨东平

    2002年06月24日 10:59 

    主持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圣凯诺·世纪大讲堂。主持人阿忆知道一位教授,他原来学的是自动控制,后来搞的是高教研究,他还写过《城市季风》,他研究城市建筑。他还是〃自然之友〃的副会长,同时他还是央视〃实话实说〃的总策划,这个人是谁呢? 

    观众:杨东平。 

    主持人:大家都知道,杨东平就长这个样子。欢迎您来,我还没有介绍您要讲的题目,一会儿咱们再说。咱们先看看杨东平长这个样子,他到底是怎么一个人呢?还得细挖。先看一下他的履历,杨东平,1949年9月生,这个日子很奇怪,再过几天就是我们的国庆,换句话说您也是国家的同龄人。 

    杨东平: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 

    主持人:旧社会赶上几天,现在是52岁,在上海长大,有一次我坐飞机带着太太,碰巧几个人都在讨论他们对上海人的蔑视,我就看着我太太的脸,她是上海人,不停的在红,您怕不怕别人说,上海男人,尤其是男人。 

    杨东平:因为在上海,人家都认为我是北方人。 

    主持人:对,上海人没有这么魁梧的人。 

    杨东平:因为我的父母亲也是北方人。 

    主持人:那怎么您在上海长大呢? 

    杨东平:南下干部。 

    主持人:是这样,那还可以寻求一点心理安慰,尽管我生长在这儿,我的种子是北方的。1968年毕业于上海中学,在黑龙江插队落户。我比您小好多,我理解〃插队〃那是没问题的,我理解〃落户〃是把户口放在那个地方,您就消掉了所有的什么干部调令、城市户口,就变成农民了。 

    杨东平:对。 

    主持人:然后您要选择太太的话,必须是农民太太。 

    杨东平:当时还没考虑这个问题,还比较小。 

    主持人:尽管那个时候我们还没有发育成熟,想到要娶哪位农村太太,但是过来的人都有一种习惯,就是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总觉得当时有一个女孩我们很在意她,只是当时能力有限,还没有娶她,您没有这样一位村里的姑娘叫小芳? 

    杨东平:没有。 

    主持人:好,饶了您了。1975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自动控制系,这个消息不会是错的吧?1975年就毕业了? 

    杨东平:我们是工农兵学员,就是从农村到学校来上学了。 

    主持人:好,留校任教,从那儿毕业了留校任教,从那个时候到现在一直是在北京理工大学,但是当时叫北京工业学院。好,80年代初开始从事教育研究和文化研究,讲授中国高等教育史和教育社会学,这我也很奇怪,这跟您的专业,尽管咱们是工农兵学员,但是毫不搭界呀? 

    杨东平:因为我后来自己转向教育研究,现在我们有个硕士学位点,所以刚刚讲的是开设的硕士学位的课程。 

    主持人:好,杨老师的回答一般都很朴素。现在咱们再往下进展,说您是中国第一个民间环境保护组织〃自然之友〃的副会长,自动化咱也不干了,研究的高等教育,怎么突然又变成了搞环保的了呢? 

    杨东平:搞环保是专业以外的行为,是一个民间组织,也是个自愿者的行为。 

    主持人:下面呢,您怎么又跟电视有关了呢,怎么又做了〃实话实说〃的总策划? 

    杨东平:当时中央电视台要创办一个谈话节目,面向台外招聘一些知识分子。 

    主持人:您去应聘了吗? 

    杨东平:我是经人推荐到那儿去的。 

    主持人:就是,咱们这么大教授,不能让他们招聘咱们。咱们闲话少说,下面呢我们就由杨东平教授给我们带来他今天的主题讲演报告,这个报告的名字是〃对城市建设的文化阅读〃,有请。 

    杨东平:大家好!由我来谈中国城市建设的问题是有些勉为其难的,因为我是非专业人士,我要谈教育的话可能更合适一些,只是因为建筑问题或者城市建设问题事关重大,每一个公民、每一个市民都有自己的意见,而且也应该有更广泛的公众参与,我想我是在这个意义上,对中国当前的城市建设问题发表一些个人的意见,供大家参考。 

    在近20年的社会现代化的过程当中,中国的城市面貌发生了非常深刻地变化,我们听到很多城市都已树立了雄心勃勃的目标,所谓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五年怎么样,北京最近定下的规划是五年之内危旧房改造全部完成,在我们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的同时,我们也感到了现代化带给我们的所谓一种断裂或者失落,在这个过程当中呢,我们也丧失了很多东西。所以关于城市建设,尤其是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这个问题,成为知识界和建筑界内外全社会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 

