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寻宝美利坚-第5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知道这个雪舟主持,绝对可以说是所有雪舟式里面最出名的一位!
他可是日本唐风作,和大和绘里面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在日本绘画界里可是被尊称为日本的‘画圣’的!
光是‘画圣’这么个称号,就已经能够体会到这个和尚在日本绘画界里的地位了。
这地位完全和中国唐代的吴道子一样,要知道吴道子,那在中国的艺术界,也是有着画圣的美誉的!
吴道子的画啊,金沐晨就算光顾过大英博物馆,可也没能找到吴道子的画来收藏呢,不过中国画圣的作品,金沐晨没有能收藏到,这边搞到一幅日本画圣的作品,倒也不错。(。)
第843章 圣德太子传()
这个雪舟等杨,在日本的地位,那绝对不止是一个画圣,就可以形容的了的,如果非得要给他加个现代点的称号,那绝对可以称他为日本国宝,或者日本的骄傲的!
要知道他可是在1956年维也纳世界和平大会,被推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中的惟一日本人。
这样的一个人物,你说他在日本人的心里地位会如何?
这个雪舟等杨是日本室町后期著名的禅僧画家,日本唐风作的集大成者,本名小田等杨,雪舟是他出家之后,当上了雪舟寺主持的法号,他自幼酷爱作画,十二岁的时候就皈依了佛祖,当了和尚。
没想到最后当和尚之后,倒是当出了名堂,因为他自幼喜欢绘画,当了和尚之后,更是有大把时间来研究绘画,最后倒是在绘画方面成为了大家。
他最开始当和尚的时候,并没有在雪舟寺,而是在相国寺出家,在这里他有机会像很多信佛的日本绘画大家学习,并且熟悉了当时日本流行的绘画技巧。
那时候日本的绘画主要是仿宋元时代的中国画为主,这种绘画技巧让这雪舟等杨非常痴迷。
后来在明成化三年,也就是1467年,47岁的雪舟终于等到了一个留学深造的机会,跟随第13次日本遣明使团,乘坐天与清启为正使的贡船,于五六月间来到了宁波。
此次来宁波,雪舟便在宁波的天童寺住了下来,这也是他昼思夜想寻访和下榻的目的地。宁波的市舶司还专派了精通日语的宁波文士徐琏为陪贡,担任了雪舟的向导和翻译。
于是这座幽藏在二十里松林中的景天童山德寺,又增加了一名儒学、佛法、画艺出众的海外留学生。
到了现代,因为这位日本画家在日本民间和国际上的影响力。这雪舟等杨甚至还被列入天童名僧录。
雪舟等杨在浙东宁波如饥似渴地寻访山水,结识名家高士,他尤其钟爱南宋山水画家马远、夏圭等的作品。
而当时宁波城内书画家丰坊和退居南湖的太仆卿金湜更是他的至交,于是定海关的风帆、三江口的城楼、东钱湖的渔舟、雪窦山的飞瀑、育王山的三塔一一被他收录于笔下。
这一年的隆冬时节,雪舟等杨又在徐琏的陪同下从浙东运河入京,一路上。四明山群峰巍峙,扬子江水天浩淼、还有岱狱之雄踞、京城之繁华,令雪舟似醉如痴。
抵京后,他在礼部尚书的大院中,泼墨飞笔、欣然作画,明宪宗闻奏金殿接风,倍加赞扬,并且还赐于了他“天童第一座”的称号,这对于当年这个日本留学生而言。可是至高的荣誉。
雪舟在京城御画苑中与名画家张有声、李在等切磋“设色之旨”和“泼墨之法”,正是这段切磋的经历,让他在破墨山水画方面有了巨大的突破和进步。
在宁波期间,雪舟与文人结识交往,临摹绘画,随后又北上,饱览中国的壮丽山河,到了京城之后。先是学夏圭的院体画,向当时中国宫廷画家李在和张有声学习中国水墨画的着色。泼墨,和晕染等技法。
在加上还研习当时浙派,吴派,院体等的抽象山水及宋元正统山水的绘画技巧,吸取精华,融会贯通。这些对他晚期山水画的技巧提升有着深远巨大的影响。
是他回国后画风巨变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中国两年多时间是雪舟等杨画风改变的分水岭。
雪舟等杨回国后,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创作研究和发展,他后期的山水画,集各家之大成。有院体的雅致秀丽,有文人的清新典雅,有禅林的潇逸简练,更有新奇抽象,再加上日本武士独具的破立之风,他的画风可以说是变化万千,创造出颇具日本式的水墨山水。
也正是从他开始,开创了后来影响日本绘画一时的破墨山水画的画风。
这么重要的一个日本历史名人的作品,金沐晨当然是责无旁贷的要收入囊中的。
这幅画在意境上,其实已经是和中国的泼墨,淡墨山水画别具一格了,以前金沐晨还真是没见过这样的画风呢。
再加上这个雪舟等杨在国际上的名声,将来就算自己不想要这幅画了,拿到欧洲去运作一番,也不愁能拍出一个高价。
最最关键的是,这幅《秋冬山水图。冬景》,可是那雪舟等杨晚年集中国水墨画各家之长之后的上乘之作。
要知道他从中国回来的时候已经快五十岁了,在那之后他虽然开创了日本画风的一派,可是最后产出的作品,其实并不算多。
能够流传到今天的更是少之又少,再加上这幅画,还是天皇家族之前一直御藏的,这要是拿出去卖的话,其价值可想而知,金沐晨觉得,以那雪村等杨在日本绘画史,和世界艺术史上的地位,这幅画最后卖出一个和毕加索作品同样差不多的价钱,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大丰收啊!收藏了这幅作品之后,金沐晨的心里就别提有多美了。
在继续往前走,雪舟式的作品基本已经没多少了,不过倒是另外一幅日本国宝级的重量画作,映入了金沐晨的眼帘。
《圣德太子传》这幅画面出现在金沐晨的眼前的时候,可着实是把他给惊住了!
