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烽皇-第2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文山的目光首先落在了王邈几人胯下骑乘的健马,目光也是一动。

    这几骑都是正当壮年的健马,赵文山瞥一眼都能看得出来,这几匹马口龄都在五六岁间,正是当骑之龄,而且毛色油润,肌腱健硕,正是骑兵的好助手。

    不过赵文山也看得出来,这些马匹和幽燕这边的马有些区别,个头略微小一点,但是筋腱更为匀称,这是来自西北的一等战马,负重能力略逊于幽燕骏马,但是在耐力上更有过之,尤其是适合恶劣环境下骑行。

    “好马!九郎,这是西北战马?”赵文山忍不住有些眼热,赞叹了一声。

    “嗯,主君刚从夏州那边购入了两千匹,就等着你们去调教成军呢。”

    王邈狠狠的拍了拍赵文山的肩膀,这才下马,赵文山也拉起了遮面,取下头盔,交给自己的亲兵。

    “那敢情好,我们这几年可是吃足了缺马的亏,沙陀人来去如风,从太行山里一钻出来,疾如风火,我们根本跟不上,只能被动挨打,就这么三个军打成两个军,两个军现在就剩下这点儿人,再拖下去两年,恐怕就连一个军都凑不齐了。”

    赵文山感慨不已,也有些伤感,多少兄弟就是在这样不对称的战斗中一拨一拨的逝去,而张处瑾这个杂碎,只知道逼着兄弟们去卖命,却不肯补充半点。

    当然,张处瑾自己也一样无能为力,成德军现在的情况,赵文山觉得恐怕三五年都有些难以熬过去,要么就是被沙陀人消灭,要么就只能被大梁接管。

    “文山,只是现下却有一仗等不到你们补齐了。”王邈的话语里多了几分凝重,“敢不敢一打?”

    赵文山斜睨了一眼王邈,哂笑道:“九郎,莫非你觉得我们现在就不能打仗了么?不是我自吹自擂,就凭手中这些人马,某一样敢和沙陀人拼个你死我活,甭管是感化军还是蔡州军,我们都一样不惧,你只管说,和谁打,怎么打!”

    “好,就等你这句话,这也是某在主君面前替你们拍了胸脯了,不能坠了我们成德男儿的威风!”王邈勐一点头,慨然道:“现在你们需要尽快过鹿邑,进入颍州到汝阴,那里可以得到足够的补给,粮食草料、盔甲、兵刃武器,都会满足,然后你们歇息几日,紧接着就会有一场恶战,甚至可能等不到卢龙军那几千人到就要开打!”

    “和蔡州军?久闻蔡州军可堪与大梁军一搏,倒是要好好称量一下,看看是否浪得虚名!”听闻要一战,赵文山反而兴致高昂,“且看我们河朔男儿表现如何!”

    对于赵文山表现出来的强烈信心和战意王邈也是大为满意。

    他很清楚自己现在在淮右军中的尴尬地位。

    除了一个甘泉外,其他人都对自己有一些怀疑和淡淡的抵触。

    无他,自己来自河朔,大梁系的武将不会将自己视为自己人,同样江淮系的武将也一样与自己保持着距离。

    除了江烽对自己信任有加外,其他人都或多或少的有些排斥自己,否则自己以衙推身份强行推动第二军、第三军的合成演练时也不会受到许子清和张越的强烈质疑,一直要到取得明显效果之后才算是得到认可。

    王邈不能每一次都依靠江烽的支持才能在淮右军中获得话语权,除了要表现出自己的才华外,他更强烈的需要一群和自己有共同认同感的同伴,同气连枝,所以这一次延引而来的河朔军群体就是最好的机会。

    自己先前在诸将面前把河朔军的战斗力提得很高,但是若是连战都不敢一战,那么这势必大大降低河朔军在江烽心目中的地位,所以这一战必须要打,哪怕会带来一些损失,但是王邈觉得值。

    以目前河朔破败混乱的局面,尤其是契丹势力南下的势头越来越明显的情形下,只要这两支河朔军在淮右站稳脚跟,那么自己便可以加大力度在河朔三镇进行招揽,相信会有更多看清楚形势的有识之士会源源不断的前往淮右来投效。

    “唔,文山,淮右这边已经将你所需的物资开始转运到汝阴,同时也协调了颍州感化军方面,可以在汝阴附近休整,若有需要,汝阴方面也可以提供。”王邈沉吟道:“可以考虑将骑兵中没有战马的先送回淮右,剩下的在汝阴待命,等到卢龙军下来汇合。”

    “放心吧,打了这么多年仗,我就不信这蔡州军还能比沙陀人厉害多少!”赵文山悍然道:“不用等到卢龙军来,只要蔡州军敢来,我们就敢打!”(未完待续。。)

第八十五节 聪明人

    “礼成!”

