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余宋-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俅一怔,诧异看了高余一眼,突然笑了。

    “矛盾倒说不上,只不过彼此看不顺眼罢了。

    你也知道,爹当年曾在学士身边做小使,和苏二有些交集。后来,爹跟随官家,苏二则考中了进士。可结果确是,爹做的殿前都太尉,得官家宠信;而他苏二却被贬去了广州。呵呵,乐居番禺……以我看,那苏二未必真个乐,但却不得不乐。”

    高余有些懂了!

    高俅或许真的感激苏学士,但苏家的人,却未必能看上高俅。

    特别是随着高俅地位的稳固,日子过得越来越好;而苏学士的孩子,却颠簸流离,过得并不如意。那位苏二郎便是例子!他高中进士,却被贬去东南;可昔日他家中的小使,如今贵为太尉,心里一定不太平顺。所以,对高俅的态度也不算好。

    有宋一朝,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高俅有官家的宠信,却无士大夫支持,所以只能做到太尉。

    他就是要借助这苏琵琶,和苏家强行搭上关系。不仅仅是为高余,也是为了高家。

    你苏二不是号称孝子吗?

    我把你爹的遗物交还给你,你能不给我一个好脸色?

    只要你给了我好脸色,我就有办法让高家和苏家搭上关系……

    高余看着高俅,有些明白了他的心思。

    “爹,孩儿发现,你还真是……”

    他不好说出后面的话语,但内心里对高俅的做法,确是非常赞同。

    说穿了,就是你觉得我高攀不起,我就非要和你搭上关系,而且让你不得不理睬我!

    这是典型的无赖手段。

    不过也算不得大事,谁让高俅本就是市井出身。哪怕身居高位,却把那无赖手段使得越发出神入化……我有苏琵琶,稳坐钓鱼台,就不怕你苏二郎不主动来上钩。

    高俅嘿嘿笑了。

    高余话语中的意思,他如何听不出来。

    但他并不觉得有什么丢人,反而颇为得意。

    “我儿要明白,那些个读书人看似清高,可实际上也都是俗人。

    越清高,内心的欲求也就越强烈……这世上没有不偷腥的猫,就看能否对上胃口。”

    “孩儿,受教了!”

    在此之前,高余从老道士那里学得江湖手段,懂得了弱肉强食的道理。

    而今,高俅又传授他另一种生存方式……在高余看来,这可是高俅十一年稳坐太尉之职的生存智慧。

第六十一章 迪功郎(二更)求推荐、收藏!!() 
高俅越发认定,高余是他的种了!

    从徽宗皇帝登基至今,高俅在官场上厮混了二十年。

    他能在殿前都太尉的职位上稳如泰山,能够二十年圣眷不衰,那绝不是一般人物。

    高俅的父亲高敦复,只是汴梁城里的普通人,却被追封为节度使。

    他大哥高伸,虽说进士出身,但凭着高俅在背后翻云覆雨,而今也官拜延康殿学士。

    只有他那三弟高杰,因为愧疚,所以漂泊在外。

    但高俅有信心,只要高杰回来,他就有办法让高杰升官。

    膝下三个儿子,也是一个比一个出息。长子高尧康跑去了邕州,虽然做了知州,但是那偏荒之地,难有作为;二儿子高尧卿也不肯听他安排,最后选了去岳阳军。

    没错,他们都有能力,却都不懂得变通,让高俅不太欢喜。

    至于小儿子高尧辅,更让高俅不满。

    他过了解试,前程远大。却整日里和一帮浮浪文人混在一起,开口圣人言,闭口圣人言,让高俅烦的紧。可现在这小儿子一回来,只轻轻点拨一下,他就已经明白。

    这也让高俅心里,突然有了一种自豪感。

    “我儿有什么要求,只管与我说。”

    “爹,你还别说,孩儿还真有一件事,想要请爹帮忙。”

    “讲!”

    高余这时候,也放松下来。

    他不再畏惧高俅是什么殿前都太尉,笑嘻嘻道:“孩儿在须城杀了一个人。”

    “哦?”

    “一个小人物……本是须城的泼皮,却多次为难孩儿。所以孩儿在回来的路上,折道回去把他杀了。”

    “些许小事,杀就杀了!”

    高俅看高余的目光,越发的亲切。

    他本来就是个恩怨分明,睚眦必报的人。

    你对我好,我一定会帮你,就如同之前他照顾苏迈;你对我不好,我会想方设法弄死你,这种事情多不胜数。在听了高余的话后,高俅觉得,这儿子果然是他亲生。

    这为人处世的原则,都如此相似,不是亲生还能是什么?