尼玛的,足足六十页画面,用建筑和山水来切割画面,这样的一幅十一世纪的大型绘画作品,这别特么的说是在日本了,哪怕是拿到中国去,这也得被奉为是国宝中的国宝啊!
据金沐晨所知,目前中国古代绘画里篇幅最长的大型绘画,可能也就是那幅大名鼎鼎的《清明上河图》了,可是如果现在把那幅《清明上河图》拿到这幅《圣德太子传》的前面来比较的时候,哪怕他自己在心向中国文化,可也只能是自叹弗如。
确实这幅画真的是太震撼了,别的不说,光说他的篇幅,就实在太让人震撼了,足足有六十幅画面。
在十一世纪的时候,恐怕全世界除了日本,还真就找不出这么一幅长篇巨著来。
这还是第一次,金沐晨对日本的艺术文化,产生了一丝尊敬之意。
然后在仔细的看这幅画,这幅画其实就是在介绍那圣德太子的生平,从他出生开始,一直到他去世,所经历的种种场面,然后每幅画上面还有一些文字记述,都是在解释画面里发生的事情,记述的文字用的还是中文。
这幅画如果单单论绘画技巧的话,只能评为一般,看内容也不过就相当于现在放大版的小人书而已,但是要是说起这画里面的人物,和他生平的故事,再加上这幅画的篇幅,那这幅画就绝对可以被评为日本国宝中的国宝了。
这圣德太子可以说是日本历史上最著名的政治家之一,即便是后来推行了维新的明治天皇,在他面前也得低头三分,谁让明治天皇就是他的玄玄玄。。。。。。孙呢。
圣德太子出生于574年,是用明天皇的第二个皇子,母亲是穴穗部间人皇后。
这位圣德太子的经历也比较奇怪,他虽然没有登上日本的天皇的宝座,但执掌日本的最高权力长达30年。
而在他当政的这三十年时间里,为适应国内外风云变幻的新形势,他推行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改革,所以他被后世日本人尊称为日本的佛法之皇、圣王、伟人。
甚至直到如今,他仍然是日本人民心目中的大圣人,他的头像印在5干日元和1万日元的钞票上,绝对没有一个日本人不认识他。
和很多历史上的‘伟人’一样,关于圣德太子的出生就有许多奇异的传说,据说他的母亲因为一个金身小和尚跳入口中而怀孕。。。难怪现在日本人那么开放,感情他们早年吞精都是能怀孕的。。。
然后她怀孕几个月后的一天,走在马厩旁边时忽然分娩,生下了圣德太子,所以圣德太子又被取名为厩户皇子。
有趣的是,圣德太子生在马厩的传说,与西方耶稣诞生在马厩中的传说十分相,不过这圣德太子比耶稣还是牛掰很多,因为据说他生下来时,浑身散发出香气,院子里闪耀着光辉。。。看来日本人吹牛掰的能力,可一点都不比咱天朝人差额。。。
据说他从小就是个神童,刚满1周岁,就面向东方,双手合掌念诵“南无阿弥陀佛”,7岁时就读了几百卷经书。。。简直就是天纵奇才。。。
关于圣德太子的名号,这也是有说头的,据说某次这当时还叫做厩户皇子的家伙外出游玩时,看见路边躺着一个面黄肌瘦的流浪汉,厩户皇子就问他叫什么名字,他都答不上来。
厩户皇子仍然很关心他,立即让人端来饭菜给他吃,并脱下自己的衣裳给他盖上,嘱咐他好好休息。可是第二天厩户皇子派人再去探视时,流浪汉已经死在路旁了。厩户皇子十分悲伤,把他安葬在当地。(。)
第844章 超级国宝()
不过这故事当然还没完,要不然怎么能显示出这圣德太子的与众不同呢!