    喧嚣一时的宅院终于慢慢安静下来,江烽站在宅院门口,和慢慢散去的诸将一一道别。

    简单而热闹的仪式,实际上已经有些出格了。

    按照这个时代的纳妾现状,绝大多数大户人家在纳妾时甚至就没有什么仪式,甚至可能连一顿饭都会局限于家眷亲属中,而外人顶多也就是纯粹礼节上的恭贺一下。

    不过江烽不太在意这一点,对于他来说,毕竟要承担起两个女人的一生,他觉得再怎么也应该给对方一个必要的礼遇,所以也才有了今日的这个仪式。

    自晚唐以来,随着战乱纷争不止,各地的日常礼仪都已经出现了崩散的趋势,而流民四处游荡落脚定居,也使得各地不同的风俗习惯开始混杂,所以在娶妻纳妾这一方面的风俗仪式也都各不相同了。

    河朔和中原,中原和江淮,江淮和吴越,吴越和荆襄,荆襄和两川,相隔千里之地,那风俗习惯便有差异,加上大批胡人、异族的进入,更是带来了诸多的习俗变革,所以对于在这个乱世生存的人们来说,很多东西就没有那么多计较了。

    本身江烽就是一个不太讲究这方面俗礼之人,加上坐在了这个位子上,他就是想怎么做,只要不是违背伦理道德,自然就不会有人来指责不妥。

    更何况像纳妾这种事情,很大程度也就是主君个人事宜,对一直忧心江烽子嗣的下属们来说,他们甚至早就期望江烽能娶妻纳妾,早生子嗣,安定民心了,所以对江烽略微出格的举动也毫不在意,谁愿意在这种事情上去拂逆了主君的心意?

    送走了最后离开的陈蔚,江烽掩上门,略有所思。

    陈蔚的长安之行不算太完美,当然也有收获。

    这本来就是一个沟通之旅,最主要的还是要获得长安的理解,为下一步淮右的动作先行做好铺垫。

    长安现在对淮右的态度也是有些复杂而矛盾的了,随着江烽骤然将寿州拿下,让这个光浍寿防御守捉使一职变得名副其实,长安就有些纠结了。

    原来之所以将寿州名义给了江烽,就是觉得江烽没有那份实力能一下子拿下寿州,弄不好就会在寿州争夺战上陷入泥潭,但是未曾想到江烽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下寿州,一举统一了淮右,其实力勐然上了一个台阶,甚至隐隐有了强藩的气势,这就让长安心里打鼓了。

    对于长安来说,任何一个强大起来的藩阀都是不符合其利益的,他们希望见到的是实力均衡的,相互牵制的一个局面,这样才能让占据正朔之利的长安在其中游刃有余的来翻云覆雨。

    虽然江烽距离淮北、南阳、吴、越这些藩阀尚有一定距离,甚至比起河朔三镇来可能都还差些火候,但是毫无疑问淮右已经具备了一个强藩的雏形了,与鄂黄、镇南、襄阳这一类的藩阀可以比肩了。

    这样一个新晋藩阀,交恶肯定是长安不愿意见到的,尤其是淮右对长安还甚是恭敬,甚至还接受了长安的人选,到光州担任刺史和长史。

    这几乎就是开了一个先例,起码自晚唐以来,关中朝廷还从未能有派出吏员出任一地主官的先例,哪怕光州是一个不值一提的小州,但毕竟这是一个州,那性质就不一样。

    这种情况下淮右实力的膨胀也连带着让关中有些长脸,一个崛起的新晋藩阀都能低眉顺眼的接受朝廷的安排,你们其他藩阀为何做不到?

    基于这种情况下,虽然朝廷没有同意陈蔚提出的希望朝廷赐予江烽淮右观察处置使,却给了江烽一个兼淮右宣抚使的职位。

    这恰恰是江烽最希望见到的。

    他无所谓防御使还是观察处置使,关键在于淮右二字。

    淮右可不仅仅只局限于光浍寿三州了,淮右甚至囊括了庐州、濠州、和州、舒州、蕲州、黄州,朝廷给了他这个淮右经略使的名衔,也就意味着他可以介入所有淮右之地。

    至于说宣抚使一般是临时性的对于战乱灾后的安抚性质那就更无所谓了,江烽需要的就是这个名头,有了这个名头,他介入吴地的庐濠和三州便说得过去,而勒令舒州臣服也是师出有名了。

    江烽甚至还觉得恐怕自己这个淮右宣抚使一职让鄂黄心里也是很不畅然,所谓名不正言不顺,可有了这个淮右宣抚使的名衔,哪怕日后自己真的插手蕲黄二州,鄂黄都在大义名分上难以占得上风了。

    当然现在江烽还没有要在蕲黄二州上做文章的意图,能从吴地君臣相争这一场战乱中咬下一大块肉来,那就是江烽最大的愿望了,庐濠和三州,还有滁州,以及现在属于妾身未明的舒州,一旦这一大片土地纳入手中,那淮右就真的具备了一个强藩的架势。