    况且他身居高位,莫说高余杀了个泼皮,就算真个杀了有头脸的人物,他也会尽力挽回局面。

    “可是孩儿在杀人的时候,亏得须城都头常小六帮衬。

    孩儿答应,会给他一个前程。如今他一家已经来了汴梁,还想请父亲代为安排。”

    说着,高余便走到高俅身后,轻轻捶打他的肩膀。

    这一切,竟然是如此的自然,就好像他做过无数遍一样。

    之前高余跟随老道士,一遇到麻烦,也会如此。高俅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反而理所当然的闭上眼睛,享受着他十五年来,都在盼望的天伦之类,笑容格外灿烂。

    三个儿子,没一个如吉祥儿这般贴心。

    才不过一天,在高俅心中,高余的地位已无可取代。

    “这有何难?”

    高俅道:“若他愿意从军,便让他来殿前司做个都头。

    若他不愿从军嘛……也容易,为他再寻个差事。反正不能让我儿落了脸面,是不是?”

    “嘿嘿,爹说的有理。”

    高余道:“还有一件事,孩儿虽然以前来过汴梁,却是匆匆路过。

    此次回来,无论以后做什么选择,都应该多一些了解。所以孩儿想要在汴梁走走,多熟悉一些情况,也好为日后谋划。只是爹住在城外,孩儿每次进城有些不方便。”

    “你要怎地?”

    “之前听娘说,咱家在内城有房?”

    高俅睁开眼睛,扭头看向高余。

    片刻后,他脸上再次露出了笑容,指着高余道:“我就知道你这小猴,不耐烦住在家里……想想也是,你在外面漂泊了十余载,性子野惯了,未必能习惯这边。

    嘿嘿,其实莫说你,便是我,有时候也不太喜欢这大宅子。

    只是你刚回来,应该多陪陪你娘。

    她想你想了十五年,好不容易把你盼回来了,没等亲热两天,你就搬出去,她会不高兴。这样吧,那老宅子已经空置多年,你要搬过去住,也需要收拾一下才成。

    我明日让高成过去收拾,在老宅子收拾好之前,你给我在家里乖乖陪伴你娘。”

    “孩儿,明白。”

    原以为,高俅会很不好说话。

    可没有想到,居然这么容易……

    高余心中不禁越发的快活!

    高府宅院虽然很大,但并非他所喜爱。

    来了汴梁,不在城里居住,又有什么意思?更何况,住在这边,的确有太多不便……

    +++++++++++++++++++++++++++++

    高俅丢失多年的小儿子回来了!

    消息,在一夜之间,传遍了汴梁城。

    许多人都听说了这个消息,却并不是特别在意。

    当初高余丢失,可是闹出了不小动静。虽然已经过去了十五年……不,算算日子,已经十六年了。很多人已经忘记了这件事,但也有不少人,对此事仍有些印象。

    乃至于高余回来的第二天,官家还把高俅找了过去。

    “听说吉祥儿回来了?”

    这吉祥儿三个字,还是官家所赐,他当然会有印象。

    高俅道:“累得道君牵挂,实乃老臣之过。

    吉祥儿的确是回来了,他在外漂泊了十五年,亏得被一游方道士收养,无灾无难活到了今天。”

    官家崇道,听闻高余是被道人收养,顿时来了兴趣。

    “居然有如此巧合?”

    “可不是,臣一直在想,何以吉祥儿能够活到今日。

    后来老臣想明白,这分明是道君神力无边,才是吉祥儿得了道门庇护,老臣感激不尽。”

    高俅说着话,便老泪横流。

    这话听得道君心中格外高兴,更是连连点头。

    “既然如此,若有闲暇便带吉祥儿来,我正想与他论道一番。”

    别以为官家是真要见高余,这不过是客气话。‘有闲暇’,问题是,官家哪有闲暇!

    他的日子过得极为丰富多彩,听说最近又迷恋上了一位女子。

    具体情况,高俅不是特别清楚。

    但他却清楚,官家绝对没有闲暇。

    “嗯,吉祥儿大难不死,如今又平安回来,也算是一大幸事。

    他这名字,还是我当年所赐,既然现在回来了,也要表示一二。不如,就与他一个迪功郎,高卿以为如何?”

