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崛起于帝国时代-第1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世的地球某党为何要将士绅阶层全部除去,还不是为了人口和土地?
所以,汉军跟地方士绅其实是有着基本矛盾的!
能维持这种中立,已经算是汉军克制极限了,要是再深层的合作,大汉帝国很可能被这些地头蛇全面渗透!
别看士绅阶层打仗不行,但他们一个个都将官场和人际关系那一套玩的很熘,汉军真要是开了口子跟士绅阶层合作,用不了几年,赵杜天再想动地方士绅,可就要伤本了!
因此,汉军一直只是维系着地方士绅的中立,对于他们的主动投靠并没有太过关注和放行!
干隆皇帝自然也知道这一点,他虽然不知道赵杜天的野心,但并不妨碍他将权利下放到地方士绅手里!
现在满清帝国处于全面劣势,再不抓紧一切拼命的话,就没有机会拼命了!
一道道乡间团练,和汉人大臣权限下放的命令,从山西太原传向整个中华大地!
干隆大帝彻底放弃了对汉人的约束,官身文书以及法律的正统性,一股脑全都给地方士绅开了绿灯!
通俗来讲就是,地方士绅只要有钱有人,肯跟着汉军对着干,就可以随意扩军组织团练,等击退汉军后,这些团练大使什么的,都是当朝大员!
当然,朝廷只给了权限,却没有钱粮供给,失去了江南赋税后,满清朝廷组建新军已经捉襟见肘了,可没有钱去供应团练了!
干隆大帝利用的是那些有钱有人的汉人士绅的野心!
地方上有威望的汉人士绅们,突然有了可以自己建军团练的机会,还被满清皇帝亲口许诺未来的大好前程,如何会不动心?
这可是一步登天的机会,比投入科举登天的机会大得多!
再就是,只要有兵权在手,朝廷再想动手就要三思而后行了,毕竟这不是一俩家团练,而是整个中原都被放开了口子!
干隆帝为了节约钱粮,大兴不花钱团练的同时,大量裁撤无用且遇到汉军屡屡倒戈的绿营部队,除了少数绿营精锐外,全部解散!
这一下子就可以节省下大量分发给绿营兵丁的钱粮,满清的新军财源就牢靠了,即便没有江南富裕之地的钱粮供应,失去了绿营这个耗钱大户,干隆帝也能重新建立起一批以旗人子弟为主的八旗新军来!
旗人里的穷人也不少,再加上汉军这是挖掘他们的铁杆庄稼根基,参军打仗的热情还是蛮高的!
几百万旗人里,挑出个几万穷鬼青壮来,绰绰有余!
就这样,在汉军巩固沿海占领区,训练汉人新军时,满清帝国统治区被干隆皇帝不计后果的开启了全民团练模式,并用裁剪下来的绿营军饷,开始组建纯火器化的八旗新军!(未完待续。。)
424章 年表记事4
大汉六十二年,对赵杜天为首的独裁暴君体制下的大汉帝国来说,是一个高歌勐进的时代!
赵杜天在拿下京津地区,严厉打击了满清帝国的威望后,兵分多路,用短短数个月的时间摧垮了满清帝国在沿海六个省份的统治基础!
大汉帝国的战果让整个满清帝国为之动摇!
在欧洲战场上停战的沙俄帝国,将贪婪的目光投入到了东方战场,一只以哥萨克骑兵为主的快速机动部队,正日夜兼程向着东方战场赶路!
中东地区的各个小国,面对调转矛头的沙俄帝国,集体跪了,面对火器化的沙俄老兵和凶残的哥萨克骑兵,中东的游牧民族一败再败,被沙俄帝国一股脑全都收成小弟……
用不了多久,沙俄帝国就能带着中东地区这些收编的小弟,席卷东亚大陆!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噢耶,俄国鬼子终于不再盯着我们的地盘流口水了,msl兄弟们又可以安心敞开了喝酒吃烧烤了!
匈牙利王国:“感谢各位君主协约的大佬们,没有你们的支持,我们匈牙利人也不会迎来自己的独立国家!”
奥地利共和国:“对外战争必须停止,再不停止,哈布斯堡王党的余孽就要杀进维也纳了!”
奥地利共和国的革命事业正面临着空前的挑战,外敌未失,内战已经拉开了序幕,在君主协约国支持下的哈布斯堡王朝残余势力,重新组建了自己的军队,正向着奥地利共和国的首都维也纳进军!
如果欧陆最大的革命势力根据地法兰西共和国再不帮忙的话,革命同盟三大元首恐怕就只能剩下法兰西督政府一人了……
德意志帝国:“遵循俾斯麦首相大人的命令,日耳曼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大家伙要放下武器,共同研讨日耳曼民族的团结共荣问题,任何试图抵挡德意志帝国统一之路的叛徒,都将接受德意志人民铁与血的练,请各位日耳曼邦国三思而后行!”