    仅仅是这个淮右宣抚使的名头,江烽就觉得陈蔚这一趟长安去得值得。

    陈蔚这一趟去了如此长时间,自然不会仅止于为江烽讨来一个淮右宣抚使名头这么简单,大家都知道这就是一个名头大义,而要让这个名头大义变成实质性的有价值的东西,那还是要依靠淮右自身的实力。

    恳请朝廷同意淮右开州试是陈蔚这一趟去长安最重要的任务,经过一番交涉,朝廷最终同意了淮右的这个要求。

    在长安看来,这是淮右向长安输诚的一种表现。

    州试之后也就意味着省试,而省试只能是朝廷开考,那么淮右州试后的士子自然也就要去参加省试。

    朝廷如果开考省试,那么获得朝廷认可的士子们就可以被朝廷安排回淮右任职,这简直就是再好不过的好事。

    日后朝廷可以以这种方式来向其他藩阀推行此种方略,源源不断的把各地士子纳入朝中进行宣抚恩赐之后再行分派回地方,这样一来结恩于人,哪怕这些士子回去之后只有一部分能铭记朝廷恩德,那也值了。

    再说了,朝廷也一样可以在关中大开州试,甚至规模更大,等到关中州试之后的大批士子进入省试过关,然后源源不断的将这些士子派到诸如淮右这样的地方任职。

    这些士子家族亲眷皆在关中,自然不比那些外地士子,对朝廷的忠义不言而喻,所以可谓一举两得。

    基于淮右表现出来的这番诚意,所以朝廷才会最终同意将淮右宣抚使这个职位授予江烽,同时也同意陈蔚以光浍寿防御守捉使府的名义在关中招募士人,选为防御守捉使府的吏员。

    只不过陈蔚在关中的这番招募活动规模甚大,远远超出了一个防御守捉使和宣抚使所需的吏员,但是谁也不在意这一点,毕竟淮右一地江烽是土皇帝,到了淮右这些士人如何安排那也由得江烽。

    此次陈蔚长安之行初略估计也招募到了士人吏员超过五十人,这些人都会陆陆续续来到淮右。

    当然这些士人大多是一些不得志的旁支或者庶族读书人,真正属于关中大族士绅的并不多,其中亦有不少曾经在关中本地县乡一级干过低等吏员。

    在得到了陈蔚的许诺之后,这些人也就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来淮右一行,对他们来说,关中的机会实在太少了,经常是打破头也难得获得一个机会,尤其是那些庶族出身的士子,要想突围而出,更是不可得。

    陈蔚的长安之行取得了非常好的结果,这让江烽对陈蔚能力又高看了几分。

    之前江烽看重陈蔚是因为陈蔚出自浍州本地大族,但现在看来,在固始担任县令多年,加上陈蔚本人也是州试考举而出的士人,加上其背后士绅望族的底蕴,使得他具备了其他人不具备的才能。

    关上门,江烽慢慢走回院内。

    陈蔚已经越来越脱离了陈氏一族的局限性,更多的以淮右长史的身份来为自己考虑问题了,这是一件好事。

    以陈蔚的眼光,他应该看得到,淮右的前景越来越可期。

    随着吴地内乱,淮右在吴地的扩张已经是不可避免,一旦拿下庐濠和滁四州,淮右便会一跃成为江南可以与越国比肩的强藩,而庐濠和滁四周的入囊,也会使得最早追随自己的这一批士绅们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

    庐濠和滁四州土地肥沃,人口密集,而且未尽蚁贼荼毒,稍加整饬便可成为未来淮右的核心腹地,依托这一大片鱼米之乡,淮右便可北望淮北,西谋蕲黄,到那时候,才是真正的从龙之臣了。

    陈蔚是聪明人,所以现在陈氏才会表现得越来越配合,甚至连带着也影响到了黄、谭等本地大族,陈蔚甚至对自己安排从关中招募人才都毫不抵触,丝毫不担心这会影响到本地士绅士子们未来的发展空间,从这一点就能看得出来,陈蔚眼光远超出本地这些其他士子。

    对于聪明人江烽从来不会吝惜奖赏,只要他能为自己效命,陈蔚如此,王邈亦是如此。(未完待续。。)

第八十六节 火起

    端坐在厢房中的鞠蕖和许静都有些惶恐不安。

    小院内已经安静了下来,很显然客人们都已经离去,可是夫君大人却好像没有了声息。

    作为新妇,哪怕是妾,这种情形下也只能坐等。

    在夫君没有出现发话之前,她们都只能安静的等待,这是规矩。

    鞠蕖在东,许静在西,两间厢房都不算大。

    江烽素来不太讲究,不过作为一军之主,起码的规模还是有的,而且像鞠蕖有吴瑕,许静也有一名侍女。

    说起来都有些不合时宜,好歹也是防御守捉使大人的妾,两三名侍女是基本要求,不过鞠蕖和许静却都很直觉的只要了一名侍女。

    看见吴瑕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