    有一个土耳其的诗人说过这么一句话,他说人的一生有两样东西是不会忘怀的,一个是母亲的面孔,一个是城市的面孔。所以,关于城市,我们有各种各样的文化的定义,比如说讲〃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城市是石头建筑的历史,城市是部打开的书〃等等,但是我们也应该知道,我们的建筑凝固的不仅仅是音乐,也凝固了很多噪音。 

    在城市这部石头的书里面不仅记载了一代一代人的奋斗、追求和抱负,也记录了很多急功近利和短期行为。所以,在我们这个城市发生剧烈变革的这么一个,尤其是在当前全球化、国际化的背景下,中国的城市建设向何处去?有人称之为叫做〃处于十字路口的城市〃,它的状况和命运是非常令人关注的。 

    那么,我想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回到我们过去生活过的城市,如果我们是生活在城市的话,恐怕都会有这种感觉,就是我们的城市变得越来越雷同了,越来越单调了,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立交桥成为了一个普适的风景,而我们曾经熟悉的那些城市记忆、那些文化街区、那些生活环境,正在日新月异的消失。当我们欢欣鼓舞地为这种城市的变化而高兴的时候,我们也感到了刚才讲的某种失落。 

    另外一方面,我们的城市变得越来越令人陌生,因为城市它本质上还是刚才讲的,是一个人的生活空间和文化空间,当代人的文化认同和文化的归属感,很大程度上是体现在他的居住环境和城市环境之中,如果这些东西都失去了以后,我们会有无根的这种困惑。同时呢,生活质量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并不仅仅是我们的住房增加了几倍我们就感到更幸福,如果我们的交通更为拥挤,空气更为浑浊,蓝天更为稀缺,那么我们的幸福感自然会受到制约。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在近20年来城市现代化的过程当中,受到危害最大的就是那些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遗产。 

    大家都知道,像福州著名的清代建筑群,叫三坊七巷,被开发成了商业街,破坏殆尽。前几年在舟山,在旧城改造的过程当中,把有几百年历史的定海古城也是破坏殆尽,引起了一起市民状告政府的官司。那么在北京这个问题同样也很严峻,在近几年修建平安大街、广安大街和拓宽新街口、菜市口大街的过程当中,像戊戌维新重要的遗址粤东新馆,被众多专家认可的广渠门的曹雪芹故居,包括具有高度文化价值的美术馆后街22号院等等,都在现代化的名义下被夷为平地。在上海的话同样是如此,浦东已经是高楼林立,一派现代化的景象,但是我们当时甚至没有把宋庆龄先生的出生地能够保留下来,它的传统的面目几乎已经完全看不到了。就是我们通常所谓叫城市的文脉、城市的记忆就消失了。 

    那么,中国城市的这种变化并不是从最近开始的,实际上大家都知道从50年代初,当时围绕着北京的旧城的存废问题就产生过一场非常著名的争论,当时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诚和陈占祥先生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案,希望把中央行政区建设在今天的公主坟这一代,当时被否定了。所以导致了在旧城内见缝插针、遍地开花式的建设,最后导致了800年古都的几十座城楼和所有的城墙基本上全部被拆毁。所以,曾经作为人类建筑的最伟大的一个文化遗产之一的北京古城,基本上就已经在我们的面前日新月异的消失了。 

    那么实际上,以北京城为例,对北京城的破坏不限于50年代,实际上对它的命运更深刻地改变还是在80年代以来,而且如果我们回顾一下城市变化的历史,造成的动因是不太一样的。在过去的话,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历史文化的,出于当时的一种比较左的意识形态,对传统的历史文化缺乏一种尊重和保护的态度。在当前,尤其是90年代以来,伴随着大规模的房地产开发,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摧毁规模更大、速度更快,而且它是建立在一个完全商业化的机制上。所以,有人说现在的城市建设是规划听领导的,领导听老板的,有很多问题大家都可以感到,就是不受制约的商业化导致了对城市命运的一种很深刻地改变。 

    杨东平:我想着重说的是我们在城市现代化的过程当中,对现代化的一些误解,而且是一些非常流行的误解,这种误解不仅存在于建设者和管理者当中,也存在于大多数的老百姓的概念之中。而正是这些因素作为一种文化的力量,导致了我们整个城市命运的某种逆变。 