沙俄的军事撤离西欧后,让威廉一世为首,俾斯麦首相主政的德意志帝国彻底解放了东线军事力量,集结了所有的武力,一边喊着和平友爱的口号,一边打算用铁和血告诉那些还在怀揣着侥幸心理的日耳曼邦国,统一已经势不可挡!
汉诺威:“本国已亡……哦不对,本国已响应俾斯麦首相的号召,加入了统一和平的德意志帝国,开开心心的做德意志帝国的一员……
好想哭……“
萨克森:“本国已亡+1……其余同上……“
黑森:“同上+10086”
……
巴伐利亚:“我们正英勇的抵抗在战争贩子俾斯麦的最前线,无论德意志帝国多么的强大,巴伐利亚人民的自有信念永不堕落!”
巴伐利亚与法兰西共和国的私聊:“法兰西大哥,快点支援一下吧,小弟我要扛不住俾斯麦那小子的部队了,对面的人太多,我们迟早药丸啊……”
法兰西共和国的回复:“武器可以给,人没办法,西班牙那面老子还没收拾干净呢!”
巴伐利亚:“(⊙o⊙)…扑街中……”
荷兰共和国:“法兰西老大哥加油,我们亡国以后也会继续追随你,只要你有能耐将俾斯麦那个战争贩子赶走就好……”
被撒丁王国统一了的意大利王国:“各位亲戚好友教皇们,撒丁王国向来以德服人,大家都已经嫁儿嫁女的成为了亲戚,意大利王国自然就是一家人了,以后我们一起享受意大利王国的荣耀吧,干杯!”
撒丁王国统一意大利王国的手段用的是联姻加军事威慑,真正的战争寥寥无几……
瑞士王国:“好不容易变回了君权制度,有了君主协约的大佬们在背后挺着,应该不用再挨揍了吧……
瑞士王国全体人民,对外宣布,在这场战争里保持中立!“
法兰西共和国:“革命的成果必须保住,大家抓紧时间追杀波旁王朝的残孽,决不能让革命的劳动成果被夺去!
恩,巴伐利亚那面就自生自灭吧,西班牙人给我们造成的伤亡和仇恨,必须找回来,这已经不光是利益问题了,我们要将其升级到民族仇恨的等级!
法兰西共和国万岁!“
西班牙人:“报告英国大佬,法兰西人嗑药了,我们又被打回来了……”
葡萄牙人:“由于损失太过惨重,我们军队无力再战,休整状态走起!”
英吉利帝国:“大汉帝国调来的远征军不给力啊,这才打了不到俩年时间,十万人就死的不到一万人了!快去给赵杜天那个暴君派出使者,我们要增援,大量的增援,不然谁也保不住西班牙!”
蒙古拉正默默的哭泣中……
他已经成功从十万人的老大变成了几千残兵的总管,整日里缺粮少弹的,已经快要退化成西班牙游击队了……
赵杜天对英国人的回复很简单:“没看老子正在开满清副本么?援兵等老子推平了满清副本再给力,等爆了干隆老儿,老子得到的奖励有的是兵力支援你们!”
于是乎,英**队在西班牙渐渐变得劣势,英国人实在不想再为西班牙流血破财,唯一支撑的希望只在于配合俾斯麦那个家伙彻底统一德意志帝国,然后对法兰西共和国形成俩面夹击!
由于欧陆战争的频繁,法国人在全世界的殖民地彻底丢光,不是成功独立就是被英国吞并!
英国人虽然在欧洲战场败多胜少,但在殖民地的吞并中却收获颇丰!
实际上早已灭国的西班牙海外殖民地,被英国人以援助为理由,全部合理的接收过去,算是西班牙人获得英国武器资助和军队帮忙的报酬……
德意志帝国和奥地利共和国这俩个名不正言不顺的国家,自然也保不住海外不多的殖民地,不是被英国人占了去,就是被赵杜天顺手插了个旗子……
在赵杜天努力把太平洋变成内海的时候,英国人已经将非洲殖民地全部据为己有!(未完待续。。)
425章 团练兴起
在大汉六十一年到大汉六十二年初的一连串胜利后,汉军的进攻逐渐变得疲软起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台湾等地大部被汉军所占领,广阔的占领区让汉军的兵力顿时变得捉襟见肘起来,再也无法聚集起重兵进攻。
因此,包括京津地区在内,汉军在占领区开始巩固战果,大肆鼓动反清复汉的理念,并鼓励汉人参军,并用特务处多年来打探的消息,大肆清剿满清余孽!