    官家随性,经常想到一出是一出。

    高俅本没有想着为高余谋求什么,却不想官家竟然主动提出。虽然那迪功郎只是一个文散官,而且是文散官中品级最低,不过从九品下的小使臣,却使高俅万分惊喜。

    “道君赐,不敢辞。

    老臣就代吉祥儿,谢过道君恩典。”

第六十二章 苦闷三郎(一更)() 
有宋一朝,职官制度极其复杂。

    不过其大体上沿用了唐时的官制,按照九品分级,每一品又有正从之分。四品一下的职位,除正从之分外,又有上下之别。于是乎,就形成了共二十九阶的官阶。

    根据这些官阶,定出文散官二十九阶,武散官三十一阶。

    不过,这些官品阶级的作用不大,只能决定官服的颜色,配饰。

    至政和年间,官家感觉院线的官品阶级不合适,于是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改变。

    原有的二十九阶文散官,便为三十七阶,武散官也有之前的三十一阶,便为五十二阶。同时,开设内侍官十二阶,医官十四阶。但总体上,其性质并没有什么变化。

    迪功郎,原名将仕郎。

    在二十九阶散官的时候,是最低级别的官阶。

    改变为三十七阶官品阶级后,将仕郎更名迪功郎,仍旧排名最底层。

    迪功郎是散官官阶,没有差遣。

    也就是说,高余即便得了这职位,也没有任何实权,唯一的好处就是得了官身,有一定的俸禄。但是以三十七阶的官品而言,其俸禄也不会太多,只是一个身份……

    不过,高家不缺钱!

    高俅是个很快钻营的人,知道怎么捞钱。

    别看他这个太尉品阶不高,可是执掌三司十一载,着实捞取了不少钱财。

    一个迪功郎的俸禄,还不在他眼中。最关键的是,高余有这官品,就不再是普通人。

    这,才是最重要的。

    ++++++++++++++++++++++++++++++

    “父亲不公平!”

    高尧辅气冲冲走出了房间,直奔府外而去。

    在他身后,他的母亲林氏也颇感无奈,只能看着他的背影,连连摇头。

    她当然理解高尧辅的苦闷,可又能如何?她不过是妾室,高尧辅说穿了,也不过是一个庶子。高余没有回来之前,高俅对高尧辅极为重视,很多时候会加以偏袒。

    可现在,高余回来了。

    他是梁氏所出,正经的嫡子。

    只这个身份,就压了高尧辅一头。更不要说高余在外流浪十五年,吃了多少苦?据说,他回来之前,协助三叔高杰在须城抵御盗匪,差点丢了性命。不管是高俅还是梁氏,对高余都存有愧疚。高尧辅虽说过了解试,可终究是比不得高余地位。

    这是命!

    林氏心里很清楚,她无法改变。

    再说了,梁氏对她一直很好,高余回来之后,也对她保持礼数。

    林氏知道高尧辅心里不舒服,但也没有办法……高俅和梁氏是贫贱夫妻,伉俪情深。

    高尧辅若想提高地位,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通过省试,参加殿试。

    哪怕中不得三甲,也能有美好前程。

    但如果他过不得省试,那结果……

    林氏想到这里,不禁叹了口气。

    她看了看天色,便走出了房间,准备向梁氏问安。

    没办法,谁让她是小妾,谁让梁氏的儿子回来了?高余的出现,让梁氏地位更加稳固。

    汴梁,蔡河畔。

    一座酒楼临河而建,左侧门前立有彩门欢楼。

    坐在面向河面的阁子里,可一边品酒,一边赏景,远眺夕阳之下的虹桥,又是一番景色。

    高尧辅坐在阁子里,却无心赏景。

    河面上,两艘彩船缓缓而来,向酒楼靠近。

    高尧辅并没有留意,而是端起‘碧碗’,把碗中酒水一饮而尽。

    这碧碗,也就是玻璃碗。宋时,玻璃制品稀少,故而那大酒楼里,用的多是从波斯、东罗马诸国的舶来品,价格昂贵。且由于质地易碎,故而非达官贵人不得使用。

    宣和二年的汴梁城,是一座老饕至爱的城市。

    这里拥有不重名的菜肴近千种,菜品之丰富,令人目不暇给。

    高尧辅所在的这间酒楼,名叫王楼,也是汴梁城中七十二家正店之一。

    其特色的旋煎羊白肠、辣脚子、饡冻鱼头在汴梁城中闻名遐迩,可称得上是一绝。

    高尧辅心情苦闷,没有找人陪伴。

    他独自坐在阁子里,吃着酒,想着事情,而且是越想,就越是难受。

    “凭什么,凭什么?”

    他嘴里嘀咕着,然后端起碧碗,喝了一口酒,自言自语道:“他高小四有何德行,凭什么一回来,就得全家人关照,连官家都对他另眼相看。我寒窗苦读,已过了解试,待省试通过,就可参加殿试。到时候高中三榜,怎地也能知一方政事,就比不得他一个不学无术的家伙不成?父亲不公平,官家不公平,老天不公平!”

    他说着话,忍不住吼叫了一声,想要抒发内心的烦闷之情。

    可这个时候,却听到隔壁阁子里传来了一个声音道:“哪里来的鸟厮,呱噪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