    我想这种对现代化的误解第一点,就是把城市现代化误认为是高楼大厦、玻璃幕墙、车水马龙,这是一种非常流行的见解。而实际上,我们都知道,在世界上的大多数的发达国家的城市,这并不是一个典型的面貌,所以很多朋友到过欧洲、到过英国以后产生了一个很大的困惑,看着人家到处都是绿树红墙,三层楼、两层楼的小房子,很少有高楼大厦,只有在少数几个中心城市。甚至产生这种疑惑,到底是我们中国更为现代化呢?还是英国更为现代化?把现代化等同于高楼大厦,而且对高楼大厦的竞争是方兴未艾、如火如荼,尽管发生了〃9。11〃事件以后,全世界普遍对超高层建筑的安全性产生了担忧,但是在中国这种竞赛仍然在加速。大家都知道,在浦东,在金茂大厦旁边,一个高度466米的环球金融大厦正在施工,在北京朝阳区的中央商务区的规划当中,也要有一批300米左右高度的摩天大楼拔地而起,北京的奥运村原来拟定的主体建筑是所谓的双塔,是500多米的,但这个计划现在可能已经被搁置了。 

    事实上,在国外的这种火柴盒式的高层建筑是在二战以后,当时在战后重建的过程当中,也伴随着当时的一种现代主义的理论产生的,已经被证明是不太适合人居住的,它的管理成本和造价都比较高,而且会造成很多阳光缺乏的住户,造成影响老人和孩子出行和邻里关系等等,有好多负面的因素。所以,在大多数的国家,这种超高层的火柴盒建筑已经被禁止建设或者正在陆续拆除,我们知道上海也已经在前年立法,禁止建设20层以上的高层民居。所以张开济先生认为中国的城市比较合适的模式是〃多层、高密度〃恐怕是更合适的,来替代这种〃高层、高密度〃。这是一点,对高楼大厦的竞争透视的实际上是一种城市建设的〃香港模式〃,它不能跟现代化划一个等号。 

    第二点,我们在城市建设的过程当中,片面地把城市发展和传统文化、传统风貌的保护对立起来,甚至认为现代化就是一个破旧立新、推陈出新的过程。毫无疑问,现代化和社会地进步、文明的发展必然包含着推陈出新或者叫新陈代谢,但是这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是把过去的城市面貌、是把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推倒重来,用我们现在所谓的推土机开路的这种模式,有人称之为我们现在成片的危旧房改造和旧城改造是一种〃三光〃政策,就是〃房拆光、树砍光、人搬光〃,这样子的政策对于一个有丰厚的历史积淀、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和文化街区都是非常残酷的,也是不太负责任的。所以,以我们所居住的北京城为例的话,在50年代初的时候,当时有7000多条胡同,到了80年代中期的时候还有3800多条胡同,最近几年,在大规模的房地产开发过程当中,这是报纸上的公开数据,胡同正在以每年600条的速度消失。所以,有人做一个不太乐观的预言,如果我们到了2008年的时候,我们的北京可能就没有胡同了,当然这个情况正在发生变化,最近北京市修改了原来的历史文化街区的计划,在原来的25片之外又增加了一些区域,就是说,现在我们已经把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提到一个重要的议事日程。 

    但是,我认为在我们的社会观念当中,这种新陈代谢论是非常流行的,包括我们在北京和上海有很多著名的学者和作家为推倒重来的模式辩护,因为他们很多人过去是住在破旧的四合院里面,深受其苦,他们认为现在鼓吹要保护四合院、保护石库门的都是那些自己住在洋房里,条件很优越,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如果让你住在四合院去呆两天的话,你可能也会主张要拆迁。这个问题肯定是存在的,所谓叫〃人的需要〃或者叫〃民生第一〃,这个价值肯定是应当确认的,但是还是不能以此为理由,把传统街区和历史文化的保护跟当代人的实际需要尖锐的对立起来,因为我们知道这个问题并不是无解的,在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历史文化名城这个问题都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包括在中国的平遥、周庄这些地方也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办法很简单,包括丽江,就是在旧城之外发展,不要在旧城之内见缝插针、遍地开花,这样新的和旧的都有自己存在和发展的空间。 

    另外一点,对传统风貌的保护并不意味着一定要降低这些住户的生活质量,实际上在欧洲的这些具有上千年历史的传统民居当中仍然住着居民,他们的内部设施是完全可以现代化的,只需要保护房屋的外貌和立面,所以,这已经是通行的一种保护的模式,而且是行之有效的。所以,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