赵杜天为了不过度刺激汉人士绅阶级,虽说对他们手下留情,为稳定占领区的安全,并没有派兵对汉人士绅进行大规模抄家!
但是,汉军对待那些满清官员却毫不留情!
满清帝国秉承着代中国官商结合的传统,每一家大商户几乎背后都有朝廷官员的支持,甚至不少商户干脆就是官员本身的资产!
所以说,汉军每攻陷一城一县,都会对满清官员的资产进行强制收用!
汉军的这一做法无可厚非,朝代的起义造反者,能成事的固然会优待文人,但对待前朝的官吏,却很少有优待的,当然,这里不包括主动投诚的前朝官吏!
只是,汉军的武力超绝,根本不需要接受那些肥的流油的满清大官的投诚,一路打过去就是了!
这些满清大官的总体资源或许没有汉人士绅来的多,但满清官僚的个人体量,绝对要比那些乡下的汉人士绅庞大得多!
无论是田产还是现银,汉军对满清官员的抄家都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汉军士兵只需要银两即可,那些抄家得来的商铺田产什么的,自然就成为了汉军用来组建汉人新军治安部队的依靠!
诚然,满清官员抄来的田产总和远不如整个汉人士绅地主阶级,但汉人新军的规模也不需要太大,只要足够维持地方治安即可!
现如今的首要目标是击垮满清帝国政权,而不是搞土地改革!
赵杜天用通俗易懂,且容易拉拢人心的分田分地的策略,和一堆大汉帝国淘汰下来的燧发枪,没有花费多少成本,就拉起来一大批地方治安部队性质的汉人新军,也在中华大地上拉拢起第一批汉国政策的受益者!
这一点很关键!
那些汉人百姓对满清帝国的忠诚是很麻木,但不代表来自海外的汉军就能获得多少汉人百姓的支持!
而汉人新军的兵员都是从汉人百姓中招募的,且分发汉人百姓十分看重的土地,自然也就能获得新军士兵家属的拥护!
至少,这些获得土地的汉人士兵以及他们的家庭,会为了守护自己的田产跟汉军站在统一战线上!
就这样,汉国渐渐在中华大地开始站稳脚跟!
当然,满清帝国那面也不是坐以待毙的应对,干隆皇帝毕竟还算是一个头脑清晰的帝王,现在也没有到老眼昏花的地步,床事什么的还是很给力的……
在干隆皇帝的大兴团练之下,那些有野心,有财富的地方乡绅,纷纷开始响应!
这些地方上有威望的人群,拿着家族里世世代代积累的财富,和干隆皇帝圣旨的宣传副本,在官府里走个过场报备一番,就可以回乡将自家的佃户,亲朋好友,私塾学生,还有学生的学生,好友的好友,佃户的亲戚等等,凭借着这些乡亲的关系纽带,地方上有威望的乡绅很快拉起了小到数百人,大到数千人的团练来!
这些地方乡绅也知道他们面对的敌人不好惹,所以那些力量较小的乡绅,一般都会几个人联合起来组织团练,或者是干脆投靠到大的团练里,混个一官半职!
当一个普通的乡绅,和当一个团练里的大员,可是大大不同的!
团练里的将领大多是封建儒生地主,实际上,在满清帝国,地主家里基本上都是儒生,都读过书,在这个科举是王道的社会里,只要家里有钱,都会供养自己孩子去念书,寒窗苦读十年,只为金榜题名!
自然而然的,越有钱的地主,培养出来的读书子弟越多,甚至不少士绅自己开办私塾,教育出一大批以师生情谊链接的贫苦人家高材生!
在满清时代,师生的关系可是仅次于父母血脉关系的纽带,要是学生对老师不尊,那是要被街坊邻居戳嵴梁骨戳到死的!
就连皇帝这种高高在上的人,都不敢对自己小时候的恩师不敬!
不少皇帝登基后,都会将自己的老师放在一个位置很高的地方,高高的供起来,先不说这位皇帝老师的权利多大,单单‘帝师’二字,就能让他的逼格凭空涨好几倍!
因此,这些士绅自然而然的大多数都是当地儒生,起码考个秀才还是不成问题的!
再就是,这人有了文化,头脑就灵光,受过教育和没受过教育的人,有着本质区别!
这种区别在后世里那种全民教育的社会里看不出来,再不济的人也能小学毕业,所以老百姓在后世里基本上都被开了民智,不过在满清帝国,拥有后世小学毕业标准的人,可个个都是标准的读书人,也可以勉强称之为儒生!
这些当地儒生本身就是士绅地主,他们在成为团练将领后,开始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招募士兵!
每一个大地主小地主士绅都有自己的佃户,团练可不单单看威望,还看你能招揽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