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在七扇门当差的日子-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心中一惊,原来偷鹤之事,这两个家伙早就知道了,要想赖恐怕也赖不掉了,于是道,一人做事一人当,这件事跟李长陵没有任何关系,钟前辈你有什么交代,尽管冲着张幼谦来就是!
张幼谦说亏我当你是兄弟。
钟鹿鸣怒不可遏,挥手之间,一道磅礴的真气毫无征兆的向我们攻来。钟鹿鸣乃三境外高手,我与张幼谦虽有准备,然在这种境界差距下,我俩被真气击中,胸口如遭重击,向后退了五六丈。
李长陵道,小师娘!
钟鹿鸣厉声道,你闭嘴!
张幼谦破口大骂,你个泼妇,不就吃了你两只鸟嘛,凡事都要讲道理好嘛,难怪柚木道长不肯回家。钟鹿鸣闻言,当啷一声,一柄长剑脱鞘而出,卷着凌厉的剑罡,瞬间划破夜空,刺向我们。
张幼谦匆忙间拔剑,意念所动,剑出如龙,剑身上带出一道火光,玄元剑诀!
我也不敢怠慢,这一招对我两人无差别攻击,真气中的威力让我有苦自知,星宿海真元暴涨,先是施出一招方寸圆,意图抵挡住这一剑的攻势。
当当当!
剑身相交,火星四射。
一道内力侵入体内,我此刻不敢有任何保留,侧身剑换左手,施展出徐开山传授我的那一招冥山绝学,万剑河山。
轰隆,轰隆!
我觉得胸口一阵压抑,强行运气压制下去,张幼谦脸色铁青,显然那一剑让他也不好受。钟鹿鸣攻出一剑之后,便没有继续追击,反而颇有兴致的望着我俩,道,我说你们两人胆子这么大,原来是秦三观和柳清风的传人。
张幼谦一听她竟认识柳清风,道,你知道就好。若识趣呢,这件事儿就当没发生过,不就是两只扁毛畜生嘛,改天我给你拉一车过来,煎炒烹炸、蒸闷熘炖,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钟鹿鸣大声喝道,只要跟他俩沾上关系,没一个好事,你俩老实交代,这次潜入我琅琊阁,究竟有什么企图?我说钟夫人你可能多虑了,来琅琊阁纯粹是一个意外。
李长陵也道,小师娘,他两人是我邀请而来的。
住嘴!
钟鹿鸣目光如炬,冷冷的看着我,似乎回忆起什么,良久她才道,我就受不了秦三观这家伙,整天一副悲天悯人的性子,动不动就搞得大义凛然,将天下苍生背负身上的样子,结果弄得一副人不人鬼不鬼的模样,这样做真值得嘛?
我正色道,钟前辈,其实我并没见过秦前辈。
那你剑法是怎么学来的?
我将去年跟天刀徐开山学剑之事简单说了一下。这一次她倒是出奇的安静,有不明白之事,时而问我两句,到了最后,她才说道,秦三观既然选择了你作为冥山传人,想必是有他的原因的。正如当年他选择徐开山一样,你莫要辜负他的好意。
我一头雾水,晚辈不明白。
钟鹿鸣略带嘲讽道,有些事情不明白反而更好。今日李长陵不带你们来,你们迟早也会来这里的。当年秦三观借剑东海,曾经找过我,我没有答应,后来他跟我打了一个赌,当时我也不明白,今日见到你们,我才明白他的良苦用心了。
什么赌?
钟鹿鸣避而不答,向北方望了一眼,只见夜空之中,天狼星悬于正北,较以往更亮了一些。她低声道,这几日,我琅琊阁有贵客来访啊。说罢,转身对李长陵道,长陵,明日正午,你带他们入阁见我!
李长陵震惊道,小师娘!
钟鹿鸣问,见到你小师叔了?
李长陵点点头。
钟鹿鸣道,再见到他,替我捎句话,他要是不愿回来,那就一辈子别回来!说罢,衣衫飘飘,钟鹿鸣凌空而去。
我与张幼谦听得满头雾水,问她是什么意思?
李长陵苦笑道,小师娘让你们入琅琊阁。
琅琊阁?
不错。想必你们也听过,琅琊阁有天下武库之称。琅琊阁自创山以来,便立下了“代不分书,书不出阁”的规矩,即便是本族嫡传弟子,每年也只有一人一次入阁的机会,非本族嫡传弟子,不得入阁。三百年来,也只有当年慕容白云曾入阁观天书一夜,三月后便跃出三境之外,想不到小师娘竟同意让你们两人进入琅琊阁!
那你呢?
李长陵道,原本以为作为琅琊阁剑子,我会得到今年入阁观书的机会,想不到竟被你俩小子捷足先登了。
张幼谦不屑道,要去你去,我这人一看到书头就大。要我去读书,还不如弄几只仙鹤给我打牙祭。李长陵说小师娘让你们入阁,想必是有深意的,这等机会,你真想错过?