过了几天,这厩户皇子突然做了个梦,据说还是仙人给他托的梦。
于是第二天圣德太子就对他的随从们说,那个流浪汉不是一般的人,一定是神仙。
随从们当然是半信半疑,不过还是打开了坟墓,这么一看这坟墓里果然没有尸体,只有叠好的衣裳放置在棺村里。
厩户皇子取回衣裳,自己照常穿着,然后这个故事就流传了开来,人们都说:“只有圣人才能知道神仙的事啊!”
于是这厩户皇子就有了圣德太子这个称号,当然这些都是日本的传说,而在金沐晨看来,这不过就是那个厩户皇子玩的一套糊弄老百姓的把戏而已,这样的小把戏,在中国的历史上,也不知道发生过多少次呢,而且比这还玄奇的,还有很多呢。
不过这圣德太子自幼聪明好学,到确实不假,不过那时候在日本并没什么太好的老师。
而他有恰巧认识了在日本传播佛教的中国移民鞍部一家,和这家人交往多了之后,他才了解到海对面那个国家的强大,并且从这鞍部一家学习了不少来至大陆的思想和知识,并且关系越发的密切。
他不但从鞍部氏那里学习佛教理论,而且还通过鞍部认识了从大陆来的“五经博士”觉哿,并和他开始学习儒家思想,广泛地吸收了中国的先进思想和文化。
据说圣德太子曾在伊予温泉向来日本的朝鲜高僧惠慈学习佛教经典,他提出了很多问题,但这个惠慈不过即使一个朝鲜来的半桶水而已,所以他也解答不了圣德太子提出的问题。
圣德太子只能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进行理解。据说有好几次,他长久思考得不到答案的问题,在睡梦中忽然领悟了,第二天,他把自己的理解说给老师惠慈听,惠慈都觉得他的见解非常有道理。
而后来了解了这圣德太子生平的金沐晨确认为。其实这些历史记载,不过是日本的后人,在美化他们的先人而已,这个圣德太子肯定没传说中的那么玄乎,但是他本人聪明,并且有一定的能力,那到肯定是真的。
这圣德太子生活的时代,可以说是亚洲东部的国际形势正风起云涌的时候,当时在中国的隋王朝刚刚统一了全国。结束了东汉灭亡以来长达300多年的分裂状态。
朝鲜半岛上的新罗也采用了中国的一些制度,迅速强大起来,甚至还一度派出了不少人东渡来吊打日本,一直处于封闭状态的日本也就面临着如何适应这种新形势的问题。
而当时日本朝廷内部分为物部氏和苏我氏两大集团,苏我氏主张接受佛教,用以统一日本的信仰。
而物部氏反对接受佛教,坚持各氏族的原来信仰,两派斗争的实质。除了要不要积极吸收大陆的先进文化,甚至已经上升到了宗教信仰斗争的地步。
而到了第30代天皇敏达天皇。他不信佛法,支持物部氏集团烧毁佛塔寺庙,扣押和尚尼姑。恰巧这时国内流行疥疮,连天皇也传染上了,苏我氏乘机宣传这是佛对他们的惩罚,天皇只好同意苏我氏重新供奉佛像。
而在这场斗争中。年轻的圣德太子坚决站在了苏我氏一边,所以在公元593年4月,年仅20岁的圣德太子就被他的叔母推古天皇立为东渡大陆的首批留学生。
其实这也是圣德太子的创举,他采取这种积极而开明的态度,目的还是移植中国先进的科学文化。
而后来这种向中国派遣留学生的形式。一直沿续了很长时期。到后来圣德太子从大陆归来主政之后,就开始全面推进向中国派遣的留学生的计划,虽然数量不多,但都是从大陆移民的后代中精选出来的通晓汉语的优秀人材。
这些学生在中国留学二三十年,历经隋、唐两代,系统地学习了中国的典章制度,归国后积极传播,为日本文化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正是这段时期,日本从中国系统的学习了各种先进的思想和技术,从而开启了日本历史上第一个文化繁荣期,日本的思想和语言文字、建筑、雕刻、美术、音乐都有了很大发展。
尤其是那些被派往中国的留学生,学成归国,不少人成为20年后日本古代史上最重要的政治变革——大化改新的骨干力量。
圣德太子,虽然被后人称之为太子,但其实他一辈子都没能当上过天皇,因为他不是皇长子,所以皇位最后还是落到了他那碌碌无为的哥哥的头上,他这哥哥就是推古天皇了。
不过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