我心中狐疑,这钟鹿鸣刚才一副恨不得杀死我们的样子。可一旦知道我们与秦三观、柳清风的关系后,态度竟发生了一百八十度转弯,这其中究竟有什么因素在里面?当年她与秦三观又是打的什么赌?
不过琅琊阁既然是天下武库,这与我们武功进境有益无弊,别说是天书四卷,就是其中随意一本武学秘籍,若真能领会贯通,那也将是一笔不小的收获。
已是深夜,李长陵跟我们交代了几句,便回去休息。
次日清晨,李白、李青两名童子送来早餐,这次破天荒早餐竟然有肉,不过两人对我们意见很大,将饭菜往桌子上一放,吃罢,吃饱了好上路。张幼谦想与两人开个玩笑,可两人却毫不领情,弄得自己意兴阑珊。
吃罢早餐,李长陵过来接我们,我见他神色有些疲倦,问道,昨夜没有睡好?
李长陵道,计划可能有变。
什么变化?
李长陵无奈道,我师父和各位长老得知小师娘要你们入阁之事,昨夜在山上吵了一夜。
第274章 恰似山鸡踏雪泥
早就听说琅琊阁武库天下闻名,几乎涵盖了江湖上各大门派的武功绝学,甚至收集了一些已经消亡门派失传的武学秘籍。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当年天机老人留下的天书四卷。到琅琊阁观书,成了江湖上习武之人梦寐以求之事。然而琅琊阁位置十分隐秘,而且周围布下了各种阵法,除非有人带路,很难找到这里。
钟鹿鸣昨夜邀请我们入阁观书,本以为是一件幸事,却遭到了钟长生及几位长老的极力反对。
李长陵道,这件事也怪不得他们,毕竟名额有限,谁也不想让外人沾了光。
张幼谦奇道,难道进琅琊阁观书,还有很多规矩?
李长陵解释道,琅琊阁成立三百年来,武库每年开一次,每次最多三人,若你们进去了,他们就没有机会了。近百年来,外人入琅琊阁,也只有三十年前的慕容白云而已。他入阁观书一夜,三月之后便跃出三境之外,其天资之高,悟性之奇,实乃天下少有。
我说真这么厉害,为何你师父钟长生如今武功仍是通象境,放着天书四卷不看,反而舍本逐末,却寻那什么冥山绝学?
李长陵苦笑一声,并不是所有人入阁都能成为大宗师的,我师父曾经入阁三次,其中两次差点丧命其中,一次更是走火入魔。正因如此,他才断了入阁的念头。就如聪明绝顶的柚木师叔,入阁两次能够全身而退已是幸运了。反而钟小师娘,她只去了半日,便悟透了天书四卷中的黄字卷,跃出三境之外。我琅琊阁成立三百年来,共有三百七十二人入阁,其中真正悟出天书之人,也不过十余人,有二百余人走火入魔,武功尽废。
张幼谦问道,剩下一百多人呢?
李长陵道,死了。
张幼谦咂舌,敢情进琅琊阁危险系数这么高,要真如此,我才不愿意进去呢。武功没学成,却丢了性命。
我问那为何还有这么多人趋之若鹜?
李长陵笑道,学武之人一旦跃出三境,便有机会求道问长生,剑开天门,修炼成地仙一般的人物,这种诱惑不是寻常人能抵挡得住的。若换作是你,会不会放手一搏?
我摇摇头,生老病死,喜怒哀乐,乃人之长情,要真修炼成剑仙级之人,活个几百年,想死都死不了,又没有wifi,那肯定无聊死了。
李长陵说,你倒是真能想得开。其实,师父他们不想让你们进武库,还有个原因,就是赵聿那小子也想入阁观书。这是英雄盟与琅琊阁合作作为交换的一个条件。
我震惊道,琅琊阁决定与英雄盟合作了?
李长陵道,这些年来,琅琊阁一直作为隐世门派,师父成为阁主后,一直想将琅琊阁推向江湖,能够成为与少林武当抗衡的大门派。这次,英雄盟要对付秦三观,想琅琊阁在其中出一份力。
英雄盟勾结冥界,要引冥界入中原,就必须要翻过秦三观这座高山。若放在以往,他们肯定没有胆量,可如今冥山气运被破,只剩下秦三观苦苦支撑,若能够联手琅琊阁,成功的机会便大了许多。
可是从昨夜情况来看,钟鹿鸣似乎与秦三观交情不浅,她应该不会同意钟长生如此做。于是问道,你小师娘会袖手旁观?李长陵说要是阁主和长老会都同意的话,小师娘也无能为力。
这时张幼谦忽然道,我进不进武库无所谓,但赵聿那小子,是绝对不能进去的。
李长陵道,按照以前规矩,入阁之人,由阁主和长老会共同推举。不过这一次,他们商议的结果是进行比武选拔。三日后,所有申请入阁之人,在琅琊台论剑,排出名次,然后定由哪些人入阁。
不是第一名嘛?
非也。天地玄黄四卷天书,分别藏在琅琊阁四座藏书阁内。每年三月十五,琅琊阁举行祭阁仪式后,按照琅琊石的指示,才能确定入阁的人和所入的阁。
张幼谦道,原来四卷天书,还不能一起看啊。
我说若真如此,能悟出一卷天书都已是幸运,你还真是贪心。
李长陵道,小师娘已帮你们报了名,算上我,这次报名之人共有十五人。我来找你们,是邀你们去参加抽签仪式的。
一行三人,在李长陵的带领下上山。
临出门时,遇到了铁少秋,他已换上了一套青色布衣,背着一把铁锨,正要下地干活。如今正是插秧时节,今日琅琊阁的执事给他分派的任务是修理水渠。
琅琊阁弟子,每日半日劳作,半日习武,自给自足,丰衣足食,这一点与其他门派相比,倒是一大特色。当然,这与琅琊阁封闭式的避世哲学分不开的。
琅琊山高几百丈,东临大海,南边和北面都是悬崖,若要上山,只能从西面拾级而上。琅琊山壁仞千壑,如一柄长剑耸立入天。远处群山环绕,连绵不绝。
从琅琊台往上,有一半山峰藏于云雾之间,看上去宛若仙境。越是往上,天气越寒,虽是初春,山顶之上,仍有积雪未化。有些山雉、香獐在山峰陡峭、人不能至的地方觅食,留下了一排排的爪印。
张幼谦叹道,这里山峰这么陡,它们为了弄口吃的,也真是拼命了。哎,真是: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山鸡踏雪泥。泥上偶然留鸡爪,山鸡那复计东西。
我问张幼谦,是不是今天早上的包子没放盐啊?
为什么啊?
没什么,我觉得就是有点酸。
张幼谦不屑道,切,你就是嫉妒我比你有才华。是不是觉得特别有意境,特别惊艳?
我说路滑,小心台阶上的雪泥。
话音刚落,张幼谦哎哟一声,脚下一滑,身体没有站稳,一屁股坐在地上,滴溜溜滑了下去。
我深以为然道,确实特别惊艳。不愧是通象境的高手,连摔倒姿势都别开生面。
张幼谦捂着尾巴根,一瘸一拐的赶了上来,说你怎么不早提醒我?我说要提醒你,你能做出这么惊艳绝伦的诗来?张幼谦闻言点头,那倒是。
山顶之上,一块巨型石碑,上以张素狂草写成三个大字:琅琊阁。这三字,气势磅礴,张牙舞爪,游龙走凤。一眼望去,心神猛然一滞。这三个字,似乎被人以剑在石碑之上一气呵成,行笔走锋之间透着一股凌厉的剑意。
琅琊阁并不如想象中那般金碧辉煌,相反却是古朴简洁到了极点。灰瓦青砖房子依山而建,一条狭窄的巷道将民房分为左右,中轴线蜿蜒向上,最后直抵一座阁楼。
阁楼、阁楼,一阁四楼。分别占据东西南北四个方位,暗含两仪生四象之意。来到议事大厅,正对大门是一处中堂,上面写着“天下武库”四个大字。
正中央悬着一副老者头像。老者头发乱作一团,如爆炸状,手中拿着一个烟斗,看上去不似中土人士。底下写着一行小楷,天机老人。张幼谦嘀咕说知道的这是天机老人,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爱因斯坦呢。
中堂下有一张桌子,左边摆着一个瓶子,右边是一面铜镜。左瓶右镜,取其谐音“平静”之意,这种摆设在北方客厅很是流行,没想到琅琊阁竟也未能免俗。
厅内早已挤满了人,正中央是钟长生之位,钟鹿鸣及各大长老分列左右。琅琊阁内各大弟子,都站在厅内。钟鹿鸣看到我们到来,微微一点头,并没有说话。
反而赵聿,见到我们,长笑一声,向我们拱手,苏捕头,张捕头,早啊。原来你们也要入阁观书啊,真是没想到。
张幼谦本就讨厌赵聿,闻言直接顶撞回去,道:我们进不进去的倒无所谓,只要你别进去就行。
赵聿眼神中露出一丝怒色,不过他隐忍功夫了得,很快就调节好了情绪,微微一笑,说能不能入阁观书,不是你说了算,也不是我说了算,一会儿抽签说了算,这东西,全靠手气。而我手气,一向很好的。
这次开阁比武,共有十五人,分为上下两个半区。其中琅琊阁弟子含李长陵在内共有十二人,外部只有我俩及赵聿。我打量了一番,琅琊阁能成为三大隐世门派也不是没有原因的,这十二人中,光通象境的就有五六人。
张幼谦与我都是通象境,武功半斤八两。而赵聿,这一年不见,他武功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不过他体内真元有些邪乎,我用蛛丝真元,竟然无法感应到他的境界。
我这才明白为何中午抽签,李长陵清晨一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